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校园文学网

首页 >

  • 外国语学院2020年“家教动员培训大会”圆满召开

    外国语学院2020年“家教动员培训大会”圆满召开11月7日上午,外国语学院勤工助学中心于教三207举办了2020年“家教动员培训大会”,本次大会积极响应了学校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与知识运用能力的号召。校自强社干部代表、外语院高年级嘉宾郑金燕、陈德聪以及19、20级有意报名家教上岗的同学共同出席了本次会议。此次家教动员培训大会由勤工助学中心干部陈晓茵主持。    会议伊始,由校自强社家教部干部介绍了家教部的主要职能、家教兼职的注意事项、家教部的教员选拔细则等,如当前的家教现状、家教上岗证的定义,获得该证的帮助和影响以及考取家教上岗证的相关事宜,让同学们对家教和家教上岗证有了初步的了解。    接着,由两位嘉宾分享他们的家教经验。高年级经验分享嘉宾郑金燕介绍了家教前、家教中、家教后这三个阶段所需要做的准备工作以及相关的注意事项,如家教过程中的礼貌礼仪和家教后的反思与总结。同时,高年级经验分享嘉宾陈德聪讲述了他在家教工作中的亲身经历,让在场的各位同学深刻地意识到,一个优秀的家教工作者应秉承的工作态度以及通过家教这份工作,同学们可以得到的一些历练与收获。两位嘉宾都着重强调了负责、用心、真诚这三个要素的重要性。正如陈德聪总结时引用习总书记所说的一句话:“每个优秀的人,都有一段沉默的时光,那段时光是付出了很多努力都得不到结果的日子,我们把它叫做扎根。”这份家教工作也许很小,但对于同学们未来的成长,这同样是在扎根。这次家教经验分享,充分地展现了家教工作的意义与价值所在。    为了更好地让在场的同学了解家教这份工作,活动的最后一项是现场答疑环节。答疑现场,各位同学积极发言,针对家教的相关问题提出疑问,然后由高年级学生嘉宾和干部对此进行详细的解答。最后,以各位干部和嘉宾的合影留念拉下本次活动序幕。    本次家教动员培训大会,为19、20级的同学展现自我能力与知识水平提供了一个更为广大的平台,也对同学们进一步提高课余生活质量、丰富人生阅历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并将促使20级新生更快地适应和融入大学生活。

    2020-12-20 11:22:25 作者:
    • 0
    • 9731
  • 2020-12-19 22:56:22 作者:
    • 0
    • 9724
  • 生科院召开2020年考研工作师生午餐会

    12月17日,在学生考研的最后冲刺阶段,生科院于燕雷楼D栋505室举办2020年考研工作师生午餐会。生科院党委书记梁煜鹏、副院长(主持工作)刘锴栋、党委副书记覃静君、副院长王锂韫、孙余丹等党政领导班子,辅导员邸聪聪、潘晓艳及2017级考研代表出席本次午餐会。来自2017级的各班的考研代表们纷纷从专业选择、考研复习、考研心态、考研动力等方面介绍了近期的复习状况。生科院党委书记梁煜鹏在午餐会上表示,考研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但是考研过程中所深入学习的专业知识的积累都是珍贵的财富。“考研这么难的事情都经历过了,还有什么困难是克服不了呢?”梁煜鹏语重心长地说道。