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伙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我于一千多年前的一具马革裹尸,血洒战场的卒兵英魂,再次回归于这片苍凉的漫天风沙乱舞的北国大漠故土。没有汩汩甘泉滋润的干瘪的北国黄沙土地,没有炊烟袅袅而升点缀的北国黄沙土地,没有情感丰富的有些凄凉的北国黄沙土地。可这里却是我生命诞生以及结束的故土,即便战死沙场,马革裹尸,亦是为捍卫家园而战。两句唐诗,似粗糙且细腻的砂纸打磨的一把银光闪耀的月牙刀,将似水柔情的南国江南梦;下着阳春三月的绵绵细雨的古老村庄;碧绿得如同不加任何修饰的天然玉佩;冉冉升起的邻家炊烟一并缔结。这是漫无边际的大漠,无缠绵委婉的柔情以及怡然自得的垂钓老渔民,这里惟青春驿动之筝翱翔于大漠。一轮沉淀千古苍凉的红日,依然膨胀一团鲜淋淋的血红。一抹孤烟扯直天地的深度,垂落一根时光的绳井。俯视一底见黄沙的磐石枯古井,寂寞得唯闻呼啸风声的井底,我看见几株泛着苍黄的草根在叹息,它知晓沧桑的寓言已经移行换步。就连那只井底之蛙都早已跃出井口去找寻新的寓言归宿了,大漠里的它早已看透了尘土中的苍凉。抬首惊瞥,孤鸿掠过碧蓝碧蓝的天,双翅拍碎混沌的风层,一扇一扇,拖曳着镶进大漠与蓝天的交接处。如一粒行走着的黑子。涅磐的庄严,肃穆的仪式,大漠深处翱翔着风的热血英魂。赤足舔沙,俯身躺沙,感觉大漠的体温在逐渐升高,体内萌动着一种沸腾的声音,汩汩渗出肉体,舞动一股透明的苦涩的甘泉,慢慢溢出干裂的唇。深一脚,浅一脚踏在黄沙上,我看见生命或思想的本质,一种完全别江南柔昵的呐喊,那是最原始的生命的撕喊,它飘进大漠炽热的身躯,撞击着它荒芜的古老胸膛,那些逝去了的岁月皱褶的涟漪在缓重地荡漾开去,在这盛放枯萎一并的英勇战魂于存的漫漫大漠里。颤抖且青筋突显的双手捧一掊黄沙,细软的固体顺着手缝缓缓掠动着,刹那间化作尘沙的伴舞者再次融入大漠里。我敞开的手势竟然无法触摸到凸显的驼峰,模糊的视野竟是这变幻莫测的海市蛰楼造就的,千年前的我的站立是为了捍卫北国黄沙故土的尊严,我的倒下是为了荣誉的信仰而逝,与几千年前所有倒下的勇士的姿态一样,遗留后世万古永恒的美丽神话。纵使万马奔驰,撕天裂地的撕杀声已随这黄沙飘进人类的史册里了,但它的伤口却依然在我的脑海里敞开着,匍匐在沙海里,感受热血的沸腾与残酷的寒意,粗犷的风沙肆虐,用我沉甸甸的渴望,忆起那段峥嵘岁月里的生离死别,千年后的我想化作一株苍绿的仙人球,永远撕守着与大漠那段千年情缘。楼兰大漠飞烟起浪沙,悬空秃鹫嗅黄花。马蹄践踏路边骨,残血飘红水中筏。自古多请愁别狠,今昔少年报国家。楼兰痛饮女儿酒,醉卧沙场笑天涯。——《醉卧楼兰》我岁月的双眸,干枯如罗步泊,在丝绸之路上舞蹈的一个词语,用翱翔的姿势击中了我的心脏。风把破败与倾颓吹散:鼓声雄浑舞姿婀娜的夜里,我与众多勇士在头枕细软黄沙,身披漫天星光的夜里入眠,竹简木牍难以尽述的灾难,策马奔腾也逃不开的黄沙里却是我梦的延续。风,消既的风。沙,神秘的沙。铺天盖地的沙。我的头颅升起又降落,挽歌低潮又高亢,当我脑海里的果园草地随着左手弛马,右手紧握尖锐长矛,身披盔甲不断向战线深入的那一刻就已渐死去,胡扬与柳红只能守侯着最后的哀伤,风将死亡的信息传到远方伊人的耳膜里,只能把倾听留给思念与默哀。“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梦深闺梦里人。”只可怜了我那在依山傍水的木屋里等待夫君凯旋归来的妻儿。