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伙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第四章见证高考辉煌转眼间到了高考放榜的日子,这天林宇早早起床忙完洗漱的事后,就匆匆忙忙赶回校去了,虽然这个榜没有关系到他的命运。但在这个夏天他却见证了诸多同龄者的失败,都有一个共同点:都是文科生,难道说选文科就是一个美丽的错误吗?可以见得广东这边对文科的要求的苛刻,本科都要五百分以上,林宇却偏偏选了政治,校里很多要好的同学都劝他转科,说文科没有好果子吃,林宇也不是没动过心,有几次很想转到艺术类的美术或音乐,他以前的一个好友也是学音乐的,这次考了二百多分,却已经上了本科了,只因艺术类的录取分数线者都是比较低的但前提是本科必须已经通过,他的同学却很幸运地做到了。林宇甚至有些羡慕他。一踏进校门,远远就看到粘贴在教学楼走道旁的光荣榜,“辉煌的成绩,激扬的凯歌”十个大字很快进入林宇的视线。“一定是高考放榜了,先去看看。”他小声嘀咕了一句。走近一看,围观的同学还真不少,林宇急于在人群中寻找自己的老同学,四处环视了一下:刘枫、邵锦、还有于薇……都来了。“林宇,好久不见,假期过得怎样?还愉快吧。”林宇的背后传来一个熟悉的清脆声音。不用说,一定是于薇这丫头。“于薇,你什么时候来了,也不告诉我一声。”“林宇,你不也一样,这么早就到校,在这干嘛?”“废话,站在这里你说干嘛,当然是看高考放榜的消息了!”林宇知道她明知故问,却总是不紧不慢回答着。“林宇,来啦,假期过得还好么?”是刘枫与邵锦。“快别提这个郁闷的假期了,几乎整天被关在屋子里,除了学习之外就是偶尔上上网,哥们呢?”“同病相怜啊。”刘枫与邵锦异口同声答道。“我听说今年咱们校的高考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上本科的人数比去年翻了一番,已经超额完成我市给予学校指标。”在人群中纷纷传出议论。其实早在高考前些日子,林宇在网上就已经知道这个消息了,虽然高考那三天放假,但他的心一刻也没有闲着,一直在关注着这届高考的最新动态,每一科考试结束后,他都上网查询有关高考的最新新闻报道。连每门考试中最重要的题目都不放过。语文考卷中的作文——“传递”也是林宇在网上第一时间知道的。“今年咱们校考得还蛮好的,可就是文科政治在本科中颗粒无收……”“就是,搞得我们这届政治班的信心大打折扣。”邵锦和刘枫也在纷纷议论着。“现实就是这样残酷,没办法,奇迹总需要先人去创造的。”林宇说着自我安慰的言语。“你们几个男生都在盲目悲观些什么,事情或许还没有那么糟糕,却被你们一个个杞人忧天弄得满城风雨,瞧你们说得那么可怕,至于吗?何况这只是过去的一届,他们并不代表我们所取得的成绩!”于薇狠狠地盯着他们几个悲观主义者说道。“我们没有盲目悲观,只不过针对现实罢了。”林宇随声应了一句。“是吗——”于薇有意将声音拉得老长。在人群中,林宇他们无意间看到以前的班主任梁老师。“走,咱们过去跟老师谈谈感受!”不知是谁说了一句。“梁老师,早上好!”“大家好!来得这么早,一定是为了看榜吧。”梁老师原是林宇他们班高二时的班主任,也是校文学社的指导老师,林宇跟他相处得挺好。还记得刚上高二时在班上,他将林宇的一篇《高二感怀》的作文当范文来解读,对林宇的写作水平给予了肯定。一看有老师在场,那些围观的学生纷纷凑过来。似乎想得到更多的消息,一点不亚于现场的记者采访。“梁老师,今年咱们校的高考真是大丰收!”人群中的一位不知名的同学说道。“嗯,我看看——”梁老师向粘贴着红纸的榜栏稍微向前挪进一步,然后眯着双眼仔细地看了起来。“还不错嘛,美术上了二十九个,生物上了十九个,就是政治没有上本科的,怪可惜,我听说这次政治单科考得不错,就是数学与英语拖了后腿,所以很多考生唯有落入第三批线了。”