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故事·奇幻
批示
“爸,你看今天的《海东日报》了吗?领导作批示了!”一大早就接到女儿打来的电话,听得出来,她相当激动。《海东日报》?批示?我一头雾水。自从林地被县里征收以后,我这两年就没睡过一个好觉,辛辛苦苦快十年的心血打了水漂,别说看报纸了,就连吃饭我都没心情。“闺女,你说的批示跟咱有啥关系?”我问。“就是关于咱们案子的批示啊,领导有了批示,咱家的事儿就有戏,钱就能要回来了!”女儿说。“太好了!我这就去村委会找报纸!”放下电话,我连外套都没穿,就顶着刺骨的寒风往村委会跑,老伴拿着外套在后面使劲儿追。拿到《海东日报》,我很快找到了女儿说的那篇报道,看完禁不住老泪纵横。报道指出,领导高度关注汤山县玉泉镇小杆子村承包林地被征收后得不到合理补偿案件,作出重要批示,要求有关部门严格依法办事,立即全额发放补偿款。“有戏了!有戏了!”我抹了把眼泪,小心翼翼地把报纸揣在怀里,对村支书道了声谢,然后昂首挺胸地和老伴回家了。一夜无眠。第二天,我就接到县法院的电话,说是已对有关部门予以强制执行,补偿款即将发放,让我去县里拿钱。我赶紧给女儿打了个电话,告诉她这个好消息,然后就哼着“社会主义好”坐上了去县城的中巴。到了县城,刚下车,手机又响了。一看,还是县法院。我笑了,咋领导一批示,大家觉悟都高了?两年没要回来的补偿款,这会儿法院是火急火燎地要往老汉我口袋里送啊!“领导啊,我刚到县城,马上就去法院,你们等等我哩!”老汉我笑眯眯地说道。“老吴啊,对不住你了,执行出了点问题,你可能还得再等一等。”电话那头给我兜头来了盆凉水。“什么?这……一审、二审我都赢了,执行也有两年了,怎么还让我等啊?这事儿,有领导批示哩!”我有点急了。“实话告诉你吧老吴,补偿款法院已经拿到手了,但一山还有一山高,对方找了更大的领导,现在又有了新批示。所以,你再等等吧!”说完就挂了电话。我眼前一黑,差点栽倒在路边,幸亏一位好心的路人扶了我一把。人老了,眼泪也不受控制,我一老头子,在路边哭哭啼啼地给老伴打电话,一把鼻涕一把眼泪的,惹得路人笑话。回到家,我更是郁郁寡欢,老伴也整天唉声叹气。女儿女婿很担心,三天两头从市里回来看我们。一家人,被这补偿款折腾得没好日子过。过了几个月,又接到个电话,县法院让我去拿补偿款。我将信将疑,莫不是又忽悠我老汉吧!这一把年纪了,实在是禁不起折腾了。电话那头似乎听出了我的顾虑:“老吴,你快来拿钱吧,那个大领导前不久进去了,所以,我们还按之前的批示办。我建议你快点过来拿钱,免得夜长梦多……”
2014-05-13 00:16:59 作者:匡花坛 来源:广东校园文学网 9590 0
送礼
我想给李部长送礼。送什么好呢?思考再三,还是送些烟酒比较合适。备好上等烟酒,敲开李部长的家门。李部长让座倒茶,态度淡然。我正自以为得计,不料起身告辞时,李部长将烟酒递还给我,一脸严肃地让我拿回去。我结结巴巴地说,只是感谢知遇之恩,表表心意。李部长笑了笑,“这是集体研究决定的,你不用谢我。”我失望而归,跟朋友阿刚说起此事。阿刚说我没掌握送礼的艺术,“李部长不抽烟不喝酒,你得投其所好。”知道李部长喜欢书法,我到金店买了一支金笔,再次登门。李部长接过笔盒,笑容亲切,“你真是个有心人。好,我收下。”打开笔盒的一瞬间,李部长的笑容冻住了。“什么意思?”他冷冷地盯着我。“我,我知道您喜欢书法,就选了这个,这个,很适合您。”我解释得结结巴巴。李部长哼了一声,“这笔能写字吗,你写给我看看?”我不敢再说什么,告辞离去。二次碰壁,我打电话给阿刚。