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校园文学网

首页 > 文摘> 感天动地

我的老师们

时间:2023-11-21 10:42:42     作者:袁合鹏      浏览:194   评论:0   

毕业多年,我只见过宋老师一次,记得他和我说:“合鹏,可想你啊。”宋老师说着豫东方言,说话急促,可是那次说得很慢,“可”字加了重音,拖长。那天我可不敢看他,就觉得愧疚,偷瞄一眼,宋老师本就喝了点酒,脸更是通红。

没想到,那次分别后,后来就再也没有见过。

前一个星期我过生日那天,有个学生打电话给我,说,“袁老师啊,祝您老人家生日快乐!福如东海,寿比南山!”从我20来岁的时候,他就称呼我为“老人家”,分外亲切。蔡老师问:“这个学生,是除夕给你拜年那个吗?”是啊,2005年至今,每年的除夕他都会打电话给我。唉,我怎么比得上我的学生呢?

宋老师个子不高,那个时候在我眼里可是“巨人”,我太崇拜他了。他拿着裁剪过的报纸,朗读他在《开封日报》文艺副刊上发表的文章,声情并茂,下课后我看着他收起自己的文章,然后快速地迈着小碎步走回办公室,浓密的头发在头顶一上一下的跳动,可带劲儿了;他用粉笔字抄写新诗,一句一句地讲北岛的《回答》,我确定当时我听的时候,简直汗毛竖起,生怕错过老师任何一句话一个表情,太过瘾了。



若干年后,我也做了语文老师,我也朗读我发表的作品,语句铿锵,言辞激动,过后学生和我说:“袁老师,你的文章很有批判性,不像你平时啊。”后来我也讲新诗,讲北岛,讲顾城,还讲弗罗斯特和里尔克。后来有个学生回母校,聊起诗歌,她说在英国读书的时候,学《未选择的路》,当时发表了感悟,英国的老师和同学都很震惊,她说:“我初中时候的语文老师讲过啊。”

原来,这么些年来,我一直在模仿我的老师,他曾经在我的心里种下文学的种子,后来我又把种子种在学生心里。再后来,大家如同蒲公英一样散落天涯,可是不管多少年过去了,我们总还是能记得那些句子啊,“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是吧。







王老师教数学,写得一手好字,下课后我们总是舍不得擦去老师的板书,那些字棱角分明,落落大方,我们总是对着黑板临摹。后来,到了高中,宋老师总说我和丁丁的字很像,或许因为我和丁丁初中时候就在同一个班,都模仿过王老师的字。

我没有特意临摹过字帖,书写的方式就是老师怎么写,我就怎么写。后来,大三时习毛笔字,我又想起初中时候政治老师李老师的隶书,笔画圆润,敦厚朴实。第一次买来隶书字帖,开始临摹,可惜的是大学毕业后没有坚持写下去。

老师对于学生的影响就在一撇一捺中,细致入微,却又如此久远。

教书第一年,班上有个孩子字儿写得特别好,漂亮的楷书像印刷体,放在作文格实在赏心悦目,给他批改作文压力很大,因为你的书写放在他的作文纸上,很可能大煞风景。我总是小心翼翼的先在草稿纸上写一次,觉得差不多了,再誊抄上去,回头看看他的字体,再看看自己的,还是觉得我的批改煞了风景。我经常表扬他,久而久之很多同学开始模仿他的笔迹,待到毕业的时候,很多同学写出了漂亮的楷体。同伴的影响也在这一撇一捺中,加上老师的推动,也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后来,我开始带领学生去临摹字帖,从端正态度到端正字体,半年也有小成。再后来,逐渐丢失了练字的传统,而是在个别学生的作文纸上批示“字体潦草,重写”,写完后我总会再看看我写的这几个字潦草吗。直到2018年,我再次意识到字体的重要性,再次带领学生临摹字帖,即使当时初三的学习任务很重,我依旧觉得认认真真书写,不仅习得一手好字,更是涵养心灵的途径。

作为语文老师,能够真正影响学生的无非几件事,例如写好字,查字典,常阅读,这任何一件事,学生能够学会,受益必将是一生的。除此之外,老师们或棱角分明或敦厚朴实的字体,和他们的音容笑貌、处世态度,都不知不觉间留在了我们的心里,成为生命的底色。