“就是就是,之前我都有一种感觉,一定是数学英语拖了我们政治班的上线率,看来还真猜对了!”于薇在人群中有些激动地说。“梁老师,那我们选政治的岂不是要全军覆没了?”林宇急忙追问。“才没有你说得严重呢,若照你这么说那政治班不全得解散了。”于薇还没等老师回答就急忙反驳道。“对啊,还不如把政治班的都分散到理科班算了……”人群中不知谁喊了一句。“林宇,虽然这届政治班没有一个人考上本科,但这并不意味着你们就是这个结果,路还长着呢,怎么这么快就没自信而盖棺定论了。从总体上来讲,你们还是有优势的。毕竟你们是文科班,虽然理科录取分数转文科低一半,但若是你们努力争取发挥自己的优势,奇迹还是可以创造的。”梁老师郑重其事说道。“唉——可是这个要创造这个奇迹简直比登天还难。”刘枫显得有些无奈。“千江有水千江月,什么叫奇迹?就是想像不到的不平凡的事情,就是在前人没有涉足的情况下却被后人一举登上了。创造奇迹总是需要有人去开创一个开始,并非不可能,就看开创者是否有这个勇气了。”“梁老师,你看我们有可能吗?”邵锦问道。“任何事情都存在着可能与不可能,就看你朝着正确方向的所付出努力的多少,它们之间往往是成正比例的!”梁老师似乎在鼓励大家。“你们这群男生看到一点不利因素,就大惊小怪愁眉苦脸的,真是唯恐天下不乱,若以你这种态度看待这一切,那世界末日早到了……”于薇瞪了瞪人群中那几个臭皮匠。这时候,一些已高考离校的上届高三学生纷纷回校,有的是回校到教导处领取毕业证书,有的是回来看放榜的消息,但总归看榜的居多。不一会儿,红榜前已经围了大概有数百人了。他们都在目不转晴地死盯着那张红榜,在一行行扫视着自己的名字。林宇在一旁默默地与这些“前辈们”站在一起,他也就想在人群中感受一下这独特的氛围。其实观看高考的放榜也是难得一见的场面,其人物的丰富表情:满面春光、眉头紧皱……已经可以充当美术人物神态写生的所有需要。“林宇,你们先看,我还要回办公室批改一些文件。”梁老师拍了拍林宇的肩膀,接着便快步离去了。“梁老师慢走……”“林宇,咱们回去吧,看也看完了。”刘枫与邵锦在叫唤着他。“时间还早呢,反正也是闲着,我还要再看一会,你们若有事情要忙就先走吧。”“还看吗?嗯,反正我们现在回去也是准备学习用品之类的东西,就再陪你看一会吧。”“于薇,你还不回去吗?”林宇随声问了于薇一句。“哦,还没有呢,我还想听听那些毕业生的看法,就在这里“舍命陪君子们了”于薇露出阳光般的笑容。在场的大家显然已被于薇的幽默给逗乐了,人群中发出一阵笑语,顿时这沉闷紧张的氛围被这幽默言语与笑声缓和了,大家似乎忘了这是高考放榜的紧张时刻。“同学,你高几的?”人群中一个戴银边眼镜的男生问于薇。“嗯——算起来我是你们这些师兄师姐的师妹。还有很多不懂之处,还望多多指教。”“呵——不敢当,不敢当,我们只不过比你仅仅高一届而已,共同努力吧。”那个男生扶了扶眼镜微笑说道。“大哥哥,大姐姐,你们考得怎样啊?有看到自己的名字在榜上吗?”“我们有那么大吗?还是以同学相称吧,这么称呼弄得我们怪不好意思的。有一部分有,有一部分没有。不过总体上还是比较好的。”另一位长头发的女生说道。“哦,那还是发挥得中规中矩嘛。”于薇点点头。“对了,你们以前是学文科还是理科的?”“我是学生物的。”戴银边眼镜的男生应道。“我是政治的。”长头发女生应道。“我是地理的。”“我是化学的。”……人群中沸腾了起来。“听说我们校今年的政治在本科中颗粒无收哦,是你们没有发挥得好吗?”于薇问了问那个戴银边眼镜的男生。“其实也还算不错了,就是数学拖了后腿。”“也别太伤心了,高考只是人生的一种经历而已。”于薇安慰着她们“是啊,它并不代表着人生的全部,大家要看开一点。”林宇也在人群中应和着。“怎么没看到晓梅呢?”