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端

沉醉龙头山

 

 

                  

                                     作者风采



 

苏东坡与二三挚友夜游赤壁,“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写下传诵千古的不朽名篇《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其情其景委实妙不可言,令人神往,也总是感觉到好景才会有好诗来加以映衬。漫步黄埔龙头山“国际诗林”,绿从树枝间漫过来,透过叶,润过土,拂过池塘,一直到柔柔的靠着了山的那一头和云的那一端。风儿轻随着,揩着花儿的清香连同泥的潮湿味,浸润在这绿意里,不留一丝的痕。阳光明媚着,像洗练过,没有一丝的埃。它静静的撒在这片绿意中,这阵清风里,似一梦。在清幽的绿草间一块块刻有熟悉诗友印记的石碑,给内心更增添着一丝安慰和妩媚。
   在温柔的意境中,总在想,我们这代人总是活得那么匆忙,每天一早起来,套上衣服,塞几口面包就要飞车赶往学校。随后,我们匆匆地上课,记笔记。下午放学,匆匆的奔回家,匆匆的吃晚饭,在匆匆的赶作业……如此,周而复始,每天的每一个人都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真的好辛苦。有人说:“未来需要高效率的人才,不能浪费一分一秒。”但是如此匆匆的活着,连喘气的时间也没有,不累吗?古人所追求的闲情逸致不了令人心旷神怡吗?陶渊明醉心于古朴宁静的生活,才有了“采菊南山下,悠然见南山。”的感叹。刘禹锡在陋室中,欣喜于“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我呢?就沉醉于今日的安逸之中了。
   我发现自己的人生航标是否错误了 ,什么重点大学,外企的高工资待遇,到了最后也只不过收获到和菜场小贩一样的幸福,那是我想要的吗?可为什么这条道路是那么坎坷,那么崎岖,磕得头破血流,用自己的青春,血液熬出来的!可能是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迷乱了我的航标吧!我想那些虽然高官厚禄,但是在官场上恣睢的大臣以及那“采菊东篱”,隐居山林,耕耘真正幸福的陶潜。
   友人说我一件事情所引发的联想总是有点不着边际,也许我真的是有点忧虑症。在如此醉人的景,在如此醉人的诗中,我真正沉醉的也许就应该是这醉人的景,醉人的诗。诗人的作品总是在以一定的精神细胞的牺牲所换来的,普通人亦是如此依此,不管读诗也罢,写诗也罢,我们面对的总归是一个激情与竞争的时代!一个创造的时代!人生也许有很多无奈,诸如芳华的流逝,知识资源单一、人脉资源缺乏,物质资源也因上有老下有小、职位不上不下、工资不高不低而倍感危机。但岁月必定是有很多可感激的。潮涨潮落潮来潮去,无论成与败,生活永远是勇者与智者的乐园,在艰辛的成长中,人生并非都是选择题或者是非题,更多的是应用题。要靠我们自己去一点一点的论证,在取舍的过程中,遇到挫折也没有关系,只要明白负负也能得正。

 

2006-9-13 发表于《韶关日报》

 

 

 

 

 

 

上一篇:鱼的故事 下一篇:木偶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