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校园文学网

首页 > 原创> 散文·随笔·短信

“猛子”赤卫大队长

时间:2008-06-17 00:00:00     作者:蒋任南      浏览:17736   评论:0   

 

                                                 

                        作者:李业光 蒋任南

    

袁禄山,大革命时期,是湖南省资兴三都苏维埃政府的赤卫大队长,作战勇敢,后因龙溪游击区陷落,他不幸被捕,被敌人杀害,年仅22 岁。二十一世纪的今天,笔者经过近一个月的采访和查阅相关资料,发现袁禄山这位当年的革命先烈,有着许多可歌可泣且鲜为人知的动人故事。  

 

                         年轻“猛子”好打抱不平                             

袁禄山,于1906年出生在资兴市三都镇辰南村石背组一户贫苦人家。父母生性忠厚老实,靠卖豆腐为生,常年累月,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袁禄山在兄弟姊妹中排行老五,卑微的社会地位,在他幼小的心灵中,早早地埋下了仇恨黑暗旧社会的种子。  

袁禄山小时外号“猛子”,是近几个村落的“孩子王”,从小就爱打抱不平。有一次,他和几个要好的伙伴在邻村木瓜塘前的小涧里捉鱼,发现当地大土豪袁家宝的老婆正在用扫帚死命的抽打跪在晒谷坪上的婢女,不一会,婢女就被打得皮开肉绽,鲜血直淋。这小女孩浑身颤抖,不断地哀嚎着,可土豪婆无半点怜悯之心,还是不住手。袁禄山看在眼里怒在心头,于是向小伙伴们发出暗号,各使眼色,待心领神会时,他们几个人就佯装作争抢鱼儿玩的样子,一起向晒谷坪冲去。袁禄山冲在最前,他急驰到土豪婆身旁时,故意将手中的鱼网套住土豪婆的头,使劲一拽,土豪婆重重地拖倒在地。这时,后面冲上来的小伙伴趁势你追我赶,纷纷从土豪婆身上踩过,疼得她鬼哭狼嚎,待她爬起来时,袁禄山等人和婢女已跑得无影无踪,气得土豪婆捶胸顿足……                                  

据革命老人袁才奇生前回忆,袁禄山在原资兴县北乡三都辰冈岭的程水书院读书时,文章和字都写得很好,由于勤奋好学,作文在班上都是排在前几名。袁禄山在程水书院毕业后,考上了资兴县立中学,由于家境贫寒无钱送,借又借不到钱,他只能将继续念书的奢望深深地埋在心里,在家过早地挑起了自谋生路的重担。当时,他起早贪黑,到附近的桐叶垅煤矿作挑脚,把煤挑到蓼江市或香花乡的桐梓树下的河边码头上船,以便将煤船运到湘江沿岸的城镇或衡阳、长沙等地。每天的挑脚钱,勉强能裹肚,日复一日的煎熬着。  

世事的沧桑,苦水中泡大着袁禄山,也磨炼着袁禄山。他长到20岁时,已是一个魁梧高大英俊的小伙子了,两道剑眉奇异过目,一双虎眼炯炯有神。他臂力过人,七甲袁氏祠堂有一对一百多公斤的石锁,他一手一个就能举过头顶,绕晒谷坪走一圈,而脸不红,气不喘。每逢春节“舞狮子”,他身披“狮皮”,一个纵步可跳上叠起的四张桌子,然后旋飞下桌如燕子掠水一般穿过天井进人第二个厅屋,令观者张口结舌。平时,袁禄山喜好习武,使刀弄棒,娴熟自如。但他最喜欢耍大刀,几十斤重的大砍刀在他手里耍起来,呼呼生风,一番腾挪跳跃,左旋右转,犹似蛟龙出海,胜过猛虎下山,人们看到的是一片白光闪闪,听到的是阵阵风声,就是看不到人,令观者拍手叫绝。他有胆有识,弱不欺,强不怕,常逞能“主持公道”,深得一班热血青年拥戴。  

 