林宇心里一直在纳闷从看榜到现在都没有看到她的身影,也许她今天没回校吧。从假期到现在一直没有看到她,他显得有些失落。今年学校又创造了高考辉煌,庆祝的鞭炮声此起彼伏,他没有盲目乐观,总认为这只是代表了一个过去,将来还是一个未知数,文科政治班的考生没有在这场无哨烟的战争中创造奇迹,地位再次面临尴尬,有一种抬不起头的感觉。其实林宇的心灵深处恨周围的一切,恨这高不可攀的录取分数线,但这纵然是无法改变的现实。不过有一点可以确定,他不会再转科了。母亲曾说过,本科上不了,上个专科也可以。听着这话,林宇没有丝毫欣慰,却有一种心酸的感觉。他知道虽然母亲没有给予他指定目标,但母亲还是希望他能有所突破。但他是不会改变了,林宇认为既然选择了就要尊重自己的第一抉择,甚至狠心抛下一句:死也要死在文科的墓地里了,他也曾告诉过“创网”上的几位社友,他们的看法与他的基本相同,但林宇没有问过风,亦不知道他的看法如何。其实风的成绩比林宇优秀多了,风告诉过林宇,基本上他的每次考试成绩都在四百到五百分左右。不管最终结果怎样,都彼此祝愿吧,林宇认为这就是青春年华最珍贵的一部分。(未完待续)
第六章考试在高三正式上课后的第二周下午,班主任姚老师突然宣布了这样一条消息——第二天高三年级要进行数学模拟考试。林宇心里惴惴不安,因为他根本就什么都没有复习,这些日子心总是处在一种游离的状态,原因是一方面在惦记着自己喜欢的人,另一方面在忙着做新学期的校园报,因为他必须全权这项任务,那是送给高一新生的,所以林宇一直都在认真地准备着,容不得半点马虎。一点也不亚于专业报社里的一名编辑认真工作的态度。若是将这种干劲用到学习上,那成绩即使不突飞猛进,也是会稳步上升的,可林宇却无法做到,并非他意志薄弱,只是除了文学以外,他对任何事情都不能做到执着,这也许就是天生的。连他也说不清楚。虽然亦经历过无数次考试,但林宇仍然讨厌这种考试制度,借用他时常自个唠叨的一句话:考试只不过是将一张试卷写满老师教给自己的东西,但具体学了多少或许通过考试这种唯一的方式是检验不出来的。不过这亦是应试教育的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唯一一种手段,也是一种必然的手段。也许这个世上诸多事情都是被迫无奈的。虽然这样的考试以后的高三复习日子里是家常便饭,但林宇还是很后怕,因为好胜心强的他还是想每次都尽量考好。可越是这样就也糟糕。可能是心态问题吧。第二天,吃过早饭,林宇便早早地回到学校,看了自己的考场。还好,几个哥们都同在一个试室,包括于薇。只有晓梅被分到其他试室。于薇的英语不错,而刘枫则是数学拔尖,邵锦哪科都不行,只有帮忙传答案了。只是到时候不知他们是否能关照自己?一看班主任姚高扳着双手缓步进了考场,手里还拿着一大摞被卷成圆筒形的试卷,林宇的心不由得一寒,闭上眼睛说糟了怎么是他监考,看来只能听天由命了。这是考数学,林宇对数学本来就不感兴趣,能考成什么样他也不能确定,只希望有人能关照一下自己了。反正考数学这种科目,偷偷夹带纸条或者书本基本上是没有没有作用的,最多只能看看一些无法记起的复杂公式概念,最重要的是能看到别人的试卷,或有人能友情提供“标准答案”。至于这个提供“标准答案”的人选,非林宇的好友刘枫不可了,在考试前的那几个星期,刘枫每天都在“开夜车”,打“突击战”,一副“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样子,都熬出两个大黑眼圈了。“林宇,别说哥们不帮你,我的数学也就马马虎虎,你还要我关照?”“刘枫,别这么谦虚嘛,你的数学我信得过,就随便关照一下便可以了,我无所谓的。”“那好吧,后面的解答题我就不敢保证了,这样,让你对对选择和填空吧。”“一言为定。”“还有我——”邵锦说道。