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端

90后作家正努力前进【第二期】

访谈中国网:

90后,这个群体已经渐渐出现大众的视野内。他(她)们普遍为独生子女,目前多数尚未成年。由于时代的发展和变化,90后的思想与理念与老一辈中国人有很大的不同,同时有着不同于前人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虽然社会上不乏对90后的批评,但90后的社会价值也渐渐得到了许多人的认可。

80后作家已经在文坛风生水起,而90后作家也开始渐露锋芒,他们满怀理想在艰难向前进。由访谈中国网策划的90后作家访谈会将全面报道剥析90后作家的思想和价值观。

 

 

本期访谈作家:

原筱菲   韦钦   张文胜     鲁一凡    王桦熜

 

你们好。你们都是现在90后颇有名气的作家,希望你们可以就以下这几个问题谈一谈自己的想法或意见。

问:你们对90后这个概念有什么看法?

原筱菲:只是一个时间的断代,不具备其它任何含义。

韦钦:首先我觉得90后不是一个概念,很多人都说90后是孤独的一代,也许正是这种孤独,让诸多90后作者如雨后春笋般崛起,我是93年出生的,经常看到报纸网络提到90后,但是我本人觉得90后的确是很有性格的一代。
 
 张文胜:正所谓“90后”,是按照出生之年而划分出来的一群人;不管是这群人,还是这个概念,是时代的必然产物。
这个概念先天具有缺陷性,因为它的标准只是局限于时间的概念;既然出生在90后,我们又被称为90后,我觉得没多大问题。如果要对这个概念进行完善,那只能依靠这群人的力量去创造新生,去实现自己的梦想和愿望;只有表现为现实的存在,再多缺陷的概念都会自动完善。

鲁一凡 :看法各种因人而异……                                       

王桦熜:我认为“90后”是泛指出生在90年后的人了,但现在网络上似乎把这个名词更多的冠加于我们新生代里那些另类群体甚至某个人身上。

 

 

问:由于种种原因和事件,目前社会上对90后骂声一片,你们怎么看待?

原筱菲:物质丰富了,精神匮乏了,这应该是整个社会的浮躁吧,而我们的心智尚未成熟,因此也是受害最深的。任何一代人都会有美与丑,是与非,而网络时代把我们的缺点无限放大,成了更多无聊人茶余饭后的谈资,仅此而已。

韦钦:我觉得,几零后划分然后再以偏概全根本上就是不负责任的言论,,而几零后,说白了对我们也没有什么太大的意义,这些只对社会舆论和媒体以及一些闲人有意义。虽然身为所谓的90后的一员,我本身是不会去反击那些骂声的,因为前面已经说了,这样以偏概全不负责任的言论若是反击反而会显得可笑。


张文胜:如果我们真的犯错了,我们自愿接受批评和骂声,并且努力提高自己的能力,去博得社会的认可;如果我们没有犯错,我们无须因骂声一片而虚惊或害怕一场,因为我们还很清醒,我们没犯错,骂声可能是“善意”的骂声,只是为了“指正”年轻人的骂声,不必要与这些“穿着伪装”的声音过不去而大加怒吼,而应该努力挽转局势;何况,拥有激情和希望我们依旧在想梦的彼岸飞去,面对一切在内心根本不存有愧疚。与其将自己的年少青春用来为自己辩驳,倒不如实实在在、不顾一切去改变世界,去创造有真正价值和意义的事情。


鲁一凡 :确实有该骂的地方,并不是九零后都脑残,只是一部分脑残让社会以为剩余的也都是脑残       

王桦熜:在网络上关于90后的非议很多,脑残,非主流,抄袭事件,各种性爱视频的流传……这无疑使90后的社会口碑很差。但我认为并不完全是这样的,毕竟那只是很小的一部分人群,只是他们被无限放大,于是就有人以点议面,说90后很差之类的话。我们是一群人,是数量很庞大很庞大的一群人,所以根本不能说谁能代表这一代人。我觉得其实这一代人其实蛮优秀的,他们乐观自信,有主见,也很有责任感,有爱心……骂是难免的,因为毕竟我们不是十全十美的。当然我也不会对这些批评反感,我们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我相信“90后”会做的更好,也只有做好了才会让那些骂我们的人闭嘴。

 

 

 

问:你们觉得80后90后思想的差别是什么?

