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校园文学网

首页 > 原创 > 长篇·连载·精品

长篇·连载·精品

  • 《三代人的母亲》第一节

     【作者声明】本小说旨在记录赣南师范学院五十年的成长过程,以献给赣南师范学院的五十周年华诞。小说中人名和故事情节均为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一)   春日清晨,在校史陈列馆目睹时光倒流 时值阳春三月,风和日丽的星期天清晨,赣州城区的空气异常清新,打着露儿的花朵儿竞相开放。冉冉升起的红日恰似熊熊燃烧的火球,金辉色的光芒由稀到密缓缓地洒向虔州大地。太阳从遥远的地平线探出头来,光辉一直从赣南师范学院章贡校区延伸到黄金校区,再由黄金校区驶向更为广阔的远方。在章贡校区和黄金校区清晨七点的晨钟敲响的时候,林礼民正坐在父亲林革新舒适的小轿车上,一起陪同的还有林礼民的爷爷奶奶母亲妹妹,一家人从章贡校区出发,全家首次集体到黄金校区参观校史陈列馆和美丽的新校园。正处在二十佳龄、风华正茂的林礼民在去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赣南师范学院英语系,这又为林家跟赣南师范学院的因缘增添了厚重的一笔。不管是在赣南师范学院师生面前还是外出到北京上海,甚至是出国到母亲Linda的故乡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州,林礼民都会很自豪地告诉大家:“我林礼民是07届赣南师范学院的新生,我父亲林革新是赣南师范学院化学系的教授,我爷爷林浩然是赣南师范学院的毕业的首届大学生,现在是赣南师范学院的退休教师。”林家是赣南正统的客家家族世家,祖祖辈辈一直居住在这一片红色的沃土上。林礼民的爷爷林浩然是赣南师范学院的前身赣南师范专科学校的首届大学生,毕业后曾在北京某部服过役,1964年光荣返回故里后,一直担任赣南师范学院中文系的教师。林礼民的父亲林革新在赣南师范学院化学系毕业后考入武汉大学研究生,在美国留学取得博士学位后,返回赣南师范学院任教。让人万万没想到的是,2007年参加高考的林礼民在志愿调剂的情况下,被录取到赣南师范学院就读。从此,林家和赣南师范学院结下三代来之不易的深缘。比林礼民小三岁的妹妹林巧巧就近进入赣南师范学院附属中学就读高中,这位穿着洁白校服、扎着小马辫的可爱的小女生,对这次全家大规模出动,去黄金校区参观兴致勃勃、兴奋有加,在车上时不时拉扯着爷爷、父亲或者哥哥问这问那。在一家人欢乐的笑声中,父亲开车进入了朴素雅致、恢宏宽敞的黄金校区前门。坐在副驾驶室的林礼民透过车前洁净的玻璃,透过清晨异常清新的空气,细致地观察着清美壮丽的青春广场:中央的鲜艳的五星红旗正在迎风飘扬,广场两边杨青柳翠、百花齐放,一派朝气蓬勃、生机无限的景象呈现在眼前。透过大气磅礴的一教大厅,还能看见隐隐约约的“图书馆”三个大字。坐在靠近小轿车车窗已是72岁高龄的退休教师林浩然,不住地抬头朝窗外看,他突然拉起老伴方静珠的衣襟,像小孩子般兴奋地喊着:“你看!你看!”原来朝阳一会儿筛子过滤后的米线儿,一会儿又像天姑挥洒的碎金粒儿,穿过春晖园茂密的松树林,铺洒在草长蝶飞、花开鸟鸣的青草地上,顿时一幅阳光明媚、春色荡漾的山水画油然而生,活泼成趣,极为壮美。父亲提议先到校史陈列馆参观后,在全家一起徒步参观美丽的新校园,林巧巧这时翘起小嘴儿嘟噜道:“先在校园周围好好转悠转悠,再来参观校史陈列馆岂不是更好玩吗?”年龄很大但耳根并不背的爷爷听到小巧巧的撒娇,“呵呵”大笑地走到她面前,用宽大而厚实的手抚摸着她的头顶说:“这下你就不懂了吧,等下你除了校史陈列馆你就明白了,你父亲是特有用意的。”既然爷爷都能看出父亲是特有用意的,林巧巧仔细地看了看行政楼旁边屹立的那块大气磅礴的文化石,朝阳下遒劲有力的“精气神”三个大字显得特别鲜艳、厚重。小巧巧似懂非懂地跟在母亲Linda的后面,一起去了行政楼三楼西头的校史陈列馆。走进陈列馆,端庄大方的服务员接待了林礼民全家人。在有着书香和特殊的历史文化气息的校史陈列馆,林礼民和林巧巧一下子被五彩缤纷、珍贵有趣的图画和照片吸引了,林巧巧深情地读出了声:赣南师范学院,师专乃其前身。诞辰一九五八,今已五十华龄。回首漫漫长路,犹见滚滚红尘。师生披荆斩棘,留下道道履痕。幸有伟业传世,喜有俊杰扬名。现辟陈列专馆,珍藏信史轶闻。俾使我校文化,籍以凝练传承。壮哉先贤后秀,共铸赣师雄魂。父亲林革新和爷爷林浩然跟随在两位年轻人的身后,渐渐地两位男人的眼睛湿润了,时光似乎一下子倒流到了那一年1958,还有那一年1984。