最后,他希望考研学子们在最后的冲刺阶段调整好身体,以最佳的状态去考取心仪的学校。副院长(主持工作)刘锴栋在午餐会中回顾了近年来我院毕业生的考研报名和录取情况,他表示学院会竭尽全力地帮助支持学生考研,鼓励学生目标和信心、迎难而上。他提醒考研学子在考研的最后冲刺阶段要充分做好“三个调整”,即调整知识点复习、调整生活作息、调整考研心态。在冲刺阶段劳逸结合、有针对性地进行扫尾复习、放松心态、调整作息。他祝愿考研学子能够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顺利地迈出坚实的一步,向考研学生表达美好的祝福。随后,覃静君副书记、王锂韫副院长和孙余丹副院长纷纷表示考研考的不仅仅是专业知识,而是个人意志力、自学能力和心理调节能力的结合,都希望同学们保持良好的状态,为自己的考研之路画上圆满的句号。在会议的最后,师生们一同共进午餐,现场气氛热烈。同学们深受鼓舞,纷纷表示一定不辜负学院寄予的厚望,坚定信心,争取取得优异的成绩。星光不负赶路人,时光不负考研人。考研这场战役即将打响,祝愿我院考研学子们在考研大军中激流勇进,顺利到达成功的彼岸。(撰稿/黎定欣摄影/徐晓丽多泳星初审/谢惠雯复审/陈浩然终审/邸聪聪)

    2020-12-18 22:33:02 作者:黎定欣
    • 0
    • 9778
  • 第12届“毛泽东颂”原创诗书画征稿评选在京揭晓

          由中国萧军研究会主办、中国萧军研究会华语红色诗歌促进委员会/中国萧军研究会楚北文化学会承办、北京乐陶朗读会/《楚北诗人》杂志协办,经14位义工评委曾祥书、赵福君、程仁全、马体忠、姜大才、赵志敏、胡广胜、李建长、阚雪林、魏明明、杨春风、张东旭、杨澜、周国辉等评选的第12届毛泽东颂原创诗书画征稿评选历时11个月,于2020年12月上旬在京揭晓。  著名学者诗人/中国萧军研究会法人/常务副会长/中国老子研究会会长/伟大抗战作家萧军长子萧鸣受组委会王治国、萧鸣、江山、房秀文、孙继祥、李长鹰、钟长弓、程仁全、蔡诗华等委托宣布中国萧军研究会“毛泽东颂”原创华语红色诗书画征稿评选结果:“第六届华语红色诗歌终身成就诗人”张炯、张庞、高瑛、吴思敬、陈满平、刘益善、张永健、王绶青、陈有才、匡文留、任长连、刘辉,“第三届华语红色诗歌特别优秀诗人”岳宣义、赵立德、孙建、石祥、萧鸣,“第六届华语红色诗歌年度卓越诗人”王德祥、林贵、张金春、周步、钟长弓、符文军、韩家水、马道州,“第六届华语红色诗歌毛泽东杯新锐诗人”陈家忠、王雨魁、冯静波、曾凯歌、李书民、杨玉英,“第七届华语红色诗歌杰出诗人”杨卫东、李虹、李辉、崔荣德、黄荣东、白志雄、刘栋军、刘金义、杨少勇、蔡诗国,“第五届鲁迅·萧军杯桂冠诗人”焦锐、殷江林、凌波、李思敏、方建华、李学利、江河、山川、于丽红,“第二届中国兵商·房秀文杯杰出军旅诗人”臧思佳、房秀文、王宇法、吴书贵、王明才、袁宏斌、胡修龙,“第五届屈原·蔡丽双杯杰出诗歌评论家”李迎兵、许庆胜、孙青华,“第五届王羲之·顾恺之杯书画大师艺术家”胡振民、王治国、李永金、赵立德、吴传玖、邢军纪、李少青、杨宪金、殷德江、康桥、郭曰方、殷江林、张国亮,“第五届王羲之·顾恺之杯书画大师新锐艺术家”马青山、许庆胜、蔡诗峰。    据介绍:该项“毛泽东颂”原创诗书画征稿评选活动10多年来坚持不收参评诗人/诗评家/作家/书画家参评费用,不收参加揭晓新闻发布会的领导嘉宾/诗人/诗评家/作家/书画家/评委等会务费/餐费,将努力凝聚各方力量与智慧打造一个服务好宣布中国萧军研究会·华语红色诗书画家之公益平台。 (程仁全/阚雪林/蔡诗华)