                         参加革命心都是“红”的    

1927 年“马日事变”后,袁作恕(革命烈士,大革命时期曾担任过共青团资兴县委书记)秘密潜回老家三都。一天,袁禄山挑脚回家,路过袁作恕家,老同学相见,分外亲热,当晚两人抵足共眠,谈到深夜。袁作恕当时已是中共党员,与袁三汉(资兴七里镇人,红四军36 团副团长)一起参加过农民运动讲习所的训练。言谈中,他深知袁禄山这些年辍学后,生活过得十分艰难,反抗意识十分强烈,作为昔日程水书院的老同学,他知道禄山的为人与才干,于是邀请袁禄山同他一道搞农会工作。袁禄山经袁作恕的一番“开导”,喜不自禁,欣然同意参加革命,从此他积极为党工作,成为了当时资兴县西北乡很有能力的农运骨干,这样他由袁作恕介绍,加人了中国共产党。  

1927 年“七.一五”事变后,革命形势急转直下,到处是腥风血雨。袁作恕被迫离开三都前往广东找党组织,袁禄山也回不了家,只有暂时在煤窿里潜伏下来。1927 年11月下旬,袁作恕随同朱德、陈毅的部分南昌起义军从广东进人资兴,朱德在资兴党的活动分子大会上传达了党的“八.七”会议精神,要求立即通知潜伏下来的农运骨干聚集三都。此时,袁作恕想到了袁禄山,第一个通知了他。袁禄山接到通知后,立即下山与袁作恕联络,当时聚集的还有袁三汉等,他们立即着手成立资兴县三都苏维埃政府的筹备工作。经过一番周密的准备, 1928 年2 月 5 日,资兴县第一个红色政权三都苏维埃政府成立了,袁禄山被任命为执掌生杀大权的赤卫大队长。 1928 年3 月 9 日,资兴、郴县、永兴三县农民自卫军共3000余人攻打资兴县城,袁禄山率领西北乡片的农军猛扑县城,他身先士卒,一马当先,第一个从城西北角杀入县城。由于敌我力量悬殊,县城反复易手,袁禄山手拿大刀片,连续三天杀进杀出,与敌反复争夺,大刀寒光闪闪,敌人见之仓皇逃窜,最后终于被农军占领县城。这一仗,袁禄山的大刀杀出了威风,以至“北乡猛子袁大刀”的绰号不胫而走。当时,袁禄山分到一匹白马,同年4 月,资兴农军随朱德、陈毅上井冈山时,路过资兴团结垅的悬崖时,白马不幸坠崖,马鞍被一瑶族同胞一直珍藏着。袁禄山不但自己献身革命,还带着新婚不久的妻子曹金玉,还有妻弟和外甥李全古一起上了井冈山,编在中国工农红军第12 师第36 团,他被任命为第3 营营长。  

袁禄山原则性很强,办事果断,不论亲疏,执法如山。当时,他的妻弟因贪污缴获过来的20 块大洋被人检举,他派人查实后,决定严惩,实行大义灭亲。其间,妻子苦苦哀求,求他刀下留人。亲情为难之际,袁禄山严肃地对妻子说:“革命革到你弟弟头上,你就为他说情;革命革到你头上,我都不会容情,像你这样,我党军纪早就废驰,我又如何统军?”说得妻子羞愧难当,作声不得,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弟弟让丈夫就地正法了。  

1928 年5 月下旬,红36 团奉命回师资兴开辟井冈山外围根据地,迅速建立了龙溪游击区,部队番号改为红军资兴游击独立团,黄义藻任团长,袁三汉为党代表,李奇中任参谋长,袁禄山仍任3 营营长。7 月,朱德、陈毅率部从井冈山下来攻打郴州,资兴独立团得知攻郴失利后,党代表袁三汉立即组织精兵强将到东江一带接应,袁禄山奉命作为接应的负责人。在接应过程中,他率领接应部队攻滁口,下渡头,一直冲锋在前,退却在后,一支驳壳枪,一把红缨大刀,杀得敌人闻风丧胆。 7 月25  日,袁禄山率部在东江接到朱、陈部队,并将他们护送到布田后,才返回龙溪根据地。                                          