原筱菲:年龄不同,阅历不同,经验不同。社会在变,我们这一代人要更快速的学会适应身边的一切。

韦钦:其实如果非要我说几零后几零后的思想差别,我只能说,80后是现实主义,90后是空想家。90后是最有梦想理想的一代,对他们来说只要想,就没有不可能,所以经常不切实际的想很多很多,所以我说90后是空想家。


张文胜:最主要的差别,应该落在“叛逆”、“被动”、“醒悟”的程度,以及“奋斗”、“创造”、“观念”的理想二者上;80后相对于90后更加自觉和认真,90后相对于80后更加自立和浮躁;二者都希望自己在走别人老路的时候表现得更与众不同,因此二者一般都比较开放,希望被温暖的阳光曝晒,希望用雨后的彩虹构成自己。
在重视功利方面,90后应该更加突出,但这不是绝对的;在为人处事、对外社交方面,90后比80后的“胆子”更大一些,80后比90后要“谨慎”一些。不管怎样,二者的主流还是积极向上的,只要我们擦亮眼睛,不被表面的现象迷糊了,我们能看到二者的思想都是“进步”的。

鲁一凡 :90后可能因为比80后接触的社会更新颖多元化,所以思想也更叛逆和自大一点,也更有冲劲。所以思想上应该会比80后更有想法一点,这个想法可以是褒义也可以是贬义     

  王桦熜: 由于年龄和所生活的年代不同,所以导致80后与90后的思想也大不相同。借用网络熟语“80后追逐理想,90后找寻理想。80后愁就业,90后想创业。80后凝聚,90后耍单儿。80后趋向理智,90后正在愤怒。”总体来说,80后的思想还是介于传统与现代之间,而90后的思想则已彻底解放。
         

 

 

 

问:由于网络文学的出现,恶俗文学泛滥成灾,有人说这是一个百家争鸣的时代,你对这个现况有什么想法?

原筱菲:我觉得文学世界已不再只是作家的天地,一万个人可以发出一万种声音。百鸟齐鸣美在异曲同工,因为它们是用自己的声音发自内心地歌唱,哪怕其中尚有一些稚嫩的声音;而只有在合唱的舞台上异己的声音才会显得刺耳。如果作家群只是一个合唱班,文学也就丧失它的个性和魅力了。至于那些恶俗的东西本身就该不属于文学范畴。

韦钦:大家最熟悉的,安妮宝贝,痞子蔡,是现今国内所谓的“网络文学”最早的一批人,网络文学虽有糟粕,但也不乏精华,任何事物都是有两面性的,如果单单看到网络文学出现之后恶俗文学泛滥成灾,我觉得是很偏激很片面也是很可笑的.


张文胜:其实,这种现象值得同情,更值得我们用尽脑浆去深思,到底该怎样创造一个崭新的文学世界,到底该怎样为我们的下一代、祖国的花朵提供更好的清新健康的环境、浓厚积极的氛围。也许,这种现象无法遏制,因为大家都失去了理性;也许,它的命运会越来越短,因为人们的头脑还无比的清醒着呢!
凡事都有一个过程,在适当的时期,我们应该容忍和给予正确引导,在绝望的时候,只能采取“强硬”措施。为了大家的未来,我们要一切寻找解决方法,不要消极避世。

鲁一凡 :想法就是很没想法……毕竟有深度文学就一定会有恶俗文学做反衬,如果大家的欣赏意识提高了,这些恶俗的东西也就会慢慢变少了,所以说,还是要有好的东西出现来带动大家的欣赏口味

王桦熜:我认为网络对文学,尤其对90后这个泛写作群体的确起了催化的作用。但网络对90后没有太多的积极意义,这不紧大大降低了文学的门槛,也至使恶俗文学泛滥成灾。为什么说是“泛写作群体”呢?因为写作的人实在太多了。既然写作的人多了,那么难免就会鱼龙混杂,质量也就不能保证了!