知晓我已化作英魂后,琴弦挣断,仅余半曲《长相守》在指尖呜咽,那年那月上元佳节人潮如流,灯火阑珊出走失了一株香樟树的身影。他原本无意惊扰一朵昙花的幽梦,然而烟花乍起出,刹那竟成永恒。不再复活的古城,已经开始慢慢探出了杂乱的荒草,逐渐将马革裹尸的我幻化作风沙一份子,掩埋苍凉,掩埋那早已尘封的魅影。妻儿,请止住你晶莹的泪,虽然琴弦挣断;棋语凋零;书页班驳;画卷残破;杯酒凄苦;山野褪色;流水无声;花儿凋谢;飞鸟落地;虫儿静默,仍记得在一颗草下与你曾相爱过,纵使现在我已随楼兰班驳化作风沙,但物品的英魂仍与你撕守在江南木屋里。无奈,莽原奔突,奔骋沙场,卧尸血泪已是命运,恒古不变的是我忠于这片北国黄沙故土以及对妻儿的绵绵真性情。断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天净沙·秋思》我看见马致远的坐骑蹄声远了,最终定格在一首元曲的韵调里。我于大漠里赶赴风尘,只为找寻脑海意蕴里的秋思。枯藤依然缠绕着青翠的相思,老树的枝头绽放着黄沙中永不凋谢的苍黄的黄花。大漠轮圆的夕阳下,鸦的令人心碎的长鸣,有多少愁思从我的心底沉重碾过,那座底下早已经没有溪水流淌的却承载着诗歌灵性美的小桥,在大漠里轰然断裂,在这红日风沙枯草并存的大漠里,有多少吟叹纷纷栽进这被烈日翻晒得滚烫滚烫的柔软细沙里,那一刻我只听见一颗尚存的心跳声,而另一颗已被这漫天乱舞的黄沙掩埋。唯剩这断桥。“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侯骑,都护在燕然。保家为国造就大漠落日下的秋思的断桥,而我的不属于传奇的传奇却被世人永传颂。也罢,“青海长云暗雪山,弧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这是我以及同我并肩作战的所有勇士们的共同愿望与心声。我的脑海里是萌生出翠绿的苔藓舞蹈着光阴的丰足,站在残桥边,我伫立成与对岸桃花源迥异的风景。一道沟壑,拉长了相望的距离。于是我的足迹始终无法抵达与妻儿一起的诗意江南圣地。但我无怨无悔,只为崇高的理想。“边城何萧条,白日黄云昏。一到征战处,每愁胡虏翻。岂无安边书,诸将已承恩。”一具断桥,划开了一道醒目的伤口,裂痕处承受了多少于黄沙中的生离死别,却是那般神圣唯美。那涉过楚河汉界的竹马青衫如何能抛却与生俱来的烦忧,细细揣摩满自柳绿花红。犹忆当年,被一曲襄水误引入逃花深处。我的目光驻步了,在默记着大漠里意蕴中这断桥的哀怨,却已习惯含泪告别。大漠意蕴里的断桥,倾注着我与妻儿那月那日雨后初晴舟行绿水,那山崖边停着一只白鹭在等候,承受笙萧管弦飘出的悲伧与凄苦,在红笺无语的江南小屋里守侯着夫君的妻儿。她已习惯没有溪水的抚摩与温存,亦能承受生离死别的割心疼痛。记得那年我一蓑烟雨过江南,踏上大漠的征战路途,妻儿款款移步止断桥,被一滴泪永远地定格在桥头,听着夫君的脚步声渐近渐近,顷刻间,脚步声又渐远,渐远……楼台日落大漠黄昏的楼台有人捧着欲上未上的月读取唐朝的酒香流自一条长长的古道琵琶声里的几重天才能望见几乎湿润的洛阳胡杨昂首叩问抓住了风沙能抓住归家的心怯吗那年人们都说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能挂住几壶浊酒才不至于让人颤抖铁蹄声碎过驼铃声响过风沙漫漫分明听到自己心间的裂烈泪花开了可心中的痕三千年不朽——《大漠印象》坐在黄沙深处与漫天飞舞的风沙对话,在苍凉的老去大漠里,我的双眸模糊了,大漠里惟有连绵不断的烽火台,可在我恒古不变的意蕴里却化作了一座座楼台,可谁解其中味?