    2020-12-13 19:48:54 作者:程仁全/阚雪林/蔡诗华
    • 0
    • 10068
  • 【荐读】杨程:叶

    叶作者:杨程 1.生活一天的繁琐似乎就这样抛到九霄云外去了,叶和他的同事骑着共享单车回居住的地方。路上他们竟然大笑起来,这种感觉真让叶感到陌生,顿时他又觉得可贵。他抬头看身旁,马路上大大小小各种颜色型号的车子在断断续续地移动,一大片灿烂的金色光辉在整条街道上流淌,尤其是那些车窗玻璃——若隐若现的光芒,像有无数个错综排列的太阳,这般壮阔的景象使得叶忍不住踩得更快。他真想大声吼两声,但这是城市里啊,他找了个理由来控制自己——他就是这般拘束的人。“哦——我知道了,”他的朋友笑起来,急忙加速跟上来,靠近他。叶有点害怕,因为他骑车的技术不太好,他更加小心翼翼控制车子的重心,和朋友保持一小段距离。他朋友靠得更近,他就又往里面缩。“哎你怕什么啊!就是我说出你的心声了是不是?哈哈哈......你紧张什么啊?”朋友说话的语气,似乎找到了天大的宝藏似的,不愿错过,一定要抓住这个机会戏弄一番。“没有啊.......你自己想多了,是不是你自己有这种想法啊?”叶也把自己的声音提起来,他必须要反过去怼朋友了,他想。他也忍不住被这话题逗笑起来,时不时埋下头看自行车前轮旁的石子和琐屑。不过他朋友的音量依旧是他的好几倍,而且现在提到更大了,像要对天发誓一样。“哟......肯定是你对她有意思!你看......是不是想起她心跳都加快了?脸都红了哈哈.......”朋友终于把车骑远些了。叶笑着看前面的路,实在不想和这无聊的朋友扯皮了。不过有一瞬间,他真怀疑自己脸颊微微发烫。算了,这种事,和以前一样,很遥远吧!叶一下子有些伤感,不过这种感觉他早就习惯了。至少他自己这样认为。他们到了。小区门口旁,绿化带里的叶子簇拥在一起,一起受不均匀的阳光的恩赐。旁边围了一群人,高高举起手机朝同一个方向。有孩子断续的哭声。 2.旁观者“那边在干嘛哦?”朋友问。他们把车子停在旁边,一起缓步靠过去。一排人两只手高高举起手机,微微仰起头,目不转睛盯着手机屏幕。温暖的夕阳持续向整个地面散发热量。短视频就是这样拍出来的,叶这样想。他在心里生出一点厌恶。孩子的哭声更大了,时不时猛地哽咽一下,像被什么东西拧住了喉咙。随即叫得更大声了......断断续续,这嘶哑的声音让叶感到一阵揪心,仿佛他快要和那受责罚的孩子一同不住地咳嗽。家长未免太过分了吧,叶在心里这样感慨,同时终于用手拨开了挡在面前的两个拍视频的男人。距离他们大约二十米远的位置,有个穿着不整的男人————不,那是经历打斗的痕迹,裤子上也满是泥泞。那男人远看起来还有些魁梧,外衣的左手袖子已经脱落,在他庞大的身体后边飘动。此刻,他高高地跪在地上,左手死死抓住眼前比他还要矮的男童的手臂,右手不停得用力挥动,一次又一次击打男童的脸、头、胸,疯狂的手臂像是在一直寻找某个位置,又像是毫无生命的物体在发泄欲望。“哎呦,那人咋个了哦?”叶听到旁边一个女人的声音。“他啊,他好像是疯子......”“别个哦(别人)说的,他本来就有精神病!晓得不......”一个中年男子的声音,语气中透露出自豪,因为这显示出他是个消息灵通的人。他故意把声音提高了一点,似乎害怕自己的声音没法录进正在拍摄的短视频里。叶一直注视着不远处那幕血腥残忍的场面。