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校园文学网

首页 > 原创 > 长篇·连载·精品

长篇·连载·精品

  • 《赤脚找天堂》第四节

    [4、车站。开往秋天的地铁,再见了再见。]后来发生的事要不是盛放亲身经历就连盛放自己都不相信,时间的流淌无声地改变着很多很多东西,没有人可以预知下一分钟会发生什么,就如盛放爱好文学,为文字挣扎奔走的却选择了去读理科,离开了严老师的班后虽然盛放和自己的好兄弟清水并没在同一个班,但他和朝颜保持着信件联系。在新的环境,盛放开始长大了,虽然现在他没有完全成熟,也会多愁善感地偶尔忧伤但变得和清水一样开朗而大气。他自己的热忱责任心赢得老师和同学的信任在自己的理科班组建了浅草文学社,自己当上了社长。让盛放万万没想到的是在他高三时朝颜竟然转学来浅川中学了。在离开清水的那段日子,在盛放的生命中出现了一拨一拨的新朋友,新的友谊充盈着他的生活,但他还是无比地怀念他和清水在一起那一段快乐时光:一起吃饭一起走路,一起晨跑一起上网,清水用自己的体温温暖盛放经常冰凉的手心;在寒冷的冬天借着宿管不查房的每个星期五的夜晚,两个大孩子傻傻地挤在一张窄窄的床上,静静地听歌,紧紧地抱在一起………当朝颜一步步地向盛放靠近时,盛放似乎在一步步地逃避。是不是那种习惯了五年的距离突然拉近给了彼此不适?从前的彼此没有任何承诺,此刻的彼此突然拉近一切都那么陌生。内心封闭的朝颜没有真正的朋友,在这个陌生的环境里,寂寞地走在浅川中学的每一条路上,就连夜里的霓虹灯都已经熟悉了她遗落在路旁的孤单身影。盛放的心看着发疼。“我是因为你才来浅川,但愿我的到来并没给你的生活带来影响,来到这里我才发现我什么都不能带给你。可我实在不适应这里的生活,有的只是为了成绩不通人性的严师,为了分数而冷漠无情的同学,有的只是甚至是看得见的残酷的你争我夺!”在一个没有月亮的夜里,朝颜约盛放出来,轻轻地倾诉着。朝颜从小就是一个叛逆的孩子,因为父母避着学钢琴而憎恨父母,因为讨厌中学的一个数学老师而对数学永远失去兴趣,因为受到打击而无法控制地自卑,小小的脑子认为生活一片黑暗,怀疑着活着的意义。或许朝颜永远无法取代清水带给盛放温暖,但盛放却是可以温暖朝颜心底的冰凉的。“当我们周围的环境悲哀到无法更改时,我们唯一能去改变的就是我们自己,但身边的一切都变的烦恼浮躁时。我们唯一能去调整的是我们的心情。”盛放总是以一种大哥哥的口吻和她说话,毕竟她即将开始的旅程他曾经路过。