按照他们三个人的事物约定,考试的时候,刘枫坐在最靠窗的角落位置,林宇与邵锦两人一个坐刘枫的前面,一个坐刘枫的后面,这样可以“前后呼应,互相沟通”。不过实际效果是否良好怎样他们也不是很肯定,毕竟只有实践过才知道。姚老师怎么说也是过来人了,学生们的这点小伎俩哪里瞒得过他。来到班上一看到今天的座位分布就觉得有些不寻常,平时喜欢走在一起的现在全坐在一起,都是紧挨着。教室里还有大半座位空着,可学生们却偏偏紧紧地挤坐在一起。因为往常的考试,特别是这样的测试都可以随便坐的,因此若是彼此对换了座位,或者自个调换一下座位,一般情况下老师是不会注意这细节的,可今天的“大面积转移”已经很难保证他们能够逃过姚老师的那双犀利的眼睛。果然,他一副胸有成竹,深思熟虑的样子,重重地咳了两声:“同学们,这只是一次普通的小测试,用不着这么紧张吧?今天考试按学号对号入座,你们看看这样坐得乱七八糟的,成什么样子。马上对号依次入座,从一号开始,快点,马上就要考试了。”但是,班主任姚老师一番话并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反之引起了广泛而普遍的抗议:“姚老师,我们都已经坐好了,至于再重新调换,就没有必要这么麻烦了吧?”“是啊,姚老师,赶快发试卷吧,别浪费了考试时间。”“就是嘛,我们想快点考完……”全班同学都异口同声说道。姚高下意识点点头,看来今天不拿出一个老师原本的威严是不行了。毕竟好言相劝是不行了,看来只有来硬的了。想到这里,他皱了皱眉头,把双手扳在背后扯着肚子吼了一句:“你们哪个想现在就被我取消考试资格的,就尽管坐在那别动吧!”一双恶狠狠的眼睛开始四下里巡视。此言一出,果然收到奇效,所有同学都不敢再出声了,唯唯诺诺地低着头换座位,生怕被那双犀利的眼睛给“逮到”。林宇的心里一阵凉意:想不到会是他监考,想不到他又是这么凶的班主任,一点都比不上自己在高二时的班主任梁老师,梁老师有时候都会讲讲人情的。看来这个之前经过山周密布置的计划是派不上用场了。没办法,唯有自己照顾自己了,这大概就是天意吧。这时,林宇除了摇头叹气也别无他法。这样一来,林宇与刘枫,邵锦都被无情地“拆散”了,变成一个“天涯”一个“海角”了。林宇则坐在前面角落的一个靠墙角落里,望着林枫的身影,不由得暗自叹息:我怎么就这么命苦呢?这真是时不我予的时代啊。在叹息之际,他无意间抬头看了看前边的同学,却怎么也无法相信自己的眼睛,坐在他前边的竟然是于薇!她的数学也不错,只是稍逊于刘枫。不过林宇知道于薇的个性,她生平最讨厌考试作弊,特别是爱作弊的人。以前已经有不少“考场好手”败在她的手里了,因为若是让她看见立马就会报告老师了。让她借给自己看吗?还是省省吧,别让她发现就万事大吉了。怎么还敢奢望看她的答案。清脆的铃声响起了,试卷由第一排的同学依次传递下去,不一会儿整个试室的同学都拿到卷子了,教室里一片安静,听见了沙沙的对折试卷与刷刷的写字声,想必此时若是一根绣花针掉落在地面上都能听得一清二楚。林宇在用稍有颤抖的手接过试卷后,在战战兢兢地扫描着上面所有的题目,此时试卷上一阵油墨香扑鼻而来,而此时他对这种气味则感到异常厌倦,这大大小小的考试已让他产生了抵制情绪,但苦水也只有往肚里咽,没办法,在应试教育面前唯有望卷兴叹,即管有千万个不愿与无奈。他已经用一个小时的时间把前面的选择与填空题做完了,可对于后面那空白一片的解答题他可是一点也想不出了,虽然对这些题目也有印象,好像曾经在资料上做过的,可却怎么也记不起。现在他唯一能够做的就是咬笔杆子,顺便向左转,向右转,希望可以碰巧看到哪位“数学高手”的答案。正在他抓耳挠腮的时候,突然看到姚高老师正盯着他,眼睛里透出的那股“杀气”逼得他直哆嗦:惨了,被他看见自己“愁眉苦脸”的模样了。那冷酷的声音再次在耳边响起:“请某位同学不要再东张西望,要知道这里是考场,是有严肃纪律约束的,难道高考你也敢这样吗?