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校园文学网

首页 > 原创> 散文·随笔·短信

雷公岭游记

时间:2008-10-01 09:52:47     作者:蒋任南      浏览:17738   评论:0   

   

雷公岭位于东江湖的东北面,它海拔 1515 ,终日云雾缭绕,一年四季很少看到它的真容。偶尔霜天放晴,天空蔚蓝如洗,雷公岭雾散云销,它的雄姿就俨然如矗立于东江湖边的一块巨大丰碑,茫茫然如耸立于万仞群山中的一个昂首挺胸的巨人。  

“不识雷岭真面目,只缘未到山巅时”,当地人经常这样说。暑去秋来,金风送爽时刻,带着几番夙愿,怀着一番探奇索隐的奥秘心理,我和乡文化站的张站长商量,决定翌日攀登雷公岭。时值  19911016日上午 930 ,我和张站长还有文化站的小李,在向导沃水村李方田的带领下,携带若干温乎乎的“蒸红薯”干粮,背着水壶,还悄悄带上了“傻瓜”照相机,兴高采烈的上路了。  

随着崎岖的羊肠小道的出现,我们慢慢的前行着。向导李方田,四十开外年纪,一脸密碴碴的络腮胡子,嘴角经常挂着几番憨厚纯朴的山民般的微笑。他是资兴市黄草乡(当时黄草还未设镇)沃水村坪洞组的组长。他今天心情格外爽朗,听说我们要去雷公岭观光,就放弃了一天的活计,甘愿奉陪我们上山。他着一身淡蓝衣服,那被米汤浆洗过的皱褶还依稀可见,脚穿一双发旧的解放鞋,一付硬朗的身板走起路来两脚生风,带着一阵阵山里人的韵味。他走着,回过头来戏谑着说道:“今天去雷公岭,也名去望仙,因为雷公岭当地人又称它为雷公仙。去的人心诚则灵,否则就会雾漫山巅,无法观赏它的真面目了。不知你们今天各位心诚否?”我倔犟地打趣道:“大胡子,灵不灵,在于心诚,但最终心诚还靠决心!只有登上去了,才能一览‘庐山’真面目......”引得大家一阵哄笑,在密匝匝的树丛中传出一阵阵悠扬的回声......  

道路是“之”字形向上蜿蜒,过了半个多小时,我们三人都已累得气喘吁吁。还好,我和张站长都是穿的回力鞋,多少抬脚动腿都还算利落。而乡文化站的小李,一个正值豆蔻年华的女青年,可能这一世还是头一回爬这么艰难的山路吧。她不时用两手撑脚,一步一挪地向上爬行,脸色由于气喘不畅而憋得通红,简直是艳如桃李了。前头李方田走得更欢,还不时的催促着我们加油,后面小李步履艰难,我们打趣着:“贵族小姐,加油吧,跟不上时代步伐啰!”小李也不甘示弱,坐下来脱掉了高跟鞋,换上了洁白的女式力士鞋,又拼命的往上赶。我们到得一处山垅,这里是一个很好的休息地。旁边出现了一个用杉皮盖顶,底下支撑几根杂木的窝棚,只见几根杂木棒绑扎而成的样式就是一付床板了。床板上的被子凌乱着还没有整理,锅碗瓢盆一大摞,几块锅巴冷落在一旁。李方田指着这些零乱物说,这就是复修雷公岭一带防火线的村民们的临时聚居地。他们人已经上工去了。我们在这小憩着,聆听着那潺潺的溪流声,偶尔远处还传来几声清脆悦耳的泉水叮咚声。小鸟鸣声啁啾,婆娑起舞摇曳晃动的树木扇动起徐徐的微风,抹去了我们涔涔的热汗。掬一捧甘甜凛冽的清泉水,一口喝下去,沁人心脾,惬意无比,顿消一时的疲乏。坐久了,在这山林里是要受凉的,李方田及时提醒了我们,一行人就又很不情愿的上路了。道路更加难走了,踏着铺漫的枯叶,脚下噗噗的发出声响。虽然觉得如地毯般舒坦,却也得格外的小心才是,否则得摔个仰八叉。那紧贴着地脊而生的龙灯胡子,就是那叫“过江龙”的中药草,一种长藤似的长满绿色毛绒的植物不时迷蔓路边,绊脚碍事。还有那枯朽的古树静躺在路的中央,我们只得采取钻过去或跨过去的方式,来避开它的横亘阻拦。说来也怪,今天太阳时隐时现,一片片的迷雾时时袭来。我们有些担心,今天要是雾锁雷公岭不就麻烦了么?!疲惫焦虑的小李不时询问,还有多远?!李方田还是冒出一句那样叫人哭笑不得的话,一半还差一大截呢!时针已指向十一点半,巍峨的雷公岭顶峰已在云雾缭绕中时隐时现,我们快活得一个个像小鸟般欢庆着,登登登,直往上冲刺。倏忽间,眼前一亮,我们面前是一大片灌木林迷漫于眼前,身后幽幽的密林又在身后隐没了......  