孩子还在哭,每当他想用力挣脱男人的手时,疯子男人便对着他恐吓似的大喝一声,紧接着对孩子幼嫩的皮肤和身体,施行更惨不忍睹的暴力。起初的几秒里,叶完全被眼前的景象震慑住,愣在那了。当又一声男童尖锐的哭喊响起时,他很快被拖回到现实。他下意识地瞧围在旁边的路人。一眼望去已经很多,至少有20个人了。但他们中的大多数都站在原地,滔滔不绝地和身边的人议论,小心地伸出手指晃动。拍视频的不占少数。人们的脸一张比一张严肃,说话也越来越谨慎,他们不时来回側转身子交流讨论,似乎都在心底为羸弱的小男孩呐喊助威。斜射的阳光让一半的人沐浴在金碧辉煌里,一半人的脸则在昏暗里显出可怕的轮廓。暴力在持续。有过那么一瞬间,叶觉得身上迸发出一种冲动,他要冲过去,抓住那只挥舞的恶魔般的手,或者......把男孩抢回来......他也不知道怎么做。他突然想起,自己可能打不过眼前这个疯子......矛盾在心里厮杀,他感到一阵辛酸。而当他无意间瞥见那些高高矮矮的、大大小小的、像山脉一样的人影时,一种释然霎时降临,以一种惊人的方式盘踞在他心里,他好像又觉得舒坦些了。“我又何必要上去呢?”一个不知何时驻足下来的老奶奶忍不住了,问旁边的人。“你们为什么不去帮忙啊(救那个孩子)?”——她感到可能是自己没了解清楚,所以只是用不紧不慢的语速,这语气听起来,和一个好奇心顿开的儿童问的问题无异。“他手上有凶器啊,不敢上去!”一个身材高大的男子迫不及待地回答。“对啊,就是,你看他左手还拿着螺丝刀......”立刻有几米远外的人附和。叶这时才注意到,那个男人左手抓着一把黄黑条纹的螺丝刀,当他松开男孩手臂时,就用螺丝刀的两头乱撞男孩的身体。男童的头上流下几滴血水,此时男孩已经倒在地上了。他放弃了,或者说,他没有力气了......从叶的角度看去,男孩所处的位置像是篝火燃烧的位置,一束红光恰好照下来,照在人群中心的那块地(这给了视频拍摄很大的便利)。男孩像个祭品,即将在血和光里死去。他身后的人,以巨大的阵势充当背景......叶的胸口开始不住地膨胀并收缩,心跳加快——他在不自觉地联想接下来的景象。“旁观者就是施暴者。”他高中时,这句话被刀子刻在心里,他本以为自己早已淡忘,却不知为何在这时,这句话如海啸,带来了所有的记忆的风暴,席卷了他的整具身体......孩子在短暂的抽噎后,爆发出震人心魄的哭喊——叶这样觉得,那是最后的哭喊。眼泪?他一下子觉得两眼红热。他不顾后果地冲上去。用力甩开旁边那只敏锐的手。 3.两片树叶陶宇终于可以坐下休息了。一天的工作后,他躺在那张熟悉的椅子上。阳台,面朝傍晚的天空。他抽起烟来,呼出一嘴的白烟————望着小区几颗高大的树,他感到无比地放松。今天陶宇去采访了那个“见义勇为”的年轻人,本来还该采访另一个的.......想到这,他为自己不够完美的采访任务感到惋惜。又吐出一圈烟。不行啊......我就想这些吗?这个心灵深处的念头闪过。那个受重伤的年轻人才真让人捏一把汗。嗯,他不自觉地点头,鸟从不远处飞过。能第一个冲上去的,都是勇敢的人啊!还有另一个小伙......怎样的勇气......庆幸那孩子没有大碍,多亏了他们。当记者,也能目睹这样的事......陶宇突然感到一阵喜悦和欣慰,像极了一个沙漠旅人发现绿洲再回望走过路径时所获得的成就与自豪。只不过......听说旁边那些人......算了。他微微摇头,叹了口气。他掐掉烟头。女儿来了。“爸爸,爸爸!“女儿幼稚清脆的声音在靠拢,一口学校里的普通话,这让陶宇忍不住微笑起来。”你看,我找到两片叶子了!你看像不像?“女儿的两只小手捧着两枚大小相似的叶子。陶宇急忙让大脑加速运转。