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校园文学网

首页 > 原创> 散文·随笔·短信

遥远的遗失

时间:2012-03-15 23:31:08     作者:木未      浏览:17737   评论:0   

 

古老的乡村,总会悄无声息地上演着一段又一段,或感伤,或喜悦,或动人的故事!静谧的村庄,苍茫的暮色下,微微的小雨飘零在虚掩的窗前,似烟,还似雾!也似遥远的一段青春!当它如香雾般轻轻飘过你的窗前时,只是遗失的味道了吧。

如果爱来得太迟,就不会有人为爱疯狂吧。可是,太早的爱恋,或许并不是爱吧。青春在萌芽,爱,似乎也如此追随而至。还记得,有位老师说,“如果有一段爱恋,或许,他的成就并不止现在这样辉煌!”在老师的夹着遗憾的赞叹声中,我似乎慢慢地懂了。原来一场恋爱,是诗歌的开始。历史上的那么多的诗人,最动情的是他们的情诗吗?

读着拜伦的爱情诗,我的记忆飘回了那个古老而宁静的乡村。那里,有我最初的眷恋,和青春的懵懂的爱。并不喜欢言情小说的我,从不涉猎这样的小说。喜欢的还是漫画吧。还记得,那时候最喜欢的是《名侦探柯南》,几乎着迷。可是,最让我心动的是小兰的等待吧。那时,爱在我的脑子里,似乎就是等待。而且,心里暗暗地羡慕小兰和新一的青梅竹马。联想到自己,那时,偷偷地在心里许了一个愿望,也想有一段青梅竹马的爱。可是,当时,我已经十七岁了。只有青梅,没有竹马。如今,才渐渐明白青梅竹马并不是每个人的幸福。还记得,那个小男孩。经常拿着大大的书本经过我们家门前。他是他们家里的骄傲,是他们家走出大山的依靠。可是,在他的脸上,我看到了现在才懂得的那种表情,是孤独、还有无奈。不知这个男孩现在有没有完成他的使命,只是太久没见了。或许,彼此都是陌生人了吧。最初的对异性的在意,就是这个背负着沉重使命的男孩吧。

高三的时候,听到老师在元旦晚会上朗诵的《致橡树》,心中似乎认为,爱就是“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做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爱,就是永远在一起吧。如今,恍然明白,爱,并不能简单的去定义。它的内涵并不像雨果给浪漫主义下的定义——“浪漫主义的真正定义,不过是艺术上的自由主义。”那样明了清晰。那么,或许,有人还说“爱,就是两个相识、相知的人一起经历生活时的自由快意。”真的如此吗?过于年轻的我们怎么能正确的去定义呢?

对爱的模糊的认识,不过是对遗失的青春的一点点悼念吧。

【编者按】:爱往往难以揣摩,越模糊越真实,作者心中有爱,《致橡树》也能绽放出爱情的真谛,一切理解那么自然而又贴切。爱情或许可以填满很多遗憾,但也会造就许多遗憾,一切随缘吧,青梅也可以止渴,不管有没有那么一段故事,回忆起来虚无也好充实也罢,那都是昨天,是今天我们在回忆中噗哧一笑的印象。问好作者,期待更好。  

  ——责任编辑:且小七   2012年3月16日   

 

责任编辑:
0
欠扁
0
支持
0
很棒
0
找骂
0
搞笑
0
软文
0
不解
0
吃惊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