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校园文学网

首页 > 原创> 散文·随笔·短信

本科备忘录

时间:2012-03-15 11:54:39     作者:若木      浏览:17737   评论:0   

       

我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里面,父母的文化水平都不高,但是由于小学的一个语文老师,我喜欢上了读书,并且把这个爱好一直保持到现在。在小学的时候我第一次喜欢上的文学刊物是《少年文艺》。这本书是我小学的一个老师借给我的。那些文字如同翱翔在风中的翅膀,不停地拍打着我幼小的灵魂。后来有懵懵懂懂地看了《杨家将》、《水浒传》等中国古典小说和哥哥和姐姐的语文课本看了。我怀念那些梁山水浒的英雄和他们义薄云天的英雄气概,我怀念那些书中描写的杨六郎和穆桂英的热血沙场中产生的爱情故事,我怀念在高中语文课本中的骆驼祥子在风雨中拉车时颤抖如风中的叶子的身体;我怀念鲁迅的野草,还时常感受着那深沉的思想奔涌下的烈火,怀念鲁迅面对一只风筝时的忏悔和喟叹。高尔基曾经说过,我扑在书本上,就像饥渴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书本对于童年的我来说则是一种漫游的方舟,我就坐在这艘方舟上畅游历史文化和思想的海洋。小学毕业的那一个暑假,是我读书最开心的时候,我从同学家借来了《格林童话》,还有《中国现当代文学选读》。我第一次接触了那可爱的白雪公主,接触了意识流小说。记得印象最深的是陆文夫的《人到中年》里描写的中年知识分子的处境描写得太丝丝入微了,以致我虽然是一个儿童,但是却产生了一种无法释怀的惆怅和伤感。我心里似乎隐隐涌动着一个想法:我要当一个写出这些书一样的作家。这个梦想在我的心中埋藏着,就像冬天的种子一样,随着岁月的年华渐渐生长成熟。  

我上初中的时候,遇上了很好的蔡老师,他当时提倡大语文教育。他教我们说道:处处留心皆学问,人情练达则文章。告诉我们生活中处处有文章,,也告诉我们要多读书,腹有诗书气自华,当时蔡老师经常教我们看古诗词,说看古诗词会提高我们的文笔,还鼓励我们多点写练笔,我还记得当时老师最爱在我写的练笔写上:字字珠玑,小作者对文字的缘分实在是太高了,希望继续努力。”那时候听到这些话就像吃了糖一样蜜,便更加喜欢读书写文章了。初高中的时候自己很喜欢抄写一些古诗词名句,背诵唐诗三百首,背诵一些人应该背诵的文章,那时候也学着写起古诗词和新诗来,那时候还不懂什么平仄,只是按照感觉对偶、押韵,写起古诗词起来。高中三年,自己其实对于课堂的课程并不是十分感兴趣,特别是对数理化方面的知识更加是感到厌倦,因为课程紧张,一方面课外阅读让我的心灵得到安慰,另一方面让我有一种偷食的感觉,因为毕竟考试的任务太重了。高考前的一段时间,是难熬的一段时间,我还在看小说。真是一个不安分的学生。漫长的六月过去了,漫长的七月过去了,我考得不是十分理想。暑假的时候我压抑的诗情爆发了,在高考后的一个月里我整理了高中时写下的古诗词和现代诗,还创作了不少。计算了一下大概有三百篇诗歌了。到了八月份,我到深圳的一间磨具厂去打工,我本着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的精神。我在隆隆的生产车间里渡过了漫长的二十天左右,但是时常还是想着自己的文学。我总是在想,我是一只被囚着的鸟,我的羽毛一旦成熟了,始终我是要飞出这个囚笼,在理想的天堂自由飞翔的。  

   

  

来湛师的前几天,我把自己的以前写过的诗歌整理一下,然后看了一下庄子,忽然萌发一个写一部中国古代神话诗歌的冲动,正让我一口气写了三四百行的诗歌,平生第一次如此强烈的爆发,虽然事后觉得诗歌写得还是挺幼稚的。自己到了大学后,大一的第一学期忙着参加各种社团,参加公众比赛,参加比赛的空闲,便泡在图书馆里看书,因为忽然感觉到自己有着一些诗歌天赋,便找了很多中国现代诗歌集,西方现在诗歌集来看,还看了《荷马史诗》、《唐璜》、《神曲》等西方史诗类型作品。看多了,自己的心中自然觉得无比博大,压抑的诗情开始大量爆发,大一一年至少写诗两百多首,几乎一天一首。我看书的范围也开始越来越大了,看完了现代诗歌后,我便找《李白诗歌全集》、《杜甫诗歌全集》、《李商隐》诗歌全集来看,看完了诗集后便看西方的名著,主要有托尔斯泰的作品、米兰昆德拉的作品、村上春树的作品、海明威的作品等;看中国的作品一般觉得优雅含蓄,特别是诗歌,西方的作品则比较豪漫奔放。不过也有个别的不同,俄罗斯屠格涅夫的作品会显得格外的亲切自然,文风也很优美。中国当代的作家莫言的小说则显得汪洋恣肆,浩浩荡荡。记得应该是大一第二个学期的时候看了史铁生的一部小说里面描写一段很优美的树的描写,[我便在学校的网吧里写了一段小说叫葵花树下,本来想写一个很小的故事,后来不知不觉间写成了一个长篇,发表在起点网上。年轻的冲动让我觉得自己无所不能,但是回转过神来来却发现自己还在原地踏步。  

