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伙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47猎人与狼的对峙时光似箭,转眼已到了毕业考了。若没记错,是分了三天来考的。学校专程派了老师,到我家里监考。她就坐在我身旁,盯着我的一举一动。那情形,就如旷野无人的大草原的中央,一猎人与一大灰狼对峙着。万籁俱寂,但余笔尖与纸摩擦时迸出的沙沙声。只有英语听力,原汁原味的口语声……事实上,我并不觉得特别紧张,因为在从5年级升上6年级时,也有一次期末考,也是监考老师与我一对一,不过那次并不是一次超级重大的考试,气氛自然没那么紧张。三天,就这样过去了。虽然,对具体几分,心里没法估计,但我有信心定能通过!
48几分辛酸几分甜(1)果然,毕业照的那天,和蔼的校长高兴地向我报喜:“每科都在95分以上!”也许,这个分数在全年不缺课的学生身上是很应得的,甚至还应更高些更高些,不到满分都不满足。但来到我这个已休学一年半,半节课都没回来上过,主要依靠自学的学生而言,确实算挺理想的了。听到这个消息,我很腼腆地笑了下,心里明白:收获与付出是成正比的。毕业照这天,我穿上那条快成超短裙的礼仪服裙,戴上了久违了的红领巾,在那阳光普照的蓝天下与久违了的齐全的同班同学一起定格在胶卷上。(2)回首毕业的旅途,几分辛酸,几分甜……美术课的画作交齐了。笛子考试通过了。体检也顺利pass了。最值得回味,是练牧童笛的情景。(3)毕业考是首名为《荒山之夜》的曲目,据说是某某名家之作,这已忘清光了。我开始是在房间里面对着乐谱练,练了不知有几天,基本上记熟了指法,觉得找个空旷点儿,隔音效果好点儿的地方练会更佳。于是,找到了客厅,这样就不会怎样干扰家里人了吧。一天,恰好是晚上,也就8点左右,趁家里人不多,我就坐在厅中,开着那盏茶黄色的壁灯,开吹。吹得很投入,都快达忘我的境界了,忽觉有异样,遂沿着窗口望出去,只见对面一个人在高两层的房间处使劲往我们的客厅张望,他都恨不得将整个人爬上窗台,瞧清发出这声音的人的模样。糟糕!忘拉窗帘了!赶快放下笛子,连爬带滚去拉上!再开了光管。哎呀呀,吓死我了!坐下,在白光灯的照耀下定了定神,若有所思,那人干嘛?这么惊奇,用乃至恐惧的眼神盯着我?苦思冥想了一大段时间,得出了如今让人大跌眼镜的结论:那首《荒山之夜》顾名思义,曲调沉郁,基调凄凉,久听让人顿感愁肠哀断。那人肯定以为我在干嘛,遇到什么大灾难,而哀伤成深居怨妇。因相差天渊,便以为眼花,遂更靠前,以求弄个明白。我啊,真是懵,吹那么久,也不知道这么悲戚的笛声会吓煞旁人!还要找三更半夜的时候来吹,不让人毛骨悚然才怪呢!(4)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一定会打醒十二分精神,让家人帮忙关好门窗,拉上帘子,开启明灯,再练习。现在看来,那人,甚至同一栋楼的人都会在那段时间的某时某分中寒气直穿骨髓,运达丹田呢!他们肯定会在黑夜中咒骂这发出可怕声响的家伙,又或者万分同情一个惨遭厄运的怨魂。邻近习音乐者也有几个,但总于早上敞开歌喉练声,或奏上欢快的钢琴曲。这么哀戚萦肠的笛声算什么啊?不仅仅没法携带欢乐空气,还要罩上一重阴森萧杀孤寂的浓雾!即使知道你是在练习,而不是因为失恋了,跳楼不成,割腕失败,堕河又被捞起……也会让人觉得你不可理喻!这年头,如此悲观的曲调,即使习得行云流水,也没多少人乐意奉出双耳,感染幽怨的情绪啊!新世纪,理所当然是愈挫愈勇才是生存之道啦!没法子,这是考试要求。(5)过了考试后,我的确再也没有吹起这首曲子。脑际却仍会回响起它那特别,空灵的旋律。
49茕茕孑立很顺利地被距家最近的那所初中录取了。(1)初一的自学经历充满了传奇色彩,显得颇为艰辛,又杂乱无章。首先,我办理了休学,没有申请拿课本,而学校也认为我是要在复学时,从初一重头读起的。因此,我的教材来源成了个小问题。要知道,我出院时,已是9月27号,全市都开学了,且明年还要拆钢板螺钉,太多的未知数,我心里不大有底,便无坚持向学校申请一套新的教材。于是,妈妈帮我借来一位师姐的教材,我就如饥似渴地读起来。后来,又购买了英语书与磁带。初一的课程,最令我头痛的是数学,对着它,自是苦恼不已。我就以勤为武器,把书上的例题仿照做了一遍又一遍后,再反复计算习题,每天都用1个多小时甚至更多去算去练。渐渐有了感觉,找到少许规律。而历史,语文,英语等只要多看,记性好,并不会成为障碍。(2)这一年的自学,所遇到的困难还有:我没有办法去认识所有的初中的新同学,毕竟我们素未谋面,毫无感情基础。因此,并没有多少人来解决我学习上的疑问,将学校的开心事给我听。比起与小学同学打成一片,天天见面的热闹相比,我感觉太孤单了!与旧同学联系吧,又不同校,没很多共同经历与话题,且他们都忙着适应新环境;与新同学联系吧,又如大海捞针,双方的感情并没经过时间的历练。(3)这一年,的确是顶着单打独斗的压力熬过来的。熬过后,却发现,原来,自己可以很强的!
51断章“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在我四处张望时,同时也成了别人关注的对象。整个房间里仅我这个小孩,自然就成了全房的焦点所在。我的一颦一笑,一言一行都被别人捕捉无遗。当众人无话可谈时,很自然就会扯到我的头上。而我住的这间病室似乎也因为我这年轻生命的存在,比起别的要有生气。众人尤其爱看我笑的样子,每见我翘起嘴角,便急忙将视线移来,多条光束向我的脸部聚焦……刚开始我还不知道发生什么事了,以为是碰巧,到后来不知听见谁说了声:看她笑得多灿烂!我才明白是这样一回事。童年真美好,童真好迷人,即使病魔肆虐仍能笑逐颜开。更夸张的是,可能整个骨伤科的小孩患者不多,于是每有一些稍陌生的医生来我们病房,大多会停在我的床位处,拿起那张病人基本信息卡端详一番。感觉就像什么珍稀物种被关在动物园里。一个护士还极为惊讶地喊:“原来你才12岁啊,难怪我看你的样子很小,比我弟弟大不了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