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我的主页

个人介绍

这家伙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个人作品列表

  • 广东文坛快女:严诗喆

    第一次接触2009年5月23日晚,正在广州广东大厦参加广东省第四次青年作家创作座谈会的青年作家们在广东作协的组织下在该大厦三楼国际会议厅卡拉OK,突然,广东省作家协会第七届主席团成员、原广东省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创作委员会主任王俊康在唱歌间隙对大家说:“我给大家介绍一个小朋友,她是我们省作家协会最年轻会员、小学五年级就出版诗集、目前是佛山市第一中学高二级学生的严诗喆小朋友,下面就由这位已经通过雅思考试的小朋友为大家朗诵一段美国总统奥巴马竞选胜利后的一段演说词。”接着,一个苗条而秀气的中学生“闪”在我们面前。间际,作为广东作协校园文学创作委员会的指导老师,笔者对这位“广东文坛快女”进行了简短的采访。这是我们的第一次接触。当时,严诗喆还是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中学高二级学生。作为一名在校学生、文学学徒,她说,在老师和前辈的帮助、扶持下,自己一步一个脚印,在创作上取得了一些微不足道的收获。说不上有什么很深的体会,只是把一点个人的感受记下来,跟大家一起分享。自己是受父母的影响,从小爱好阅读,从写日记开始,执笔练习写作的,当中尤爱读诗、写诗;中外名家中,更爱冰心、泰戈尔。诗是什么?在她看来,真是说不清道不明的“怪物”……不过,诗,让她感悟人生;诗,美化了她的心灵;诗,让她健康成长。从幼年接触唐诗开始,在诗的熏陶下,她热爱生活,热爱和平,热爱大自然。在学习写诗、尝试写诗的时候,她明白了,做任何事情,都必须坚持到底,不在困难面前低头,这样才能取得成功。在练笔的日子里,她摸着了诗的个性,初步找到写诗、作文的小规律,因而,她更爱写诗了。她把写诗当作一种乐趣,而不是负担。课余有空闲时写写,有感触时记下。这样一来,习惯成自然,她喜欢在日记本里,用诗的语言,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感受,曾经试过,灵感来时,一气呵成写出10多首诗作。日积月累,想不到已有小小的收成。而从幼儿园口授日记开始的逾20本日记簿,就像呵护她的好伙伴,齐集抽屉,见证成长。就她而言,写诗与写日记一样,都是让日记本倾听自己的心声。不同的是,诗的语言,比较简洁和优美,更富情感,容易使人陶醉其中。写诗,能让她把心静下来,变得心平气和,还令自己的一双眼睛更加明亮,因为,她得多观察身边的一草一木,也促使她多思考,不时想想,可否将它们用诗的语言描述出来,并赋予新鲜的立意。她还在上幼儿园时,某大学一家研究机构曾为本人测过智商,结果是150,对此,她不屑一顾,当是闹着玩的。有人说,诗能开智。此言极是,她颇有同感。她学写诗,从未影响过正常学科的学习,相反,却促进了其它学科的提高,从小学阶段到现在,她的各科成绩都能均衡发展,因而曾获得某名校的初中入学考试成绩优秀奖(3000元)、学年期末一等奖奖学金(12000元),获“杰出学生”奖及国内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唯一的国家级奖学金——宋庆龄奖学金。