再不自觉一点,我就要指名批评了。”林宇心里一阵凄惨落魄,不敢再正眼直视坐在讲台上的姚老师。虽然姚高老师没有直接点名批评,但林宇的脸上仍是感到火辣辣的,他知道,这很显然是在说自己。可能是姚老师不想对着这么多同学的面批评自己,原因是怕让自己下不了台。唉,不会做题还要被间接羞辱,林宇觉得很没面子。现其这样坐着等待“绵绵无期”的剪熬,还不如干脆提前离开这令人窒息的考场,数学报销就报销了,大不了就是一场考试失败而已,若偷看答案被发现弄不好不止试卷会按零分处理,还会记一大过,让自己从此在同学面前蒙羞,最后弄个身败名裂的下场。出自长远“利益”的考虑,林宇决定选择前者——提前交卷。也许冥冥中注定他命不该绝,就在他准备“舍生取义”时,突然走廊外出现了另一位老师,手里还拿着几张白纸,好像是什么文件来的。紧接着姚老师被那位老师喊了出去。姚老师出去一边跟那位都老师走,两人一边在商量着什么。没人监考了,考场里一阵骚动。林宇见这样的情形却又收回刚才的“英勇”念头。于是也准备看看周围的人试卷了,毕竟人是要随着环境的改变而改变的嘛。此时坐在另一边的刘枫转过身来望着林宇,手里捏着一个被叠得只有硬币大小的纸团,然后使了一个眼神。“嗖——”的一声,纸团在空中划出一道美妙的抛物线后,急速下坠。不好,打偏了,不偏不倚正好打在前面的于薇头上。林宇简直不敢看了,用手掩住双眼,暗自想着:完啦完啦,林枫啊,你扔也扔准一点嘛,哪里不好打中,偏偏扔到于薇头上,这次肯定会被她把纸团交给老师了,若是那样,不是被记小过就是大过一个,弄不好会被立马逐出考场。后果真是不堪设想了,因为于薇生平最讨厌考试作弊的人。只见于薇抬起头,迅速侧身捡起掉落在身边的纸团,然后快速地展开浏览了一下。过了一会,姚高从门外走了进来,考场里立刻恢复了先前的平静,只听见沙沙的写字声和翻动纸页的声音。姚高开始前前后后地走动进行巡视,就在他经过林宇身边往于薇前边缓步走去时,林宇的心已在卟嗵卟嗵地跳个不停,知道这次要被于薇给揭发了。这一刻的时间好像停住似的,连挂在讲台上边的时钟走动发出嘀嗒声都能听得一清二楚。可是直到姚高走过于薇身边,留给林宇的只是一个背影时,于薇却一动也没动,只是一个劲地在那里写着什么,因为是背对着,林宇在后面看不到,但可以感觉到。林宇有些惊讶,差点没叫出声来。接着一个更加令他惊讶的事情发生了,只见于薇趁着姚高还没走到讲台上仍背对着下面而没有回头之际,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转身扔了一个小纸团到林宇桌上。林宇在惊讶且激动的同时,赶紧用手护住纸团,如获珍宝似的小心翼翼地打开,上面竟有着填空选择的答案,计算题的大致步骤也写在上面,两种字迹各不相同。他认识原来的字迹是刘枫写的,后来添上去的是熟悉的蓝色的清秀楷体,他知道这是于薇写的。那张纸团的右下角居然还画了一个小小的心形,若不注意看,是不容易发现的。一时间,林宇的内心在充满了感激的同时亦在卟嗵卟嗵跳个不停,他显然是被一薇的举动给弄得不知所措了,他不知道于薇这一系列出乎他意料之外的举动意味着什么。但此时一切却又是那么清晰地在他的眼里发生了。当考试结束铃响起后,林宇还是交了那张写满答案的试卷,然后安静地离开了试室。(未完待续)
第七章一份突如其来的爱自从那次模拟考试后,林宇一直想找于薇问清楚,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这个城市的秋天阴晴不定,深秋的落叶铺满了整个校园。风一吹,漫天飞舞的落叶让人看了有一种哀伤的感觉。一转眼,国庆节来临了,学校放几天假,刘枫与邵锦都回老家去了,他俩是在校住宿的,每逢假期节日总要回去一趟。或筹备日常学习生活费用;或作定期的经济开支汇报;或报向家里人一声平安,毕竟这也是普天之下的家长对远在他乡求学的孩子最为担心与牵挂的问题。