一阵夜风拂过,吹散了朝颜和盛放的头发,似乎吹乱了一叠叠停泊在记忆里的往事。在即将离去的那一刻,朝颜突然停住,用一种哀求的眼神凝视着盛放,她说,盛放哥哥,答应我,就算是为了我,你要一切都好好的,用心去写你喜欢的文字,尽力去准备高考,去你想去的城市,过你想过的生活!将自己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集中在文学社的建设和高三的紧张复习之中,盛放越来越少和清水见面,只是偶尔地会走在一起简单聊几句。但是对于朝颜,自从那一次聊天后,虽然同在浅川中学却很少会面,见面也仅仅是一声简单的招呼。在那一年的夏天,朝颜、盛放和清水一起见证了那场白热化而没有硝烟的战争。当清水和盛放考完后去另一个城市旅行时,在那个布满雾的清晨,清水和蔼的父亲用摩托车载着他们送向火车站,他的父亲有着清水特有的爽朗的笑和足够的平易近人,从他笑容里舒张的皱纹里可以清晰地看到岁月的沧桑无情和父辈的勤奋与辛劳。让盛放万万没想到的是这一次是和清水父亲的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见面。在那个陌生的城市,盛放和清水查到了高考成绩,清水比估分少了70多分,与期待的重点大学失之交臂。而盛放也仅仅上了二本,其实那时的他也完全没想到他会与这个陌生的城市结下四年的缘分,并且就在第二次刚到这个城市时,听到清水的父亲出车祸的噩耗。原本约定的以后去同一座城市,上同一所大学,一起度过每一个不平常的星期五,但高考失利的清水报考志愿再次失利,那年的秋天,盛放选择去了一所不远也并不满意的大学,而清水回到了那个他们一起度过三年快乐时光的浅川中学,在挣扎中等待着来年或许灿烂的夕阳。我心痛地紧握那鲜红的录取通知书,他像弃婴在我的掌心哭泣。而从高考后就开始没有消息的朝颜一直没有音信,清水和盛放到过她家找她的,但她的邻居说自从高考完回了趟家走了就没回来过,就连家人也说不出确切地址。那个秋日黄昏,盛放即将踏上心的旅程,开始在那个陌生的城市开始四年甚至更久的生活。盛放在等待着那辆把他载想远方的列车到来之前,和清水再一次走在那个他们高三时曾经走过的废弃的铁轨,盛放仰望着夕阳,轻轻地问,为什么前世注定的缘分也会让我们在某一刻说再见,是不是每个人都仅是别人生命的过客,没有永远?清水用如身后大山般深沉的口吻说,相遇,同窗,同室,心灵近到不能再近,你的身旁我的位置终有人取代,但Never say goodbye!“ 我们都是好孩子,我们都会好好的!”这是在列车离开的最后一刹那清水说的。

