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塘变成莲花塘
干塘变成莲花塘
作者:何平权、蒋任南
古时候,湖南省资兴市滁口镇的干塘位于滁水河畔不远,是一个天然盆地,中间凹陷,四周是山。有一天,观音老母携幼童路经此地,其幼童手中一枝莲篷,不经意摇动时,掉下凡粒莲子,不久,莲子在雨水的滋而下,遂长出几株亭亭玉立的莲花来。
时隔不久,当地一骆姓财主看中了这块地方,雇请长工在此开垦出了一片水田,年年种下谷物,水田里还放养了许多鲤鱼,收成很可观。慢慢地,这里又成了湘南的永兴、安仁和资兴通往广东乐昌的重要驿道,每天过客不断,南北来往的商贾络绎不绝。骆财主看中了这里己是一块发家致富的宝地,于是请来工匠大兴土木,开起了店铺客栈,一时生意兴隆,成了远近闻名的“庄园”。可是,姓骆的财主家业越发,贪心越大,根本不把长工当人看。长工们长年累月为其耕种养殖,仍然吃不饱穿不暖,工钱屡遭克扣。面对吝啬刻薄的骆财主,长工们敢恐而不敢言。
一天,天气闷热,长工们坐在田边的大松树下避暑,说起骆财主对他们的待遇,都很气愤,但也无可奈何。几人眼泪汪汪,抱头大声痛哭起来。哭声惊动了上苍。突然间,天空乌云笼罩,天晕地旋,电闪雷鸣,松树林间倾刻冒出一股青烟,长工们惊愕之际,返头一看,见是观音老母现身,忙为神仙作揖行礼。
观音老母慈目善眼,眯缝着笑脸问道:“凡位作工,有何不开心之事,如此痛苦?”
长工们齐声说:“我们辛辛苦苦七八年,克扣工钱不说,养了那么多年的鱼,我们从未吃上一块像模像样的鱼呀,骆财主给我们吃的只是鱼头、鱼尾,我们想起来感到寒心呀!”
观音老母听后,很是同情,说:“你们不必伤心,我有一个办法,能让鱼养得更多更大,但是你们可跟东家讲条件,多养出的鱼让你们享用......”
长工们觉得在理,齐声说:“如果骆财主不同意我们的条件,我们就一齐辞工不干了,让他找不到做事的!”
长工们恳请观音老母稍等片刻,一齐去找骆姓财主谈条件,骆财主虽贪心,但不答应条件又怕长工们辞工,于是违心的同意了。长工们喜形于色的回到观音老母身边,观音老母和颜悦色地说:“你们都晓得,这块盆地里的水田不是有一个出水的地下通道吗?凡人一般堵不住。我从土地公公那里弄来一种特别粘合的泥巴,把它塞住不漏...... ”
观音老母说完,施展神功,舞动着她手中的玉壶,用柔柔柳枝挥洒玉泉,倾刻间,整个盆地变成一片汪洋,碧波荡漾处,满塘荷莲浮动,莲花四溢飘香,红白鲤鱼跳跃。夏秋时节,干塘莲花盛开,莲篷朵朵,暗香飘溢,引来多少过客伫足观看......
从此,干塘水不干了,莲花塘由此而得名。
久而久之,莲花塘的美名越传越远,竟传到了八仙之一的何仙姑耳里。她要去东海飘洋过海,从广东一路寻到莲花塘。她见莲池开满莲花,朵朵沾露,鲜艳无比,爱不释手,赞不绝口。她精挑细选,选了一株个儿最大花开最艳的莲花,前往东海。人们后来说,她过海用的莲花,就是从莲花塘摘取的这株。
后来,何仙姑为了搭谢当地的老百姓,每年春夏之交,谷雨节前后,她就会施展神功,呼唤雷神,请动电母,舞动云雾,驰使狂风暴雨,让莲花塘的鲤鱼借着顺势风雨的无穷动力飞向资兴古八景之一的瑶岗仙天鹅塘和滁口镇大江村百叶坳的鲤鱼塘。这样,滁口上空就会出现一种奇观:近看是一条条红色鲤鱼咬着另一条红色鲤鱼形成的拱桥形状,远看就像一道鲜艳夺目的彩虹。所以,后来人们每年逢谷雨、立夏时节,一遇雷公大雨,就可看到“鲤鱼跳龙门”这一景观。从此,当地老百姓的山塘里不投鱼,年年也有好收成。
莲花塘一年复一年的兴旺。
那位贪财的骆姓财主因莲花塘而发,家业日趋旺盛,子孙发达,分支不衰。有一子孙因做生意外出,遂在广东乐昌一地定居,因为家业发达,地名也取名莲花江。一次清明时节,该子孙回来祭祖扫墓拜谒祖先,看到满塘莲花开得甚是艳丽,顿起嫉妒之心。是夜,他咬伤手指放出血来,顺便将血洒向荷塘的莲花心上,莲花受污,倾刻间花苞凋谢,莲叶枯萎,荷塘下陷,深不可测,四周山峦长出莲花瓣般的形状。这个子孙懊悔不己,回到莲花江家里,密嘱儿孙说:“我生在莲花江,死葬莲花形。”
莲花塘是一个神奇的地方。解放以后,滁口林场就将此地列为了一个林业基地。1986 年6 月,东江水库关闸 蓄水,滁口国营林场移民后靠,选址于此。如今,这里绿荫掩映,万亩马尾松林苍天挺秀,林间绿浪翻滚,林涛声声;一袭荷塘,碧波荡漾,桃红柳绿,恰似世外桃源… …
通联:湖南省资兴市晋兴路西边村马路边154号信箱
作者:蒋任南(湖南省作协会员 自由撰稿人)
作者:何平权(资兴市滁口镇文化专千)
邮编:423400
2007年12月21日
【编者按】一处美丽的地方,通常都有一段动人的传说。干塘变成莲花塘的传说同样让人迷醉。
编辑:周宏理
2008-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