这天林宇独自踱步在有些冷清的校园里,凝视着满地的落叶,他有些感伤,莫名其妙地生出一些怀旧的念头,一些往事开始在他的心头浮荡,至于他为什么会选择在这样一个时间回到校园,或许连他自己也说不清楚。尽管他感觉过去的种种让自己过得并不快乐,但至少让他觉得很充实。因为有刘枫、邵锦等铁哥们的友情,而那不快则是源自学业,至于爱情,他虽有自己喜欢的人,但他认为那并不算是爱情,或许只能算是一个男孩对一个女孩的朦胧相思吧。面对于薇的举动,他只有一种受宠若惊的感觉,尽管知道这代表着什么。现在的他好像活得有些空虚落寞,常常在余闲时候,凝神着蓝天回想过去,憧憬未来,可一切似乎都变得虚幻,美丽如一个泡沫,轻柔如一个梦境,却极易破碎。这个学期到来之际,林宇退出了学校的文学社。在办出这个学期的第一期校园报后,他选择了离去,高三了,然而很平常地选择一种隐退,这本是一个再也普通不过的结果,但林宇内心却多了一份感伤与怀念。但林宇认为文学并不以人的离去而消逝,他的文学唱路仍会执著地走下去。因为它已是他生活的一部分。是谁给了林宇这样的动力?不错,正是晓梅。是她的冷漠让林宇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念头。这些日子虽没与她说过什么话,虽然她仍旧对他不冷不热的,但林宇总是在一旁默默呵护帮助着她。他不知道这一切的原因,或许也不需要去知道,为一个自己喜欢的人付出是不需要理由的,即管她不一定喜欢你。林宇走到校门口的报亭前,随手买了一本《萌芽》,那是他最喜爱的作文期刊之一,正准备带回家看,路上人来人往,异常热闹。正是下午室外体育活动时间,踢足球的,打篮球的,打羽毛球的,男男女女各自为伍,以快乐抵抗这转眼即来的秋意,也许青春的定义中并没有寒冷,林宇看着这些成群成队的人们,眼里有掩不住的落寞,心里亦有捺不住的寒意。突然,从身后传来一个熟悉的叫喊声:“林宇——”他转过身一瞧,没想到竟然会是于薇。“于薇,是你啊。哎,你怎么没有回老家度国庆假期呢?”林宇没有提及上次在考场上的事。“哦,没有。我那里的路途比较遥远,坐长途汽车也不是很方便,还得花费时间收拾行装,本来我妈让我与爸爸一起回去,但你知道这乡下地方也挺闷,除了欣赏一下电视节目以外,其余时间就只能听草丛中的交响曲了,还有那里的好朋友也不多,所以我没有回去,无奈之下,只有我妈陪我爸回去了,最重要的是不能看到你……”于薇在说出最后一句话后,脸有些微微发红,低着头在那里拨弄着自己的衣角。两人在路旁沉默了许久。但她的思维还真敏捷,马上又转移了话题:“你怎么一个人在这里闲逛?”“我哪有工夫出来闲逛,只不过是在家呆着有些闷,所以出来随便走动一下,还顺便买了本《萌芽》,正准备带回家去看。”林宇指了指手中那散发着油墨香的杂志。“给我看看可以吗?”说完,于薇接过林宇递过的书,然后走马观花般翻阅了起来。“这是新出的第十期,内容比较丰富,有很多新概念的文摘,还有部分短篇小说。短篇故事……”林宇在一旁向她解释着杂志里边的内容。“嗯,是挺好看的。”于薇一边翻阅一边不住地点着头。“于薇……”林宇突然叫了一声,想问问上次考试的事。“什么?”于薇仍在那里翻阅着手中的杂志,头也没抬。林宇不知道她是装傻还是故意避开他。“上次的考试我还以为自己挂了呢……”“怎么说?”这丫头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啊。“上次考试时,刘枫不是不小心把一个里面有答案的纸团扔给了你吗?我以为你会把它交给老师,可你非但没有,反而还把答案给我……”“举手之劳嘛,这没什么。”天呐,林宇做梦也没想到于薇的回答会是这样。“我知道你数学不行,若做不好会很难看的,所以就顺便将自己的答案也写在上面给你了,你打算怎么感谢我呢?”“那纸团上的那个心形是?”