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
1
四年前,在一个阳光昏沉的午后,一个消瘦的老人步履蹒跚地踏进大门,当他坐到那把向门而立的木椅上时,就意味着他将成为这个小区新一任的门卫。他静静地坐着,双眼像初涉人世的婴儿一般好奇地张望着四周,他的嘴角微微扬起,与脸颊上下垂的皮肉挤出一道道深壑的皱纹。他的脸上泛出一丝浅浅的微笑,表示他很满意这里清幽的环境。他将木椅搬到圆木桌子旁边,熟练地拿起茶具,小心翼翼地摆好四个茶杯,然后缓缓地将清茶倒入茶杯里。他并没有喝,只是呆呆地凝视着从茶杯里袅袅升起的热气,浑浊的双瞳不断扩大又收缩,眼睛里透着一丝令人难以捉摸的神秘情感。暮色四合,残阳的余晖给周围的一切事物蒙上一丝怀旧的温情,阳光倾泻在他身上,透过黝黑干皱的皮肤,将他那历经岁月淘洗却仍旧斑驳悸动的内心照得火热。他看了看其它三个杯子,轻轻叹了一声。
每天清晨,老人总是早早起床,拿着一把破旧的笤帚,佝偻着腰,一丝不苟地打扫着小区的道路。上班与上学的人零零落落,老人面对每一个经过他身旁的人,总是微笑着向他们点头问好,只是小区里的人似乎都很忙,以至于连回应老人问好的时间都没有。老人格外珍惜这份工作,每天总是这样一丝不苟地打扫着。他似乎永远不知疲惫,永远不觉厌倦,他就像一只荆棘鸟,永不停歇,惟一停下来的一次,就是他死亡的时候。
母亲并不待见老人,从不正眼看他,她知道他以前是运送垃圾的,觉得他很脏,但她无法否认的一点是,自从老人当上门卫之后,小区里再也没发生过失窃事件。
闲暇时,老人总是喜欢坐在木椅上,头靠着墙,双眼眯成一条线,薄薄的嘴唇微微颤动着,口中似乎念念有词。他的手指在圆木桌子上有节奏地轻轻敲打着,样子看上去就像是在思考一道令人费解的难题。老人从来不看电视,街坊们给他配的那台电视,他从来不用,他喜欢在桌前摆上那台模样破旧却被他擦拭得光亮的收音机,收听着潮汕地区的广播。
那时候,我总喜欢坐在小区的庭院里看天空,双眼追寻着苍穹的边际,内心在双眼的追寻中无限扩大,所有的烦恼也随之被不断稀释,直至消失。这些时候,老人总是喜欢用诡异的眼神看着我,时而目光如炬,时而和蔼慈祥。
老人一直都很孤独,街坊邻居都没人愿意和他聊天,大概是因为他以前从事的工作的缘故。他似乎没有亲人,至少在前两年,我从没看见有人来探访过他。他永远只和他的收音机为伴,时而为广播中的幽默大笑不已,时而为悲惨的故事悄悄拭泪。老人每天总是重复着这样单调贫乏的生活,但他似乎从不觉得空虚,每天都过得那么怡然自得。
或许,人在年老的时候,褪去一切铅华,一个清幽淡雅的生活环境,才是人生最美好的归宿。
[NextPage]
2
十六岁那年,我读初三。那年,当我在中考中败得一塌涂地,家庭气氛日益紧张的时候,我便会跑到楼道的阶梯下,坐在那里独自消愁。
夜幕低垂,昏黄的灯光将小区晕出一丝温馨的光亮。
老人缓缓走过来,低沉着浑厚的嗓音说:“孩子,天这么晚了,你在这里干什么?”
“没什么,乘凉。”我冷冷地回应。
“哦……”老人低声说着,蹒跚地走回屋子。
“阿伯,”我突然说,“你有家人吗?怎么不见他们来看望你?”
他缓缓转过头来,脸上露出一丝干瘪的笑,轻轻摇了摇头,又继续走回屋里。他佝偻而摇晃的身体镶嵌在漆黑的夜色中,宛若一幅描绘时光流转的水墨画,横挂在小区的庭院里。
这是我与老人的第一次交谈,在这么特殊的时候。中考后的那段日子里,我觉得我就像这个老人,每天总是那么孤独与寂寞。那个暑假里,我推掉了所有的聚会与出游邀请,只在家里静静地看书,就像老人面对那个被他视为精神支柱的收音机一样,只有在书本里,我才能毫无保留地面对一个赤裸裸的自己,不受任何人、任何事的羁绊与干扰。
时间就像一滩轻柔的水,无论我的手指攥得多紧,它总会在指间悄悄淌过。流年光转,在清扬的歌谣声中,我的生命年轮又划过一圈。时间似乎是世间最具摧毁力的东西,无论是实质的容颜、体魄,还是虚妄的仇恨、记忆,总会在它强大的摧毁力下被撕扯得支离破碎,甚至完全消散。时间在老人的脸上镌刻下一道道盘曲深刻的皱纹,岁月的光斑无情地在他身上打下点点印记,他的人生叶脉已经走过七十多个似水年华,这片清幽宁静的土地,或许就是他落叶归根的地方。
[NextPage]
3
须臾间,中考已经过去两年,曾经风起云涌的家里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那一年,我十八岁。
有一天,我突然发现老人的屋子里多了一位老年妇人,她的头发已经完全斑白,泛黄的脸上布满了大大小小的老年斑。她拄着拐杖,迟缓艰难地走出屋子。
“阿伯,这位是?”