总之,诗,犹如她幼小心田必不可少的甘露,如果没有她的滋润,便不会有她快乐成长的今天。是她,让她一步又一步地走向太阳升起的地方……俗语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她的成长经历可以印证个中的道理。小学五年级时结集出版的诗集《放飞幻想的女孩》(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曾在首届金葵花中国校园文学社团作品评选中获优秀图书奖)、散文集《亮丽的日子》(花城出版社出版),以及近年来发表于境内外刊物的近200篇作品,获得各种奖项几十项,并先后加入中国小作家协会、广东省作家协会等,正是自己不懈努力之下取得的成果。她说,虽然往日的作品还较稚嫩,却是她心血的结晶;虽然成绩都已成过去,却鞭策自己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她从心底里希望,文学前辈们、老师们多赐给甘霖雨露,社会各界能给予更多关爱,让她,也让像她一样的文学少年,能走好今后的每一步,将来有更好的发展,拥有更美好的明天!第二次联系半年的时间转瞬即逝,2009年10月,已踏入高三的她说,她的生活似乎在一瞬间改变,时间被做不完的习题、背不完的概念、看不完的资料所占据,满满的,几乎不留一丝的缝隙。每天一小测,每周一大测,每月一大考……这一切已成为已成为家常便饭,不习惯也必须适应。但可幸的是,诗歌她生活中最重视的伴侣,始终一直没有离开过月考过后仅一天的休息时间,她也会将诗作为她首选的娱乐方式。在笔者和她通电话时,她平静地说,尽管高考残酷,在现实更是无情,但时常保持一颗诗心,保持平和的心态,诗意地生活,那也是意见很美妙的事!再次,让我盟祝福她吧广东文坛“快女”。第三次联系第三次联系的时候,这位广东文坛“快女”已经拿到了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本硕连读)录取通知书。由于客观的原因,我在2010年9月中旬才收到诗喆在8月中旬和9月初从北京发来的二封电邮,电邮的大意是曾多次尝试跟我联系未果。她已被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录取,早在七月底收到录取通知书时,通过手机短信将此消息告知我了。并告诉我她刚参加完广东省作协举办的青年作家培训班,获益良多。后来,她在QQ上告诉了我她初到人大的境况。她说在生活上,她首次体验寄宿生活,而且是半年回家一次的那种。很多北方的同学都会趁着假期回家,宿舍只剩她一人。孤独的感觉是有的,但想家的情况不多,因为她很清楚,到北京求学、远离父母的呵护、锻炼成长、在自由中飞翔.....这些都是我她自己的选择,是她一直以来的愿望!独立生活的能力,她相信自己是有的。曾有室友跟她说:“诗喆,我觉得你自理能力很强啊!”这使她非常惊喜。在学习上,暂时还挺轻松的,以全校共同的基础课为主,没开专业课。社团活动还未开展,她仍处于期待中~~现在的心态是,在保证学习时间的前提下,对感兴趣的、认为自己有能力尝试的课外活动,她会尽可能积极地参与,并且把它当作生活的调味品,丰富原本平淡的生活。