“作好准备,我们要爬千步岭了!”李方田叉着腰,向我们发出了最后一道“命令”。  

千步岭,实乃几百步将近千步的石级台阶,直通到雷公岭的半腰。我们踏着青石板上那暗绿的青苔,缓缓前进,石板发出咣咣当当的有节奏的声响,细细听去,犹如古筝被雄拨了几下而发出的琴韵。两旁的松树迎风劲舞着,像在欢迎我们这几位不速之客;一簇簇并排几棵像兄弟紧拥在一起的云株树,挂满了毛刺的硕果,绽开着,地上布满了一颗颗墨珠似的仁儿。捡几颗,衔在嘴里咀嚼着,格嘣直响。路旁矮矬的野果实黑油油的透熟了,还有那可解渴的野布栗子、苦菜子、洋头付,都在向我们招揽生意,任我们采撷品尝。只有那青翠欲滴的冬桃,挂在树上,煞是可爱,要到冬季交春时节才能大饱口福,现在是可望不可食了,真遗憾。小李两眼望着椭圆形丰腴可爱的冬桃,差点馋得直溜涎水了。台阶在我们的脚下缓缓流淌逝去,我们到达了雷公岭脚下。在一片光洁清亮硕大的石头块上,我们席地而坐,望着绵绵不断跌宕起伏的山脊,那乱云飞渡的情景让我们陶醉了......我们举起了相机,揿动了快门。  

这里已是将近 1100 的海拔高度了,坐了一会儿就略显丝丝凉意。李方田不时催我们上顶峰,我们怀着胜利的喜悦,踏着弥漫的茅草,拨拉开挡道的灌木,终于爬上了雷公岭的第一个寺庵。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修复防火线的村民正在挥锄除草,古铜色的臂膀在阳光下舞动。他们用惊奇的目光注视着我们,并和李方田寒暄着。我们踏入蓬蓬人深的茅草中,步入坍塌的寺庵。这里已是残垣断壁,只见几处石碑横七竖八的躺于茅草中,至于此寺庵修于何年,已无从考证。我寻找到一块靠于断墙的石碑,扯一把茅草拂去那年久的渍垢,依稀显露着字眼:重建雷公仙碑记——重建石菌山序,接下来就是辨认不清的序文。最后落款是:大清乾隆四十一年岁次丙申冬月穀旦。  