    2008-10-09 10:26:53 作者:余传钊
    • 0
    • 9538
  • 《三代人的母亲》第五节(结局)

     (五)飞腾吧,客家红土地上的教育明珠 天苍苍,野茫茫/山之高,水之遥/黎明起舞,白露为霜/蝶梦成诗,悲欢惆怅/遥想长江滚滚/远望赣江滔滔/正值青春年少/叹岁月苍茫 叹岁月苍茫/鎏金年华,夜读诗歌少年郎/唱青春歌谣/春林葱翠,皱鹰逆风翱翔/高楼拔地,雨后春笋/青山绿水,鸟语花香/1958,虔州大地齐欢跃/2008,赣南师院建设奏新章渐渐地,校庆陈列馆开始人潮涌动,这群追溯历史的师院在轻盈的脚步中诧异着、感动着、留恋着。林家一家人仍在一张张珍贵而隽永的画面下驻足、浏览、回忆。“筚路蓝缕”到“山重水复”,“峰回路转”到“千锤百炼”,在金色的跨越壮歌里展翅腾飞,赣南师范学院的五十年旅程在这里隽刻、恒久。一幕的一幕,林浩然思绪一下子回到了建校初期的艰辛岁月;一幕接一幕,林革新似乎清晰地看到了在改革中前行的母校矫健的步伐;一幕又一幕,林礼民真实地感受自己沐浴在母校的辉煌与光荣之中,对未来的憧憬对母校的祝福在浩瀚的心海启航。正当林礼民沉浸在对美好未来的遐思时,爷爷轻轻走到他身旁,轻轻地拍着他的肩膀问:“你记得学校的第一任校长是谁吗?”林礼民耸耸肩自豪地说:“是李觉民老先生,父亲说我的取名就与他有关。”爷爷微笑着对他说:“原来你都知道了,那你更不能辜负林家和学校给予你的厚望。”一家人从校史陈列馆走出来,受益颇深、感慨良多。父亲意味深长地说:“现在我们一起去参观美丽的黄金校区,回望过去、铭记历史,我们才能感受到现在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才能真正创造更为美好的未来。”从父亲激情澎湃的话语里,林巧巧和林礼民一下子明白了父亲的良苦用意,伫立在行政楼旁边“精气神”文化石前,两个突然感觉自己一下子长大,强大的信念与力量充盈内心,坚实的精神支柱在自己前方永远雄伟地屹立着。阳春三月,艳阳高照,莺歌言语,鸟语花香。碧波荡漾的明湖侧畔,清澈见底的心源溪流,雄伟幽静的图书馆,恬静优雅的百竹园……黄金校区处处呈现着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路过一真桥时,林家停下脚步,伫立在桥上,观赏着美丽的明湖春色。林革新轻轻地挽着父亲林浩然,林礼民静静地靠在父亲林革新身旁。这时可爱的妹妹林巧巧诗情大发,谁也料不到她竟然背起了校史陈列馆结束语里的那首激情满怀、气震寰宇的短诗。一位路过的《赣南师院报》摄影记者抓拍到了这样一幅幸福画面:雄壮的一真桥上,恰好排成“心”型的林家六口,爷爷林浩然静静俯听桥下流水,父亲林革新默默平视明湖碧波,林礼民正在仰望着抬头背诗的妹妹,蓝天白云相衬,鲜花绿树陪伴……花儿终究是会谢的,人终究是会老去的,但林礼民深信爷爷林浩然的白塔记忆和千古诗文是永远不会褪色,父亲林革新的海归情深和教师奉献是永远不会淹没,妹妹林巧巧的学子寄托和执着梦想是永远都不会消融,你听: 赣南师院,旅途艰辛。五十年来,饱经风云。仰我校友,克俭克勤。爱校敬业,律己树人。懿德昭昭,桑梓为欣。伟业彰彰,遐迩闻名。今逢机遇,展示点评。缅怀历史,褒扬典型。史迹斑斓,难以叙罄。挂一漏万,野有遗馨。冀期来日,续写光荣,创建师大,再立奇功。愿我赣师,永远飞腾。名动南北,常报佳音。    编者按:      本文很好地体现了“以小记大”的写作手法,三个主人翁的命运不仅仅是与母校联系在一起,更少与祖国近百年来的命运息息相关。时间在前进,事情在不断地改变,唯一不变的,就是人的情感,人性的美好。                                               编辑:呼呼洁                                                   2008-10-9

