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校园文学网

首页 > 原创> 散文·随笔·短信

宣星往事

时间:2019-03-04 15:16:18     作者:陆文钿      浏览:9508   评论:0    来源:青年作家

        “种桃道士今何在,前度刘郎今又来。”

只要一想起刘禹锡的这首诗,宣星村的桃花就在我的脑海里、心里悄然探头、绽放,灼灼其华。心念微动,那桃叶便已随春风颤动,纷纷洒洒的桃红也铺了一地。宣星村的桃花每落一次,往事在回忆的篆刻中就又深一寸。

2016年元旦,遇见宣星。在从化汽车站至桃莲的公车上,一位陌生的姑娘告诉我:“看,那就是宣星村,路旁这些都是桃树,开花的时候可好看了!”车子正行驶在宣星村外的公路上,我顺了姑娘手指着的方向望去:一座砖砌的牌坊上方悬挂着红灯笼,“宣星人家”四个金字赫然入目,石拱桥在牌坊后静默着,横跨于水塘之上,接通了路的这边与水塘后屋舍俨然、错落有致的村落,村落正中肃立着龙船脊造型的祠堂。宣星村的倒影,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轻舞。三三两两的游客在桥上、池边驻足拍照。红砖裸露的老房子正门上方,一颗红星和“为人民服务”的红色标语在视线中渐退渐远。初遇见,虽只是匆匆一瞥,虽然不见绽放的十里桃花,却令人恍然生出了三生三世的惦念。

这无心的邂逅酿成了执念:宣星,我渴望与你来一场约会。三月的春雨淅淅沥沥,我从写着“宣华”二字的门楼向你走去。你沉默着,水塘四周的桃红仿佛是你娇羞的容颜。桃花已经开了,有的簇拥在绿叶底下私语,有的立在枝头随风摇曳,有的探出了身姿临水照影,还有的就那样大喇喇地要人瞧见她脸上的泪花……其实我不关心花,我只关心你。我小心翼翼地靠近你饱经风雨的旧门楼,在你鹅卵石铺成的巷道间徘徊,在你木瓦屋檐下或洞开或紧闭的一扇扇门扉前迟疑……我怕唐突了你小桥流水人家的清雅逸致,也怕错过了你饱经沧桑的历史风韵。墙角一株无名的小草青翠惹人生怜,墙上裸露的黄泥又勾出了谁的叹息声呢?或许,多情应笑我。

风物长宜放眼量。你的先民早就参透了这世间的颠沛流离,聚散无常。“骏马骑行各出疆,任从随地立纲常。年深外境皆吾境,日久他乡即故乡。”建于村落中轴线位置上的刘氏宗祠,从容地诉说着六百多年来刘氏子孙在这青山环绕碧水滋养的家园中光宗耀祖,生生不息的历史。在细雨中,青砖灰瓦的刘氏宗祠显得愈加静穆。门楼两侧刻着“桃园结义”和“刘仙姑得道升仙”故事的砖画,古朴却意蕴深长。新年刚贴上的春联依然鲜艳,红纸黑字,寄寓着宣星人家对生活的美好向往和追求。宗祠大门上的木雕门将栩栩如生,威严地守护着村落的安宁。推开宗祠的大门,厚重的历史感在天井中褪色的红色鞭炮纸、井台上厚厚的青苔和神台上刘氏先祖的画像间蔓延开来。原来,宣星刘氏的先祖是汉高祖刘邦的七十世孙刘玮。元末明初,战乱不断,他不得不带着家人自江苏一路南迁,辗转至那时还叫做宣坑的这里。

六百年间,你见证着刘氏子孙在此开枝散叶、光宗耀祖、守护家园的一段段历史。细雨如丝,往事未必如烟。刘氏宗祠前刻着“宣统元年己酉科考选恩贡第一名臣刘曙旸立”字样的旗杆石依旧引人注目,村落内的“烈女井”藏着坚贞不屈的故事,高耸的宣华碉楼坚定地注视着远方,铺筑在巷口路面上的断碑云纹未灭……历史无言,细听有声,如歌如泣。

我从雍和巷走到卢氏宗祠,在龙柏树下驻足,绕着水塘走到村外的牌坊前,又沿着石拱桥回到那曾在公车上过目难忘的老屋前停歇。红星和“为人民服务”的红色标语被雨水浸润得暗淡了些,隐在了斑驳的墙上。门上的对联还是新的,半人高的木栅门阻断了游客探寻的目光,却令好奇心又苏醒了几分。走近一步,再近一步,一只猫在栅栏后“喵”地叫出了声。昏暗的屋内,坐着一位老阿婆。雨天的光线本就不足,没有窗户的老屋内如同暗房。背着光,我看不清阿婆的面庞。这是我在宣星村见到的第一位住户!或许,我可以向她打听你更多的消息?犹豫间,银丝又密密麻麻地在天地间穿梭。风雨渐疾,同行人思归。一只准备迈出去的脚只得收回来转了方向,重新走上石拱桥,走向村外。宣星村外,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仿佛在问:“何日君再来?”

后来,我和不同的人一次又一次地拜访了你,在“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梨花香”的时候,在“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的时候,在“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的时候……但我总还是要回味起与你的第一次约会,总和当初和你作别时一样,不忍心告诉你:“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责任编辑:青年作协
0
欠扁
0
支持
0
很棒
0
找骂
0
搞笑
0
软文
0
不解
0
吃惊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