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校园文学网

首页 > 原创> 散文·随笔·短信

万物宜诗,诗宜悦人

时间:2021-10-20 22:27:29     作者:张丹霞      浏览:9618   评论:0   

经常听老师们提起,古人无诗不欢。刚开始不大懂,为什么会有人愿意以晦涩难懂的文字为乐趣,后来渐渐懂了。在那个年代,这是属于他们的潮流,属于他们的娱乐方式。至今我们所看到的,可能远远不及他们那个朝代对诗词追求中的万分之一。可是,诗中到底有什么东西值得他们追求?

上小学时,记得读的第一首诗便是大诗人李白的《静夜思》,那时候根本体会不到那种“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感觉,甚至不知道为什么要学习这种拗口的诗歌,为什么还要背和默写。直到渐渐长大,与家里人、家乡离得越来越远,特别是现在在岭师,与我的家人家乡相隔甚远,我才能跨时空做到与诗人李白“共情”。这是一种难以言喻的思念之情,远方有你牵挂的人,而你如今只能对着皎皎的月亮诉说思念的苦涩。

后来,说来也是惭愧,我们都已经习惯了所谓的“应试教育”,只是一味地“死记硬背”,不管如何,应付了考试就行。“刷题政策”对于语文中的古诗词运用更是好用,所以宁可刷几十道题来把这首诗的考点记住,也好过在语文老师滔滔不绝地讲课中学着与那一位大诗人来个“跨时空”对话,进行情感式的交流。其实在我现在看来,那只不过是一种借口。你既然能花时间去刷题,为何不尝试理解完整首诗歌再进练习?这种学习方法还会更高效,记忆时间更长。说到底只是因为生活中的“惯性”,当然,此“惯性”不同于物理中的“惯性”,而是说生活中我们的固定思维。觉得自己语文不好,就不能完整地理解完这整首诗,其实逃不过的只是一个“害怕”罢了。嘴上总是挂着“我为什么要去学?”,心里却也知道这是国之精粹,所以所幸给了自己一个完美无瑕的借口:我只是个平庸之人,我不可能与大诗人有共同的兴趣,更不能当他所谓的伯乐,与他一起体验那个时代的诗词歌赋。

后来,幸运地是,我遇到了一位老师。她与其他语文老师一样,喜欢畅游在诗词歌赋的海洋里。她也跟其他老师不一样,因为她会经常给我们讲诗里有趣的小故事,拓宽我们的知识面,但不是“死记硬背”,而是带着我们走入诗词与诗人的世界。她就这么潜移默化着我们,而我,也第一次感受到了与诗人“共情”是怎么样的感觉。那是一节格外沉闷的语文课,她照例打开了今天要分享的诗歌。我依旧沉浸在那张打满红叉叉的数学试卷中。“好,今天我们来分享大诗人李白的一首诗歌《将进酒》。”我渐渐抬起头来。“这首歌最出名的是这两句: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天生我材必有用……必有用……某种神秘力量突然往我心底一冲,冲散了不只为了数学考试而烦躁不堪的心情,还有,那一面自己觉得跟诗人之间有所隔阂的城墙。就这样,我爱上了那种与诗人交流的感觉,虽然没有几次,但每次都能让我觉得仿佛能隔着时空,与大诗人面对面的畅所欲言。

再后来,我开始进一步地了解诗歌。老师让我们初步接触词牌名,以及填词的规律,我也成功地创作出了我的第一首词《蝶恋花·木棉》。读了越来越多的诗后,我开始创造自己的诗。现在的我看来都只是一些押韵又齐整的小词,但在当时的我看来,那是我的作品,也是我的思想。我的题材有很多,有时候在路边看到一朵盛放的花儿,我会想到“青春似火”,有时候听朋友给我讲一个悲壮的古代爱情故事,也会想要用这种小词方式记录下来。在我高中时期,我写过的最多的应该就是格式不规整的“藏头诗”。那几首诗里的开头几乎都是我的好朋友的名字,我会以诗歌的模式写出她们每个人的特点优点和缺点,然后留在我的高中记忆册里。因为押韵,所以很多想好的词得改,这对我来说是个很大的挑战。但我每次在写完诗歌之后都会忍俊不禁,也少不了骄傲自豪。后来在高三的日子里,写小词成了我缓解压力的方式。每次写完自己的所想所感,我自己会得到放松,对接下来的生活依旧充满热情。

到了大学,很多事情接踵而至。我没有很多时间来用小词记录自己生活的点点滴滴,但是那种对诗词的热爱仿佛还刻在骨子里。听到老师那句“留得枯荷听雨声”的那一刻,脑子里闪过很多画面。有一位蹲在湖边的女子,打着一把伞,深情地碰了碰湖里已经干枯的荷花……又或者,一位在闺房内的女子,望着窗外的倾盆大雨,低头捋了捋自己的发尾,耳边闪过当初丈夫临走前与她一起共种的荷花时说的话,现在却只剩一池的枯荷,还有那打在枯荷上的,零零碎碎的雨声……

我想我已经知道开头那个问题的答案了。那些诗人写诗的追求便是——万物宜诗,而诗,宜悦人。

(张丹霞/笔)

责任编辑:新闻要闻
0
欠扁
0
支持
0
很棒
0
找骂
0
搞笑
0
软文
0
不解
0
吃惊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