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声明】
本小说旨在记录赣南师范学院五十年的成长过程,以献给赣南师范学院的五十周年华诞。小说中人名和故事情节均为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一) 春日清晨,在校史陈列馆目睹时光倒流
时值阳春三月,风和日丽的星期天清晨,赣州城区的空气异常清新,打着露儿的花朵儿竞相开放。冉冉升起的红日恰似熊熊燃烧的火球,金辉色的光芒由稀到密缓缓地洒向虔州大地。太阳从遥远的地平线探出头来,光辉一直从赣南师范学院章贡校区延伸到黄金校区,再由黄金校区驶向更为广阔的远方。
在章贡校区和黄金校区清晨七点的晨钟敲响的时候,林礼民正坐在父亲林革新舒适的小轿车上,一起陪同的还有林礼民的爷爷奶奶母亲妹妹,一家人从章贡校区出发,全家首次集体到黄金校区参观校史陈列馆和美丽的新校园。
正处在二十佳龄、风华正茂的林礼民在去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赣南师范学院英语系,这又为林家跟赣南师范学院的因缘增添了厚重的一笔。不管是在赣南师范学院师生面前还是外出到北京上海,甚至是出国到母亲Linda的故乡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州,林礼民都会很自豪地告诉大家:“我林礼民是07届赣南师范学院的新生,我父亲林革新是赣南师范学院化学系的教授,我爷爷林浩然是赣南师范学院的毕业的首届大学生,现在是赣南师范学院的退休教师。”
林家是赣南正统的客家家族世家,祖祖辈辈一直居住在这一片红色的沃土上。林礼民的爷爷林浩然是赣南师范学院的前身赣南师范专科学校的首届大学生,毕业后曾在北京某部服过役,1964年光荣返回故里后,一直担任赣南师范学院中文系的教师。林礼民的父亲林革新在赣南师范学院化学系毕业后考入武汉大学研究生,在美国留学取得博士学位后,返回赣南师范学院任教。让人万万没想到的是,2007年参加高考的林礼民在志愿调剂的情况下,被录取到赣南师范学院就读。从此,林家和赣南师范学院结下三代来之不易的深缘。
比林礼民小三岁的妹妹林巧巧就近进入赣南师范学院附属中学就读高中,这位穿着洁白校服、扎着小马辫的可爱的小女生,对这次全家大规模出动,去黄金校区参观兴致勃勃、兴奋有加,在车上时不时拉扯着爷爷、父亲或者哥哥问这问那。在一家人欢乐的笑声中,父亲开车进入了朴素雅致、恢宏宽敞的黄金校区前门。
坐在副驾驶室的林礼民透过车前洁净的玻璃,透过清晨异常清新的空气,细致地观察着清美壮丽的青春广场:中央的鲜艳的五星红旗正在迎风飘扬,广场两边杨青柳翠、百花齐放,一派朝气蓬勃、生机无限的景象呈现在眼前。透过大气磅礴的一教大厅,还能看见隐隐约约的“图书馆”三个大字。
坐在靠近小轿车车窗已是72岁高龄的退休教师林浩然,不住地抬头朝窗外看,他突然拉起老伴方静珠的衣襟,像小孩子般兴奋地喊着:“你看!你看!”原来朝阳一会儿筛子过滤后的米线儿,一会儿又像天姑挥洒的碎金粒儿,穿过春晖园茂密的松树林,铺洒在草长蝶飞、花开鸟鸣的青草地上,顿时一幅阳光明媚、春色荡漾的山水画油然而生,活泼成趣,极为壮美。
父亲提议先到校史陈列馆参观后,在全家一起徒步参观美丽的新校园,林巧巧这时翘起小嘴儿嘟噜道:“先在校园周围好好转悠转悠,再来参观校史陈列馆岂不是更好玩吗?”年龄很大但耳根并不背的爷爷听到小巧巧的撒娇,“呵呵”大笑地走到她面前,用宽大而厚实的手抚摸着她的头顶说:“这下你就不懂了吧,等下你除了校史陈列馆你就明白了,你父亲是特有用意的。”
既然爷爷都能看出父亲是特有用意的,林巧巧仔细地看了看行政楼旁边屹立的那块大气磅礴的文化石,朝阳下遒劲有力的“精气神”三个大字显得特别鲜艳、厚重。小巧巧似懂非懂地跟在母亲Linda的后面,一起去了行政楼三楼西头的校史陈列馆。
走进陈列馆,端庄大方的服务员接待了林礼民全家人。在有着书香和特殊的历史文化气息的校史陈列馆,林礼民和林巧巧一下子被五彩缤纷、珍贵有趣的图画和照片吸引了,林巧巧深情地读出了声:
赣南师范学院,师专乃其前身。诞辰一九五八,今已五十华龄。回首漫漫长路,犹见滚滚红尘。师生披荆斩棘,留下道道履痕。幸有伟业传世,喜有俊杰扬名。现辟陈列专馆,珍藏信史轶闻。俾使我校文化,籍以凝练传承。壮哉先贤后秀,共铸赣师雄魂。
父亲林革新和爷爷林浩然跟随在两位年轻人的身后,渐渐地两位男人的眼睛湿润了,时光似乎一下子倒流到了那一年1958,还有那一年1984。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