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伙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你拎着芳草的花露将昏昏欲睡的我唤醒将心旷神怡的气息洒向整个空间墙壁上未粘贴好的纸片在上下飘荡似是湖边的荡漾芦苇在放飞充满色彩的梦一种相思在轻柔的风里泛滥成灾却再也无法回到原来我在风里强装微笑背后深知这是虚假的表情风已使我失去了色彩
终究是上帝早有计划的周密安排;终究是命运之神在冥冥之中的一种必然轮回;终究是时间老人给予的一种非凡的涅磐。一在这个悲喜交加的夏季,文人注定以一种残酷的淘汰方式告别青涩稚嫩的中学时代,踏上另一条求学路。或“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或“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文人不敢想象自己的未来,更不愿给予一个合乎情理的说法。他忆起“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任性,曾益其所不能。”可是文人的这条路似是于荆棘上行走,双脚伤痕累累,殷红的鲜血顺随着伤口在一点点往下流淌,渗透入草根底部,成为另一种养分,对此文人却已然感觉不到疼痛,只是呆呆地目睹着这一切,他麻木了,别人尝试抚慰他的伤痛,却被文人毅然拒绝了,并随口抛出一句:这已是司空见惯了。说完,便一拐一拐地以粘满淤泥的双手继续向前爬行,没有任何表情,有的只是呆滞的眼神,迷茫地凝视远方,似乎极力想知道未来到底会是怎样,却唯有摇头叹息自己的能力不足。二在这个悲喜交加的夏季,文人很想去到一个世外桃源的无人境地痛快淋漓地大哭一场,不需要虚伪,抛弃悲伤,砸碎烦恼。《江山美人》中那片世外桃源的美好境地或许是文人最向往的归宿,“那是一片没有被战火侵袭过的土地。”这虽然是一句电影对白,但在文人看来却正是他心目中的梦幻家园:一座依山傍水的古老的的建于高树上的茅草屋,一叶含水缓缓而转的木制大风车,四周是鸟语花香的丛林,头顶是漂浮着几朵白云的蔚蓝天空,如此诗情画意的此情此景,携伊人的手于茅草屋窗台前看夕阳西下,别有一番“何窗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的滋味在心头。这样简单却幸福的浪漫生活或许只能在人间仙境才能体会得到了,但此情此景却永驻于文人的脑海里,他吟起:“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正是文人心目中的隐居地,但在高考面前是显得那么地虚无缥缈,于是文人很想“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但在高考面前,文人却无能为力去实现自己的理想。三在这个悲喜交加的夏季,文人见证过世间太多的生离死别,悲欢离合。看着四川汶川大地震灾区那些让人为之落泪的感人镜头,文人情不自禁落下多愁善感的眼泪,这是人性最脆弱的良知被唤醒。在全国哀悼日期间,旗帜半举,汽笛鸣咽,举国忍声,文人倾听着那令人心痛的防空警报沉重的呜咽,心在默默淌血,这里面却有两种不同的意义,一是为在地震中不幸遇难的同胞落泪;一是为自己即将祭奠高考而落泪。文人不知自己从何时开始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或许是被提及高考之际开始,接连的亲戚来访,挤满了文人那本就拥挤的小屋,一番祝福勉励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效应,却一次次冲击着文人那本就脆弱敏感的神经。文人有些受宠若惊,想不到一场高考竟会让他如此受人关注。虽然文人也曾立过豪言壮语,发誓要与高考生死较量到底,但在背后却更多地是理性的冷静,因为文人知道自己的能力。一场撕杀过后,遗留下的或许只有伤痕累累的文人自己与毫发未伤且扬长而去的高考。他才知道,高考本能一口将他吃掉,只因为怜悯于他的现状才没有履行那个残酷的誓言,一场较量过后,文人流泪了。那是很伤心很伤心的泪水,顺随着他的脸庞渗入干涩的唇中,文人极力抿了抿:泪水原来会是这么的苦涩。四在这个悲喜交加的夏季,文人很想独自跑到一个了无人烟的辽阔原野,任凭清新的微风轻抚着他的额发。这一刻没有烦恼;没有压力;亦没有竞争,有的只是文人将梦放飞在风的季节里,抛下一句:一切随风。然后与原野融为一体。他吟起“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或许“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是文人最洒脱的选择,但他却永远也无法哪怕是成为康桥下的一颗水草随波逐流,于是仰望蓝天,那一只只色彩缤纷的风筝点缀着蓝天,以自得姿态漂浮在天际,却始终无法摆脱线的牵连,哪怕再华丽的身姿,也不过是任人摆布的装饰。文人想,风筝的命运不正与自己相仿吗?闲静时,文人只想过着三毛一样平凡而普通的生活或是随张爱玲于旧上海一所略显陈旧且散发着青苔气息的公寓里,聆听着留声机里的古老旋律,凝视着她那双能透彻人性本质的眼睛,安静地看着这个文坛寂寞的女子,感受着《倾城之恋》中的思想,交换着彼此的秘密。