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我的主页

个人介绍

程占功(笔名 水之韵 火平利 程为公 ),陕西人,多年任郑州黄河报社记者及黄河报文化版责任编辑。业余从事文学创作,著有长篇小说《万世大禹》、《名将孤女》、《往事》,其中《万世大禹》与我根据自己创作的中篇小说《倪岱传奇》改编的同名电影剧本一起,由国家版权局直属的中国版权保护中心审核后,中国版权保护中心向我颁发了作品登记证书。我还著有中篇小说《奇婉下凡》等,以及大量新闻、散文作品,已发表各类作品一百多万字。另外,我早年创作的33万字的10集电视连续剧《黄河魂》文学剧本被摄制部门选用后,由我与另一人在北京修改加工两个月,摄制完成后,1993年在中央电视台一台、二台播出。获全国报纸副刊专栏年赛奖、河南省专业报撰稿一等奖、编辑一等奖等。

个人作品列表

  • 珲春 ,一定很美

    程占功从山海关上车,列车运行了几个小时,我觉得有些饿。一个推着盛各种饮料和盒饭车的小伙子从过道走来。我指着盒饭,望着男青年:“你好,有什么饭?”“大米饭,炒肉丝?”“多少钱一份?”小伙子报了价,我有点吃惊,觉得价格有些高,便对他笑道:“谢谢,我不要。”男青年推着车走了。我对座坐着一个大约二十几岁清秀的女孩儿,她拿出一根香肠递给我:“大伯,给你。”“不用,不用。”我对她笑道,“我不饿,下车吃点饭好了。”姑娘说:“大伯,火车上的饭菜有些贵,我送你吃点香肠,别客气。”“谢谢你。”我婉拒了她的好意,便继续在我的草稿本上写东西。“大伯,你上车后就在本本上写,写什么呢?”姑娘又问。“消磨时间,随便写写。”我对她笑道,其实我在为自己写的一本书打草稿。“你在哪儿下车?”“沈阳。”我说罢,也问她,“你呢?”“我回珲春。”姑娘说罢,又问,“你去沈阳,还到哪儿?你是旅游吧?你是不是边旅游,边写游记?”“也算是吧。”我笑道,“去罢沈阳,我还去哈尔滨。”因为,我当时写的一本书里,涉及到沈阳、哈尔滨的一些地方,我去实地看看。“你若是旅游,也可以到我们珲春看看。我们那里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都不错。而且,珲春与朝鲜、俄罗斯都很近,我就是朝鲜族人!”女孩儿笑道。“谢谢你!”我亦对她笑道,“以后有机会,我去你的家乡看看。”这是那年秋天,我在乘坐开往东北的列车上留在记忆深处的一件事,虽然至今我还未去过珲春,但我觉得珲春一定很美。

    2022-02-18 作者:程占功
    • 1
    • 10652
  • 清风宜人 ——访中顾委委员张秀山

    作者按语:1992年春天,我在北京修改10集电视连续剧《黄河魂》剧本期间,访问了时任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的张秀山同志,同年6月14日的《郑州晚报》发表了该访问记。现将此稿放在这里。一个风和日暖的上午,我按约定时间,来到北京木樨地一栋高层公寓,乘电梯上到6楼,叩开中顾委委员张秀山的家门。张秀山是陕西神木人,早年参加革命,时年已81岁高龄,曾任中共中央东北局副书记,五十年代行政级别定为四级,时任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张秀山曾在“群众领袖,民族英雄”刘志丹直接领导下工作过,对刘志丹有很深的了解。他说,刘志丹是陕北人民的优秀儿子,是中国革命的立足点和出发点的陕北、陕甘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建者之一,为中国革命赴汤蹈火,奋斗终生,建立了不朽的功勋。他的精神和品格,永远值得弘扬光大。张秀山同志还讲了刘志丹的一些往事,尤其对志丹同志清正廉洁,一尘不染,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优良作风推崇备至。张秀山同志在刘志丹精神和品格影响下,在几十年漫长的革命生涯中,始终保持了一个红军老战士的本色。说起来,也许让人难以置信。他的一个儿子及儿媳妇在沈阳一家工厂当工人多年,而且住房困难。张秀山曾在辽宁工作过较长时间,不能说没有“熟人”。儿子、儿媳也希望父母能说句话,帮他们改善一下工作和生活条件。张秀山同志却语重心长地劝导他们,要把自己看作是老百姓的子女,好好工作,不要依靠父母。儿子及儿媳终于理解了父亲,便无怨言地在各自的岗位上努力工作,都多次被评为先进生产者。在我们交谈中,张老的夫人、78岁的程帆同志热情地向我介绍了张老的一些事情。如,近年来,张老不顾年事已高,和伍修权等同志参加了《辽沈战役》一书的领导和编审工作,这部百万字的书稿,张老认真、仔细地审阅了好几遍,以至累倒在病床上。程帆同志还把这部已出版的、分上下两册装订的精装本拿到会客室让我翻阅,而对这部浩瀚巨著,我对为它付出心血和辛劳的作者、编审者肃然起敬。不觉已过去了两个小时,我起身告辞,张老夫妇和他们的小女儿执意留我共进午餐。临别时,我衷心祝愿两位老人家健康长寿。(原载1992年6月14日《郑州晚报》)