对,几天前,女儿的老师叫他们去找叶片————”要找到一模一样的两片叶子“,老师微笑着向小朋友们强调。陶宇看了看小姑娘捧着的两片绿油油的叶子。大小形状都非常接近了,只是上面的纹络......谁不知道老师的含义呢?陶宇把目光落在女儿身上,黄昏金色的美在她半边脸上闪耀,她的眸瞳敛满了笑意,等待爸爸的肯定。”嗯,哈哈,果然是两片一模一样的树叶,真厉害......”陶宇摸摸女儿的头,女儿涩涩地笑起来。 4.过往叶躺在病床上时,因为伤地并不厉害,没有什么痛苦,他的思绪就又开始胡乱跳跃了。一个人静下来时,他时常要面对这种奇异又有些让人排斥的心境。尤其是刚刚记者问他那些问题,虽然很平常————他早料到会问什么了,甚至做了些准备。但当他吱吱唔唔把记者送走以后,因为记者的那些问题,他几近不可避免地陷入这种灵魂上的寂静。而这种出奇的静,则像量子纠缠一样,会唤醒遥远的,多年前的的相同感受。叶早在潜意识里承认,这种感受可能将伴随他一生,从高中就开始了。跨过15岁的分水岭,不知到底是年龄还是陌生环境的缘故,叶感受到越来越多的焦虑和迷茫。他会想些可能无聊的问题————至少他自己在那时会这样认为,甚至在看到身边的人们都那般若无其事地工作学习时,曾一度怀疑自己是否有些异类。对未来,他是那样举棋不定,做不到老师口中的坚定,完全谈不上志向高远。说到梦想,他当然还有过不少,只是一个个......在外界的摧残和越发清晰的现实面前,似乎像路灯熄灭————不,其实他有......或许吧!要比学习成绩,他更是惨不忍睹。在他眼中,学校的生活是那般乏味,学习的方式简直枯燥到极点。所以他也会在不经意间,将一些和他一样厌恶学校这种神奇机构的名人记在心里,仿佛这能给他安慰。但他依旧要参加高考,接受老师日复一日的“鸡汤”,必须面对无穷无尽的试卷,还有高考倒计时带来的动人心魄的紧张......“时光逼着我们长大”叶记得住这句歌词,那是他喜欢的歌手唱的。从穿着校服的高中生,一转眼变成了当今的模样。中间经历过的千山万壑,他竟然模糊地记不清多少了。惟能记住的,是陪伴他一年年的慌乱与急迫————这种急迫的背后,竟然潜藏着像海一般的深邃,深邃到可以沉睡一个人,让他不复醒来。直到死去。一个人,一直都是。叶这样告诉自己。他手上和头上缠着绷带,一层层裹得紧密而严实。他望着医院的老旧天花板,那儿有一块巨大的黑色污渍,在墙角。他就微微偏着头,望着。他也越发为人与人之间的隔阂感到悲哀和无助,长辈与晚辈,男与女,不同职业,同学与同学,乃至朋友与朋友。想到这,他的心脏罗嗦一下。他还没有朋友伤得严重,他的朋友一直到刚刚都不能接受记者的采访,距离昨天的事都过去这么久了。叶偏过去看房间的门,看走廊,他觉得好像会有个熟悉的人和声音被送进来。没有。他继续陷入沉思。此时,他有些急切。高中时期的他为和自己争斗做出过各种各样的努力,当他在补课机构偶遇了童年的挚友时,他拼尽全力打破了恐惧,主动上前招呼。他不愿再错过了。那之前的许多个夜晚,当难以忍受的落寞降临,他为自己曾经对朋友的忽视感到懊悔不已————所以那次,他鼓起勇气。然而,他的错觉简直离谱。他们一起吃饭,一起走过一段小路。朋友似乎没有像他希望的那样说些应该说的(其实他也不曾仔细想过)。相反,每一句话,都展露出前所未有的陌生,这让他惊慌和不知所措。过去早已过去。所以,当他们最后分别,朋友收下他精心准备的礼物,费劲力气挤出一声真挚的“谢谢”时。他只是勉强笑了,那样欣慰,那样尴尬。一次次在希望,又在希望后跌倒,接受大雨一般残酷失望的洗礼。这就是他生活的全部。他的记忆飞速运转,仿佛要把他往地底拉。