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并不想写悲伤
我写过很多悲伤的小说,悲伤的诗。我从来不喜欢悲伤,不喜欢写悲伤的小说,不喜欢写悲伤的诗。时常幻想郭敬明笔下那逆流的悲伤之河是什么颜色,到底有多深。可能是缺乏足够的想象力,我从来都想不透。
我说了,我不喜欢写悲伤,可偏偏心中的那一丝悲伤浑浊点,在我笔下却上百倍地放大,膨胀,连我自己都吓了一跳。
记得以前语文课学了首欢快的诗歌,老师叫我们仿照那首诗的格式在课堂另作一首。
过了一会,大家都作好上交给了老师,老师一篇一篇地读着。
“春天”、“阳光”、“快乐”、“欢笑”、“风铃声”这些轻松欢快的词语频繁出现在同学们的诗里,老师面带笑容,同学们也听得乐呵呵的。
我的心越揪越紧….
又读到一篇,老师的笑容忽然消失了,眉头皱起来。我知道,那篇肯定是我的。
我写的那首诗叫《秋伤》(是我那篇《秋,我的最爱》的寓意诗),写的是感伤秋天的离去。
为什么要写这个?我很想像同学一样写那些快乐的东西,可快乐的东西在那一瞬间我总是想不起来。而我想到的东西并不快乐,于是那些“枯树”、“落叶”“冷风萧瑟”、“冰锋刀刃”之类的不带有一丝喜意的词句频显诗中。
老师课后曾担心地问我,说我这是为赋新诗强说愁啊,还是一贯心境悲凉?我说我不知道。不过老师说我诗中最后那句“地球是圆的,四季不变……”到是给了人重生的希望。
其实并不想写悲伤,但我还是很欣慰。
现在觉得,要是写悲伤的诗,能让悲伤的人从中重新看到新的希望,那宽泛地说,这难道不也是一种喜吗?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