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中的逆风者
太阳睁着惺忪的睡眼,向大地送来了第一缕晨光。晨光翻山越岭,走街串巷,无声无息地进入了人们的寝室。一间出租屋里,一个中年男子——闻琛,此刻依然处于睡梦中,任凭柔光抚摸他的脸庞。被子上叠放着几件衣服,一只衣袖跌到了地上。床不远处有一张电脑桌。键盘上面放着一份合同,已经盖了章,上面的数据表明这是一笔不小的订单。房间里除了闻琛偶尔翻身发出的声音,基本是一片安静了。
秒针勤勤勉勉地兜着圈,突然,闹钟的尖叫声划破安静,使它吓了一跳。闻琛在半睡半醒中伸出手摸索着闹钟的位置。关掉闹钟后,他本想继续睡的,但忽然记起今天早上还要开会,于是极不情愿地坐了起来。昨晚摄入的酒精仍然在他体内肆虐,他的头一阵阵发痛。简单的洗漱过后,他换上了衬衫和西裤,然后他把昨晚的衣服扔进洗衣机,拎起装着合同的公文包出门吃早餐。
闻琛开着停靠在楼下的小轿车,到一间平时常去的小馆子,照例点了瘦肉粥和肠粉。这家馆子价格公道,食物可口。除去周末和节假日,每天早上几乎都满座。吃完了早餐,闻琛马上驱车前往公司。大城市虽说繁华,但交通拥堵的问题同样很突出。车辆络绎不绝,行进的速度却堪比蜗牛。没买车之前,闻琛每天上班都要早早地到公车站等车。上了车之后,也经常是人挤人。有时十分钟就能到的路程,却整整花了三十分钟。闻琛并不直接向公司的方向开去,而是兜了一个圈,然后再绕回公司。这样做虽然路程比较远,但由于他绕的那条路不是主干道,车流量较小,反而节省了时间。
到了办公室后,他大致看了今天的安排。喝完秘书送来的咖啡,他就到会议室去开会了。今天的会议和他昨晚签下的合同有直接关系。会上各个部门就合同所涉及的内容进行了讨论。他们拿出先前制定的执行方案,对里面的细则做了修正和补充。会议持续了将近半个小时。会后,总裁和闻琛并肩走着,他对闻琛露出了微笑,并且说:“这次干得不错,公司最近正在考虑调配一个人当营运总监的副手,你好好表现。”闻琛停住脚步,略带笑容地说:“谢谢总裁,我会加倍努力的。”闻琛感觉自己身体里被注入了一股强劲的动力,顿时精神抖擞。
转眼间,闻琛来到这座城市已经五年了。作为省会城市,这里拥有闻琛充满好奇的许多事物,使他大开眼界。起初,他只是这里的一粒微尘,无车无房无人脉。原本他和他父亲在一间亲戚介绍的酱油铺里打工。一段时间后,父子俩觉得继续待下去也不会有什么作为。加上家里只剩闻琛母亲一人,所以他父亲决定回家谋生。但闻琛不愿就此离开这座城市,他要留下来,要在这里闯出名堂。
闻琛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份报纸的招聘广告上找到的。因为之前碰了几次壁,所以当时他对这份工作也没抱太大希望。抱着碰运气的心态,闻琛走进了面试的房间。面试官的衣着大同小异,男士一身西装,女士则是套裙。他们的问题跟闻琛之前应聘那几次的类型相似。由于有了前几次的经验,这次他的回答显得从容不迫。面试官对他的回答基本满意,几天后闻琛接到了他被录用的电话。他的工作其实就是替公司送货,公司为他配备了一辆面包车。闻琛不会开车,公司就另外给他安排了一位同事当司机。每天,闻琛就和同事把公司的货物送到大大小小的经销商手中。他去了很多以前没到过的地方,其中有繁华的商业区,也有古朴的老城区。闻琛逐渐熟悉了这个城市,和经销商之间也日渐熟络。空闲的时候,闻琛会叫同事教他开车。渐渐地,他学会了挂档,倒车,驾驶技术在一点点进步。交通比较顺畅的时候,闻琛会主动提出让他来开车。