    2008-10-09 09:15:19 作者:余传钊
    • 0
    • 9549
  • 《三代人的母亲》第三节

     (三)林革新:海归客家人赤子情深中的故土情深 父亲在我的心目中永远都是一座巍峨的大山,他没有高大挺拔的身材,却有着可以让周围所有人惊羡的才气;他没有为我提供显赫的家庭背景,却让我感受到了一位大学中文系教师家庭的清贫与幸福。母亲经常自豪地向我提起,父亲是学校第一任大学生,在那个依山傍水、风光秀丽的白塔农场,父亲见证了大学起步时的点点滴滴。母亲又曾哀伤地告诉我,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在那个特殊的年代,父亲坚守着岗位,但父亲不禁脱钩下放,而且得到了作为一位人民教师历史上极为残忍的待遇。1978年,父亲兴奋地告诉我,学校隆重召开了新时期的首次表彰大会,父亲作为一名一直工作在第一线的中文系教师,获得了一项让所有人振奋的荣誉。当时看到父亲那欣慰的微笑,年仅15岁的我郑重地告诉可亲可敬的父亲我以后的理想,我以后要做一名化学博士,然后出国留学,向世界人展示中国人的风采。父亲总是在茶余饭后和我们自豪地提起学校日新月异的变化:肖学明老师参加江西省数学教学研究盛会;尹力老师参加《物理化学》统编教材的审稿会;黄振泉老师参加全国化学化工辩证法学术研讨会;化学科郭国瑞等教师研制的增甘膦在实验室合成成功,并在省甘蔗研究所小面积试用;学校1979年成立的自然辩证法研究小组成为全国第一批自然辩证法研究组织;美国加州大学范新亚教授到学校讲学,成为新时期外籍学者来校讲学第一人;有志青年自行刻印出版的文学刊物《新芽》、《赣南师专学报》(综合版)、东流诗社的文学刊物《东流》等一系列繁荣校园文化的刊物在师生周围产生了强烈的反响。1984年,不管对于林家还是对于父亲工作的学校,都是令人振奋的一年,那一年4月,赣南师范专科学校重新恢复到1959年时的名称“赣南师范学院”,成为当时江西省两所省属本科师范院校之一。那一年的高考我被录取到了赫赫有名的赣南师范学院化学科。在这新的历史时期作为有幸走进大学课堂的同学们豪情万丈、英姿勃发,留下了色彩斑斓的记忆。记忆中的学校是那样的:校舍错落有致,道路整洁宽敞,绿树成荫,花果成行,梨园、桃园、柚园、亚热带植物园、葡萄长廊随风飘香,青春绽放。依然战斗在中文系的父亲如今已经荣升为教授,他总是告诫我在舒适的年代不要忘记了起步时的艰辛历程,在安逸的环境里不要忘记了自己心中的那份梦想。在学校本科教育的规范轨道上,我总能感受到父亲的榜样力量为我指引方向,为我提供前进中源源不断的最初原动力。经过孜孜以求、不断探索的艰辛努力,从赣南师范学院毕业后,我非常幸运地被武汉大学录取为分析化学专业的研究生,我15岁那年开始萌生的出国留学之梦在父亲的指引和学校的栽培中在萌芽、抽枝、枝繁叶茂,直至那一天在汗水和泪水的浇灌中开花结果。那一年,我走进美国麻省理工大学的冬天,我看见父亲晶莹的泪光和母校赣南师范学院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听父亲说,1989年7月,国务院学位办、国家教委发文批准赣南师范学院为学士学位授予单位。自从恢复本科后,在千锤百炼的探索旅途中,学校加快了科研步伐,积极开展地方历史文化和应用研究,逐步形成自己的科研重点。校内外交流也日益密切,学术氛围和发展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独自行走在科技发展大国---美国的公路上,我顿感自己国家的落后和巨大的发展潜力,我顿然明白了出国留学肩负在身上的重大历史使命。那一阵阵来自红土赣南的乡音为我这个魂牵梦索的游子带来了一声温暖的问候,带来了一股更加庞大的力量。从麻省理工大学顺利毕业后,我放弃了学校推荐的高薪职位,带着来自加利福尼亚州妻子Linda毅然回国。在美国德克萨斯州州长访问赣南师范学院的1995年,我回到了久违的红土故乡,回到了久违的赣南师范学院化学系,那一年,我的父亲毅然坚守在大学的三尺讲台,呕心沥血地日以继夜地默默奉献着;那一年,我可爱的儿子林革新年仅7岁。我贤惠而博学的妻子很荣幸地成为了江西省一所知名大学的外教,而我在不断开拓创新的赣南师范学院以一个海归者的身份,为母校献出我的那份感恩与那份赤城。1998年10月2日的赣南师范学院四十华诞庆典,在喜气洋洋的章贡校区,各界贤达和来自天南地北的校友代笔,共同追忆和讴歌母校四十年来走过的光辉历程和巨大成就。1998年9月,林多贤书记被省委任命为赣南师范学院党委总书记。在1999年1月26日林书记做了《关于校情的再认识问题》讲话,在全体师生弘扬师院人特有的“精气神”斗志下,赣南师范学院学院谱写了金色的跨越壮歌。2007年9月,我年仅19岁的儿子林礼民进入经过两次迎评促建磨练、规模空前庞大的赣南师范学院黄金校区外语系。