 

 

问:你们觉得90后作家未来的发展方向在哪里?

原筱菲:文字会随着年龄和时代一起长大、成熟、衰老,会出现优秀的作家,也会有一大批潦倒落魄的人。韩寒的个性和成功误导了我们这一代人,那些做着韩寒梦的90后作者会走得很累,因此不会走得太远。相信我们这一代不会出现诺贝尔文学奖的得主,也不会出现李白,因为文学正在变得浮躁、世俗和功利,我不认为我们这一代能够担负起大业,除非他付出一生的真情甚至生命。

 

 韦钦:现在有些90后作家趋向于商业化,其实我个人对商业化创作保持中立立场,商业创作对一个作者的文字是负责的,对读者是负责的,但是对文学是不负责的,像是一些小白文,哈韩文,哈日文,我本人是不齿的,所以我不希望90后作者把言情和这些泡沫文学当做是自己的梦想在努力,一点都不值得,90后的未来应该是创造,创新。在文学的领域永远都是第一个人有饭吃,所以必须要创造,有完完全全属于自己的东西,别做第二个谁,要做第一个自己。

张文胜:90后作家希望自己能形成自己的风格,但这种风格不是单一不变的,它是善于“变脸”却不失“真善美”的。
我想,“百花齐放”总比“一枝独秀”好,作为一名作家,应该学会学习,学会充电,学会借鉴,还应该大胆尝试各种表现方式,不能把自己束缚与某一“风格”上。90后文坛迟早会变成一座香飘亿里、花色各异百花园,而其中每个角落都有各自的个性特点,深深吸引蜜蜂前来采蜜,而这之后,便是另一个辉煌时代的到来。

鲁一凡 :写自己的东西, 慢慢进步, 有一种责任感, 真诚感在里面就好. 

王桦熜:虽然90后作家也陆续露面,但现在90后作家普遍都面临着半红不紫的尴尬局面。原因呢,一是80后占据了大量的文学市场。二是我们的自我个性太凸显,缺乏凝聚力。三是我们的实力还不及80后。所以90后作家发展的方向就是提升实力,抓住机遇,打造一片属于我们的天空。

 

 

问:最后一个问题,说说你们各位自己目前的发展方向是什么?


 原筱菲:我喜欢唱歌,但从来不想当歌唱家,想唱就唱,是一件开心的事情;写作也是一样,想写时就写,不想写实就放弃,别累了自己伤了文字。

 韦钦:目前我有一个自己的文字工作室,完美时光NewJourney工作室,还是把创新放在第一位,先把自己强大起来,带领一批新的属于我们圈子的90后作者走我们自己的路,然后一点一点拓宽吧。


张文胜:积极创作,不断充实自己,体会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精彩,用笔尖的文字去书写生活,关心社会底层的生活,关心社会发展的趋势,用自己的青春年华去书写更多美丽的“诗篇”;用犀利的目光看穿现象的本质,揭露社会的根本问题,反映世界的先进与落后,用青春的激情去完成一个个“说法”;用清新的笔调和让人喜欢的情调去铺就一张张由“散文”及“散文诗”作原料的“美丽毯子”,形散而神不散.

鲁一凡 :力求写得更成熟

 

王桦熜:目前最重要的是迎战高考。考完后就可以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写作上,我会不断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希望创作出许许多多被大众所喜爱的作品吧。

(原网址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1227038250_0_1.html

http://www.fangchina.net/news2.aspx?newsid=652

上一篇:新新“90后”面对校园暴力浅谈 下一篇:90后作家正努力前进【第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