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伙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60感恩自在心(1)由于我这种病例在南方挺罕见的,引致术后有一批又一批的医护人员来探望询问。我一一如实相告。无奈于同一个问题,也要反复答上多次。其实这还蛮好的,这证明大家重视,多人重视了,再罕见的病,也能集中更广泛的治疗方案,求得早日择其最优,惠及后患。那个牵引,只是一个小插曲,蔡医生依旧尽己所能去减轻治疗时的一切痛苦。他从来默默无闻地工作着,连涉及自己最想知道的医治问题,也尽量回避直接提及敏感之处,常靠观察去捕捉病人的状况。(2)而接下来的日子里,黄医生更是做出了令人刮目相看的举动。让我深愧有眼不识良医。这天,他来巡房,发现对面床的老奶奶手上的吊针针头的胶布松了,便马上唤来护士。那个护士见状,便立刻拿出胶布为老奶奶加固一层,口中似不那么明白:刚才还粘得好紧的啊,不知为何会那么容易松了。而黄医生就很坚定地回应到:不要说刚才,要讲长久!护士只好灰溜溜地,仔细检查胶布后,急急离开。好个正直的黄医生啊!又那么细心,别的人都不一定会留意得到呢!不过呢,他是否已经堕入肥皂剧的爱河中去了呢?他的这一段话,难道不像引用于“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吗?长得那么飞仔模样的他,居然如此理智,如此有责任感,他的爱情观居然如此忠贞。真令人难以置信!当然,使人刮目相待,绝不仅仅是此事。(3)那天,我正在照灯,就是用紫外线为伤口杀毒。可能是那盏灯放得近了些吧,我觉得有阵热气先是在我的大腿处沸腾,后来,慢慢地就上侵至腰,身体,脖子,额头。但我无法亲自将灯移开,也不知道这个距离是否适中,就忍着热气,盼着结束时间按的到来。等到巡房时间,黄医生跟我说:你很热吧?怎么不让护士帮忙移开灯呢?我正大惑,他如何知道呢。他已伸手摆好照灯的位置了。后来,我想,应该是他望见我额头有汗吧?真的好细心哦!就像大哥哥一样,很会照顾小妹妹。到了后来,回院拆钢板时,黄医生又在我手术那早,很善解人意地问道:要先给你吊些葡萄糖吗?肚子饿了吧。我当时并不大饿,而听见他这么体贴的话,更是飘飘然了,竟忘了饿为何物,答道:我不饿,不用了。但他还是坚持让护士为我先吊上了。感动……每当回想起来,庆幸遇到这么一位亦医亦亲的好人。(4)再后来,在手术室拆卸完,缝好伤口后,一切顺利完成。黄医生用他那明朗的声音告知我:做好晒啦!字不多,但让我那颗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知道是要与手术真正的绝缘了。(5)在我出院以前,他又详细地向我传授了一次使用拐杖的要领。(6)也许,听我描述完他令我感动的事后,大家不会认为真能如此值得怀想赞颂。那就可能是我无法将本身的过程,人物的言行生动形象得展现出来咯,但当你身处其境时,保证能为之动容。再者,那时的我太弱太小了,又病又痛又苦……任何再简单的问候,都能使我身心俱悦,更何况是发自真心的关怀与爱心呢?的确,有了爱的哺育,我的伤口的愈合速度都快了呢!(7)好感动好感动,一直想将在心底涌动了无数遍的感激之情,通过语言表达出来,但在见到时,又欲言又止,生怕太肉麻。可恨自己是那种善于将感情埋藏心间,却不善张扬的人。但愿,“祝福自在心”这句话换在感激之情上同样真挚吧。“感恩自在心”所有我多年来,乃至这一辈子都铭记的恩人们,你们通过心灵的微波,感觉到我的肺腑之言了吗?但愿可以……