阿刚自信地说:“不可能,哪有不吃腥的猫,我看你不如干脆点。”虽然一颗心忐忑不安,我还是第三次去了李部长家。刚把红包搁在茶几上,李部长就发火了,将红包摔到我身上,严厉批评了我。我是又羞愧又感动,热泪盈眶地握住李部长的手,“对不起,是我不对。您放心,我一定好好工作,决不辜负您的期望!”这回,连阿刚也惊诧不已,连说了三个“想不到”。那段时间,城北开发正进行得如火如荼,在我职权范围内的大项目就有好几个。我坚持铁面无私,既不考虑为自家和亲朋好友谋“福利”,也没给那些扛着领导牌子来找我的关系户们留情面。那天,又一个老板登门。我没让他进屋,“你准备好材料就来参加招投标吧,其他的不用谈了。”“招投标我肯定会参加,但还得请你关照。”对方压低了声音。“我可关照不了,这是原则问题。”对方定定地看着我,突然说:“是李部长让我来找你的。”“什么,你说谁?”“嘿嘿,实话跟你说吧,我是李部长的外甥。”这肯定是个招摇撞骗的,为戳破他的谎言,我让他打个电话证明。电话接通,他将手机递给我,李部长熟悉的声音在我耳边响起,“庆国啊,我老李……”
2014-05-13 00:15:21 作者:匡花坛 来源:广东校园文学网 9584 0
宝地
“江边村村民请注意:经过镇科研小组同志的实地考察,江边村90%以上的棉田出现红蜘蛛虫害,请该村民立即做好杀虫工作。”镇里广播一响,江边村就炸开了锅。一时间,地里的人声、喷雾器的叫声响成一片。奇怪的是,别人家都忙着杀虫,常德大叔却处之泰然,按兵不动。三天后,全村开始第二遍杀虫。常德大叔往棉田跑了一趟,回到家竟还沉得住气,继续让自己的喷雾器闲置。村民不解,“你咋不杀虫,不怕被吃光?”常德大叔得意地笑着,“我那两亩棉田和你们的不一样,风水先生说过,那是块宝地。不信你们去看,它周围的田都有虫,就我的田没见着一只。”真有这么神?村里一个小伙子不服气,邀上几个好友,对常德大叔的棉田进行了一次拉网式考察。结果确如常德大叔所言,他家的棉花长势良好,地里没有任何虫情。于是,常德大叔的棉田是“宝地”的奇闻,就像一股劲风迅速刮遍整个江边村,进而传遍十里八乡。这天晚饭后,常德大叔的老伴儿提醒了一句:“我说老头子,既然神灵单单保佑咱们那块地,你不得到田边烧上几炷香,诚心诚意表示一下感谢吗?”“有道理!”常德大叔深以为然。为了不让别人看见,说自己越老越迷信,第二天天不亮,他就摸黑来到自家棉田,点上三炷香,插在田头。正准备磕头祈祷,忽听田里有响动,常德大叔定睛一看,灰蒙蒙的视野里有一个模糊的黑影,正地从远处向自己这边走来,还隐隐伴着奇怪的吱吱声。常德大叔一阵心慌:这是什么人,要干什么,难道想破坏我的棉花?壮起胆子大喝一声:“嘿!你谁呀,干啥呢?”那黑影走到近前,是个壮实的年轻人,笑着说:“大伯,是我呢。”常德大叔揉了揉眼,这不是本村种棉能手、自己的邻居刘刚吗!原来,刘刚知道常德大叔的儿子、媳妇都在外地打工,家里缺少劳动力,就暗中“承包”了他家的棉田,在给自家棉田杀虫的同时,也把紧挨着的常德大叔的田兼顾好。刚才那奇怪的吱吱声,正是喷雾器使用时的动静。望着刘刚脑门上那片细密的汗珠,常德大叔百感交集,鼻子一酸,泪就下来了……
2014-05-13 00:14:13 作者:匡花坛 来源:广东校园文学网 9574 0
像个当官的
