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校园文学网

首页 > 原创> 散文·随笔·短信

变形计

时间:1970-01-01 08:00:00     作者:吴晓冰      浏览:9612   评论:0   

变形计——不舍的村学观后感

《变形计》这一栏目之前曾经看过,通过给参与者调换环境以感受另外一种完全不同的生活,我一直觉得这个节目非常有意义,不管是对大人还是小孩,而在本周马克思主义的课堂上,老师给我们播放的这一集变形计,更让我坚信了这一点。

这一集变形计名叫《不舍的村学》,两个互换的角色分别是北京重点学校府学小学的苏老师和湖南凤凰县的九龙小学吴老师。这两位老师所处的环境用“天壤之别”一词来形容完全不为过。苏老师所在的学校里全是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每一位学生都按部就班地享受着极好的教育。而吴老师所在的学校,是一间光线阴暗,雨天漏水的破房子,里面只有一块擦得发白的黑板以及一些破旧的长凳子和长椅子,十几个不同年级的学生每天就挤在一起同时上课。

其实,在互换的过程中,我注意到的不仅仅是苏老师与吴老师,我更多地注意到了这两个地方的学生,在这两群生活在不同地方的孩子们身上,我看到了一些让我感到震惊、心痛、无奈的东西。

1.府学小学学生与九龙小学学生的区别

性格上的区别

府学小学的孩子给我的第一印象是活泼,天真,是纯粹的孩子。在吴老师第一天来到班级时,这些学生围着他一个接一个地问:“老师,你们那边的学生是不是没有书包?”“老师,你们那里是不是没有高压锅?”“老师,你怎么穿着军鞋来上课?”这些孩子直率的好奇,让吴老师黯然落泪,看见他转身低头擦泪的那一瞬,我仿佛感受到了他内心那无法言喻的辛酸和无奈。这些从小就衣食无忧的快乐孩子,怎么能够想象那些远在山区的同龄人的生活?他们又怎会料到他们这些无意的问话,在吴老师看来每一句都是刺得他生疼的利刀?

而在我眼中,九龙小学的学生则截然不同,他们身上有着的是淳朴、成熟、懂事。在刚接触苏老师的时候,这群孩子显然没有府学孩子的开朗外向,他们很整齐地站成了两排,每张好奇而兴奋的脸上都露出了两排牙齿,他们没有主动问起苏老师关于遥远的北京的问题,却很热情地回答了苏老师的疑问。这群孩子有不少是留守儿童,而这种没有父母在身边而又极度贫困艰苦的生活正是造成他们与府学孩子性格差异的原因。过于艰辛的生活,使他们不得不成熟,懂事。在父母外出打工的家庭里,11岁的丽枝早已成为了家里的支柱,而6岁的妹妹连枝也已经会做很多家务活了。当我看到这些孩子俨然一个小大人似的熟练地忙活着做饭时,内心震惊之余,深处也隐隐地翻起一阵疼痛。

有一天,有一个学生给苏老师交来了学费——稻米和黄豆,而苏老师则决定到市集上把黄豆卖掉换钱给九龙小学的学生们买几本书。在苏老师兴奋地数着用黄豆换来的二十九块钱,自言自语地说:“一会回去可以给孩子们买点书”的时候,班长吴甜英却说了一句让我感受极深的话:“买个屁啊,买书……”话中充斥了不满,但过了一会儿她却在书摊前看书看得入了迷。甜英之所以会说出那样一句话,不是因为她讨厌看书,而是因为她觉得用学生抵学费的黄豆换来的钱去买书实在是太麻烦吴老师了,在她看来,在这种条件下,吃得着的食物远比摸不着的知识来得实际得多。看到这里,我的心又一股难受,到底是什么,让这一群原本应该无忧无虑的孩子过早地为生计奔波忙碌?到底是什么,让年纪小小的他们对生存的认识如此深刻?

    教育上的区别

对于府学小学孩子与九龙小学孩子在教育上的差别,我不是从教学设备、教师水平等方面发现的,而是从孩子们的朗读中感受到的。就读于府学小学的崔桐,在老师和家长面前背诵的那首《望岳》让我有一种忍不住要鼓掌的冲动。他背得确实很好,咬字清晰,流利顺畅并且情感跌宕起伏。而九龙小学的学生在朗诵时给我最深的印象是那一张张憋红了的小脸。他们读得很用心,很响亮,他们大力地张着嘴仿佛要让宇宙都能听得到他们的声音,他们的热情让我震撼,但他们那并不太标准的普通话却让我感到了悲哀。为什么,一群这么渴望学习的孩子连学习一口流利标准的普通话的机会都没有?为什么同是一片蓝天下的孩子,所拥有的东西却如此地不同?

2.难道他们走出大山就能跟我们一样吗?