当了一年多的送货工人,闻琛厌倦了这种一成不变的生活。他觉得他对销售的流程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萌生了换工作的念头。同事劝他:“现在外面工作不好找,你还是先留下吧。”但闻琛考虑再三,还是决定离开。他冒着失业的风险辞了职,靠着之前的一点积蓄,他能勉强撑一阵子。经过多方渠道的了解,他这次锁定了一家饮料公司。有了先前的工作经验,闻琛在面试时也多了些许资本。结果,他顺利地成为这家公司的一名销售人员。正式工作之后,闻琛发现销售是一门大学问,他之前学到的只是皮毛。为此他遇到了许多阻碍,有理论方面的,也有与客户协商方面的。一个月下来,他的业绩平平。销售主任告诉他,如果他连续三个月的业绩都这么差,他就会被解雇。这为闻琛敲响了警钟,他不愿面临被解雇的局面。他冷静下来,反思这个月的所作所为,列出了他所能觉察到的错误,同时也去买了关于销售方面的书籍,下班后在住所研读。又一个月过去了,这次他的业绩稍有起色。这个进步鼓舞着他,他对工作投入了更多的热情。他发展了几个新客户,通过多次约见,终于和他们确立了较为稳定的合作关系。在第三个月接近尾声时,他取到了一个中等类型的订单。这是他工作以来拿到的最大的订单,它是闻琛这个月业绩的保证。它意味着闻琛可以继续留在公司,不用害怕被失业的阴影笼罩。
经过几年的奋斗,闻琛现在也算小有成就。他在公司里担任大区经理的职位,并且用几年来的大部分积蓄买了一辆新车。由于房价高涨,他想在大城市买房的愿望依旧难以实现。不过,他在老家已经买了一套房子给年迈的父母。因为工作繁忙,装修房子的工作就交给了他的父亲。闻琛在老城区租了一间十几平方米的房子,里面附带一个和别人共用的小阳台。那里附近有个市场,东西种类齐全。如果下班后没有应酬,闻琛就顺路去买菜。定居了几年,他的口音已经和当地人十分接近,砍起价来自然比较容易。
晚上休息的时候,闻琛喜欢听舒缓的音乐。今晚也不例外。他觉得音乐有一股神奇的魔力,能安定浮躁的心灵,拂去精神的疲惫。这几年的打拼使闻琛的身体大不如前。以前浓密的头发如今变得稀疏了,匀称的身材现在显得臃肿了。身体一发福,高血压也随之而来了。医生告诉他要合理饮食,适量运动。闻琛自然懂得身体的重要性,但大量的应酬击溃了他健康的防线。有时他也会到篮球场转悠,然而肥胖的身躯使他矫健的身手不复存在,没跑多久,他就气喘吁吁了。看着那些精力充沛的年轻人,他不禁感慨时光匆匆。
音乐在房间里回环飘荡,穿透着闻琛的身心。他神游其中,伴随着音乐的节拍用指尖轻叩大腿,表情舒适而惬意。突然,手机不知趣地发出声音。闻琛暂停了音乐,拿起手机,上面显示了他属下的名字。他按下了接听键,听着属下汇报工作情况。这个属下是他亲自提携的,工作刻苦,业绩突出,闻琛在他身上看到了自己以前的影子。挂线之后,他想起有一段时间没打电话回家了。他的手指头熟练地点击那一串数字,电话那头传来了他母亲亲切而又沙哑的声音。闻琛母亲患过重病,恰逢换季,稍不注意便染上了风寒。闻琛父亲今晚要加班,家里就剩下母亲独自守着电视机。闻琛像他儿时母亲叮嘱他一样,提醒母亲要按时服药,注意休息。他和母亲聊着家长里短,仿佛他们此刻正面对面交谈。闻琛虽然每个月都有汇钱回去,但他知道这并不能满足父母的真正需要。闻琛每年和父母见面的日子寥寥无几,每次回家他都明显地看到父母衰老的痕迹又加深了。
和母亲的闲谈结束后,闻琛关掉音乐,打开电脑里一份尚未完成的企划书,心里盘算着如何把它做得更周全。如果这份企划书通过了,必定能为他的升职增加筹码。怀着这个想法,闻琛一直工作到深夜,他身体里的疲倦都累到睡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