    2021-10-20 作者:程占功
    • 0
    • 10648
  • 郑州列入八大古都“实至名归”——访郑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李民

    在郑州生活、工作多年,记者从未想到这座日新月异、快速发展的现代都市会进入我国大古都之列。然而,“郑州商都3600年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古都学会2004年年会”郑重宣布:郑州可与西安、北京、洛阳、开封、南京、杭州、安阳七大古都一起并称为“中国八大古都”。让久居这座城市的人惊喜的同时,亦有几分震惊。记者按约定时间,来到郑州大学中国殷商文化学会常务副会长、郑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李民先生家中,就郑州列入“中国八大古都”进行专访。一番寒暄之后,记者直奔主题,道出了自已的疑惑:“我家乡的省会西安,作为10多个朝代的帝都,地上地下的遗存极为丰富,且不说比比皆是的秦砖汉瓦、名胜古迹,就是那道巍峨壮观的古城墙,也能凸显出它大古都的地位。可是,郑州列入八大古都‘名至’‘实归’吗”“实至名归。”慈眉善目,温文尔雅的李先生扶扶近视镜,笑了笑,说道,“是不是大古都,有一个标准。郑州作为商代前期的都城,符合这个标准。”“这个标准是指中国古都学会会长朱士光先生所说的一是我国历史上主流或主体、主干王朝或政权的都城;二是有着较长的作为都城的时间,一般来说应在200年以上;三是有着相当大的城址规模;四是在它的遗址上或者其附近傍存着后续城市,且应当是国家级或较高级别规格的区域性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对吗”“对。”李教授说,“郑州列入八大古都,不仅符合这个标准,而且在这次‘郑州商城3600年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古都学会2004年年会’上,与会的其他七大古都的代表和有关专家、学者,对把郑州列入八大古都达成了完全一致的意见。会议形成的《纪要》明确提出,郑州可以与西安、北京、洛阳、开封、南京、杭州、安阳一起并称为‘中国八大古都’。”“据悉,您与中国古都学会名誉会长、原国家文物局局长张文彬、中国古都学会会长朱士光、北京大学教授邹衡、李伯谦、孙淼、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刘庆柱、河南省博物院原院长、研究员许顺湛等许多全国知名的专家以及西安、北京、杭州等八大古都学会的代表一起参加这次会议,对郑州的古都地位、历史演变、保护开发进行研讨,对郑州进入八大古都之列进行评定。郑州成为八大古都既符合有关标准,又在评定会上取得了一致意见,那么,请问:主要依据是什么?”“我在这次会议上代表东道主作了《郑州商城在古代文明史上的历史地位》的发言。”李民教授说,“我可以用这次发言的主要内容回答你的问题。”稍顿,李先生说,始建于公元前1600年左右的郑州商城是我国商代前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不仅在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有重要的作用,即使在世界文明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李教授通过引证从1953年以来考古工作者在郑州二里岗等处实地发掘取得的一系列资料后,接着说,郑州商城的发现在学术界影响很大,上世纪70至90年代,早商文化的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年代、性质方面。近年来,随着新的考古发现的增加,特别是1996年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夏商周断代工程”启动以后,推动了商代文明研究的进程。如在郑州东里路、北大街和东西大街发现大面积早商夯土基址,碳十四测出了大量的年代数据。特别是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2001年以来对商城郭城的考古钻探和考古发掘,证明郑州商城是一座拥有宫城、内城和外郭城墙、护城河组成的规模约13平方公里的城址,而二里岗期的文化遗址的范围达25平方公里。李教授还引证长期考古发现与钻探获得的大量资料后,得出“郑州商城是一座有规划布局的早期都城”的结论。并认为,郑州商城当时比较繁荣的手工业作坊,处在内外城之间。而且,这座早期都城还是一处注重生态环境的城址。他说,郑州商城位于由豫西延伸而来的中岳嵩山余脉丘陵地东端、黄河沿邙山北侧峡谷东流与黄淮大平原衔接处,地势不低也不太高,是西北向东南的走势。这不但有利于防洪,而且有较为充裕的水源。这儿气候湿润,植被茂盛,动物资源丰富,有有利于农业生产的肥沃土地和水陆交通的便利,是宜于人类生存、宜于建都的好地方。李教授引证了许多考古数据后,接着道,前后有355年都城史的郑州商城不仅是商代前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而且在世界文明史上也有重要地位。他说,公元前1600年左右正处于世界文明史上的一个辉煌时期。在这个时期,有一些著名的城市相继出现,它们与郑州商城同时,或稍早于郑州商城。如两河流域(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的巴比伦城(公元前1894—公元前1595)、亚述城(公元前2500—公元前1500)、印度河流域的摩亨佐?达罗和哈拉巴城以及尼罗河流域的埃及十七王朝末、十八王朝早期的一些城市。这些城市或稍早于郑州商城,或与郑州商城同时,或当郑州商城兴起时,已走向衰落。即使它们兴盛时期,其规模和建制都比不上郑州商城。而在郑州商城附近,还有登封阳城、郑韩故里等一个庞大的古都群,其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和丰富多彩的文物资源,足以说明,郑州列入我国八大古都,乃实至名归。年近70岁的李民教授身板硬朗,精神矍铄,他和蔼可亲,言谈间不乏童真。他是河北人,1962年南开大学历史系先秦史研究生毕业。毕业后,随我国著名史学家顾颉刚先生在北京中华书局整理《尚书》。1956年来到郑州大学历史系任教。现任中国殷商文化学会常务副会长、郑州大学殷商文化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兼职教授等职。他长期任教,多年带博士生,带过的博士生有些如今也做上了博导。他除了讲授《先秦史》、《夏商史》等历史课外,还有《〈尚书〉与古史研究》等大量著述,出版著作13部,发表学术论文150多篇,分别获国际性、国家级和省级优秀论著奖多项。他先后承担过多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以及国家部委和省重点项目,还参加过耶鲁大学的重点项目。曾多次到加拿大、美国、日本等国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并在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东京大学等院校讲学。他被中国社会科学院聘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对“中国古代文明研究工程”做出了贡献。《光明日报》曾在头版重要位置发表专题《史学家李民教书育人成绩显著》。他是享受国务院颁发政府特殊津贴的“河南省优秀专家”。采访结束时,记者问李老:“这一生,您感到最欣慰的是什么”“让郑州实至名归地列入我国八大古都。”李教授感慨地说,“作为一名史学工作者,我尽了力。”原载2004年11月16日《黄河报》