高中时班上有个不太受欢迎的女生。仅仅因为说话语气怪异的缘故,就成了班上同学肆意嘲讽戏谑的对象————这种行为非常恶意,在叶看来如此。班上同学对她的侮辱越发不可收拾,直到后来,经常都可以看到她与某个同学在教室里大吵,而旁边的同学则一脸期待地观看事件如何发展。她找过老师,班主任和她谈过,她也有在自习课上忍不住流眼泪哭着找到守自习的老师倾诉......叶相信,倘若不是迫不得已......班主任似乎力量有限,很多次就是把那几个最爱惹事的人叫过去不知道批评些什么。其他老师在遇到这种情况则立刻给班主任打电话。她肯定给父母说过。但事实证明,身边的人,不是不想管,就是没法管。当全班许多同学都排挤她时,叶也试着和她说话。直到她自己越来越不愿和人交流,叶就只有坐在座位上捏着笔看她怎样哭喊自己的痛苦。他眼睁睁看着一切的发生。那天晚自习下课,当人们都从亮堂堂的教学楼里涌出来时,叶看到她一个人在操场的角落里哭。叶觉得自己,太软弱,太————过分。他想起一个同学在教室里高声说:“没事儿,她得抑郁症关我们屁事!”说得那样不知廉耻。叶记得这句话,他记恨那个说这句话的人。但他又似乎,没有去恨的力气,他对身边世界感到的消沉,阻止他往前跨任何一小步。直到那个女生离开学校,他也没能再对她说什么。旁观者就是施暴者。想到这,叶没有以前那样愧疚了。不是因为弥补了曾经犯下的错,而是人在预知到未来的变好时,自然滋生出的幸福。而这种感受————似乎在刹那间,击倒了一切的迷惘苦思。他大口地吸进新鲜的空气。这是来自自然与森林最原始的馈赠,从茂密的一同沐浴温暖的叶丛中迸发,阳光击溃了每一片叶子独特的冷绿,将所有的温度揉和在一起,化作生命中最美的气息。叶的心按捺不住地颤动。他想起他的朋友冲上来时的情景。他被踹倒在那个疯子脚下,那个疯子以无所畏惧的暴吼发泄出对眼前这个不速之客的愤怒,他举起那把有红色液滴的螺丝刀将要砸下来。或许都要结束了,叶紧紧闭着眼睛。世界的绝望在呐喊,人的冷漠和疯子的狂叫弥散在每一寸空气里.....他的朋友从背后冲上来了......手机响了,叶打开手机,是朋友发来的消息:我OK,你在哪?晶莹的东西在叶的眼眶里滚动,他想要马上、立刻回消息的————要不是手指在颤抖。他又把头瞥向窗外,心里无限舒畅,像一个潜水者终于冲出了水面。夕阳终于落下帷幕,黑夜自地平线拔起。窗外的那几枝叶子簇拥在一起,在微风中摇曳,它们将一同面对接下来寂寥的夜晚,还有日复一日的太阳、月亮、星光......现在,他可以欣然接受现实,并且学会去享受了。叶觉得,今晚可能都睡不着觉了。  作者简介:杨程,南边文化艺术馆2021届文学创作委员会会员,多篇文学作品发表在《招生考试报》《看天下》《语花》等。

    2020-12-12 18:03:13 作者:杨程
    • 0
    • 10569
  • 【荐读】马子琼:狗啊,狗啊

    狗啊,狗啊作者:马子琼 夕阳西下的时候,狗儿遇到一个中年男人,它抬头,眯眼打量,又煽动鼻息,飘着一丝陌生的气味。于是它继续往前走,如果能在天黑之前回到茅草窝,便能得到一个窝头的奖赏。陌生人蹲下身,左掏有掏,拽出一根火腿肠来。“狗啊,狗啊,来,吃肉喽!”狗儿不认得这人的气味,但它认得肉的味道,它停下脚步,头颅向前试探。那人盘腿坐到黄土地上,剥着火腿肠。“狗啊,狗啊,慢慢吃。”“瞧你不嫌我,也不会开口说话,且听我几句絮叨。我小时候……哦,你那时还没出生呢,但我瞧你眼熟,想来想去,特像我养的一只罗圈腿黄狗。那条狗?它掉进了无定河里,湍湍急急的,一个泥沙浪打过去,没了影。