湖北省监利汴河日报社匡花坛局长这个人没什么特别的爱好,就是一句对下属的口头禅很有特色——“像个当官的!”通过公务员考试进入局机关的小张,有股“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呆劲。刚和局长接触,就深切感受到这句口头禅带来的压迫。起初,局长看中新人的勤勉,每次下基层都带着小张。第一次跟局长出门,小张寻思和领导一起坐车应该坐哪个位置。左思右想,不能坐到前面,让领导看自己的后脑勺太不敬了。可上车时,小张刚要往后面坐,局长就发话了:嗬,像个当官的!吓得小张赶紧跑到副驾驶那边。第二次出门,局里还有两位科长和局长、小张同行。他们的级别都比小张高,小张想都没想,直接坐到副驾驶位子上。最后上车的局长扫了一眼车里的情况,看着小张说:嗬,像个当官的!小张立马挤到最后一排,他不明白,自己像上次那样坐,局长为啥还不满意。在基层调研,小张陪局长听了一上午汇报。散会时,局长说话了:嗬,包都不带一个,像个当官的!为此,小张专门买了一个黑色提包。这下局长该没话说了吧。小张只怪自己没早一点想到,在基层经常有人送烟,有包才方便装啊。想不到那天又听到局长这句话:嗬,本子都不带一个,像个当官的!小张恨自己做得还不够到位,以后再陪局长下基层,他都往包里装个小本子,随时用来作记录。某天,局里一行人参观样板基地。小张夹着包一不留神就走到局长前面,冷不丁后面飘来一句:嗬,夹着包,像个当官的!接待上级领导,小张一上桌就向各位敬酒。局长的脸色马上晴转多云:嗬,像个当官的!基层请客,局长等主人一个个敬完了才开始回敬。小张有样学样,结果又是一句:嗬,像个当官的!年终总结,上级领导到局属单位检查工作。局长的车在前面带路,引着上级领导的车前往目的地。算准了时间,局长对小张说:“通知秦所长到门口迎接领导。”“这个,我没带电话本。”小张一脸尴尬。“嗬,我给你当秘书,可以吧!”局长将电话本扔给小张,“真像个当官的!”多次犯错,次次挨批,让小张变成惊弓之鸟,越是提醒自己细心准备,越会丢三落四。第二天,局长带着上级领导前往另一个局属单位。快抵达时,局长又交代小张:“和王所长通个电话,让他到门口迎接。”小张迅速掏出电话本,正要拨号,却发现自己的手机没电了。他汗如雨下,想想没别的办法,只好硬着头皮向局长借用手机。局长的耐心终于磨光了,冲着小张就吼:“你是我的局长!行了吧?”小张用局长的手机打电话,局长在一旁自言自语:“怎么就调教不出来呢,说他像个当官的,他还真是个当官的!”从此以后,局长身边再也看不到小张的身影。一位科长成了局长的新宠,后来又荣升为副局长。悠悠岁月,小张慢慢叫成了老张,他倒也想得开。听不到局长那句“像个当官的”,他感觉挺好。
2014-05-11 23:43:23 作者:匡文坛 来源:广东校园文学网 9959 0
保险
湖北省监利汴河日报社匡花坛上任之初,马局长给自己“约法三章”:办不成的不收,不可靠的不收,一次超过5万不收。他觉得这样比较保险。不久,马局长的一个老同学为感谢他在工程招标上的“关照”,在夜明珠大酒店设宴款待。宴会结束时,老同学把一包东西塞进马局长的公文包,马局长心领神会,没有推托。回到家一看,不多不少5万元人民币。随后的两年里,马局长笑纳了40多万元“好处费”。渐渐地,他开始突破5万元“红线”。不过,他更加注意安全,注意隐蔽,从来都是轻车简从,单身赴宴。然而,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马局长日防夜防,那一天还是来了:刚参加完市里一个重大工程项目的招投标工作会议,就被几个身着便衣的检察官“请”进一辆汽车。他正想发火,盖有鲜红大印的传唤通知书递到眼前,刚燃起的一撮火苗瞬间熄灭。走进讯问室,马局长直发憷,满脑子胡思乱想,无法集中精神。检察官在讲政策说道理,他一句没听进去,只想找人替自己说情。“我能不能打个电话?”他可怜兮兮地问。“不可以。”检察官斩钉截铁地回答。马局长瘫坐在椅子上,暗暗寻思,自己一向小心,每次收钱都没有第三人在场。