“这是我老伴,呵……”他笑着,露出光秃秃的牙龈,“老家被拆了,只能搬到这里。”
老人挽着老妇人的手,微笑地看着她,浑浊的双瞳里透着一丝温暖的光亮。
我站在原地,看着这对相濡以沫的老人渐行渐远,消失在苍茫的人群里。
我欣慰地笑,一种发自内心欣慰的笑。
或许是因为早早便失去爷爷的缘故,我对眼前这个老人有着一种莫名的亲切感。我觉得老人像我的爷爷,话不多,却勤劳朴实。我的脑海里惟一关于爷爷的记忆,就是在我五岁的时候,他牵着我的小手晃晃悠悠地去上幼儿园。而我每次到幼儿园时总因迟到而被老师责骂,在爷爷接我回家的时候,我总会哭泣着埋怨他走得太迟。
初阳氤氲的早晨,我总喜欢站在窗边,双手径直伸在胸前,手掌弯成一个深深的弧度,暖暖的阳光洒到手上,我轻轻地将双手合拢,放在胸前。这是我祈福的方式,每当有重要的事情即将到来时,我总会用这种方式予以祷告。我常常向上天祷告,给予这对孤独的老人一个幸福的晚年,以弥补我失去爷爷的遗憾。
但世事难料,一切事情,总是发生得那么突然。
那天晚上,月光昏沉,天空被渲染成一种橘蓝交织的诡异色彩,透着一丝令人不安的气息。习习凉风撩过我的脸颊,阵阵睡意渐渐侵遍我的全身,我伏在练习册上,微微小憩。
突然,一声响亮的哀号将我惊醒,像孩童哭声一般,却充满了悲怆。我循声而去,透过狭小的窗户,看到老人的房屋前围满了人。
“发生了什么事啊?”
“那个门卫的老伴刚才突然晕倒了,可能是脑血栓突发吧。”
……
第二天清晨,老人依然在兢兢业业地打扫着道路,对每一个经过的人,仍旧笑容可掬地问好,好像昨晚什么事都没有发生过一样。
“我老伴昨晚死了。”他见我经过,微笑着说。
我木讷地站在原地,没有回话,也没有点头。老人的微笑显得生硬而干涩,我能体会到,他脸上那颤抖的皮肉中蕴含着一种多大的痛楚。老妇人的拐杖斜斜倚在墙壁上,靠在那把木椅旁边。老人缓缓走过去,坐在那把木椅上,仰着头,眯着眼,动作一如往常。狭小幽暗的屋子里,老妇人的黑白遗照摆在老人的床头,我从未有过一刻如此强烈地感受到,生命是如此珍贵,如此脆弱。我在心底里歇斯底里地呼喊,生命,请放缓你的脚步。我的生命在世间轻描淡写地度过十八个年华,但我却从来没有在意过它,我的诞生与成长,在我眼里只是一件顺理成章的事情。十八岁之前,我总是盼望着快点成长,快点挣脱家庭的束缚,但老妇人的死却在我十八岁的年纪里打下一个深深的烙印,生命总是转瞬即逝,我们每过一天,就离死亡更近一步。
老妇人入土那天,我陪着老人一起上山。老人跪倒在那方没有墓碑的坟墓前,眼神呆滞而迷茫。阴云缭绕的天空飘起了丝丝细雨,老人的嘴唇布满了雨珠,微微颤动着,下垂的眼皮耷拉在眼睛上,掩盖了他痛彻心扉的哀伤。雨水肆虐着他的脸庞,一滴滴晶莹的液滴顺着他的脸颊蜿蜒流下,滴滴答答地打在他膝下的泥地上。他颤抖着双手捂住面庞,身体在雨中剧烈地颤动着。
老人说,他死后,也要葬在这里。
他在杂草丛生的荒山上捡了几块石头,筑在坟墓周围。他说,如果他明年还活着,他要用更大的石块把这个坟墓围起来,这样,就不用担心雨水和野狗的侵袭了。
[NextPage]
4
老妇人死后,老人并没有像人们所想的那样辞职回家,他依然在小区里当门卫,依然如往日一般兢兢业业,只是他本就瘦弱的身躯又消瘦了许多,脸色也开始渐渐泛黄,变得憔悴不堪。
老人说,能在这里安度晚年,吃得饱饭,已经是他人生最大的幸福了。
生命在他的眼里,已经变得不再那么重要。闲暇时,老人不再像以前那样呆坐着,他总是拿着老妇人的遗照,细细观摩着,擦拭着,时而欣慰地笑,时而偷偷拭泪。
这一年里,老人的身体变得越来越差,经常生病。
母亲抱怨说,一年里给他治病的费用,比给他的工资还多。
一天晚上,老人突然晕倒在地上,幸好那时有人路过,及时将他送去医院。几天后,他回来了,面对每一个过问的人,他总是显得很不好意思。