61幸福王国整个等待伤口痊愈的过程并不算难熬,毕竟这儿的气氛因我而活跃了不少。呵呵,好一个夜郎自大的人。更重要的是温情的蒸馏水遍地流淌,俯首即是,让你嗅不着悲伤的气味,见不到忧怨的景象。拆线这个老朋友在外漂泊久了,终于要回归到我这儿来了。帮我拆线的,是一个长得很魁梧的实习生。其实,这段时间他都跟随着黄医生来巡房,看得出来是同样的细心,有责任心,乃至青出于蓝胜于蓝。心情太激动了,好像有成千上万的梅花鹿在我的心中乱闯乱撞着:竟是一个帅哥,一个超有气质的帅哥耶。看着他小心翼翼地掀起黏在伤口上的纱布,再轻手轻脚地涂上消毒液。坐下,用镊子一下一下,轻得不能再轻地为我挑起一个个线头。这让我怀疑自己是否掉进幸福王国里面去了,真是啃几个毒苹果,再被心爱的王子救醒也值了!看着这位年轻实习生全神贯注地拆着线,大家都没有也无需捏一把汗,而是全部被这宁静祥和的场景迷住了,都悄悄地凝注着。就在这时,一代售报纸的小男生(约20岁,估计是暑期兼职吧)出现在病房门口。这难得的宁静,差点儿被他的大惊失色所打破。幸亏,他只是放大了瞳孔在门口呆驻了n久,连惊恐的声音也不会发出了。待回过神来,便如被赐神马,以1光年/纳秒的速度落荒而逃。但这一幕,帅哥实习生却全然没觉察到它的发生。我的心竟然在偷笑,为一个胆小的男生,也为自己遇到这么负责的医生。其实,我不应该去笑那个男生的,因为我的伤口好长,那些线头又是黑色的,黏在大腿上宛如长长的粗糙的刺青。试想,如果我非从前见过那么多次,可谓沙场老将了,才对这无动于衷,而从未见闻者吓得两腿发软也是很自然的反应。只待感叹:读医者,尤其是临床医学,一定要练就一副强筋壮魂。否则,任何更小的治疗,都会让人忧忡断肠,却欲护不能。医学治疗,即使结果再美,也要有与痛苦的过程作斗争的毅力,方能实现。
62这是谁的惊魂记?(1)拆线过后,还有一件绝不能忽略的,那就是:取出两根起辅助作用,但在拍过x光片后,知道内部骨架已经固定后,无需再留的钢针。也正是要很快就能被拔除,这两根钢针都是呈现L形的,短的那头均突了出来,随时方便拆卸。从手术室出来不久,醒来很短时间内,我便发现了这个“秘密”。在一般人的意识,与有经验者中都认为加固的钢针是完全置于体内的,唯有再开刀方能取出。但我现在这种,却活得光明磊落,毫不遮掩自身,向往光明,硬将身子的一部分沐浴于新鲜的空气中,不肯被关闭在封锁的人体内。这些钢针突了出来,不很容易刺伤人吗?尤其是病人本身,很有可能会在无意中,无论千小心,万小心仍被碰到了,那不麻烦更大了吗?放心吧,这并不意味着它们就赤身裸体地活在空气中的。它们也有纱布为它们遮风挡雨,为主人的伤口防病毒感染的。它们与外界是有段距离的。(2)在医生们检测到这两根钢针已完成了它们的任务,已在这半露半藏的状态下活得太累了,便宣布要帮他们解甲归田,过上质朴安逸的生活了。这次是一名王姓的医生过来取钢针。他拿出一把钳子对我说:不用怕啊,很快就行了的。我点点头。他让随行的护士帮我将身子尽量向左转,以便他定准右腿上的钢针的位置。我一直望着钢针,想象他一会儿用何种姿势拔出它们。他拿起钳子,犹豫了下,没有放到钢针处。而是用怜悯的眼神望着我:你不用望着那两根钢针的,你的头放得自然点儿吧,很快就好了的。先解释下,我当时的姿势绝对是别扭的。身子基本往左侧了,但脖子却很不听话地使劲往右转,眼睛死死盯着钢针,好像这样就会盯出个什么名堂来。任何旁观者都会觉得这样太辛苦了,且一会拔钢针啊,又不是放烟花,看那么专注干嘛。要不小心,鲜血迸溅,那就是件超级可怕的事了。王医生担心的最大因素,正是后者!但我这顽童却天不怕,地不怕,神经比较大。没听见他的劝告似的,锲而不舍,坚定不移地盯着钢针。他自然也无奈了,便再仔细用眼神审视了一遍我的脸部表情。发现既不像疯子,也不像一出小问题就会鬼哭狼嚎。便再次握紧了那把钳子,说:你真的不怕啊?那我拔的啦。我用坚定的眼神,无声地回应了他。(3)他就像个唯有就犯的手下,听取我——一名不怕枪林弹雨的大将军的命令。