“别被他们吓着了,我就来个死不承认,说不定还能混过去。”打定主意,马局长把身子坐直,再不说一句话。对面坐着的两个检察官,一个年轻,一个年长。年轻的那位向同事使个眼色,走了出去。几分钟后,年轻的检察官回到讯问室,对年长的检察官耳语一番,然后两人一齐将目光转向马局长。这时,有工作人员送来一叠材料,负责讯问的两个检察官一起翻阅,不时抬眼看看马局长,眼神似有深意。马局长心里七上八下,终于熬不住了,“给我拿支烟吧,你们想知道什么,我都说。”交代完问题,马局长突然感觉到一种久违的轻松。等他看过笔录,年轻的检察官问他还有什么需要补充的。他想了想,只有一件事放不下:“我觉得自己很谨慎,没留下过什么把柄,现在看来却并不保险。为什么?”“我来告诉你答案。”年长的检察官说,“第一,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第二,思想坦荡、行为清白才是真正的保险。”
2014-05-11 23:42:38 作者:匡文坛 来源:广东校园文学网 9810 0
作家看相
湖北省监利汴河日报社匡文坛看相是一种有趣的娱乐,大概也是作家、画家等以观察为业的专业人士的一种技能训练。阿·托尔斯泰在给青年作家所写的一篇名为《语言乃是思维》的讲话中,谈了一件很有趣的事。他说:“我给你们谈一件事,这是高尔基讲给我听的。有一回,高尔基、安德列耶夫和蒲宁在那不勒斯的一家饭馆吃饭。必须告诉你们,上一代作家比我们更热爱文学,他们终日谈论文学,进行斗智式的比赛,这在当时是一种很时兴的游戏。他们坐定后,进来了一个人,就各给三分钟时间对这个人进行观察和分析。高尔基观察后说:他是一个脸色苍白的人,身上穿的是灰色西装,他还有一双细长的、优雅的手。安德列耶夫也观察了三分钟,可是他却胡诌了一通,他连西装的颜色都没有看清。蒲宁却有一双非常敏锐的眼睛。他在三分钟的观察中把这个人的一切都抓住了,他甚至把西装上的一些细小的东西都描绘了出来。他说这个人打的是一条洒花领带,小指头的指甲长得有些扭曲,他连这个人身上的一个小瘊子也看出来了,并作了详尽的描写。最后他说这个人是个江湖骗子。凭什么下这个结论他自己也不知道,反正是个骗子。他们叫来了侍应生领班。领班说,他不知道这个人是从哪儿来的,但他经常出现在那不勒斯街头。这是个什么人,他不知道,但这人的名声却很坏。这就是说,蒲宁讲得完全正确,只有受过严格训练的眼睛,才能产生这样的结果。”“相由心生”当然是有道理的,一个人生存的环境、生活的境遇,都会影响他的相貌举止。但是,如果由“相”来推算“命”,实在是太荒唐了。那些在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车祸空难中丧生的人里,一定会有“半仙”“神算”吧?如果真能“算”,那也是全知全能的上帝一个人的事,普通人不能僭越。知道“命相”的无稽和荒唐,在科学昌明的现在已不是难事,但为什么算命先生的生意仍是这么好呢?夏丐尊先生写于1933年的一篇散文《命相家》中道出了部分原因:“因为大家都在急迫地要求出路,寻机会,出路与机会的条件,不一定是资格与能力,实际全靠碰运气。……在上海,顾客大半是商人,他们所问的是财气。在南京,顾客大半是‘同志’与学校毕业生,他们所问的是官运。”文中的“命相家”说:“到了总理的考试制度真正实行了以后,命相也许不能再成为职业。”
2014-05-11 23:41:20 作者:匡文坛 来源:广东校园文学网 9747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