    2012-05-01 作者:碧草
    • 0
    • 10955
  • 永远的冬姐

    永远的冬姐文/碧草谨以本文向我们敬爱的碧草前辈表达敬意!作者简介碧草广东五华人,原名钟伟强,生于上世纪七十年代,1996年毕业于广东省外贸学校(碧草文学社创办人),后毕业于广州中山大学中文系(自考),系中国作家协会广东分会会员、国家中级作家、广东省作家协会校园文学创作委员会指导老师、每年一届的广东省校园文学大赛——“碧草杯”的创办人、《广东校园文学》筹办人。当过报社记者、编辑(文艺副刊),曾用碧草、琴江等笔名在全国各地的报刊杂志发表小说、散文、诗歌、新闻作品一批。现在广东省对外贸易职业技术学校工作,任校报及校园文学刊物主编,曾主编“广东省校园文学碧草系列(一)”(4本珠海出版社)。《有个女孩要来》是其第一部公开出版的作品集。长篇小说《这里的天空不寂寞》(暂定)待出。我永远也忘不了,那年冬姐对我说的一句话:侧耳倾听智慧人的话,领会知识,那就是“美”。我知道,冬姐也许不是世上最好的老师,然而在我的内心深处却一直在固执地认为冬姐是世上最好的老师。冬姐是我初一时的英语实习老师,代班主任。那一年,冬姐才十七岁,刚由省外师毕业。冬姐中等身材且有点胖,但掩饰不了她那一身清纯的美:玲巧的鼻子上相嵌着一双会说话的眼睛,一头瀑布般的秀发垂至腰际,一对小酒窝如春天的桃花,常绽出诱人的风采。冬姐原名古冬梅。我们叫她冬姐是因为她为我们上第一节课时,我们看到她只比我们大几岁,有的甚至只比她小一、二岁(因为当时我们就读的是山村最普通的中学),因而调皮的我们都不肯叫她老师,改叫她为冬姐。冬姐好像还很高兴呢。冬姐从来不骂我们,但我们都很听冬姐的话,冬姐除了上课时是一位老师,而且是一位严厉的老师外,其余的时间简直就是我们同学中的一员。一次,我在地理考试中作弊被监考老师发现,结果,平时对我不错的冬姐竟在班会上对我进行了严厉的批评。而课外,又把我叫到她的房里,抚摸着我的头对我说:“请原谅我刚才对你的态度,好吗?”当时,我一涌而出的泪水,如决堤的洪水流过羞愧的脸……冬姐的房间是我们的小天地。那段时间里,冬姐的房间简直是热闹的代名词,课后,我们常常把冬姐的房间挤得水泄不通,我们一起用“Iisyourfather”(我是你爸爸)那样蹩脚的英语戏笑、聊天。那时冬姐的房间,永远有各种各样的零食,那是我们从家里带去偷偷放在她房里的(冬姐也和我们一样爱吃零食)。依然清晰地记得,那次冬姐带我们去野外踏青。那时的天空好蓝好蓝,那时的大地好绿好绿,我们的冬姐,一条纯白的裤子套着一件天蓝色的宽松T恤,像春天的蝴蝶,同我们一起歌唱。“冬姐,冬姐”的叫声在欢笑中彼伏此起……冬姐的文学修养很高,又是一个讲故事的能手。那时,常常给我们讲保尔、堂•吉诃德,奥列弗、简•爱,冉阿让的故事。记得那次她讲堂•吉诃德骑士先生的“英雄行为”时,那绘声绘色的神态,笑痛了我们的肚皮。那情景,就是10多年后的今天,仍犹在眼前。冬姐的知识广泛而丰富。我永远也忘不了,那年冬姐对我说的一句话:侧耳倾听智慧人的话,领会知识,那就是“美”。当时,我并不知道这句话的出处,后来长大点,看的书多了,才知道那是《圣经》里的一句话。因为冬姐,我们对学英语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冬姐实习期满后,班上的许多同学还和她保持着书信往来。多年以后,我们当年那个班竟有三个同学考上了外国语学院。冬姐实习期满离开我们的那天,我们带着各种各样的小纪念品(有公仔、小布娃娃、小鹅卵石等)到车站去送她,当时,不知是谁先哭出声来,结果,我们和冬姐是在泪水中挥别的。从那以后,我们就冬姐很少见面了。后来听说她考上英语专科又读了二年,再后来,就听说她嫁了人……多年之后,我带着冬姐的祝愿以优异的成绩考上外贸学院。此时,想起我的“冬姐”,不禁思绪万千,我知道,冬姐也许不是世上最好的老师,然而,在我的内心深处却一直在固执地认为冬姐是世上最好的老师。呵!永远的冬姐。感谢碧草前辈向广东校园文学网惠赐大作!