    2008-10-09 09:13:39 作者:余传钊
    • 0
    • 9542
  • 《三代人的母亲》第二节

     (二)林浩然:赣南师院的第一届大学生的白塔记忆       1958年的那个秋天,是我72年的人生记忆中永远无法抹去的刻骨铭心的记忆。出生于1937年7月的我,一直认为都我是带着国耻诞生、为着国荣生存的铁血男儿。1937年的“七·七卢沟桥事变”为苦难中的中国人民带来了一场惨痛而沉重的噩梦,家境贫寒、十二岁丧父的我挑起家庭重任,艰难的岁月里,我学着男子汉顶天立地气概,想着办法去克服一切阻碍。1958年,江西省行署、专区和市属高校共有28所,其中师专6所,我非常幸运地考入赣南师范专科学校文史科,作为9月份首批入学的229名学生之一。学校当时几乎一无所有,全部的活动都在中师部进行,筚路蓝缕,条件极为艰苦。1958年9月,为响应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教育服务工农业的号召,我被安排到宁都青塘参加为其一个半月的大炼钢铁劳动实践。在那一次大炼钢铁中,很多吃不了苦的年轻人呼天喊地、默默流泪。我挺直腰杆、咬紧牙关,用勇敢的父亲和勤劳的母亲赋予我的坚强挥洒着我的那份力量。10月底,一个半月的劳动实践结束后,学校领导在党委书记、院长李觉民的带领下,在紧锣密鼓地筹备着学校的各项工作。终于在11月1日,学校正式开始了我们期待已久的课堂教学,第一堂课同学们专心致志、津津有味,这群远道求学的年轻人终于得到了源源不尽的知识源泉。看到我们文史科主任刘泗琨老师那灿烂的笑容,我们学生心里也乐开了花。1958年全国大跃进运动开得风风火火,12月,赣南师范专科学校开始兴建校舍,我们和学校的全体教职工一起劳动一起学习,其乐融融。在赣江边上的白塔农场,在这个师生劳动实践的场所和学校的副食品生产基地,我们一起挑上一担大肥,从西河搭渡船过河,走过15多华里的路程,没有人喊苦,没有人喊累。依山傍水、风光秀丽的白塔农场,为我的人生历程留下了粗重而坚韧的一笔。风雨吹、太阳曝、啃粗粮、住破舍、搞劳动、难上课,这就是建校初期师生生活的真实写照。作为从小喜欢耍文舞墨选择用文学成就一番梦想的我,在白天挥汗劳作、夜晚恶虫叮咬、日夜饥肠辘辘艰难岁月,我用文字宣泄着我的情感和自由。月华如水的深夜,校前门的咏归桥[1]下的流水寄托着我不眠的思绪;学校的一沙一石、一草一木,护佑并见证着一个二十岁热血青年的成长。在全中国人民都在为发现大庆油田而雀跃的1959年,5月份,赣南师范专科学校经江西省人民委员会批准升格为赣南师范学院,从1960年开始在中文系和数学系招收本科学生。喜上加喜的是,经过所有师生的努力,终于在1960年底,一个全新的校园屹立在红旗大道西南侧,成为当年赣州市最抢眼的风景带。五层的办公楼成为了当时赣州市最高的建筑。在学校的新校舍看到刚出刊的《赣南师专学院学报》和后来的《师院青年》,我激动万分兴奋不已。虽然当时的油印机印刷的纸张低劣、字迹模糊、版面单调,但在那阵醉人心脾的油墨香味里,我找到了一个真实勇敢而满怀激情的自我。从学校顺利毕业后,我很荣幸地学校校长推荐到了赣州市民兵团,并且被组织安排到遥远的北京服役。