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了
过十二点了。
苏站在高层公寓的窗前,看着这个城市的繁华。周围很安静,裤袋里的怀表还在走。电话还是搁在桌边,没有响。嘴边的叹息轻轻的,就像过夜的露水掉在空气里。
苏拉上窗帘。一团漆黑。睡了。
半夜萧的电话来了。那边是吵杂的喧哗,她在热闹的背景里,跟他说生日快乐,还有一堆的解释。苏没有留心。叫她早点回去休息,晚安。
早上八点,苏挤在人潮里,神情淡漠,带着一点慵懒,等着呼啸而来的地铁。
地铁里衬衣西裤的男人,多靠在车门边,延续昨晚混沌的梦境。等待昨天的重复。苏睁着眼,眼神空洞,剩下苍白。打了个呵欠,换个姿势靠着门。
随着人流,下车。
忽然听到一个熟悉的声音。苏转过身,远处的人流里看见一个白色的背影。倏尔又消失。
好像是萧。
苏认识萧的时候。他大三,萧是刚入学的小师妹。书画社的一次练习上,苏对着萧说,你握笔的姿势不对。然后站在萧的身后,把她的手放在自己手心,一起写了一个繁体的爱字。
萧喜欢白色的连衣裙,笑的时候明亮的眼里带着笑意,像春天里的茉莉花。隐约的芬芳让人迷醉。而苏是那样温暖晴朗的男生,身上干净的气质不可抗拒。两人是很好的组合。
像很多的初恋的女生一样,萧总会问,苏,你喜欢我什么。
这时候,苏会抱着她,薄凉的嘴唇贴在萧过肩的栗色长发上。有着好闻的香味。像是故乡田园的花香。因为你头发上的味道让我离不开你。苏笑着回答。
萧挣脱苏的臂弯,给他一个白眼,跑开了。当萧换了一种香水,再问的时候。苏的回答还会是一样。苏笑得明媚,像初春破晓的阳光,给人希望和愉悦。
对于广州,萧比苏更熟悉。毕竟,苏在这里只是三年,而萧却是土生土长。
周末的时候,萧会拉着苏的手,走在红专厂的树影下。或者在咖啡厅里坐上一个下午。萧带他去北京路,上下九,海心沙。带着他到处浮光掠影领略繁华。苏只是陪伴。不喜欢物质的颓靡之气。他宁愿更多地在西关的茶楼上,喝一下午的普洱和西湖龙井。
萧大二结束的时候。苏去了一家银行。在北京。
北京的秋天来得很早。九月上旬,一场秋雨一场秋。苏挤在地铁车厢里,靠陌生人的身体来取暖。
出了地铁发现自己没有带伞。一路狼狈地小跑,。身上沾着湿的黄叶,苏一片一片地拿开。感觉自己指尖冰凉,望着迷蒙的城市,忽然好想像以前一样,雨天的时候,萧把伞递来,苏把萧的小手放在自己手心,依偎在雨下,慢慢走着。
苏一个人在北京,在一座不属于自己的城市。每天跟一堆数据打交道,跟身边的同事上司客户盘旋。他把声音里的温暖一丝一缕地抽离。冷淡的声音有毋庸置疑的肯定。
每天晚上,苏和萧都会在网上聊着。萧还会是以前那样。说着今天的政治课很困,迷迷糊糊睡了三节,北京路新开张一家咖啡馆,那里的味道很好。偶尔也会问问苏现在的生活,寒暄几句注意身体,工作别太忙。即便是这样,苏也会觉得满足。在这个秋雨萧索的城市,在晚风带着陌生的清寒的时候,萧的言语有南方阳光的温暖。维持着苏瞳孔里里的微光。
寒假的时候,萧搭着从南到北的航班,来到北京。
苏加完班,打了的士,直奔机场。路上遇到雪,是北京这个冬天的第一场雪。站在萧的面前。肩上还带着没来得及拂去的雪花。萧有点生气。
苏没有留意这细小的表情变化。见到萧的时候,把她拥入怀中 ,周围人来人往,喧嚣吵闹。
苏不想马上回公寓,说是要看看北京的雪景。像在学校那时候一样,苏为萧打着伞,萧躲进苏厚实宽大的羽绒服。苏喜欢惯着萧,而萧则习惯被惯着。
北京的雪盖不住它的繁华,也没有过稍作停顿的安静。苏坐在临街的咖啡厅里,路灯黄色的光线透过玻璃打进来,有点晕眩。而萧好奇地打量着外面银装素裹的世界。
白天苏去上班,有时会很晚回来。萧则和北京的同学到处转悠。在一起的时间只有晚上。苏有时候在家也会忘记卸下神情冷淡的面具。声音里没有温暖,带着疏远,像北京干燥的雪。萧心里有浅浅的失落,安静地在电视机前,翻动着频道。
逐渐地,苏的公寓里恢复他习以为常的寂静。苏感觉很好,可以安静地理清工作上的头绪了。有时也会转过身看看萧,她比以前安静多了,苏喜欢萧安静坐在角落自娱自乐的感觉。
一个星期后,萧要回南方了。苏把萧送到机场,拂开她肩上落下的细小的雪花,萧忽然有了久违的感动。萧看着苏的眼睛,苏习惯一笑,可没有笑意,没有曾经的温暖。
我们分手吧。萧像是想了很久才做的决定。
苏的心抽搐了一下,脸上有震惊略过。随后是不解。为什么。
你不在我从前认识的干净温暖的苏,你以前像南方的阳光,给人明媚。如今,你只是北方的雪,只有冰凉。你的掌心已经没有我熟悉的温度了。
萧转身离开了。
苏还在原地。脸上有泪流过的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