    2008-10-09 10:06:19 作者:余传钊
    • 0
    • 9556
  • 《赤脚找天堂》第三节

     [3、单车。花开的明朗里,阳光漫过指尖.]在那个泪水与欢笑一起播种的日子,盛放和清水对阳光有一种近乎偏执的贪婪,即使严老师说明天又要月考了,清水还是如一个没长大的孩子,一样如夜晚寻找萤火虫般,在寒冷的冬日清晨和盛放一起寻找阳光,和太阳一起奔跑.在每一个黄昏里,凝望着阳光即将消逝跌落的角落聊天或者傻笑.直到严老师有一天拿着盛放只有42分的物理试卷来教室找他时,却发现自习课上清水换位置和盛放坐在一起,躲在倒立的课本下看彼此的手相.严老师气冲冲地闯进教室,扔下盛放的试卷,气愤的目光犹如一把把锋利的剑在盛放雪白的脸上比划,当他叫盛放出去时,盛放就能感受到风雨欲来风满楼的气势.严老师从发现盛放上政治课看小说,上数学课写作文说起,说到盛放的父母多辛苦盛放的物理成绩多差劲,盛放一贯讨厌那种经常用父母压人大道理说教的教育方式,更讨厌严老师那张僵硬的如一块冰冷的铁皮般的脸,所以他表现出一脸漠然.但后来发生的事让他再怎么都无法漠然了,因为真的来的有些突然.如果说严老师掏出一封朝颜写给盛放的信盛放没有一点惊讶的话,那当盛放听到他说不要再和高一(1)班的物理第一名清水交往,以便不打扰他学习,盛放就不会一把夺过严老师手中的信头也不会地夺门而出.严老师惊得半天没有缓过神来.让盛放万万没想到他一直都在期待的朝颜的信竟被严老师扣压了,难道这就是他说的对学生的一种关怀,为学生尽量排除外界干扰吗?那恶心的他为什么看着自己的物理那么差,不仅不鼓励他提高,还要拆散他和清水,让他不要去影响清水学习!盛放是和清水提过很多遍朝颜的,至少清水知道朝颜是盛放初二结识的知己,虽然没有同过班并且自从升初三时朝颜转学后,两年里就没见过面,只是靠着依稀的几封信联系着,他知道朝颜在盛放心中的重量,知道那些信件便是盛放对她最美的期待,那一分期待的重量甚至超过清水对远在他乡的絮言思念的重量.但当盛放对着他咆哮:“你以后再也不要理我了,我对你负不起责”时,清水的脸不小心抽搐了一下,他甚至不明白盛放为什么会突然会说那样的话,难道自己做了什么让他特别不高兴的事吗?在他俯首仔细地看到盛放桌面上物理试卷上如在滴血的“42”时,他突然似乎一切都明白了。“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就如你热爱你的文字一样去热爱学习,热爱生活,就算是为自己,为仍在另一个学校的朝颜去过出自己生活的精彩!”实话说,清水虽然很用力吐出每一个字,但说得并不很精彩,可正是这几句并不精彩却满怀关心和理解的话语,让盛放突然从严老师那受的委屈中解脱出来,似乎颠倒过来的世界此刻又回到了原来的地点。看着盛放心情不好,清水主动提出骑自行车带盛放出去兜风,外面的天空碧蓝的如平静的湖面,欢乐的阳光如疫区年活泼的孩子在树叶缝隙跳着格子,在集市的路口,清水和盛放一起咬着盛放最喜欢吃的酸酸甜甜的冰糖葫芦。坐在单车上的盛放如小孩般被这种单纯而纯粹的幸福感染着,要是他将此刻的心情流露笔端,那又是一篇脱俗的美文。那时候,他希望长长的跑道可以没有尽头,这样我们就可以牵手走一辈子。快乐一辈子。那时的快乐,如此简单而随意。但是盛放并没有写,他只是有些伤感地问清水:“清水,你相信永远么?我们会永远在一起吗?我们在以后我们都找到自己的幸福后把家搬到一起吧,这样我们就可以天天都那么开心了!”清水淡淡地一笑,他有些深沉地说:“以后即使我们不在一起也会和在一起一样的,只是傻孩子,有一天会有人取代我的位置,把你这个不会善待自己的人照顾的好好的”……