在那个通讯技术极不发达的年代,我还是到处打听着一条条有关母校的珍贵消息:1962年8月在全国教育事业调整中学校被撤销了本科名称;学校贯彻“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在办好全日制师范教育的同时,举办函授师范教育和业余师范教育,满足社会对教育的多方面急需;学校举办中学俄语教师和中学音乐教师培训,培养中学紧缺师资人才……1964年我回到服役期满,回到故里后,组织上推荐了我和富商之女方静姝结为伉俪,在给我分配工作时,在我三番五次的强烈要求下,我在赣南师范专科学校做了一名中文系老师。那一年9月,为落实中央关于实行两种教育制度的指示,江西省人民委员会确定赣南师专为全省全日制高等学校半工半读试点学校。而那一年的10月,我的日子出生,为激励自己以全新的面貌建设美满家庭、用最高的激情和责任心投入到赣南师范专科学校的建设中去,我取名儿子为“林革新”。第二年,在文化大革命大规模卷入学校的那一年,师生们在风雨前夕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振奋,赣南师范专科学校被评为了全省、全国高等教育先进单位。3月,校党委副书记、第一副校长王毅忱同志出席了教育部在北京召开的全国农村半(农)半读教育会议。受到了周恩来、朱德、邓小平等中央领导的接见。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学校遭到重创,而我也被列入脱钩下放的教师名列,并且遭受到了残酷的冲击。校园校舍被占用、学校原有的秩序被大乱,在燥热的季节师生告别母校,上街游行。解放军毛泽东思想宣传队进驻学校后,文革期间,学校曾几度更名,从1969年2月的“赣州专区毛泽东思想学习班” 到1969年11月的“赣州专区 ‘五·七’教育学校”,再到1972年1月的“赣州专区教育学校”,终于在1974年6月学校名恢复为“赣南师范专科学校”。我是在1972年被学校招回的第一批教师,动荡不安的岁月里,学校又让我宿野的心重新找到了一份归宿。两年后,国务院批准学校恢复为“赣南师范专科学校”后,我在熹微中看到了曙光;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学校的工作峰回路转、柳暗花明,我的心情开始变得舒畅不已,精神振奋,在我热爱的中文系的岗位中,我用过去的教训不断改善充实自己,在文学和教学的道路,我在默默耕耘着。1978年,学校隆重召开了新时期的首次表彰大会,作为学校的第一届学生、作为一名工作在第一线的中文系教师,我获得了让所有人振奋的荣誉,那一年,15岁的林革新郑重地告诉我他以后的理想是做一名化学博士,出国向世界人展示中国人的风采……[1]咏归桥:上世纪四十年代赣县乡村师范时所建,桥两边为水塘,桥右边有三幢学校早期的教工宿舍。在赣南纺织厂的建设中,校前区的大部分景物消失。 

    2008-10-09 09:12:49 作者:余传钊
    • 0
    • 9561
  • 梦中的婚礼(2)(碧草)