“我……”于薇突然无言以对了,这一向滔滔不绝的于薇怎么突然变得沉默了,林宇很是纳闷。不过心中也略知几分了。“林宇,我……我喜欢你。你知道吗?早在高二的时候,我就已经对你有好感了,只是一直没有勇气告诉你。”于薇第一次以水灵灵的双眸望着林宇。以前与于薇在一起的林宇总是无话不谈,但林宇一直把她当作自己最好的同学,并没有想到这回事,于薇的一番话显然让林宇有些不知所措。“什么……你……你喜欢我?不会吧,我哪里好了?”“林宇,刚上高二时,我就已经注意到你了,你的沉默,你的忧郁,你的安静,都是一种才华的不经意的显现。你的眉宇间总锁着深深的一层清愁。不知道为什么,我就是喜欢你的这种忧郁,班里也有不少女生都喜欢你,经常暗地里讨论你……”“我只想着学习与写作,没有注意,而且最害怕和女生说话,至于忧郁,我怎么不知道?也许是学习压力太大了吧?”林宇有些尴尬。“林宇,我真的很喜欢你……”“于薇,别这样,我一直都把你当成最好的同学,你那开朗阳光的个性实属难得,我们几个哥们也挺喜欢你的,因为有你在的场合总少不了热闹幽默氛围,可我想都没想过喜欢你啊,只把你当成自己的妹妹一样看待。其实我喜欢的女孩是晓梅……”林宇也不知道哪来的勇气道出了实情。“你喜欢她?她比我更优秀吗?”于薇有些失落。“我也说不清为什么会喜欢她,但就是凭感觉。于薇,你是个好女孩,我不忍心以自己的沉默来掩盖你的阳光外向,和我在一起只会让你变得沉默寡言的,若真是那样,对你的伤害太大了。”“不会,不会的。”于薇有些激动。“于薇,你听我说,别想那么多了,高三了,现在最重要的是好好复习,别想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了,争取明年考上一个理想的大学。”林宇想让于薇对他的好感转移到学习上。“乱七八糟的事?你说这是乱七八糟的事?难道我喜欢你是一种错吗?”于薇的内心很矛盾,但林宇的话显然已对她造成伤害。她无法接受这个现实,但于薇又怎能明白林宇内心的矛盾。说完这句话,于薇头也不回地走了,只有林宇的背影仍旧久久地伫立在那里。(未完待续)
尊敬的北京奥运:您好!请允许我这样称呼您,因为您即将要来到我们伟大的祖国,来到北京。可曾知道您那姗姗来迟的脚步在国人漫长的等待与渴望中走过了多少个年头,可曾知道有多少先人志士为了将您邀请到这片物博地广,历史悠久的土地上,早已双鬓斑白,满脸爬满皱纹,可曾知道您的地位在国人的心目中显得多么地重要。欣慰的是经过煎熬般的漫长等待与不懈的努力,终于将您请到了我们的家门口——北京。今年的八月一场空前盛大的体育宴会将会在这里拉开帷幕。本来对于四年一度举办的您来说并无任何特殊的引人注目之处,不同就恰恰在于您的这次环球之旅的体育盛宴将要在这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举办,国人为此已辛辛苦苦筹备了无数个春秋,因而一时间成为倍受世界关注的焦点。此前迎接您的到来而安排的倒计时一周年纪念日里,在北京天安门广场还举行了隆重的邀请书发送仪式。曾记得住在河北的一家小朋友,为了喜迎您的大驾光临,还专门亲自绘画作为赠送。不辞万里辛苦,从遥远的老家与父母奔长途汽车来到北京,在街头等待了三天三夜终于找到了接待您的有关人员,并把凝聚着自己心血的画作交付他们,嘱咐在您到来时一定要将这份倾注着浓浓心意的礼物送给您。北京奥运,孩子为您许下最美好的愿望,您能感受到吗?只希望您别辜负了孩子的一片期望。在踏入奥运年之后,您的温度在日渐升高,国人在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在无时不刻地表达着对您到来的热烈欢迎,甚至为之疯狂:商场里有迎北京奥运大酬宾的买一送一活动;央视的体育频道为在实际行动上与您提前接轨,特意改为奥运频道,为的是能够全程追踪报道这项举世瞩目的体育盛宴,于是五环的身影成为一种电视商标;今年的春晚上您的身影在歌舞与小品中屡屡出现,赵本山与宋丹丹在农民举办的奥运火炬手竞选活动后真的能如愿成为传递您的伟大圣火的火炬手?