高三开学两个星期了,我突然想转去文科班,我记得家长带着我去找校领导,那位领导趾高气扬,我被莫名其妙地训了一顿。我不死心,自己去找了文科班的班主任,也就是刘老师,他接纳了我,还嘱咐我“晚自习时候悄悄把桌椅搬过来”。从此我成了文科生,终于可以和那些学习疯狂的理科班同学说再见了。

刘老师是那种老派的先生,头发梳得整整齐齐,说话慢条斯理,做事有条不紊,我很少听到他大声说话,总是温文尔雅。私下里大家叫他“老头儿”,年龄大了,还做着班主任,每天一大早来到教室,站在门口,看着你从他面前走过,从不说你,你只能低着头,迅速逃到自己的位置,发誓明天一定早点来。老头儿平时说着豫东方言,一到上课,一定字正腔圆地说着普通话。当时其他老师都用方言上课,唯独他用普通话上课。老头儿讲数学题,慢慢地讲,每节课都能写一大黑板,下课后手上全是粉笔灰。高中时代,他讲数学,我是真听懂了。

我没有听到过他的鼓励,也没听到过他的批评,他从不多说一句话,可是他接纳你,潜移默化中影响你,细水长流,润物无声。








我做过两次课代表,都是物理课代表,一次在初中,一次在高中。

初中时候,因为我的物理学得好,被物理王老师赏识,做了课代表,同时也因为老师的赏识,我特别喜欢物理,越学越起劲。记得有天晚上做物理题,碰到一道题目解不出来,左思右想还是想不通,就想找人讨论,后来跑到同学家里,他正在做功课,对于我的到来他挺意外,不过很快也很兴奋地和我讨论起来,最终我们俩还是搞不明白,又一起跑去请教其他人,似乎弄不明白就不罢休。

高中时候,正好相反,我的物理学得不好,记得物理黄老师找了我过去,叫我做课代表,我挺吃惊,朋友们告诉我肯定是黄老师想让我好好学物理,才叫我做了课代表。从此以后,我特别用心学物理。当时大家会用一沓白纸铺在桌子上,作为草稿纸,每天演算啊,写满公式和数字,用完一张就揭去一张,团成团,潇洒地扔掉,特别有成就感,我不知道我用了多少张草稿纸,结果是我的物理成绩果真提高了。

回忆起中学时代两位老师,依旧满怀感恩。初中时候,因为被赏识做了课代表;高中时候,因为被鼓励做了课代表。不管是赏识还是鼓励,其实都是信任,相信你可以更好。信任就是力量。

自己做了老师后,经常会有学生问我,袁老师你觉得我的语文能上120分吗,袁老师你觉得我能考上某高中吗,袁老师你觉得我能进步吗,我都会斩钉截铁地回答“能”。信任就是力量。你信任他(她),他(她)就会想办法,他(她)心里知道自己可以达到老师说的那个高度。记得高中时候,我早上五点多起床,就去演算物理题目,然后追着同学问问题,反复讨论、演算、思考、总结。今天想来,物理学习的方式,受益深远。





回望过去,恍如隔世,却又历历在目。记忆里老师的模样温暖亲切,总是笑着叫我的名字,叫我去发作业,叫我过去聊聊天。多年过去了,我总是记得那个阳光斑驳的午后,记得两个兴奋的少年,记得老师弹奏着《我想我是海》。也记得那个寒冷的夜晚,记得老师竟然邀请我做物理课代表,记得我一路兴奋地归来,记得校园里路灯发出黄晕,朦胧而美好。

教育无痕,就像那个阳光斑驳的午后,就像那个寒冷的夜晚,我的老师没有苦口婆心的教育,没有长篇累牍地鼓舞,几乎没有语言,可是那些场景长久不断地萦绕在我的心灵深处,挥之不去,并成为我成长的养分,一直到今天。我向往的教育,就像旧时“说书”一样,晴天五六人,雨天三四人,你来我说,你高兴我也高兴。我就想做一个这样的说书人,我说我的书,你听你的书,你高兴我也高兴。




责任编辑:青年作协
上一篇: 抗疫记 回到列表
0
欠扁
0
支持
0
很棒
0
找骂
0
搞笑
0
软文
0
不解
0
吃惊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