只见,第一针,他试着边用钳子夹着,边左右拧了下,拉出了一点儿,再拧,又拉出了一点儿,便觉得顺畅了不少,就勇敢地快速地取它出来。恩,不太痛。只是,果然有血流出,当然没有如注,也不会高升如奥运火炬,或开幕式焰火。他便马上用干净棉球吸了一下血,顿了一会儿,重握利器。再瞧瞧我的表情,见无异样。着手第二针,初开始都一样,必须采用拧拉结合法,方能顺利将钢针分步地一寸一寸地引出。不然,只拧不拉,会钻伤某处的肉质与神经,也不会提升拔出速度;若只拉不拧,就根本是蚍蜉撼大树,毕竟钢针与我的肉体已相处了比你钳子要多的时间,两者是不会被你一引诱便任何事都不顾了,放手了,分离了,说再见了,永别了!因此,要软硬兼施,双管齐下,以求齐全。这位医生,的确很有耐心,徐疾适时,拧拉有致。终于,第二针如呱呱坠地的婴儿,离开了母体。(4)王医生帮我处理完伤口后,又望了下我。这一次,应该是种赞赏的表情吧。他肯定认为,凡小孩子,尤其女孩,都对这类事害怕不已吧。事实上,我是好怕的,但又很好奇。最后,好奇天使战胜了怕恶魔,就在那些瞬间显得尤为坚定勇敢了。如今,找出那堆医生返还的钢板螺钉,看着它们的数量与分量;回忆起它们在我体内时,我小心地用手抚摸腿部,竟能感受到它们的形状。还是有点儿后怕的。它们大部分都在我的身体内住了9个月以上,都既有功也使人骇啊。
63又一绝招(1)发现自己躺多了,又掌握了另一门绝招:躺着悬空喝水。详尽描述如下:右手持杯耳,凭感觉找到嘴的位置,约5厘米的高度,将水空投到口腔中。那情景,我敢打包票,定有黄果树瀑布的豪情。而且,只要功夫深,水也难咽人。印象中应该从未呛过什么水呢!遥想当年,手捧吸管杯的日子,早已一去不复返啦!(2)住院的我,还做过一些无聊透顶的,而又颇foolish的事。那时,我很喜欢收集药杯子,毕竟它们颜色丰富,有红黄绿白,体积小,只有普通水杯的5分之一,最合适给我当大龄儿童的玩具的了!我把它们像叠罗汉般一层层地架起来,然后,就边欣赏自己的劳动成果,边在那儿天马行空,想入非非,以为自己身处埃及金字塔面前,从而神圣感倍增。嘻嘻,塑料东西太低廉了,全部都是一次性的,以使我的金字塔越垒越高,梦越作越宏大。(3)在手术后恢复得可以了,每天早上我就让护士护工帮忙,通过床尾的开关,将床背搅高,勉勉强强地坐起来,洗脸,刷牙。接过她们帮我装好水的盆子,恩,准确地讲,是她们帮我把盆子放到了我的膝盖上,而水,只有小半盆,太多了,不仅重,我扛不动,而且很容易弄洒。我是那么地轻车熟路,只要有人帮我弄好了前面的步骤,后面的只是小菜一碟啦。对了,大家可能疑问,那么你的家人呢?呵呵,在刚手术完时,他们是基本上全程陪伴的,但在我恢复得可以了,就会放一下手的啦。我也重视自力更生能力的培养,虽然,比起自由行动的人差了不少距离。因此,一般嘛,他们买好明日的早餐——面包和盒装牛奶,留下给我,在晚上9点后,都要启程回家睡觉了。毕竟医院提供的沙滩椅久睡简直就是让人活受罪。等到第二天再送中午饭给我咯。反正,医院里有的是护士护工,不愁最危难之时找不到人帮忙。当然,前提是你本人要有一定的自理能力。我就在那儿漫不经心地洗起脸来,孰料,一不小心,没将盆子的平衡摆好,水就哗啦啦地往下掉,溅湿了我的衣裤,床单,床底,地面……幸亏是在左边落下,不然……右边的伤口可要遭殃了!快快唤来护工,眼前此情此景使她目瞪口呆了,唯有拿来干净床铺衣物给我换上,将湿东西该洗的洗去,该晾干的挂到太阳下去。太痛苦了,换床单,简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嘛。我错了!我以后都不敢了……最后,这样一段糗事还有人提起……啊,没脸见人啦!原来,我距离“白骨精”的级别还远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