奥运的圣火固然是神圣的,每一位国人都想亲自当一回火炬手,将奥林匹克的圣火紧握在自己手中,可是真的人人都能如愿吗?某商家推出一系列的北京奥运纪念品,其价格是非常昂贵的,但这阻挡不了国人疯狂购买的欲望,甚至恨不得将这家专卖店都般回自家去,但他们却不知道真正能够纪念什么?虽然还没有真正到来,但随处都可感受到您的气息与身影,在此我并不是反对国人对您的热捧,毕竟炎黄子孙苦苦等了几十个年代好不容易才将您盼来身边,但我却有些失落,甚至有些迷茫与无奈,在这里想反问一句:北京奥运,究竟为我们带来什么?更确切点说,为平民百姓带来了什么?从鸟巢场馆工程动工到反感设计的反复修改;从奥运吉祥物的全民征集到福娃的高调诞生和民众的强烈反响;从奥运火炬的故弄玄虚到突然亮相的让人大跌眼镜,这一系列的事件无一不是披上民主的形式主义,内里饱含了中国式的集权思维逻辑——最终的结果无一例外的全是听从冠以“专家学者”名称的高等人士的一锤定音。中国平民参与奥运的高涨热情被再三的愚弄了。只因这世上太多“专家”,好象除了普通人以外,剩下的都是“专家”了,连体育界也不例外。整日在电视上看到“某某专家”的专题讲座,其以秃顶的脑袋,肥大的身躯坐在讲座台上,从其语气中,好象除了他们就无人能拯救这个本已满目痍孔的世界,但我们却无法辨认其真假,于是便时常出现大批“受害者”无法为自己讨回一个公道。忙碌的人们依旧忙碌,贫穷的人们依旧贫穷,刚毕业大学生们怀揣着文凭降低身价却依旧难以找到工作。房价增高了,粮价增高了,油价增高了,其他物价也悄悄的随之隐性增长,人们的个头在其间却日渐缩小了。不时蹦出种无缘无故的突然短缺的物品致使价格猛然飞涨,闹得百姓人心惶惶。城市的绿地少了,城市的扬尘多了,城市的交通拥堵仍旧得不到有效解决。在所谓的“国际惯例”熏陶下,所有拆迁、改造事件中人们的私人利益也让步给了国家利益。在这里我忍不住要问:北京奥运,除了给平民百姓心理上的民族自豪感外,到底还能为他们带来多少真正的实惠?北京奥运,我们究竟要向世界人民展示什么呢,难道仅仅是几个现代的奥运场馆和标准统一、自以为美的城市形象吗?北京这个昔日里声名远播的文化名城、历史名城现在能留给我们以及后人的还剩下些什么?如今的北京城高楼大厦林立,饭店商场满眼皆是,到了夜里更是霓虹一片、火树银花,灯红酒绿,健康和不健康的各种娱乐场所竞相开放向着人们猛抛媚眼。城市的文化生活和精神世界里充斥着混世的嚣张和浮躁。如今的北京城有几家能让普通民众自由进出的图书馆、阅览室;有几家像样的文化演讲站、交流场;有几家自成规模的音乐厅、话剧院、字画堂?不时有听到周围的一些民众说,今年的八月,亲自奔北京到现场观奥运,为咱们的运动健儿加油喝彩。千里迢迢,他们除了得到感官上的刺激以及心理上的满足外,我便再也想不出您还能带给他们什么。“全民互动,让奥运走进百姓家”,这句在几年前喊出的口号其真实可信度我们不得而知。一个民族要想得到真正的发展还得从其根源去一点一滴地自力更生,不因为举办了一届哪怕盛大的体育盛会就能从实际上壮大起来,那些漂浮在表面的繁华只是一时的,很快便会沉淀下去。它只会让人们忘记一个古老民族的原本气息与韵味。试问,奥运之后,我们除了能得到那些用自家的钱建造的高级先进的体育场馆外还能得到什么?北京奥运,您的脚步越来越逼近,国人已经做好了迎接您的到来的一切准备,可是试问您又会给这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带来什么样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