我们沿着一条石阶又往上攀行,旁边偶有湿润和茂密的野草以及一丛丛密密的灌木林。李方田不无感叹道,原先这里有一口常年不断流的清泉水,今年干旱也干涸了。我们边走边看,张站长相机亮光一闪,偷拍了我们上山爬行的憨态。又到一个山坳,这里又有一个寺庵,隐藏于瑟瑟抖动的茅草之中。这里门洞尚存,后殿堂已是只剩下一堵剥落的矮墙。还有一座孤零零的佛像合手清坐,两眸眯缝,静心养气。它的旁边簇立着几根香柱,和残留着烧过的纸片灰。远远望去,还仿佛有香烟缭绕之意。还有不知是哪时游人香客留下的依稀可辨的祭祀品。其余的石佛像和木佛像不是断头就是失臂,七零八落扔于茅草瓦砾中,惨不忍睹。碑文上到处镌刻着累累伤痕:某某到此一游,某某侠士到此仙游等等。碑文断角或裂纹,也已不成体统了。这两座寺庵毁于何时,众说纷纭,有说是山高雷公放电劈的,有说是“文革”时期焚毁的。作为旅游胜地也应保护,作为佛教胜地就应修复,但如果仅仅限于烧香拜佛那就不可妄加评论。在寺庵前,我们盘腿而坐,李方田侃侃聊起了那神奇的故事:在那许多年以前,有一个风 水 先生叫萧三四,带着徒弟,从广东方向循径而赤,觅到此处为一风水宝地,并用铜钱孔立锥而定座向。时隔几年,其母溘然去逝,欲葬此地。于是乎,千里迢迢扶柩运来此处,却大吃一惊,此地已被七姐妹合葬,据说是七仙女下凡,秘听信息,舍身合葬为快。萧三四后悔不及,只得在第一个寺庵择地葬下,悻悻而归。后来,人们就在这两处建立了寺庵,由和尚尼姑日夜诵经念佛。我有些半信半疑,问李方田七仙女墓冢现在何处?他遥指寺庵后的茅草堆说,那就是!我们静心聆听着,并在寺庵前合影留念,在寺庵前的瑟瑟抖动着的茅草中留下了那难忘的一瞬间倩影。此时,趁着午日辉映,云雾散尽,我们又急急爬上山顶,眺望那一望无余的胜景。往东看,只见远处峰峦叠翠,郁郁葱葱一片,汝城、桂东那片片原野,翡翠山乡尽收眼底。往西望,巍巍瑶岗仙顶峰隔湖相望,东江湖碧绿得坦荡如砥。郴州、宜章茫茫隐映在濛濛黛玉青色中。站在高高的岩石上,天似苍穹,天空显得博大而深邃,大地也显得富有和充实。俯瞰山脚,群山趋列,百般秀景应接无暇。那嵯峨险峻的山岩上,青松倒挂,秀草碧蓝。山涧里,丛丛蓊郁的灌木笼盖着山石,那傲立于山岩缝隙中的一棵棵独树,有酷似洋伞遮盖岩石的,有貌似蘑菇匍匐为岩石遮风避雨的。最为巍巍壮观的是那突兀雷公岭顶上的九颗岩石,犹如九龙欲飞。那巉石傲睨,风致岸然,奇姿怪异。细揣摩,刚柔相济,迥然不同。细看之,秀静如文,雄拔如武,奇葩奔放,含苞欲放,官帽正戴,虎虎欲斗,含珠颔首,纳寒吐暖,气吞山河,诸样龙形奇象,要有尽有。这些山川美景,我们真叹服这大自然的魔力,那鬼斧神工的塑造力,是能令一流的画家叹服而甘拜下风的。兴趣陡涨,我们指点远处烟波浩淼的群山,而说古论今。劲头来了,我们举起“傻瓜”,摄下了山脚下不时传来鸡鸣犬吠的村庄,记录下了清代官员头上顶带花绒似的官帽岩石。还有那远处不时聚拢的莽莽云海和飞渡的云块,都没逃脱“傻瓜”的锐利眼睛......  

累了,饥了,渴了,我们躺在光洁的岩石背上或斜倚如茵的茅草中,咀嚼着“红薯”干粮,喝着军壶中的泉水,倒也悠然自得。扑嗵、扑嗵,一只山兔不知是闻到了我们的“红薯”馨香还是我们吵醒了它的美梦,连跳三级从我们面前窜过。张站长扑过去抓,扑空了;小李举起“傻瓜”抢镜头没捕住;李方田微笑着瞅着,我瞪大眼睛注视着,就那一瞬间的几秒钟,闯入了这意外的趣事。最后大家埋怨张站长动作太慢没抓住,埋怨小李反应太慢没摄下这奇特的镜头。  

午后,太阳渐渐削减了它的余热,又慢慢地隐落到厚厚的云彩中去了。起风了,我们单薄的衣服被山风吹得扑扑响,大面积的云雾又像大兵压境一般蜂拥而来,不一会又淹没了山脊,漫住了山脚,远近相连,一片雾海茫茫。高处不胜寒。看看天气又不早了,我们只好把上山的疲劳让雷公岭的胜景融化,化作一股百折不挠的勇气,向山下慢慢走去......  

   

通联:湖南省资兴市晋兴路西边村马路边154号信箱  

作者:蒋任南(湖南省作协会员  中国自由撰稿人)  

电话:0735-3331694   13786567808  

邮编:423400  

                      2008-9-30   

 

 

责任编辑:
0
欠扁
0
支持
0
很棒
0
找骂
0
搞笑
0
软文
0
不解
0
吃惊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