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校园文学网

首页 > 新闻> 动感校园

阳江职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丰富多彩

时间:2007-11-15 13:01:40     作者:陈贤基      浏览:10947   评论:0   

阳江职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丰富多彩

今年暑期,阳江职院团委结合当前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和团省委《关于开展2007年广东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的文件精神,组织了550名学生深入开展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服务新农村构和谐社会”为主题的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29支志愿服务队分赴江城、阳东、阳西、阳春、海陵等地,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社会调查、挂职锻炼、政策宣讲、就业见习、参观考察等内容开展了志愿服务。在今年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29支实践服务队发放各类宣传资料近10000份,发放针对新农村建设、农村留守儿童调查问卷共5100份,服务五保户老人200多人次,走访农户3600户,为群众做好事102件,支教农村山区学生1150名,出版服务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专题板报35版,收到社会各界感谢信38封。新闻媒体(省、市电视台、电台,阳江日报、阳江侨报,各县区电视台、电台,国家级、省级、市级网络)对该院“三下乡”活动报道68次。下面是其中几支服务队的侧记:

爱心天使——农村留守儿童调查服务队

713上午,由该院髻山草文学社和《阳江学院》报学生记者站联合组成的农村留守儿童调查服务队队员在阳春市潭水镇潭水中学安排好住宿后,先是跟当地的居委会了解了一些关于该村的实际情况,紧接着便有目的、有针对性地深入到当地老百姓家中去。他们通过与老百姓面对面地交流,了解到一些该村留守儿童的实际情况。当天下午,他们便来到潭水镇沙梨园村,通过与一些老百姓的交流以及对该村新凤分校的实地考察和了解,他们初步了解了该村的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第二天,他们来到新凤分校,与学校领导举行了该校留守儿童座谈会,接着到各班进行问卷调查和开展“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共建和谐社会”的签名活动。在以后的几天里,他们走进农家,调查留守儿童的生活、学习情况,了解儿童的困难,或者给儿童送去小礼物、帮助儿童干家务等。

热情的准老师——乡镇支教服务队

7月13日,该院语言文学系乡镇支教服务队一行12人来到阳东县雅韶镇,与雅韶村委会的干部座谈了两个小时,了解雅韶镇近年的发展情况。队员们在回雅韶中心小学的途中看到当地一村民正在收稻谷,就拿起铲把、拉开袋子,大家相互合作把稻谷装进袋子。即使地上有剩余的稻谷和沙尘混在一起,队员们仍然将它们铲起,用手轻轻摇晃,把沙尘抖开,装进袋子。第二天早800100多名雅韶镇中心小学的学生早早集中在操场进行开班仪式。支教服务队队员根据不同的年级开设了不同的课程,除了学生熟悉的语文、数学、英语课外,还特别开设手工艺、健美操安全知识课等项目,队员们核对人数、确定名单后开始讲课,小学生们对于服务队开设的兴趣课程显得兴高采烈。支。15日下午,队员们与雅韶村委会干部举行了一场篮球友谊赛,增进了彼此地友谊。16日早上8点,服务队文艺汇演在雅韶中心小学拉开帷幕,汇演活动共有10个节目,三、四、五年级参加兴趣课堂的学生成为汇演活动的主角,五年级学生将一张张废纸折叠成一只只别致的小蝴蝶,四年级学生跳起了兔子舞,三年级学生玩起抢凳子游戏。在完成计划课程后,队员们带上民意调查问卷,在中午或傍晚这些时间段,走进农村,深入基层,对该镇中西村、中亚部分村民进行民意调查,调查有关医疗保险、儿女教育,家庭收入等几个与农民切身利益相关问题。

科学发展观的传播者——“科学发展、共建和谐”宣讲服务团

713,该院外语系“科学发展、共建和谐”宣讲服务团开赴阳东县北惯镇平地村。服务团到达驻点平地小学后,得到了该校校长林良交和老师、学生的热烈欢迎。在接下来的7天时间里,服务团在平地村开展了新农村建设问卷调查,报告会,文艺演出,发放科学发展观宣传资料,举办和谐社会主题板报、图片展览,开展支教、支农和慰问当地五老,组织参观考察当地工业、农业等服务项目,着力宣传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要战略思想,宣传党和政府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统筹城乡发展采取的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帮助基层干部群众学习和理解党的创新理论,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营造推动科学发展、共建和谐社会的浓厚氛围。716,服务团考察了平地青年农民种植技术实训基地,进一步开阔了视野,理清了思路,深化了认识,收获甚大。

该院2007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在各级领导的关怀下、在全院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划上了圆满的句号  本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时间虽然不长,但是同学们却从中得到了全方位的锻炼,同学们深深地认识到,“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既磨练了大学生的意志,也培养了大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与团队合作精神,实现了社会实践过程中“服务社会、锻炼自我”的目标,在实践中受到教育,在服务中增长才干,真正做到了“双赢”。

                             (陈贤基、林瑶华、黄永明、黄晓杰、黄文铄)

责任编辑:
0
欠扁
0
支持
0
很棒
0
找骂
0
搞笑
0
软文
0
不解
0
吃惊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