村里人盼桥盼了好久,谁想一直走着土路去赶集呢。那路,嘿,甭提,我到现在还记得清,穿着妈扎的黑布鞋,兜了一趟,变成灰的了!坑坑洼洼,洼洼坑坑,也不晓得是怎的推出来的,两旁插着杂草,长而硬,懒得叫人除。我第一次独自上集市,还负着传话的使命。什么是传话呢,就是站在集市中央,扯着嗓子吼几声,来了人,我便把话转述给他,待他回去再转述给村里的人。卖鸡蛋的阿婆是个瞎子,给钱找钱她也不用操心,有时我买的多了,她连篮子一起递给我,摸索到我的手,笑着拍拍。”说到这里,狗儿已经呼伦吞完了那根火腿肠,心满意足地舔了圈嘴,它抬头望了望沉思在久远回忆里的男人,男人的眼睛则望向遥远的远方,似乎没有再掏给它火腿肠的意思。但狗儿似乎不着急离开了,摇了摇尾巴,找了个凹陷的土窝,在男人身边卧下。“那时候的日子真苦哇,人活的怎样呢?人活的比现在的狗还苦!我是家里唯一的男孩,用他们的话说,是独苗。家里有钱买鸡蛋买肉了,都紧着我吃,地里的活不忍心让我做。二姐没上完学就出去打工,拿下的第一月工资给我买了件新衬衫。那件衬衫呢,我一直小心翼翼地珍藏着,舍不得穿,可却在一次搬运行李的时候弄丢了,就像被命运弄丢的年纪轻轻的二姐一样,永远沉睡在了那个被叫作“白血病”的恶魔手下。我呢,我也懂事啊,我也争气啊,自从我能独自行动以来,就经常往公路边跑,看着一辆辆轰隆隆的拖拉机,推土车,客运车,甚至偶尔的小轿车缓缓经过,扬起一阵阵的灰土,我爬上路边最高的枣树稍,努力透过那灰黄色的雾霭,朝远方不停地望,不停地望。我要走出这地方啊,我总也要走出去的。终于,我望来了那辆把我载去县城高中的客运车,再后来,我入伍,经过客车,火车,客车的辗转,我在城市安了家,考上了公务员,甚至开起了小轿车,彻彻底底地走出了生长我的苦地方……”“滴——”突然,一声刺耳的喇叭声横叉进来,狗儿受惊地站起,看着从路边的拖拉机上蹒跚下来一个灰白头发的老大爷,他还没走进就朝男人大声呼唤着,“嗳!我们的大领导回来啦!怎的蹲在这呀!”男人缓缓站起来,尴尬地朝老大爷挤了挤笑容,“大爷,别说笑了,我这次回来主要是给爸妈重新修下坟,祭拜一下。我平时工作抽不开身没法赶回来看望他们,他们又过不惯城里的生活,没跟我享什么福,还早早受罪的没了,再有就……”还不等男人说完,大爷就走到跟前,爽朗地拍了拍他的肩膀。“别谦虚了,我都听说了,你大领导要给咱修路呢!我们都沾你的光,都感谢你!”男人像是被什么人戳破了秘密似的,脸涨的通红,嘴里喃喃地应和着。“是呢,是呢,再有就是修路了,路通起来了,咱们人出去就方便了,回来也方便了……路好,路好……”大爷又充满敬意和感激地拍了拍男人,随即满意地走了。狗儿疑惑地看看远去的大爷,又看看愣怔的男人,接着望向旁边的路,要修哪条路呢?狗儿不知道,况且修不修路似乎跟它没有关系。突然,男人腿一软,颓唐地猛跪在黄土地上,他双手撑地,紧握住面前的几缕黄沙,黄沙淅沥沥地从他的指缝中流下,和着几滴眼泪,重新流淌在坚硬的黄土地上。“这是我的黄土哇,是我的亲人哇…路修好了,我却再也找不到回来的路了啊!”  姓名:马子琼,南边文化艺术馆2021届文学创作委员会会员,现就读于江南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有短视频剧本写作兼职的经历。

    2020-12-12 17:58:07 作者:马子琼
    • 0
    • 1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