    2021-02-25 作者:程占功
    • 0
    • 10648
  • 紫石街随想

    途经山东阳谷县城,穿过宽阔的、古色古香的仿宋街,去狮子楼参观。目睹蔚为壮观的狮子楼,不能不去闻名遐迩的紫石街看看。倘若没有紫石街,哪儿会有狮子楼的气派?!然而问了许多路人,居然都不知道紫石街在哪儿。终于有两个老头儿指着狮子楼南面一条小巷:从那儿下去,见一个路口,向西便是。既窄且旧,与恢宏大气的仿宋街形成强烈反差。这就是紫石街,这就是当年武大郎挑着担子吆喝“卖炊饼喽”、“卖炊饼”的地儿,这就是潘金莲、王婆、西门庆相互勾结残害武大郎从而也使她(他)们走向灭亡的所在。到了紫石街,就要去看看当年武大郎、潘金莲、王婆住的地方。问了小街两边门外抱着小孩的妇女抑或聊天的老人,竟然也都不知道。又问了这条街上一些单位的工作人员,有人摇头,有人回答曰,有关武大郎、潘金莲、王婆的遗迹没有保留。一部《水浒传》使阳谷名扬天下,也使武松、西门庆、武大郎、潘金莲、王婆人所共知。我想,阳谷重建和维修狮子楼,或许是英雄武松在狮子楼除掉恶霸西门庆,为人称道而为;没有保留紫石街上武大郎、潘金莲、王婆的遗迹,是不是武大郎虽然令人同情,但不失窝囊;而潘金莲、王婆则千夫所指,遗臭万年,不应保留。但是若从悲剧的角色看武大郎,从反面教员看潘金莲和王婆,他(她)们的遗迹,亦可保留。

    2021-10-20 作者:程占功
    • 0
    • 10645
总9页,文章3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