旧章节里演绎的无非是同一个结局,妻儿言:我的掌心究竟经过了多少层风雨?才留下如此班驳芜杂的痕迹,淡然抹去流落红尘的一点愁绪,红笺无语,如果晚来的风雨不小心吹开你故园的门扉,夫君,我只愿是那个彻夜守侯着你的人。千年前虽然我英年逝身于这片漫无边际的黄沙战场,但一种披挂兰草桂枝的崇高表达就在这黄沙漫天飞舞的大漠里翩飞升华。千年后我化作一具万古英魂,带着未竞的保家为国梦以及对妻儿的缠绵无边的思念穿越时空,在这大漠的意蕴里找寻曾经相爱过的烟雨楼台。可眼前除了万里晴空的烈日以及无边无际的漫天飞舞的黄沙,却什么也没有。我上哪找寻相爱过的那座楼台?难道要把大漠里的烽火台当成我与妻儿归宿吗?叹道:“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裹斜阳暮。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空叹切,一切都早已经物是人非,妻儿也早已被岁月吞噬,北国的黄沙故土除了黄沙还是黄沙,昔日的英魂早已经逝去,只剩下风沙呼啸徘徊的声音。“泪痕断新梦,别更殊途中。相思老逐怨,惟向来生逢。锦书空山盟,一去夕阳红。春柳无限絮,只愿伴东风。”在这大漠里,绵延的情意,万吨黄沙阻隔不了的驿动,我无悔,因为这是生我养我的黄沙。我无悔,因为与妻儿曾经相爱过。意蕴中,我走过大漠的楼兰;走过大漠的断桥;走过大漠的楼台,蓦然回首,我的那具马革裹尸,血洒战场的英魂再次融入着北国大漠的故土中,融入着漫天飞舞的黄沙里,由风沙卷起的舞蹈中,我与妻儿团聚了。
关于中国的高考(数学语言篇)已知:一年一度的高考是社会的一个焦点话题,无论是上到环保部门、交管部门、教育部门,还是下到考生家长、各经营商家,都无一幸免地被它“传染”了。在它的阴影下,凝重的气氛、紧张的阵势,虽然透着人文关爱,但也让人如临大敌。好像“人人要高考,家家去支前”似的。求证:高考为何这么“热”?证明:因为一年一度的高考已经成为社会的一个神圣的焦点话题,上到中央领导,下到家常百姓都在为高考“奔忙”着。为了广大考生,但更确切来说是为了自己。所以,高考已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又因为,高考不仅是每一位考生最重视的一件人生大事,更是广大家长最为看重的仅次于子女婚姻的事情。所以,高考已经进入国内各大新闻媒体的视线,甚而它的发展走向趋势都被作为中学生学习方向的指导数据,其被受关注的程度仅仅次于世界末日的天灾人祸。又因为,在高考前夕,各宾馆饭店推出钟点房,营养餐,商家抛出“仿真试题”,“高考兴奋剂”,安神补脑营养品,满目琳琅,其都想借高考的东风掏一桶金。所以,高考已经成为他们的“上帝”。又因为,有人借“高考移民”违法乱纪,赚黑心钱;有人层出不穷的百变作弊工具与高考斗法。还有人借高考诈骗生财。高考已经拉动了中国GDP的增长。给中国经济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但却是负面的。所以,高考已成为一股生财风。最后得出,高考的“热量”是不可估量的,因为它的上升速度几乎与全球人口增长速率同步。因而高考的温度总是在逐年上升,并没有下降的迹象。所以高考总是这么“热”。关于道德(化学语言篇)请看这样的一道方程式。