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校园文学网

首页 > 新闻> 缤纷文社

我网校园作家黄宇散文集《划痕》出版

时间:2012-06-29 16:08:06     作者:新闻要闻      浏览:9592   评论:0   

 




广东青年作家黄宇散文集《划痕》日前由线装书局出版社出版发行

出版时间:2012-7

ISBN:978-7-5120-0565-5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2)第125981号

 

 

【作者简介】  

黄宇,80末90初,广东雷州人,广东校园文学网特约校园作家,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写手,自由撰稿人,在各大报刊发表文字几十篇,喜欢摄影、旅游,行走在城市不同的角落,与文字对话,与灵魂相触。

 

 文坛又一新星(代序)

谢友义

 

黄宇是一位很勤奋且在广州文坛上崭露头角的新秀,在2012年2月,参加广州市作家协会青年分会成立大会时认识了这位新当选的第一届理事会副秘书长。《划痕》是黄宇的一部散文集,这文集共有八辑,洋洋洋洒洒二十多万字,读黄宇的文字总有感受,有一股亲情的呼唤着,温暖着,涌动着,给人深深的印记,《寒假杂忆》中写着:

每逢假期回家,父亲总会打来电话询问回家的路费是否足够,他总是说逢年过节车票涨价,然后回头会给我寄上。虽然每次父亲问及过年归家的路费是否足够时不会在电话中提及念叨我回家,却也从他亲切和蔼的语气中聆听出一份思念。在父亲与我讲电话之际,母亲偶尔也会在他的要求下接过电话问及我学习生活上的难处,然后尽其所能帮我解决。 

有时怕长途话费昂贵,父亲在寄送生活费用时总会以短信方式告知,当我手机上响起熟悉的信息提示音时便知道那是他无声的亲切问候。始终知道,最念着我回去的,是父亲,还有那经常对我嘘寒问暖的母亲。当我凝望到奶奶在送别爷爷时那凝重的神情时,却默默于心颂着这位孤独老人在面对暮年无尽心理煎熬时的坚强。 

奶奶是孤独的,在步入暮年之际,正准备安享天伦之乐时诉说,上天却无情地夺走了与她一起走过风霜雨露,相伴了七十余年的老伴。奶奶是不孤独的,她还有我这个长孙,那个她最疼爱的孩子。 

黄宇就是这样的人,给我的印象不太言语,甚至给人的感觉有点木讷,但为人和善,很有思想。谁说:年青不懂事,懂事时不年青。从黄宇的身上,我觉得懂事、感恩同年龄没太多的关系,他的作品中字里行间给读者一种爱的传递,起码他懂亲情,懂孝道,我想这也许是作为一名文艺工作者基本的底线吧。他的文学功底扎实、叙述优美,有一种悦阅感,如《绵雨》:

年后第一个雨水节静悄悄地降临了,带着它在空气中漫舞的牛毛细雨与寒重湿气,扬扬洒洒,洒洒扬扬地从绵绵阴空中飘落至人间,飘到了这座古老的小镇。窗外的空气轻轻抚摸着我冰凉冰凉的鼻尖,嘴里呼吸出融入团团似轻纱般的薄雾,夹杂着清冷的气息。飘絮在寂静的房间,荡漾在繁华与落寞并重的大气里……

黄宇为人厚道,创作勤奋,我同他是忘年交,尽管他还是个在校生,但他通过不懈的努力,已取得了硕果累累:在《作品》(网络版)、《羊城晚报》、《华夏散文》、《天下诗歌》、《课堂内外》、《剑南文学》、《问道文学》、中国作家网(散文栏目)等处发表作品。曾获全国高校征文一等奖,广东高校校园作家杯一等奖,及全国,广东各文学大赛奖项数十种。2007年9月起被广东校园文学网评为月度“广东校园文学新星”、“特约校园作家”、“2007年度广东校园文学贡献大奖”等等。黄宇还年轻,作品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凭着他的执著与努力,我相信黄宇必定攀越文学高峰的。

我期待着今后他有更多更好的作品问世,同时作为广州市青年作家的代表在创作水平也真正能代表广州。

 

2012年3月

(谢友义: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广州市作家协会副主席)

 

 [NextPage]

 

入木三分

——写给《划痕》的序言

 

 李泓业

黄宇初次出版个人散文集,把书名定为“划痕”,邀我写序。我本想以自己年龄尚幼,并且从来未写过序言来推托。然而黄宇认为寻同龄人写序更能引起共鸣,我终是却辞不下,便取《划痕》的书稿一读。

全书分为七个特辑,依次为“风轻云淡”、“恋恋红尘”、“恒爱弥留”、“蓝色季末”、“幻灭年代”“行吟他方”“森罗万象”共35篇文章,涉及浓厚的亲情,真挚的友情,朦胧的爱情,初入社会的经历以及对社会底层生活的关注等主题。黄宇的文章,胜在对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他可以从纷繁复杂之中找到自己想要的,能够拨动人心弦的物事,然后通过文字进行记录,划下印痕。

从第一辑的《环城南街》里便能够感觉到黄宇细腻的内心。小卖部里卖雪糕的老人,藏在抽屉里写满字的信件,脑海中不停回放的老旧歌曲,午夜里清晰安宁的心境以及写给一直暗恋的女孩的情书……岁月的故事,总是如梦如幻,因为回忆中的画面,是再也无法触及的过往,无论是开心还是悲伤,后悔还是心酸,统统都逃不过流逝的时光。然而回忆就是最宝贵的痕迹,不必忧伤,风轻云淡。

读黄宇的文章,便知道他是个爱书之人,阅读量足够广,所以古今中外的各种诗词和典故都是手到拈来。从杨贵妃说到了虞姬,从海子说到了但丁、莎士比亚和歌德,又从李清照说到了林黛玉,他的思绪穿梭了时间和空间,带着他对这些人物浓浓的敬仰与同情心,把这份情感化作文字,成为划痕。

黄宇还是个温柔和善解人意的孩子。在《父亲》一文里有这样的描写,“这次回家我没有再次提醒父亲剃须,却终于知道那是他的默悼,他的不修边幅只因那茂密的胡须中承载了太多沉重的深爱。他的沉默是一种沉心的爱,这种爱能穿越任何时空。当我再次踏上返校的征程时,同样的车,同样的人,同样的景,却是不同的时光,原先不知时光竟可以残忍到将一个人的身躯彻底湮灭在岁月长河里。”黄宇没有直接明确地说出父亲的心情,而是通过对父亲的胡须多次反复的描写来反映。儿子与父亲的关系,父亲与自己的父亲的关系,作为父亲对痛失女儿的感受,都是那么真实而催人泪下。有些事物看不见,但是会留下划痕,也许划痕也看不见,但你能清晰地觉察到它的存在。爱就是其中之一。

黄宇的文章有一种力道,仿佛每一篇就是一个划痕,而我觉得这些划痕入木三分。很多90后作者的作品都是堆砌华丽的辞藻而缺乏足够的内涵,而黄宇却用平实的语言带给我们比较深刻的东西,实在难得。我和黄宇在去年于重庆南川举办的第二届90后作家联谊会上见过一面,感觉是个沉默而有内涵的男生。希望他能在文学路上越走越远。

2012年4月

(李泓业:90后作家,已出版长篇《震撼》、《水逝光华》)

责任编辑:
0
欠扁
0
支持
0
很棒
0
找骂
0
搞笑
0
软文
0
不解
0
吃惊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