    2008-10-09 09:31:13 作者:余传钊
    • 0
    • 9537
  • 《赤脚找天堂》第二节

    [2、菊花,盛放。遇见你是最美的意外。]1:35,窗外的风声和雨声似乎更微弱了一些,盛放轻轻地摊开稿纸。认识清水是在盛放疯狂地迷恋文学之后,在疯狂小丫头朝颜喜欢上盛放之前。那年的秋风拂尽所有的枯叶的忧伤,菊香溢满整个浅川中学,稚气未脱的盛放和清水,穿上整齐干净的校服,一起站在教室的阳台里,发呆、傻笑。楼下不停地飘过学长学姐们匆忙的脚步,盛放和清水用好奇和不解的眼光看着人群中的忧伤眼神,他们突然笑不起来,曾经的那么多快乐时光就可能从此按上暂停键,高中的“炼狱”生活就此开始。盛放清晰地记得,三年后的那个秋日黄昏,在那个废弃的铁轨里,盛放仰望着夕阳,轻轻地问,为什么前世注定的缘分也会让我们在某一刻说再见,是不是每个人都仅是别人生命的过客,没有永远?清水用如身后大山般深沉的口吻说,相遇,同窗,同室,心灵近到不能再近,你的身旁我的位置终有人取代,但Never say goodbye!在那个“黄叶飘飘、硕果累累平凡却又冰冷的秋天”(清水语),清水曾经这样傻傻地在浅川中学的那棵梧桐树下解释过他们相遇相知的缘分:“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才换来今生的擦身而过,前世的五千次回眸才有今日的同班同室,前世的五万次回眸才可以有今天的心灵相通!”此时的盛放幸福地笑着,小嘴儿翘得如婴儿咬过的奶瓶软嘴:“那是不是前世的我们什么都没做,一直都在回头呢?!”第一次遇见盛放时,穿着白色衬衣、米黄色棉裤的嘻嘻嘻哈哈地笑着的清水显得特别热情,他似乎对这个住在一起说话声音柔的像裹着棉花腼腆得有点像小女生的盛放很感兴趣,拉着盛放有些冰冷的手在浅川的校园不停地走走看看,不说很多话,但清水总能让盛放有些僵硬的表情变得“生动”。浅川中学不仅是全国的重点中学,而且是远近有名的“花园式”学校,在这里有市里最勤奋的学生、最有钱有势的家长,当然也有像盛放和清水的班主任严谨声这样因严肃闻名校园内外的严师。盛放和清水所在的高一(1)班是全学校的领头羊,所以即使在寒冷的冬季,带着啤酒瓶底般厚眼镜的严老师总会在起床铃响起的前20分钟不定时地来敲寝室门,那拳头与金属响亮而清脆的敲击声滑破清晨的宁静,将一个个的美梦击打的支离破碎。盛放正在温暖的被窝里幸福地留恋时,这时传来清水急促的叫唤:“懒猪,昨天不是说好早起在运动场跑三圈的么?耍赖的是小狗哇!”清水总是能在严老师敲门之前起来,然后在严老师要求的起来跑两圈再上早操的基础上多跑好几圈,运动场上的他有如勤劳的蜜蜂辛勤彩着运动的快感!盛放听后一骨碌地爬起来,谁愿起在清水面前当一条不守信的小狗呢?何况起来和清水一起沐浴这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倾听胶鞋与布满沙子的地板“嚓嚓”的摩擦声,一起和清水闻着荷塘那边的菊香,该是一件多么美妙的事!当盛放和清水一阵并不很激烈的运动后,学校的广播一般都还没响起,他们总喜欢坐在操场旁边那块充满馥郁花香的草地上,盛放拾起飘落在清水肩上的梧桐花瓣,用力在那白色的花瓣上留下深深的指甲痕,白色的汁水流过指尖,清水说那是阳光下暗藏在花儿笑容下的眼泪。不大爱说话的盛放总喜欢听到清水在自己如鸟儿般在自己身边唧唧喳喳地叫着,即使在后来他的生命中出现了朝颜,腼腆的盛放在清水的影响下已经变的开朗活泼,安静的盛放还是习惯倾听。似乎永远都不会有烦恼永远都生活得精彩的清水不知疲惫地和盛放说着童年趣事、身边乐事,侃电视聊音乐,说理想谈学习,偶尔还提及一些比较大的话题,比如生命比如爱情,即使盛放大部分时间不怎么说话,但清水似乎什么都可以是话题,永远都有说不完的话。但是有一点,清水和盛放从来不聊文学,当他看着盛放不知疲惫地写日记,校报里不断地出现盛放的名字,他看着盛放写他们两个人生活的文字---《遇见你是最美的意外》时,他突然变的无语,盛放似乎用心灵的语言最好地诠释了他内心深处最真实而他自己又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的情感.在这个菊花飘香的季节,虽然不时有一丝丝的凉风拂过,盛放依旧觉得很快乐很温暖.当清水用宽厚的手温暖他冰凉的手心,拉着他一起去上课吃饭散步时,一种满满的幸福感如电流般传遍盛放的每一寸肌肤.