    2008-04-13 作者:碧草
    • 0
    • 10955
  • 怀念爷爷

    怀念爷爷文/碧草谨以本文向我们敬爱的碧草前辈表达敬意!作者简介碧草广东五华人,原名钟伟强,生于上世纪七十年代,1996年毕业于广东省外贸学校(碧草文学社创办人),后毕业于广州中山大学中文系(自考),系中国作家协会广东分会会员、国家中级作家、广东省作家协会校园文学创作委员会指导老师、每年一届的广东省校园文学大赛——“碧草杯”的创办人、《广东校园文学》筹办人。当过报社记者、编辑(文艺副刊),曾用碧草、琴江等笔名在全国各地的报刊杂志发表小说、散文、诗歌、新闻作品一批。现在广东省对外贸易职业技术学校工作,任校报及校园文学刊物主编,曾主编“广东省校园文学碧草系列(一)”(4本珠海出版社)。《有个女孩要来》是其第一部公开出版的作品集。长篇小说《这里的天空不寂寞》(暂定)待出。去年四月的一天,我突然接到妹妹的电话:爷爷去逝了。也许当时脑筋一下子转不过弯来的缘故,我拿着话筒接连问了妹妹两句:“什么?什么?”当得到确切的结果时,我一下子呆了:担心的事情终于发生了(当时我正全力以赴10天后的自学考试)。作为长孙,那是无论如何也要回去的,况且由于生活的奔波我已经一年多没有回去看爷爷了,这次可是最后一次见爷爷的面了。安排好单位的工作,我当晚便搭车回家乡了。回到家乡已是第二天早上,父亲因为几天来的伤心与劳累正病倒在床上,奶奶由于腿脚不灵便,更怕她伤心过度(她是爷爷父亲的童养媳,跟爷爷十分恩爱,爷爷生病的那段日子里,基本上都是奶奶一个人服侍的。)而被亲人“隔离”在一个房子里。当我来到爷爷的灵前时,叔叔、姑姑、三妹以及堂弟、堂妹们都跪在爷爷的灵前,不觉悲从中来,我不禁扑到爷爷的灵前失声痛哭……爷爷出生于“五四”运动前后,读过几年私塾后,十多岁时便由于家穷出来闯荡江湖了。在我的心目中,爷爷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人,我一直认为,爷爷如果不是生在旧社会,定可以成为一个学者什么的。但历史不相信假设。年轻时的爷爷是一个走家串户的木匠,小时候,爷爷经常讲一些他在江湖上行走的故事给我听,讲他怎样机智躲过国民党胡琏兵抓壮丁的故事,讲他怎样用偏方救活一个被老鼠咬至重伤的人的故事,讲他怎样一个人和三、四个歹徒搏斗的故事,……。从爷爷的故事中,使幼小的我知道外面还有一个精彩的世界,我不敢否认的是一直渴望到外面去看看的想法是不是跟以前爷爷的故事有关。小时候,爷爷也非常痛惜我,经常外出做事归来都会带一些好吃的东西给我,而我印象最深的,还是爷爷那身木匠手艺,他可以用刨子一个箭步,然后三步并作两步对三、四米长的木板一刨到底的绝艺,我没有听过爷爷说跟谁学过木匠,于是我猜想,这应该又是爷爷无师自通学会的吧(因为爷爷身上的很多东西都是无师自通学会的)。十多年前,爷爷做过一次手术,从那以后,身体就不太好了,后来,叔叔在马路边起了一间小店给爷爷经营,爷爷在经营小店的同时也接一点零星的木匠活来干,但由于身体不好,经常要看病,因此常常也就入不敷出。那时,我已经在小学的高年级读书了,由于爷爷不再在“江湖”上行走,因此,我和爷爷在一起的时候便更多了,也就是那个时候,我跟爷爷学会了吹横笛、竖笛,而所吹的横笛、竖笛都是爷爷亲自做的,这应该又是爷爷的一门绝艺:从来没有人教他,他不但会吹横笛、竖笛、唢呐,拉二胡,而且还会做,有段时间,他的小店里就挂着他做来卖的横笛、竖笛、唢呐和二胡等,煞是好看,他的小店也常常飘出热闹的乐声,除此之外,读书不多的爷爷还写得一手好毛笔字,还会变各种花样做魔术……。那段时间里,我只要做错了什么事,遭到母亲的惩罚时,我便会跑到爷爷那里,奶奶会弄饭给我吃,甚至有时晚上也跟爷爷一起睡……。我是1996年的夏天走出校门的,前年春节我回到家乡时,身体每况日下的爷爷用颤抖的声音对我说:“现在你已走向社会了,我最大愿望就是能看到你结婚生子,事业有成。”现在想起爷爷的话,回首自己依然双手空空地收获着贫脊时,不禁再次热泪盈眶,泪眼朦胧处,仿佛又看见了爷爷那娇健的身姿……过二个月,等我参加完这次自学考次,一定回去到您坟前看您,我心中轻语。感谢碧草前辈向广东校园文学网惠赐大作!