              15分钟的时间,我终于赶到目的地看到她。我抱歉地陪笑。来到她的脸前。她神气肃然一言不发地站在原地发脾气。即使我已经抵达也当作没有看见。今天不是约好6:30吃晚餐的吗?你为什么迟到?她很不开心地说。你知道我今天下午去体育馆练习跆拳道。你除了你的跆拳道,你还会关心我吗?我自知理亏,避免和她有口舌之争。凭良心说,我身为她的男朋友,确实很少和她玩在一起,她的生气自然是理所当然。我明天不用上班,我送你去上班。你喜欢!她走开去。她很不情愿地拉开车门坐在副驾那边。很安静地闭目养神。一副难得看我的样子。我习惯性地向她看了一眼,觉得她就像沉睡中的孩子,脱离社会的喧闹走进宁静的桃源。我自然地把车速调到60km/h。瞧笔直的高速公路奔驰。清晨,习惯早起的我弄好了早餐给她吃。她很随便地吃过早餐拿起手提包离开家门。你怎么不吃好早餐再走?这里会有精神上班吗?我没有胃口吃。我煮得不好吃吗?不是!我没有再问下去,知道这样问下去有可能会徒劳无功。因为她不太习惯吃早餐。我们收拾好就往学校的方向走去。学校里的学生很活泼地在玩耍,看见我和她瞧他们走去,纷纷围绕在她的身边转个不停。他们总喜欢握住她的手欢笑。我也情不自禁地伸手去抚摸他们的头颅。聆听他们童真的笑声和快乐。虽然平时很少接触他们。看见他们惬意的微笑。是一种没有心机的幼稚思想在影响。就如同满天的白云不会受到大气的污染。徐老师!早上好!他们一齐说。同学们好!她和他们玩在一起。你们都不要站在这里了,回到课室准备上课吧。另一个时尚老师走过来跟他们说。海欣,现在还没有上课,怎么不让他们多玩一刻。雪娜,你帮我看这个美宝莲色彩前线指甲油漂不漂亮?她把十个手指张开伸直摆显在她的脸前。海欣还在迷恋指甲上的指甲油,看来一遍又一遍。始终不肯停止迷恋的时间。真希望所有的时间集中在手指上。她从来没有那么认真去看过。对于自己的职业,她也是不怎么真心对待。毕竟,全心全意投入工作的人还是比较少。这是她对别人说过的话,从来不会掩饰自己的话语。你蛮有眼光嘛!徐雪娜搭着她的肩膀在笑。你把这个拿回去吧!私人送你的。她很爽快地把指甲油塞在她的手里。很名贵的东西。真的是送给我的吗?当然名贵:VICHY护肤品。尤其对爱美的女士有很大的帮助。我很少用这么名贵的护肤品。我怕承受不起。你想做working women还是pretty women?你自己想想吧。有什么区别?当然有区别:做前者你可以自己花钱消费。做后者你就叫你男朋友帮你埋单。你说你喜欢哪一个?我还没有考虑清楚。女人衡量成功的标准:充足的金钱+奢华的饰物。这也是女人致命的伤害。做好了可以享受生活,做不好就感受生活。哈哈!是吗?你不怕误人子弟吗?你毕竟是老师。我终于忍不住无声的场面开口说话。顺便瞄了她一眼。她说这是她的生活方式。不会刻意改变。更不是她的教学方案,不会抄写在她的备课本里。我不会把私人的情感天空画成画给学生看。臭美!你现在还不准备去上班吗?雪娜催促她赶快离去。你看我这款衣服。感觉怎么样?是最新的时尚品牌。好看吗?她还没有离去的意思。继续在炫耀她高贵的时尚服装。鲜红、华丽的迷你裙。是著名的CHANAL。算你有眼光,不至于被时尚的潮流淘汰。是你的BOY FRIEND在你过生日时买的吗?雪娜用试探的口吻等待他的回答。神秘兮兮地看着她的眼神。现在是美女经济独立的时代。不一定需要男人才有衣服穿。我喜欢买就买。我从来不会强迫别人买衣服给我。尤其是自己的BOY FRIEND。你打扮如此妩媚,一定吸引为数不少的异性在争风吃醋。哈哈……真是的,别说那么多了,赶紧上班去。我也要回去了。

