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端

从《爸爸去哪儿》看“拼爹”的社会

2013年10月,湖南卫视全新推出大型明星亲子旅行生存体验真人秀——《爸爸去哪儿》。自开播以来,该节目同时段收视率高居榜首不下。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  

该节目邀请了林志颖父子、田亮父女、张亮父子、王岳伦父女以及郭涛父子,版权和模式购自韩国MBC电视台的《爸爸!我们去哪儿?》。原版本的节目形态为五位明星父亲与自己的子女一起到偏僻的村庄或是条件较为恶劣的环境下生存数日,或是过夜旅行体验过程。湖南卫视版在尊重原版的情况下,增加了侧重考验明星带孩子的能力,并向观众传递正能量,让更多的人更加重视亲子之间交流与互动。  

节目的宗旨参加节目体验的明星电视机前的观众在节目之后都会更加爱护自己的妻子更有做一个好父亲的决心,同时让一些人有了想当爸爸的冲动。  

这不禁又让我抛出第二个疑问:该节目真的起到传递正能量的作用了?  

一、为什么该节目收视率高居榜首?  

   我身边的朋友大多都持续关注此节目。当我问及他们为什么这么爱看该节目时,他们给出的答案基本一致,总结起来就是:明星的那些孩子太可爱了!不管认识不认识,你生活圈子里的孩子也很可爱啊,你们怎么都不去关注?在商品经济的当下,企业一直在利用“明星效应”为自己的商业谋求出路。明星代言,巨星云集的商业烂片,各大学府争相给明星戴上“名誉教授”的光环等等等等。如今,过度的“明星效应”已经失去弹性,观众们已经对久闻的明星产生了感官疲劳,他们更想知道的是这些名人背后的故事,想看见他们褪去华丽光鲜外表后的模样。一个个“明星真人秀”节目如雨后春笋般被搬上荧幕,走进了普通人的视野。  

我刻意地抽出时间观看了其中的一期节目,五组家庭去到宁夏沙坡头体验沙漠生存。制作单位分别给他们50元,让他们采购在沙漠三天两夜所需的食物。我除了看到孩子们的天真可爱之外,还看到五个明星在菜市场买菜时那无所适从的样子。进了沙漠,节目组又分给每个家庭十瓶矿泉水,这居然都让明星们觉得无奈和尴尬。正能量从何而来?一共一个半小时的节目,我硬着头皮都没有把它看完,当中既没有娱乐性质的笑点,也没有令人深思的道理。为什么那么多人还在追看?  

难道就因为孩子可爱,并且是明星的孩子,我们就得耗费一个半小时打发时光?人们在如今快节奏的生活里倍感压力,不论你是70后,80后,还是90后,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标签——房奴。当他们抱怨时代,抱怨社会时,《爸爸去哪儿》这样一个节目给他们一个宣泄口。他们会发现,原来明星也会考虑柴米油盐,也会为孩子不听话而生气,也会因为孩子的无理取闹而一筹莫展。他们终于在生活层面上找到了平衡感,弥补了金钱和地位上的心理落差。  

节目满足了观众的窥探欲望和仇富心理。我看了某些观众对该节目的评论:某某的孩子别看现在挺可爱,以后说不定就成了第二个李某某。这种负面的刺激足以刮起一场“旋风”,促使很多没有看过此节目的人动了想要看一看的念头。正如小说一样,没有矛盾就没有意思,情节也无法推动。真人秀节目也是一样,光是真人,没有“秀”,谁还看呢?节目就是要把“二代”拿出来让人评价,不都说要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看看吧,闲着也是闲着。  

二、节目传递正能量了吗?  

 制作单位说是让更多的人更加重视亲子之间交流与互动。出发点是好的,但我们也不能因为一句商业性的宣传口号就自欺欺人吧?我们真的就在看了节目之后重视亲子之间的交流了?作为一个娱乐性的节目,受众群体大部分是青年人,这其中还有很多是90后。许多90后婚姻未卜,就希望我们重视亲子交流,我想问您这是给我们打预防针吗,还是要我们孝敬父母?节目组利用童真的孩子们吸金,广告招标高达17.58亿。制作单位的这种策略是在考验观众的智商底线,还是让虚荣和拜金合理化?  

别说什么正能量了,观众也不是傻子。你就是想娱乐大家,让我们哈哈一笑。当我们哈哈大笑看着那些“星二代”做节目的时候,人家正坐着豪车赶往下一期节目组。  

年轻人少一些盲目观看节目的习惯,社会才多一份希望。  

  

上一篇:旷世的忧伤·荒凉的祈盼 下一篇:我喜爱的一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