说起龙溪根据地保卫战,可说是当时大革命时期地方游击队“土法”作战精彩的范例。当时,在团长黄义藻、党代表袁三汉的带领下,袁禄山和战士们利用杨家坪、下中塘一带山高林密、路口险要的有利地形,发明了“垒石战法”。就是在敌人必经之路的险要高山上,将砍下的大树截成小段,堆集在半山腰,两头用树藤拴住,树后又堆满大石头。当敌人经过时,四面山头往铁桶里燃放鞭炮,哔哔啪啪作响,犹如机枪声,霎时砍断拴在树上的藤蔓。大树段木和大小石头,顺着陡峭的山势,轰然倾下,一时段木飞滚,石头横飞,打得敌人屁滚尿流而狼狈逃窜。  

随着形势的恶化,龙溪根据地陷落了,党代表袁三汉牺牲,袁禄山冲出重围后,只身来到与汝城县交界的镰刀湾找唐天际的部队,未接上头,因唐天际的部队从汝城过广东去了。当时,资兴、汝城一带已是一片白色恐怖的景象,汝城大土豪胡凤璋正在搜捕打散的游击队员。资兴的清乡委员会已将袁禄山上报至省清乡委员作为要犯进行通缉,他已无法在湖南藏下去了。他打听到在贺龙部队干革命的哥哥袁福山在湘西的慈利和大庸一带活动,于是准备绕道永兴去湘西,结果在湘潭因人告密不幸被捕……  

 

                         大义凛然砍头始终不跪  

资兴清乡委员会将袁禄山从湘潭押回资兴后,曾三次过堂,用尽酷刑,威胁利诱一一施行,皆无半点收效。无奈,敌人决定将他杀害。  

那是1928 年阴历十一月,一个古老的山沟县城资兴(今资兴市兴宁镇),北风呼啸,阴雨霏霏,寒气逼人,寒风中笼罩着一派萧杀气氛。不一会,一位个子高大威武不屈的年轻人,被五花大绑,斑斑血迹显露于单薄的土布衣服上,他后背插着一块“枪决共匪袁禄山”的纤长木牌,在几十名荷枪实弹的国民党清乡队员押解下,沿街向城外东门口走去。街两旁店铺门口不时站满了人群,他们含泪默默向英雄告别。人们聚集着悄声的说着话,赞扬袁禄山的英勇不屈,但却被伪清乡队员无情的轰散了。  

袁禄山虽然遍体鳞伤,但他始终面露笑容,昂首阔步地走着,不时朝两旁店铺门口的群众微笑点头,算是与资兴人民最后的道别。一路上他高喊着:“共产党万岁,毛委员万岁!”伪清乡队员用枪托朝他打来,他还是喊,伪清乡队员没办法,只得找来棉花塞在他口中堵住。到东门口行刑时,伪清乡队员要他跪下,他就是不跪,并猛力吐出嘴里的棉花,使劲高呼“共产党万岁,毛委员万岁!”的口号,他大义凛然,对刽子手说:“我跪天跪地跪父母,岂能跪你们这群祸国殃民的强盗!”行刑时,他视死如归,含笑喝完了3大碗烈酒,一口一个吃完了了3个大包子,又对刽子手说:“你们这帮狗强盗,招呼点,过十八年,老子又是一条好汉……”他话音未落,敌人的枪响了,子弹从他下颚穿过,随后又是几枪,他那高大的身躯才倒在了他求解放的土地上,鲜血染红了大地……  

袁禄山牺牲时,年仅22 岁。  

 

作者:蒋任南(湖南省作协会员 中国自由撰稿人)  

通联:湖南省资兴市晋兴路西边村马路边154号信箱       

邮编:423400  

 

 

【编辑按】:  

前辈详细介绍了革命烈士袁禄山同志的成长故事,介绍他战场上勇猛善战,待人处事雷厉风行的大将之风,面对敌人压迫时刚直不屈的英雄形象,让后辈对这位烈士肃然起敬。感谢前辈一直以来的辛勤工作,向前辈致敬!  

                                                         编辑:冬日阳光  

                                                            2008.6.17  

  

责任编辑:
0
欠扁
0
支持
0
很棒
0
找骂
0
搞笑
0
软文
0
不解
0
吃惊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