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伙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曾经的花开花落我在寻找着瞬间的幸福极度渴求被一个季节宠爱但它却远离了我消逝在喧嚣的尘世里我试图抓住它的双手任凭怎样的努力却是徒劳无功它叹息:该逝去的时候是无法挽留的我目睹它苍老的身影似童话般逝去想将日记作为见证却找不到一种现实感它的痕迹却遗留在这个世间的每一个角落我本想尝试去寻找却害怕拂去它的痕迹因为眼泪的逼迫会使我拒绝任何东西的抚慰惟有伫立在窗台边凝望着叶面上跳动的光晕怀念一个时代在艳阳普照的炎热夏季我的心却显寒冷因为已经堕入怀念的深渊
坐视这个传媒网介遍布且享有言论自由的信息时代,我亦不知道人们的思想道德观念是日益加强了,还是逐渐淡薄了。那个曾经一手给中国文坛制造诸多“惊天动地”的80后桀骜写作者兼赛车手――韩寒,近日,又向众人掀起了新的文坛“战争”。那是在一次无意间,我在互联网页上瞥见的一则不算新闻的新闻。文学评论家白桦在自己的博客上发表了一篇文章《80后的现状与未来》。里面特别对韩寒曾在03年出版的杂文集《通稿2003》中大贬中学所有开设的课程提出了反驳质疑。在倍感惊奇的同时,对其进行了委婉批评,将韩寒对待现代教育的自我态度注释为反叛蛮干――也许是有道理的起点出发,但走向的却是“打倒一切”的歧路。不经意间的言行举止往往是最能中伤他人的,或许是始料未及,或许并非本意。以韩寒那桀骜不羁的个性岂会让老同行的言行散播弥漫在传媒上瘟疫般摧毁自己的“一世英名”。随后,以颇为不满与激动的情绪,毫不客气对“敌手”进行回复“炮轰”。于是,一场“骂战”在这两名新老的中国文坛成员之间拉开了帷幕。继而一出出舞台戏在双方的导演下,新鲜出炉。就这样,双方彼此都不肯罢休去意识过错,随着双方不满情绪的日渐高涨,“骂战”的言行也在不断升温,已经涉及到人格侮辱与人身攻击的程度。这场“骂战”还会持续多久?我不得而知了。这是一场现代中国文学界的一出悲哀闹剧,但它所涉及到的绝非仅仅如此。这不只是韩白两者之间单纯的“骂战”,甚而是作为两个截然不同的时代的针锋相对,一方代表着80后桀骜不羁的张扬叛逆个性,另一方代表着传统保守的固有思想。若要我以一个明智之举看待此事,我亦不会站在韩寒桀骜不羁的自我满足角度,也不能站在白桦那老一辈的传统思维的立场。我的思维告诉自己:注定只能成为两者的中间人。那个作为80后的中国文坛的领军人物,自问为什么会倍受诸多同龄人的支持与维护?自问为什么那么多同龄人闪烁迷离的双眼里总会隐隐约约藏匿着一种饱受沧桑,踏遍红尘的感觉?为什么那么多的同龄人几乎都拥有共同的人生观?尽管这些孩子人生观的真正价值还没有得到上帝的垂青眷顾,总归是80后一种名为叛逆的因素惹的祸。将这些叛逆细胞注射入那些可怜,可悲,可恨的孩子们的头脑中。或许很多人认为散播者是韩寒,但我想说这并非他的本意,因为他也成为了叛逆的牺牲品,诸多外因仍是“嫌疑犯”。写到这里,我想韩白“骂战”的导火线莫非于此?我就不得而知了。但可以肯定的是,这是对传统观念的出自于80后人性本能的强烈排斥。更是为一个时代在作辩护,是叛逆与传统的针锋对决。更严重的一个问题是我们忽略了韩白“骂战”是在互联网展开的,在这个传媒网介遍步的信息时代,虽说每个人都享有言论自由,但决非可以放肆去辱骂讽刺。“骂战”背后所笼罩的最大阴影正是在当今这个信息时代如何去拯救被“网”的道德?网上虽有匿名发表言论的自由,但任何人都不能借此来作为辱骂讽刺的特权,也没有不负责任的赦免权,从“骂战”中能瞥视到韩寒那粗俗不堪的言语是多么伤人自尊与人格。对于白桦,我更不想表示什么,因为双方都彼此以反语讽刺挖苦,莫说是作为当事人,连我这个局外者都看在眼里,痛在心里。不仅是为韩白不遵从网络言行道德感到心痛,更为这个信息时代人们思想道德观念倍感质疑与痛心……我想他们至少要接受道德法制的自审与公审。虽说这些孩子是80后叛逆者的牺牲品,但我想他们至少应懂得正确的道德观念,否则将会愧对于自身那尚未泯灭的良知。言至于此,我的思维仍告诉自己:注定只能成为两者的中间人,因为那一片区域居住着仅有的道德良知,那恰恰是我所向往的立场。而这片区域正好介于叛逆与传统两者间。――因为叛逆使网络道德遗失了往昔的踪影;――因为传统使网络道德褪去昔日的色彩;我的思维告知自己:“骂战”这一反面立正事件只是为世人敲醒网络道德遗失踪影与褪去色彩的警钟,如何去拯救被“网”的道德?叛逆与传统两者彼此重归言好的那一天,也就是被“网”的道德被解救的那一天。那一天何时能够来临?坐视这个传媒网介遍布与言论自由的信息时代,我再一次为世人背后的阴影茫然了……
你哭泣了说是在当今这个社会无法找到自己的人生坐标位置因为你已迷失方向你哭泣了说无法辨认自己的本来面目因为你已被虚假掩盖你哭泣了国人向历史借贷为你打造了一套华丽的外衣因为你的灵魂已被出卖在国人不顾一屑的眼里你就像个孩子任凭被摆弄成各种姿势为此你曾抵抗过这不公的命运最终却因身单力薄被屈服于是你又发出歇斯底里的呐喊却不知道国人已经成为孔乙己你等待了无数个春夏秋冬渴望回到博大精深的怀里却惟有如同孟姜女等到天荒地老孰不知夫君已成为长城下的冤魂我说你会成为第二个孟姜女万里长城会再次成为废墟不是因为你的眼泪而是国人在自毁根基你渴望救世主的出现可知道国人更需要一次心灵的洗礼你的眼泪无法拯救自己更不可能唤醒麻木不仁的国人因为社会更需要彼此的自救此时你的眼泪已将一个时代淹没
我多么渴望面对满天闪烁繁星沉思在它的背后到底还隐藏着什么我是一个多么善于幻想的人坐在课间那闹哄哄的教室里却是到达了一棵在秋季微风中落叶的榕树下以一种最悠闲的方式躺在橘黄的落叶堆里成为大自然的一部分回归现实却看到已满身尘土筋疲力尽气喘吁吁的我面对诸多不断变化的事物从指间一一溜走原来之前的只是一场虚幻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