    2008-09-29 15:52:01 作者:翱翔的婚礼
    • 0
    • 9538
  • 蝴蝶标本  第十章:蝴蝶标本

                                            (3) 时近中午,士兵和教官在食堂里排队打饭。他走在最后。随意地点了两肉一菜。清淡,味浅。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不会改变。他听到有士兵在喊他,他和他们坐在一起吃饭。其中一位士兵说,很快,我们就可以离队回家。真不知道以后的日子该怎么走。神情黯然地瞧窗外看去。他们都默不作声。没有找到合适的话去解答。他们,有时候能愿不去思考。害怕思考只会带来更多不必要的痛苦。 不要想太多,有空,来信。他留下简单的话,转身瞧休息室走去。他知道他们的心情,亦明白他们的处境,他不想对他们作无谓的安慰。怜悯只会增加他们的烦恼。 他们的训练风雨不改。坚持。是他们唯一的真理。凌晨4;30。哨声准时吹响,10分钟的梳理,列队,不容有误。接着在训练场循环跑步。早上8:00吃早餐,8:30集合,8:45户外行走10公里。10:00休息,10:20实地演习格斗,擒拿。11:10休息,11:20列队行操。11:40吃午餐。12:30午休。14:10集合,14:20抗干扰射击演习,14:50自动步枪分解组合。15:10休息,15:30体能测试对抗赛。16:30休息,16:40拳击练习。17:20越野阻击赛,18:10休息,18:30吃晚餐。19:10自由活动。22:00睡觉。训练开始减少,他们即将离开。 他对他们说,严格训练是他的职责,即使有错,他们也必须服从。做好每一天的工作,是他们对自己最大的责任。不用训练的时候。他和他们偶尔会聚合在一起。谈话,玩音乐,下象棋。军营的生活,经过细心的安排。也会驱散寂寞。 班长,有你的信。请收好。郭小川递给他。他看了封面。知道是谁写给他的。他回到宿舍,认真阅读起来。翻开信纸没有看到字,看见一只千纸鹤。用信纸包裹的千纸鹤,纯白色。上面写着:祝你节日快乐。他把信封反过来。一个可爱的公仔画在上面。后面有写信人的名字:梁香莲 她对他有一种倾慕的赏识,超越情感的围墙。少女怀春如梅花鹿意乱情迷。不敢用直白的语言来表达心里的由衷。书信,交流情感的桥梁。无论,彼岸还是此岸。传递语言的真挚。她看到他成熟的外表,深邃的眼眸略带磁性。不会用挑衅的眼神轻薄年轻的女子。笃定,自信的内心拒绝一切的虚假,伪善。独善其身地冷眼旁观。不去猜测,不去怀疑。容纳世俗的是与非,不去论证。我行我素,冷眼旁观,修心养性。用冷淡的心拒绝虚有其表的热情,怜悯。她很少看到这样的人。她的认识让她进一步确认他存在的真实个性:冷静,寡言。只是拒绝更多的虚伪,伪装。用睿智的眼光透析世事的庸俗。独善其身,清醒地了解真实的世界。 他感到她的纯真,用内心的真诚维护自己的个性,不卑不亢。亦是热情奔放的女子。抛开道德的舆论果断地做出惊人的事情。不在乎别人诡异,猜疑的眼光。突破传统的界限,需要的是无比的勇气坚持自己的真心。不会犹豫,也不会背叛。 …… 她拥抱她的女儿在低声哭泣。她已经把最亲的人出卖。出于良心的正义。她不想和她的父亲同流合污,作奸犯科。她的父亲由于商业诈骗罪,接受5年的牢狱生涯。她跪倒在地上。失声痛哭。对金钱的过分追逐,忘记宗旨,原则。她的父亲,是最好的生活教材。 ……                                                                                               

    2008-09-29 00:48:17 作者:翱翔的婚礼
    • 0
    • 9531
  • 蝴蝶标本  第十章:蝴蝶标本(后序)

              这部小说与之前的小说相比,所占用的时间比较短。这部小说只用了4个月的时间。其中大半个月没有往下写。但后面却用了大量的时间去修改。2007年对自己来说,并不是一个好运年,生命中有两样很重要的事情都没有了。唯有借写作来驱散心中的伤痛。 小说里面的情节,很多时候是自己在白天写的,晚上很少写。有时候会连续写2,3000字,有时候却能写写1个章节。全凭自己的灵感去创作。静默的写作是不能心有杂念。心有杂念就不能把小说的情节想好链接下去。但自己往往又不能心如止水集中精神写3,4个小时。 蝴蝶标本。一个很动听,很唯美的标题。延伸小说的内容展开漫长的心灵创作。很努力,不曾放弃坚持下去。发自内心的深沉静默。专注,不能松懈,接近封闭的写作留下更多的是心灵的读白。无论是什么情节,都必须进一步扩大想象的范围。突破传统的界限。 写作无声的心灵解作,用理性的思想调节好语言的简明,朴实。长时间的深度静默。没有停止。 不会停止,创作的道路,继续起跑,如同生活。写作,需要心灵的静默。                                                                                                                                 2008-1-23                                                                                                                                                                                      00:14                                                                                                                                                                                     2008-4-1                                                                                                                                                                                         10:47                  

    2008-09-29 00:47:27 作者:翱翔的婚礼
    • 0
    • 9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