我追寻着我的梦/一个飞翔的梦/我张开的我翅膀/我感到天空的蔚蓝色的翅膀/我知道自己的无奈所以放声高歌我的悲情/追吧,追那风筝的翅膀/笑吧/笑那无知的人群/然而我除了理想一无所有  

   

第一的时候,我陆陆续续地参加了一些征文比赛,也获得了一些名誉。但是我依然触摸不到缪斯的手臂。一方面感觉到大学的气氛不像自己想像中的那样美好,一种肤浅的人生观附带着一种功利主义的行动,充坼着整个校园里面。其实我有时候感觉到文学在这个时代的寂寞,即使我加入了学校的太阳谷文学社,作为其中的一个编辑,我也感觉不到太多的热情。太阳谷文学社是我们学校的一个校级的社团,但是不知道是因为社团联合会那边的管理太多,还是学生根本对文学没有特别大的热情,还是我们不够努力,始终感觉到效果不如我们想象中的那样理想。平时培训的时候学生不是不多,搞活动也不多,但是这些社干还是努力地开会,进行会员的培训,并且组织了举办了第五届粤西高校“四月征文”的比赛;其中在审稿的过程中我感觉到:文学还是有希望。后来我们又搞了一个湛江师范学院第一届“诗配画”比赛。在这两个比赛中我分别获得了二等奖、三等奖的名誉。在空闲的时间里,我也更加抓紧时间看书,因为我觉得看书对于我的人生无论在那个方面也有着莫大的帮助。  

大三的时候我开始关注网络文学,在网络上先后看了《诛仙》、《亵渎》、《尘缘》、《九州缥缈录》等网络文学,然后在网络上渐渐开始发表小说。后来做了一会网络签约写手。在网上看网络小说的经历让我开阔了视野,也让我第一次发现了网络世界的奇伟诡怪,我留连于网络,在网络上看了二十几部过百万字的长篇网络小说,还看完了卫斯理全集、古龙全集、金庸全集还有梁羽生全集等经典武侠小说。看完这些武侠小说后我忽然产生了一个冲动,想写一部包括天上人间的神话玄幻武侠小说。那时候热情很高,一口气十多天写了七八万字,但是渐渐第热情减退,觉得自己准备得还不是特别充分,便想准备得更加充分的时候再写,一拖延,便是一年的时间了。现在残缺的十多万小说稿还残留在我的电脑上,但是我相信,总有一天我会完成它的。  

大三这一年我在图书馆里读了大量关于文史哲的书,大概有三百本。主要看中国儒佛道家的作品,还有西方柏拉图、尼采、福柯的作品还有印度的奥修、阿室频利多的哲学思想,还看了一些历史书籍,看这些书不仅丰富了我写作内容,也让我的思想变得深刻了。我觉得柏拉图说的读诗让人灵秀,读史让人明智,读哲学让人思辨,读伦理学让人识礼。的确,读书不让人的心理得到安慰,同时也让人变得更加宽容,更加美好,更加思辨,更加富有同情心。  

后来我作为湛师的的文学代表去广东省作协参加培训,认识了不少文友,其后还获得了广东省作协校园作家杯二等奖。而一年以后,我来到广州的暨南大学读研究生了。  

屈原曾经说过:路漫漫而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读书的路上,我还有很多高山要穿越;在研究创作的路上,我也依旧有很多高山要爬,前路在前方不断地延伸着,我也要继续走下去。  

【编者按】对有志者来说,不论他的生存条件如何,都不会自我磨灭自身潜藏的智能,不会自贬可能达到的人生高度。他会锲而不舍地去追求他的理想,发掘自身才能的最佳生长点,扬长避短地、踏踏实实地朝着人生的最高目标坚定地前进!作者的经历确实是我们很多文友的一种鼓励。向作者问好!

                                                      ——小小丫

 

      

责任编辑:
0
欠扁
0
支持
0
很棒
0
找骂
0
搞笑
0
软文
0
不解
0
吃惊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