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老师启示
还记得第一节心理课时心理老师的开场秀,“你们是化学专业的吧?告诉你们一个坏消息,化学专业未来就业很难……”他那个故意压低声调,拉长音节发出的“难”字就像一根从他喉咙里抽出的鞭子鞭打在我们心上,让我们像弹簧一样瞬间从桌面弹坐起来,看到我们这个反应,他露出一副得意洋洋的神色说:“没关系,让我来拯救你们,哈哈……那是开玩笑的”一个西装革履,肥肠满脑的,看起来不像老师,学者倒像市井商贩的人在我们面前龇牙咧嘴地笑起来,如果可以的话,我想把他泡在福尔马林里做成标本贴上怪叔叔的标签,搬到幼儿园里告诉小朋友说这就是怪叔叔,看到远离!他那一串“嘻嘻嘻……"的笑声像工具一般打开了我们神经上拧紧的螺丝帽,让我们松懈下来!这样的表演,这样的笑在随后的课堂上频频上演,这就是他的风格。对于我们来说走这种风格的他就像一块五花肉,或许刚吃时新鲜美味,多吃几块就觉得腻味甚至恶心。
他曾经说过他的风格类似周立波,甚至说海派青口是周立波站在他这个巨人的肩膀上创立起来的。对,他的确有点像周立波,神经质的笑,表演时想上紧发条的玩具癞蛤蟆兴奋的不断乱窜,不同的是周立波娱乐的是社会民生话题,娱乐在舞台,他娱乐的是学术,娱乐在讲台。与其说他在给我们上心理课,不如说他是教我们这些未来就业困难,有可能成为民工的化学系学生如何适应工地生活,适应民工兄弟那低俗的话题,下流的笑话;他是在教我们化学系女生在面对一个告诉我们说看到网上有卖透视眼镜,并且带着抽着烟强调自己要戒烟的烟民一样无赖的表情跟我们强调自己不会买,一个连唾沫里都雄性荷尔蒙饱和的人,在我们面前十厘米处用猪八戒的嘴脸跟我们对视时,我们该如何压制内心的恐惧或是愤怒吧?心理老师娱乐课堂,哗众取众也只是我们这个什么都趋向娱乐化的社会的冰山一角吧?一代女皇帝武则天被宣讲色情肉欲的老女人,好榜样雷峰成了官方炒作的伪君子,快餐式文化的代表“百家讲坛”,恶搞文学的杰作“花瓶红学”等都是学术娱乐化的写照。这些学者,老师抱着让为了让大家都喝上牛奶,把三聚氰胺做成牛奶一样的无私精神,把文化高雅的筋骨踢了,为了让它风尘地降落在百姓家。这样发展下去我们社会真的会像尼尔.波兹曼说的走向娱乐至死!
他曾经在课堂上问我们说:“觉得社会应不应该对老师提出为人师表的特殊要求?”当时我们按照他交给我们的适时,恰到好处地奉承的原则,异口同声地回答:“不应该!”事实上也是不应该,老师也是人,不做特殊要求,不用他们整天讲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学习雷锋乐于助人等主旋律的东西,既没有分析价值,判断依据,我们也反感,但是,至少他不应该说自己无党派,中国共产党是思想的巨人,行动的小人这样的言论,他不应该说教我们去做喷法国香水做五星级体味的人,没牌子的衣服不要穿出去等以此来宣扬他的小资情调,宣扬他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价值观吧?他有言论自由权,我们也有选择自己的信仰,自己的价值观念的自由啊!在课堂这个学生与老师本来就不平等的地方,老师讲的这些东西势必影响我们选择,例如我们有的同学听说老师无党派后就说后悔入党了。像他这样在课堂上大肆宣扬自己的价值观念,自己党派,宗教信仰的,有些时候都让学生觉得站在讲台的是改了宗教信仰的李洪志的老师当今社会不再少数,对此我很赞同一位博主的看法:课堂上应该“价值无涉”,不讲这些方面的东西。
当然这块五花肉对我们还是有点营养的,他那反躬自笑的幽默值得我们学习,真正的幽默不是含沙射影的挖苦嘲讽他人,而是能够乐观,大气的自我嘲讽,想像我们老师一样给学生描述自己学生时代经常给女生欺负的窝囊样,傻帽样,给我们讲自己情场的失意没有这种精神是做不到的;他善于将自己的知识价值最大化这点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知识化的时代背景下,大家的知识水平相当的情况下,你的优势,你的GDP高低就取决于你包装自己知识,推销自己知识的能力了。如果我们的心理老师只领学校的工资,只做心理研究我想他拿不出三套房子向我们炫耀吧?这些都是靠他那些加上心理学教你减压,心理学支招对付小三等的包装的心理学知识挣得的,一场出场费三千的护士节特别讲座,一次四五千的特别情感陪护……我们是不是也得想想我们的化学知识可以加上什么增值的包装呢?
一个老师的课堂,我们获得不单可以是知识,认真观察,挖掘,可以获得知识外更多得启示。
编者按:有这样一个老师,是一件值得高兴地事。有思想,有内涵的老师会对我们的人生有一定的影响。
小编:chengjing 2012/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