    2008-10-09 09:29:58 作者:余传钊
    • 0
    • 9535
  • 《赤脚找天堂》第一节

    一群坠入凡间的天使,迷失在青春的森林。低回迷离中,徘徊着,挣扎着,寻找一双走路上天堂的娃娃鞋......    [1、午夜。恐惧如墨汁渗透夜的肌肤。想念。]   零点的钟声早已敲过,可此刻的夜,喧闹着,找不到半点盛放早已习惯了的宁静。   回旋的风,“呼呼”地击打着紧闭的玻璃窗,窗子似乎随时都有破碎的危险。秋雨,仿如在天空中撒了一大扎细细的银针,一枚枚穿透夜的心脏;屋顶破旧的瓦片,匍匐在木制梁阁,“沙沙”地呻吟。   夹杂在风声雨声中,远处不断地传来飘渺而又清脆的鞭炮声、唢呐声、锣鼓声、哭泣声......   看看时钟,已经凌晨0:53了。在屋外的喧嚣声里,盛放一阵阵胆寒,手紧握着笔,悬在稿纸的上方不停地颤抖。白帜灯下他蓬乱头发的倒影,顿时仿如雪地里被风吹过的稻草剁。    盛放一直以为前世的自己是火种的守护者,所以上帝安排今生的自己去陪伴黑夜。他总是那样,当黑夜如同暗涌漫过,他握起他那支从高考战场带出的钢笔,如一位勇敢的握剑将军,在沉痛与茫然奔涌、悔恨与恐惧翻滚的海洋里,挣扎,前行。   很久都没见过清水了,也不知道在那个熟悉的浅川中学是不是真的过的好。就在几小时之前,最后的一抹晚霞即将落下天幕,电话那头清水的声音依旧那么爽朗、亲切,盛放甚至嗅到了顺着电话线传递过来花香和阳光的味道。从清水如溪流般流淌的声音里,找不到半点高四生活里的压抑和悲愤。    每个星期五的黄昏,盛放都会就如虔诚的教徒等待真主的来临般等待那熟悉的电话声。盛放习惯了清水爽朗的性格、不羁的笑。清水从不会让盛放失望,直率的他也不会说再见。随是黄昏,但每一次电话结束时,盛放都能听到:“可怜的孩子,晚上要早点睡,晚安!”盛放总是像小学生回答老师的问题般轻轻地回答:“恩,我会的!”     “滴滴答答”的时钟已经敲过1:13,远处那吵杂的声音充斥着盛放有些“嗡嗡”叫的耳朵。清水是认识一帆的,至少盛放曾经含泪和他讲述过一帆的故事:这位年仅15岁的聋子和他的聋子父亲、生病的母亲一起相依为命。盛放曾一再和清水强调:因为一帆有他勤劳勇敢、爱他关心他的母亲,他便永远都不会失去这个世界的声音。   想到这,盛放笔的突然从手里滑落。当此刻窗外所有的鞭炮声、唢呐声、锣鼓声、哭泣声都在为一帆的母亲唱最后的挽歌,盛放突然记起清水说过的一句话:这世上或许除了爱得深入骨髓的恋人,便没有永远的相伴,而生命因为曾经拥有而美好过的感情,只会化为一缕缕深深的记得,轻轻地飘落在记忆里。盛放紧握的拳头不停地敲击过额头两侧。    思绪在盛放的脑海里翻滚着,为着生计而在街道当清洁工的一帆母亲不能永远陪一帆听到世界的呼唤;清水的父亲不能永远用摩托车载着清水和盛放去火车站;清水不能永远在午夜给在电脑旁码字的盛放送牛奶和面包;盛放不能永远和朝颜说“晚安”;还有会在午夜给盛放煮荷包蛋面的母亲;在犁里操劳半生的父亲......    黑夜依然在这么静静地流淌,盛放感觉书房里的白帜灯灯光变得越来越强烈、刺眼。“该写些东西了,关于自己关于清水关于朝颜关于过去关于未来……”凌晨1:30的时候,盛放这样告诉自己。

