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我精神恍惚,我总会想起故乡的一切。故乡的老屋,故乡的风貌,故乡的亲人。自然地,一旦勾起乡愁,那一丝丝、一缕缕的思绪,竟涌上心头,久久不能退去。于是,便有了回老家的打算。
假期的行程似乎挺紧凑的,容不得多待几天。刚有了不到十天的自由,就听说外婆要回老家了。于是,第二天晚上便踏上了回乡之路。
心情被这突然的告知搅得怪滋滋的,一种难以名状的感觉。但,想到家乡的一切,心,又兴奋了。
父亲嘱咐我一切要小心谨慎,以防遗漏。望着父亲离去的背影,突发的感伤。也许,对于父亲,我有太多的感触了。
眼,透过窗,只能看见橘黄色的光和鲜艳夺目的红灯。才刚启程,心,却感觉路已不遥远了。
一宿过后,下了车,一双走惯城市路的脚先后接触到家乡的土地。左脚触地,心就踏实了,终于回到阔别已久的家乡。右脚触地,感觉依然柔软,仿佛回到了童年,我,还是我,还拥有着那颗纯朴真挚的心。
抬头望天,眼已酸软到难以睁开。夏季的天,五时多,已破晓。白茫茫一片,望着昔日玩耍之地,记忆也是白茫茫一片。此地是我儿时玩耍之地,我会记得,但此地已勾不起我一丝的回忆,略觉伤感。
年月逝去,新的建筑物已经林立。别具特色的潮式构造,在初升的太阳的照耀下,更显得闪亮与自豪。
潮汕人,几乎都是生意人,被誉为“亚洲的犹太人”,其拼搏程度于香港人有过之而无不及。因而几乎都在外赚了不少钱。而且,潮汕人相当念旧,故乡始终勾着心,所以,一旦在外赚了钱,就会回家乡建设,或盖新楼让父母生活过得舒适些,或捐赠物资,或捐钱铺路搭桥等等。因此,不难想象,家乡的变化有多巨大!
只是,变得陌生了。原是一下雨就泥泞的路,如今已是硬梆梆的水泥地,那是我骑车摔得满身泥的地方。原是葱葱郁郁的果林,如今已是一幢幢新的别墅了,那是我与玩伴偷摘柑桔吃被发现的地方。原是遍地菜花香的菜园,如今已是一块块农作物生产地了,那有我美丽的回忆:春妹妹还未到,花已争相怒放了,站在老屋的阳台上,和缓的风吹着,花香,沁人心脾;夏老大才到,围着菜园跑的小溪就开满了荷花和莲花,葱绿的菜叶被粉红粉红的花瓣围绕着,是怎样的一幅画面啊!夏末秋初,菜园尽带黄金甲,菊花、向日葵等所有黄色都耐不住寂寞了,呵,又是一派美好的景象啊!到了冬天,因为南方空气潮湿的关系,竟也开了小小的花。一幅幅美得难以形容的画面,依旧在我脑海里,仿佛此刻就在我眼前。可是,已不复存在了。
老家的屋,是两层独立式的别墅,随年月的逝去褪尽了昔日的浮华,变得苍老,在众多闪耀的邻屋的衬托下就更显得老气了。从前,老屋是伴随着全家劳动力一边赚一边建设的,一天一天,有了钱就继续,没钱就停工。就这样,好不容易地,老屋鹤立鸡群,最高点在老屋,装潢最豪华,门面最漂亮,远远就可以认出老屋。曾几何时,让别人羡慕,自家人自豪啊。但曾几何时,老屋不再骄傲了,反而略感自卑,甚至丑陋了。
墙,灰了,没有了亮彩;门,黯淡了,没有了光鲜;屋檐,不再反射出耀眼的光芒了;围栏上的图案,不再栩栩如生了;不锈钢闸门,已透出了锈色;加上墙上挂着的亲人的遗照,呵,不禁伤心落泪……
但是……
儿时顽皮胡乱粘贴的图纸还清晰可见,那有我的痕迹。门上的油漆,红的依然鲜红,黄的依然艳丽,乌黑的毛笔字依然入木三分。墙上那自成一家的雕画图案,还那么富有艺术感。看着大相框里的相片,一张张勾起一片片回忆。看着父亲与母亲年青时候的样子,忍俊不禁;看着旧时的合照,如今,先人已逝,一阵伤感;看着儿时的我,相片最多,因为已离去的爷爷最疼爱我,小至三四岁,大至十五六岁,显示着时光的飞逝,岁月不留人。
小叔是教师,依然焕发着书生气质,只不过也禁不住中年发福,小肚腩也出来了。婶婶皱纹多了,肤色也黑了,不变的是那笑起来露出两排白净的牙齿。也许,就是这个笑容俘获了小叔的心的吧。长得飞快的堂弟堂妹们,还是那么可爱。
睡在前厅的弹簧床上是我儿时夏天的最爱。因为那凉快,风徐徐地吹着,爷孙俩舒适地睡着,也许,还做着同一个梦呢。
还有很多很多……
结束家乡之旅,回望故乡的土地,又不禁想起了以前的追风少年,还有坐在后座指导、保护的爷爷……
故乡,是生我养我的地方,这种特别的感觉是永远都不会忘怀的。现在的我还在求学阶段,没有物质上的贡献,只能将我的思绪寄托于此篇章中。以后,如若我有了钱,我定会再次回到家乡,为建设家乡出分力!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