    2008-04-14 作者:碧草
    • 0
    • 10955
  • 赖火星先生

    由于一些说得过去的原因,今年的春节我和家人没有回家乡过,而是留在寂静的学校。我这个人比较不喜欢热闹,因此倒也乐得个耳根清静。上学期我们全部办公室由办公楼搬到了实训楼,原办公楼就主要做了学生干部活动的场所,我指导的文学社也分到了一间,3楼的306。于是在寂静的寒假期间若没有其它要紧事,我便到“306”来看看书,翻翻报,当然报纸大抵是刚从值班室拿来的新报刊,其时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世界性金融海啸正在世界各地蔓延。“306”是朝南的,我的办公台就竖放在窗前,于是在平日里的上午,若不拉窗帘的话,通常在办公台前就坐时就有许些阳光照在台上。南方的冬天大抵不是很冷,然而我还是喜欢冬日融融的阳光,特别是这样安静的寒假里。也就是在这样的一个上午,我收到了我二十年多前在乡下农村读初中时写信请教过的赖火星先生的著作《燎原文集》。先生的文章算不上经典,但几天来,我还是就这样端坐在台前,在这样冬日融融的阳光下捧着先生的文集,忘了自己要做的学问。二十三年前,我在家乡的河子口中学读初一,先生在家乡的五华中学教高中语文,当时的情形是我刚对缪斯女神产生浓厚兴趣,而先生却是在《广东语文报》上常常发表文章的“作家”(当时我们班上订有该报,但不知道先生是该报的特约作者),因此,头脑发热的我给“作家”先生写了一些请教关于文学写作的信。这算是我和先生的“初识”。后来,在家乡水寨中学就读的我还跟在五华中学就读的、先生的学生——我初中的好同学建波里一起到先生观源乡的家中拜访过先生。当时先生三十开外,中等偏廋身材,一双炯炯的眼睛,显得很是干练。据建波里说,先生给学生上课很是风趣幽默,深受学生爱戴。他就曾写了一篇名叫《风趣幽默“话”中来》(小记赖火星老师)的文章发表在当年(1991年)3月26日的《梅州日报》上。而作为学生更为有兴趣听到的是,有一天建波里眉飞色舞地对我说,先生为了了解男生宿舍的情况,有一次竟然在晚修下课前,偷偷到班上男生宿舍蒙住头躺下来,在宿舍熄灯时悄悄离开,第二天在班上公布他在男生宿舍了解到的情况,令人捧腹笑绝!从先生的著作《燎原文集》里,我对先生的了解更深一层:先生除了在教学方面很为人称道外,还能写多种字体;演过戏,进行过二胡独奏和拌奏,口技表演引来满场喝彩;画过床画过像吃过百家饭;写对联更是为人称道,闹市摆桌挥春生意兴隆二十多年,我读高中时就曾在闹市看先生挥春……回忆起当年的情景,先生的背影仿佛越来越大。现在,先生已经年过半百,桃李满天了,而我这个不是先生学生的学生,在这样冬日融融的阳光下捧着先生的二十多年的心血时竟有了异样的感动!我想起了我在追求缪斯的道路上所碰到的杨新桥先生、唐晓虹先生、杨干华先生、李国伟先生、郭玉山先生、陈国凯先生、廖红球先生……这样想着的时候,突然一缕阳光抛掷在脸上,打得眼睛生痛。

    2012-05-01 作者:碧草
    • 0
    • 10954
总18页,文章7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