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端

站台·目的地·人生

站台·目的地·人生  

                            ——读《春之声》有感

 

王蒙的《春之声》写了在德国考察的工程学家岳之峰在春节回家乡时,在拥挤闷热的火车上的所见所闻。小说里这么一句话抓住了我的心——“下一站,或者下一站的下一站,或者许多许多的下一站以后的下一站,你所寻找的生活就在那里,母亲或者孩子,友人或者妻子,温热的澡盆或者丰盛的饮食正在那里等待着你。”人生就像站台,每个人追求的人生不同,就到达不同的站台,就乘坐不同的车。

                   上错了车,永远到达不了目的地

每个人选择着形形式式的人生,乘坐不同的列车驶向所选的站台,到达目的地。可如果搭错了车,就永远到达不了目的地。

第一种搭错车的情况,是因为不了解列车的行驶路线与站点,懵懂上车而造成的。这样的情况就是我们有的人在选择自己以后的人生道路该怎样走,走到哪一样,自己还不清楚个透彻就傻乎乎地上车,以为即使上错车了,还可以半路下车,但其实,发现时可能已经过站了,下车再走回站点时,时间也浪费了。像有的大学生,因为对专业并未了解透彻就匆忙选择,等到明白原来当初选的专业是不适合自己时才后悔莫及,时间,也就浪费不少了。

如果可以一次就做好的事情为什么不一次做好呢?在上车之前不把路线和目的站点了解清楚,以为凡是车都可以到达目的地,那不是和“逢男是爹”一样无稽吗?弄清楚列车的路线和目的站,才可以乘车到心中所想的目的地,才能找到自己想要的生活。

第二种,则是怀着“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心理上一辆车。他们清楚明白这一辆车是错的车,但他们偏要上,偏要到达错误的目的的,选择一个错误的人生。

这就是与社会上一些违法犯罪的人一样,他们大多数人中,哪一个不是明知抢劫杀人贩毒强奸是违法犯罪的?可他们却偏偏去做,这些人,在上车之前就知道这错的车只会带他们驶去错误的站点,是一个到达不归路的站点,可他们偏不浪子回头,“大无畏”地上车。即使沿途风光无限,但也只是海市蜃楼之景,他们即使在违法犯罪中,得到了多少的金钱、权势和快感,也只不过如沿途风光一样,总有一天,当车子驶到不归路的站台时,一切美好会转眼即逝,违法犯罪的人终究逃不出疏而不漏的恢恢天网。他们这一生,随着站台的到达而宣告毁灭了。

既然明知道车是错误的,只会驶去不归路,为何要如此执迷不悟,铤而走险去挑战法律与正义?浪子回头金不换,即使已上车了,趁它还没开远,赶快喊“有人下车”吧。

                     有的人,半路就下车了

生活中有的人乘对了车,但却因忍受不了车的拥挤、闷热和腰板的酸痛,没等到车子到站,就中途下车了。

记得有一个叫费罗伦斯的人,她是第一个横渡到英吉利海峡的女人。在横渡卡塔林纳海峡时,她却因为受不住天气寒冷与看不见目标而中途放弃,其实,她当时距离加州海岸只有半英里……只要她再坚持半英里,她就可以成为第一个游过卡塔利纳海峡的女人。

生活也有许多雷同例子。无数人搭上了对的车,本该可以到达自己想到达的站点,得到自己想要的生活,可却还没到站就下车了,想要的生活,就这样,与自己擦肩而过。

在到达站台的过程中,你可能要忍受塞车的漫长等待,或者车上的又酸又臭的汗味夹烟味,或者自己乘车的身体劳累等等,但千万不要放弃,这是考验,事实上,要到达自己所想要的站点,得到自己所想要的生活并非朝夕之事,期间也会有挫折打击,而且不是偶然情况,但只要坚持与忍耐,不屈服与困难,终有一天,你会拥有那你梦寐以求的人生。

                 只有少部分人,能顺利到达站点  

列车上,往往只有少部分人能忍受塞车漫长的等待和汗味,忍受长途跋涉的劳累,忍受像“沙丁鱼挤在罐头里”似的,坚持到最后,熬过这一切,到达自己的站点,获得自己所想的人生。

搭车到站台的过程,从来就不会一路顺风,有时,可能是一路逆风,生活也从来不缺考验挫折与磨难,可以到达目的地,得到自己所要的生活,都是坚强坚韧的人。既然人生的道路注定是不平坦的,为何不与它拼个到底,与它斗韧力,奖品是自己所想要的生活,富贵或平淡,有权或平庸,繁忙或闲适,只要是自己所追求所想的,就是美好的人生,不是很值得吗?

生活是个形形式式的站台,不同的列车开往各个站台,月站每天都川流不息,而你,上对车了吗?到达你心中所想的站台人生了吗?

                                                                                  

上一篇:明知是“坑儿”也要跳 下一篇:刀尖上行走的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