老人说,他身体差,又没有钱,治不起病,总是这样拖累大家,也不好。
月底的时候,他离开了小区,那个月的工资,他用石块压在桌子上,分文没动。
后来,小区换了几个门卫,但效果都不好,失窃事件时有发生。
“还是以前那个门卫好啊,工资要求低,又敬业。”母亲感慨道。
“是啊,现在到哪找那么敬业工资又那么低的门卫,现在的人啊,哎。”邻居的四姨说。
“哎,我听说以前那个门卫有两个儿子,但他们根本不管那个老人的死活,你说现在的人啊,怎么都这样……”
“真可怜啊,上回电视上说,有个老人在除夕夜冻死在他儿子的房子前。你说现在这些人,怎么都这么没良心啊。”
[NextPage]
5
我最后一次见到老人的时候,是在路边的一个角落。
老人见我路过,高兴地招呼我:“孩子,还记得我吗?过来喝杯奶茶吧。”
“阿伯,你怎么在这里?你不是回老家了吗?”我惊讶地问。
他笑了,他的笑容依旧那么和蔼慈祥,只是再也看不到昔日那般从容恬淡,他的脸已经变得又黄又绿,毫无血色。他指了指身后的的木板床,说:“这就是我的老家。”
我循着他所指的方向看去,矮矮的木架上铺着一张褶皱的草席,放着一张褪色得不成样子的旧被子,床架上支着一张菜市场上常见的蓝白红相间的帆布,边角还在一点一点地往下渗水。
“阿伯,你晚上就住这?”
“嗯,是,”他说着,眼里透着一丝无奈,“喝杯奶茶吧。”
他递给我奶茶,说:“孩子,这个周末能和我一块上山吗?很久没去了,不知道我老伴的坟怎样了……”他说时,双手微微颤抖着。
“可以啊,就在这里等你吗?”
“对,就在这里。”
[NextPage]
6
午后灼热的阳光透过细碎的树叶,在水泥地上印下片片光斑。路上熙熙攘攘,每个行人都在逃避阳光带来的闷热与烦躁。我站在亭子下,焦急地等着,却始终看不到老人出现。
或许是老人身体不好,来不了吧,我想。
后来,我独自上了山。荒草萋萋的山上,弥漫着一股令人寒骨的气息,光秃秃的枝干上,站着几只样貌丑陋的乌鸦,不停地发出哀鸣声。我循着旧路走去,那个曾经突兀泥泞的坟墓,现在已经长满了野草。我惊讶地发现,老妇人的坟墓旁,撅着一个大坑,没有填土。
我想,那应该是老人所为。在这个无亲无故的城市里,连自己的身后事,都要由他自己打理。
我站在坟前久久凝视,老人与老妇人相挽而行的情景在我的脑海里交错纵横,像旧电影般在眼前不断重现着,一种莫名的感伤缓缓爬上心头,充盈了我的眼睛。夕阳将天空渲染成一种浅浅的红色,轻如丝絮的云霞在天空中交织掩映着,给人间蒙上一丝淡淡的哀愁。一片落叶从我眼前缓缓划过,轻轻落在地上,我拾起落叶,泛黄干枯的叶片,已经被虫子啃食得坑坑洼洼。抬头,已是傍晚。
[NextPage]
7
在那之后,我再也没看到老人出现过。我想,他或许是找到了更好的地方,所以才不会来这里。
今年寒假,我去街边的小卖店买饮料,偶然间听到店主说,老人在几个月前就死了,在亭子后面不远的树荫下。人们发现他的时候,他瘫倒在地上,倾倒的奶茶浸透了他的上衣,苍蝇在他身上盘旋着,散发出一股令人恶心的气味。
老人终究没有被葬在老妇人的身边,我想,他大概被人当流浪汉处理了吧,在这个物欲横流的城市里,有谁会在乎这样一个孤苦伶仃的老人的死活呢?
暮色四合,夕阳的余晖在墙壁上浅浅滑落,光彩照人的大厦褪去了早日的璀璨光华,恢复了以往的暗淡。生命的齿轮一直在永不停息地旋转着,卷走了一切回忆,一切伤感。人生的一切大事,在生命面前都显得微不足道,生命所无法承受之重,只有一件事,那便是死亡。
那把向门而立的木椅,在老人走后就再也没人坐过。它一直摆在大门正前方,像老人的墓碑一般,时刻注视着这片土地,永远守护着这个小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