    2008-10-09 09:20:41 作者:余传钊
    • 0
    • 9551
  • 《三代人的母亲》第四节

    (四)林礼民:我不怀疑我是师院发展历史中不可或缺的一页 我总是喜欢用文字表达我内心的成长历程和情感起伏。先秦诸子散文曲乐、百家争鸣诗文篇章、唐宋元明清历代长河史诗,无不用文字记录着那些逝去的过往,那些稍纵即逝的片刻,那些弥足珍贵的记忆。爷爷那一代白塔农场的记忆还记忆犹新,但建校初期的田径场早已在文革期间被拆毁后建成了纺织厂车间。中文系的爷爷在赣南客家家喻户晓的诗文仍在,但赣南师范学院艰辛的历史变革并不是所有现代的师院人所能深谙。父亲那一代海归者的光辉事迹仍在人群周围传唱,但那一代成长的《新芽》、《东流》已在另一个角落寻找更为凝重的价值;化生系教授的所做的各项科研成果至今乃至以后的一个很长的一个时期依然光辉夺目,但和我同龄的师院人有多少人知道2002年的那一次评建所付出巨大的牺牲和血泪?2003年秋,在赣南师范学院附属中学上学的我曾经随同父亲到达新开辟的黄金校区,在苍茫的山岭屹立、在稀疏的次生林静卧、在农家菜园环绕、在猪牛牲畜走动的新校区,我看到了岁月是如此的艰难,而希望又是在绿色的家园中如此茂盛。听父亲说,早在1999年1月26日,新上任的林多贤总书记快马加鞭,在全校科级以上干部大会上作了《关于校情再认识》的讲话,那一年学校审时度势,制定了《赣南师院2000—2002年发展计划》,提出了明确一个中心、实现两个目标、实行三维定位、做好四篇文章的发展思路。2001年。学院第三届教代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赣南师院“十五”发展计划》,林多贤书记作了《集全院之智,举全院之力,共同谱写赣南师院发展的新篇章》的院长工作报告。永远也无法忘记2002年学校在章贡校区征用的水塘和民房的废墟上建设起主干道崇德路、球场和游泳池;永远也无法忘记2002年学校评建期间爷爷和父亲忙碌的身影和成日布满血丝的眼眶,永远也无法忘记2002年的9月,爷爷和父亲为用行动实现“群策群力谋发展、促改促建求实效、爱校爱岗讲奉献”的精神,起早摸黑、废寝忘食。永远也无法忘记2002年的首次评估顺利通过后,爷爷和父亲像小孩子般如此兴奋而舒心的雀跃……父亲在科研与教学之余,总会在家里谈起首次评估磨砺后,学校取得的重大成就,我和妹妹林巧巧、母亲Linda听后总是在心中荡漾着一种无比的自豪感。不必说获得了开辟新校区、建立独立学院、获得硕士授权点三项跨越式的成果,就在教学科研中,学校获得了国家级科研课题、省级重点学科、省级重点实验室、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省级品牌专业、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省级科研成果一等奖、省级优秀教材一等奖等8项零的突破。2007年那个燥热的秋天,我参加全国普通高等院校招生统一考试,因为志愿服从调剂,我被录取到了赣南师范学院外语系,这就成就了林家一家三代“同窗度过”的奇迹。我的英语在母亲Linda的精心培育下成绩蒸蒸日上,在学校迎接国家教育部本科评估的这一年,我获得了全国英语演讲比赛一等奖,为学校增添了一份光彩。爷爷早在几年前就已经退休了,但他依然密切关注着学校的发展,在2007年的评建中,爷爷的校园诗歌受到了评建专家的一致好评,而我的父亲和我,站在师生的身份、凝聚学科课堂、营造校园文化,本着师院人特有的“精气神”(多谋思变、同心创业,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勇于开拓、追求卓越),用“以评促改、以评促建、评建结合、重在建设”评建方针,为促进评建工作的顺利进行和加快创建师范大学的伟大进程贡献着自己应有的那份力量。时间流淌,青春的歌谣在传唱,属于历史不可或缺的那一页,在岁月的风铃中,散发着淡淡而悠远的清香。 

    2008-10-09 09:17:05 作者:余传钊
    • 0
    • 9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