游客+高校游=现今中国人的素质;昂贵的休闲装与前卫的旅游设备——丑陋的中国人;络绎不绝的亲切问候——沾污了一个“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神圣年代,打破一个修心养性的美好境地;旅游过程中的“优惠赠送”——糟蹋了一个学识渊博的美少女的容颜;这就是现今国人的素质,以”感受高等学府氛围,激励求学志气”的得以修心养性的真理为理由,其实这只是一种虚假的外表,其用来掩盖丑陋不堪的灵魂。可是他们却不曾发觉其言行已经把他们的灵魂本质给描绘了出来,这种以自我为中心,无视他人感受的行为和心理,注定他们在人生大舞台上唯有扮演丑陋者的角色。或许将其灌以“丑陋中国人”的称号实有不妥之处,因为这仅仅是十几亿国人中的极小的部分,并不足以代表全体国人的言行思想。但试问这“传染病”的传播速度却是光速的,一旦大范围被“感染”了,后悔已晚矣。突然想起了“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用在这里再也恰当不过了。关于……(胡思乱想篇)活在这个以高考为目的的应试教育体制下,人的身心总归是极度劳累与紧张的,这不仅仅是学生肩上的问题,更是牵扯到几代人的心弦,如同波纹般一直传递下去,却不知何处才是尽头。或许其趋势会逐渐减弱,孰不知只这是社会的一种假象。在应试教育的重压下,无论是家长厚实的肩膀还是学生稚嫩的肩膀都无法承受,于是发出呼吁:只有素质教育我们才能两肩扛!特别是见证了像周剑这种独特的令人羡慕且抱怨的经历后,封杀应试教育的呼声更大。其间已有不少“先人”自告奋勇站出来为解救被重压在成堆考卷下的孩子们的灵魂。再这个年代我们渴望及庆幸他们的及时现身。其中以韩寒为首“80后”代表们在众多批评者无疑已成为佼佼者。社会总归害怕舆论,于是在某天一位不知其名的半秃头带着金边眼镜的某教育部部长“庄重”宣布:“从今往后摒弃应试,以综合素质教育为主体。”一时间,我们欢呼雀跃,一点也不逊色于国足44年以来首次打进世界杯后球迷们在街头巷尾疯狂欢庆的情景。却不知道被一种假象给欺骗了,而这恰恰被乐极生悲给印证了。首次亮相世界杯赛场的国足活生生地咽下九个苦果,成了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我们同样如此,只不过诉苦的方式不同罢了。这是社会给应试教育穿上一层华丽的外衣,我们都被它的高贵不凡给迷惑了,之后掉入更深的泥潭不能自拔,而这正是害怕遭受灭顶之灾。于是又有某一位教育工作者站出来对外宣布:“我们响应了全社会人民的要求,已经彻底改变了教育体制,因为素质教育才是我们一直以来孜孜不倦的追求……”其间还不时以九十度的眼光瞥视在泥潭中的我们。就这样至今我们仍躺在散发着油墨香的试卷堆里,却现在终于领略到“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厉害了。尾声这都是现今社会上的一些存在现象,关系到我们的言行思想,甚至现今的生活状态。这是个人问题,更是一个个值得社会去深思的问题。或许我们没有发现这些看似无关紧要的细节,正因为如此,我们才不能成为一个时代的全部,这一切只因没有足够的感官去发现一些社会现存现象细节。因为敏感的感知,也因为真诚的人格,张爱玲发现了夜营的喇叭,徐志摩看见了那恰似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的温柔低头,川端康成邂逅了凌晨四点的海棠花未眠,伍尔夫审视到墙上的斑点……现象,或许成为明媚的阳光,或许成为潮湿的楼道里的阴影,就看我们能否以理性的眼光去看待并合理地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