毫无疑问,贫富差距是导致府学小学孩子与九龙小学孩子产生差异的最大原因。而贫富差距不仅仅会拉开教育水平上的距离,甚至会造成不同地区各人尊严、社会地位的差距。在节目中有一幕给我了不少感触,那就是孩子们爬上山顶,对着远处招着手大喊:“我们都想去北京!”他们渴望走出那座大山,走出那种贫困艰辛的生活,在他们想来,只要离开了现在生活的地方,再往外踏出一步就到达了他们内心所向往的幸福舒适生活。但难道他们走出了这座大山,就能真正地轻松起来吗?谁能保证在大山里生活了十几年甚至是几十年的他们在城市里能活得更快乐?

其实到北京体验城市生活的吴老师在一周内情感的起伏变化正是很多从大山到城市的追梦人的心境缩影。吴老师到北京后给我最大的感觉是,他无时无刻都有一种潜在的自卑感,也许他自身并不承认,但从他的言行中,他总是让人感觉到他认为自己不如城里人。从“我毕竟是从乡里来的”到“这些孩子都是天之骄子,都是宝贝”可以看出,吴老师不仅仅认为自己比不上这些城里人,就连家里边的那群孩子也同样地、无可避免地比不上眼前的这群城里的学生。尽管其他老师和编导组的人员都非常地热情对待吴老师,可是他心里依旧有一根拔不掉的刺儿,那根刺儿刻着他的出身。

自卑,是很多农村人到达城市后的潜在心理状态,不管出门前他们多么雄心壮志,热血沸腾,当真正来到了一个完全陌生、与家乡几乎完全脱节的地方时,他们总是不自觉地卑微地低下了头。本来环境的不适应已经给他们带来了重重困难,而周遭某些人的异样眼光对他们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看着这个在北京停留了七天的吴老师,我仿佛看见了凤凰县里那些渴望走出大山后进入城市的孩子。

难道走出了大山,这些孩子就能像城里人一样活着吗?不,这是一个绝对否定的答案,至少他们绝对不能立刻像一个城里人一样活着,走出了大山,他们要面对的还有很多很多。

3.但在现有条件下,他们必须要走出大山,我们又可以为他们做些什么?

尽管对来到城市后的生存有着数不尽的未知,但走出大山却是这些孩子摆脱贫困落后的唯一出路,也许到达城市不一定能实现那个徘徊在心里多时的梦想,但留在山里人生就必定不会有任何改变。所以,他们依然必须要走出大山。

贫富差距是导致孩子们立志走出大山的重要原因,经济上的贫富差距导致了教育上的贫富差距,而教育上的贫富差距又进一步地使经济的贫富差距拉大。也许有人会说,经济上的贫富差距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解决的问题。是的,但我们可以从教育上的贫富差距入手,为这个恶性死循环切开一条生路。我们可以通过国家拨款、慈善机构捐款、甚至是对师范生进行规定下乡教育实践时间,给山里的孩子们提供更好的教育,赋予他们更强的能力,让他们在城市里能站在更高的起点出发。

而就城里人来说,对于这些外乡人,我们不仅不应该理所当然地认为他们低人一等,随便地给他们抛去几个不屑的白眼,相反地,我们更应该以礼相待,尽力给予这些背井离乡的人们热情、帮助、关怀,让他们感到就算梦想很远,但身边仍然温暖。

4.放眼长远,改造农村才是治本之计

正如前文所提到的,走出大山是这群孩子的唯一选择,但绝不是最佳选择。如果说,孩子们留在农村受到的是过早的体力折磨,那么,他们从农村走向城市并扎根于城市的过程中,所受到的就是过甚的心理折磨,而后者比前者更让人感到疲倦、绝望。节目中的吴老师在经历了七天的北京之旅后回到那个属于自己的凤凰县,他心里的那一句:“终于回到家了”让我也不自觉地长长地吁了一口气,仿佛放下了心里的重担。难道在城里的他真的比在村里过得更加舒适?那为什么他当初要在北京出走?为什么当他最后回到家时连呼吸都变得顺畅、舒心起来?

明显地,走出家乡并不是改变这些农村人生活现状的根本办法。我认为,治本的办法是直接改变农村现状,而不是让农村的人们被迫地摆脱农村。只有加强农村建设,让农民感觉到生活提升的希望,让农民有胆量去尝试参与改造农村,才能真正改变农村与城市的天渊之别。另一方面,农村教育必然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我们应该让孩子们尽可能地拥有能力、知识,使他们不至于必定要离开家乡另谋生计,让他们有足够的力量和胆量留下,改造家乡。但这个理想依然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和援助,对,他们不仅仅依靠国家,他们也需要你和我的帮助。

责任编辑:
0
欠扁
0
支持
0
很棒
0
找骂
0
搞笑
0
软文
0
不解
0
吃惊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