电脑端

落月满屋梁

 

河源市河源职业技术学院    林常青 

    路,路的源头是生活,路的尽处还是生活;月,望他乡的月是思念,望故乡的月是温馨。

你有没有体验过在夜里、站在高处俯瞰家乡的感觉呢?有月的夜里,家乡的房屋无一例外地被笼罩月色里,朦胧的夜有朦胧的美,朦胧的美排斥喧嚣的虚伪。思念故乡,思考故乡……稳重的小山,灵动的溪水。没有参天大树的小山、不够清澈的溪水,仿佛在提醒着我现代化的破坏已经在慢慢影响这个我童年的居住地。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一辆辆泥头车开进村里的山,满载 着黄泥土从山里出来。依稀记得两个老年人的谈话:“为什么在这里掘土呢?”“不知道,可能是拉去做陶瓷吧,听说,这儿土质好,挺贵的。”于是山一点点削平了,于是水泥路被辗转出伤疤,只留下满天飞舞的尘埃。

夜里,泥头车休息了,云在高高的天际撒下飘渺的纱,山以它特有的沉默回应这样的夜。突然发现家乡好像被某种硬生生的东西隔开了空间——生活。在这个村子里,在这样的夜里,很少有全家团圆的,为了生活,有的夫妻双双外出打工,留下老人守着和他们一样老的空房子,有的则一个人外出,留下孩子和丈夫或妻子。家乡很穷,可穷有穷干,苦有苦干。嫁出去的女儿家离开家乡了,娶进来的也想方设法去到外面发展。因为这里的山水根本不能很好地哺育她的儿女们。我想了很多,家乡,是否会越来越寂寞呢?这种强烈的想法漫上了心头,甚至佳节人却难团圆,有几个为生活奔波的人有那闲情关注家乡的美丽或变化?从山村走进城市,实际上走进一种诱惑,甚至是走进一种折磨。可能走进城市的人学会了随遇而安,但我觉得最先是故乡教会我们适应的,人总会对自己的生长地产生一种难以割舍的情怀,从我们呱呱坠地的那一刻,故乡就告诉我们这一切就是为了生活,生活就是生生死死,造化平衡世界,谁能适应这个世界,谁就是赢家。我们适应了买不起玩具的童年,我们适应了没有电脑的中学,我们适应了动不动就断电的夏天和没有暖气的冬天。其实远在离开家乡之前,我们就懂得了无论生活把自己推到哪个位置,都要用一颗平常心去面对。

山,教会了我稳重;水,教会了我变通;贫穷,教会了我适应。那是一个蓝天白云青山碧水的地方,那里贫穷农民脸上写着生活的无奈,但那真真切切是我的家乡啊,不能因为贫穷而不承认,贫穷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关键是通过我们自己的努力去改变贫穷,改变自己的劣势,而我们有在通过我们自己的努力去改变贫穷,发展总是好的,奋斗也未曾停止过。

今年,奶奶的去世仿佛预示着什么,坐在开往河源的火车上,叔叔打电话告诉我奶奶突然病危,过了几天,奶奶去世了,我没有回家。村子里的人都说奶奶的一生是很幸福的,我也是这么认为的。再一次回家时,我知道将是物非人非,家乡要迁徙了,也再见不到奶奶了,她始终不能住进即将搬迁的新房子,春天把她留住了。也许逝者已矣吧,生命还在,活着的人就要继续好好生活。我没有哭,也不会忘记,鲁迅说过,为了忘记的怀念,我不太懂是什么意思。奶奶走了,全村也要迁徙了,也意味着村里的人将以另外一种方式生活了,生活,还在继续。遥远的另一个城市,爸爸把他打工的钱一点点很省的用于我身上,可是我现在能回报他们什么?什么时候,我可以让他和妈妈也站在ATM前,取出我寄给他们的钱?电话里妈妈还是千叮咛万嘱咐,什么时候,我可以真正让她放心?遭遇了人情冷漠的花开花落,才知道亲情最实实在在。生活平淡,我的心里一直有隐隐约约的忧郁;但我知道没有寒冷,没有孤独,因为至少还有你们。选择放手不留恋;我想树欲静,风也会止的,不会空留树欲静而风不止的遗憾的。

为了忘却的怀念,人世上悲哀的日子没有停过,爱的日子也正长着,一个人不能做到只剩下回忆,故乡的生活也不止于这些,我们所要知道的也不止于这些,甚至用去所有业余时间也不够,但人生需要这样的回忆,至少我是离不开。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想念家园,更想念家园里的某些人。

后记:2008年是特别的一年,我的故乡因为建设需要必须全部迁徙,我生活了21年的家乡即将夷为平地,再也见不到家乡的山与水了。谨以此文,送给我最爱和最爱我的亲人;送给我最爱的家乡,相信,发展,会更好的。

上一篇:十八岁 下一篇:半壁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