尽管这只是以一种寂寞换取另一种寂寞。文人却认为这是有价值的交换。又到一个繁芜的六月天,文人倚坐在自己的书房中,望着眼前堆积成山的资料试卷,回想着背后那一双双充满期待鼓励的眼光,感到一阵空虚无助。《笔记》中的一句歌词:“生命中有太多遗憾,人越成长越觉得孤单……”诉说出文人此时的心境。文人向往那些写散文的日子,不需要伪装的快乐与痛苦,有的只是真实的自我,执笔书写暂时忘记了高考,却在每次完篇的句号后又重负起高考的背囊。临近高考的日子,文人依旧紧握手中的笔书写,在高考面前,他一无所有,除了手中这只笔。文人曾歇斯底里呐喊过,不愿意成为鲁迅老先生笔下的阿Q精神写照,他想执意放弃文学,将那一堆厚厚的爬满文字的笔记本一把丢进火苗,让它化为不曾存在的灰烬,可文人的手却一直在火苗的边缘颤抖着……五在这个悲喜交加的夏季,没有惊心动魄的作为,亦没有垂头丧气的失望,高考还是在平静中来临了,文人从始至终都不曾忘记,在现实面前,谁都必须抬起头前进,哪怕成功或是失败。文人还彻底明白了一个永恒的真理:纵使有“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的万丈豪迈抱负,在回归到眼睁睁的现实面前,谁也浪漫不起来。
走过了二十个春秋,我却始终弄不懂“大学”一词的含义。只知道十二年的寒窗苦读乃至更长时间,只求成为这个群体中的一员;只知道在每年蝉声连片的繁芜六月天,于千万莘莘学子的同场竞争较量中发挥出自己应有的水平,甚至渴望超常发挥,只求成为这个群体中的一员;只知道在那为期三天的笔试中,将自己十二年来从“辛勤园丁”那里汲取到的所有知识一股脑倾泻到那几张印满了试题且散发着油墨香的雪白光滑纸张上,只求成为这个群体中一员。当圆满完成以上的艰巨任务后,就可以彻底庆祝狂欢了,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日子:没有那没完没了的周测,月考,一模,二模;没有一天得端坐十多个小时,全神贯注倾听老师讲复习要点,重点句型,必背词汇,实词虚词,其双眸却在不停打架,硬要粘合在一起;没有时刻为那一次次测试的不理想,或抱怨叹息无,或抱怨试题过难,或抱怨自己没有复习到这一要点……这对刚刚经历过高考洗礼的你我而言,无疑是一种梦幻般的享受,因为终于拥有属于自己支配的一片空间了,加上考场发挥出色,成为“大学”中的一员已经没有任何悬念。在这段放松时期里,你我有足够理由去做任何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或彻夜通宵泡网,或约上三五个死党好友到酒店包厢,尽情载歌载舞,只为将压抑在高三乃至高中三年的不快统统发泄出来,或宁愿当个“隐居者”在舒适的被窝中躺睡上两天两夜。让那些堆积如山的复习试卷,让那些决定命运的分数统统都见鬼去……这并非你我叛逆不羁,无心向学,因为高考已经成为过去式,纵使它的暴风雨再猛烈终究也危及不了你我了。换句话而言,你我即将或已经成为大学生了,现在所需做的只是怀抱着或惊喜,或期盼,或焦急的心情躺在舒适的被窝里,双耳塞上耳机,一手捧上一本休闲杂志,一手拿着面包糕点等待最终的结果,难怪某人直到身处“高考后时代”与“大学前瞻时代”才深深感触:原来生活也可以如此美好,若是没有大学的存在也就没有我如今的“幸福”生活,大学梦在我在,大学梦灭我亡。成为一名大学生固然是每一位高三学子梦寐以求的共同心愿:“同一个高三,同一个信念”十二年的埋头苦读只为成为“天之娇子”、“象牙塔里的宠儿”,可是我想说:大学真的如此美好吗?或许从始至终都还没从本质上理解“大学“一词,潜意识里只知道“大学”是“自由革命”的代名词,是“人间天堂”的代表。或许你我对于“大学”仅仅停留在这些主观印象上:大学校园比中学的大上好几倍,还有繁茂的千年老榕树,铺满鹅卵石的林荫小道上柳影婆娑,如同一个个身姿婀娜的少女;四周长满青苔,整一个平静且充满了绿的气息的湖畔;宏伟气派且带古典渊博气息的教学大楼与多媒体会议室,具有国际标准化的体育场与篮球场,人来人往且宽敞干净的食堂;高大的雕刻着校训与各类育人成才的励志文字的花岗岩;公寓般的拥有独立卫生间,电脑桌,衣柜,床铺为一体的高级组合家具,还有各式各样的课外组织:计算机协会、礼仪协会、健身协会、疯狂英语协会、跆拳道协会……数之不尽,甚而令人眼花缭乱,我始终不明白这些所谓的协会成立着有何用,有甚者也许会反驳并搬出那句早已在校园各种场合作为经典借口的真理:“为了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我不知道某人在不断重复着这句话的同时是否会感到脸红。在我看来这些所谓的协会除了能让一部分人的腰包鼓起来便再无其他,纯粹就是打着一个堂亮的幌子在捞钱,就我而言除了疯狂英语的坚持不懈精神能发扬下去且有必要成立发展外,其余协会的存在根本就是浪费国家资源,其只会让那些“宠儿”一次又一次地从自己腰包里掏钱交所谓的入会费,服装费等一些乱七八糟的费用,在众多的协会面前只会让你迷失了自我,心态变得浮躁,成为别人的“奴隶”,如今中国有那么多“奴隶”我想大部分都是来自于此。与其这样还不如自己制定一份标准的学习或娱乐的计划表,每天按表行事,总比加入什么乱七八糟的协会好。言大学里的学生会,我总认为这些群体在昧着良心做事,一个所谓的宣传部长就能受到万人呵护,整日听到“平民们”左一个部长好,右一个部长棒的依附着,更别说那作为学生会之首的主席了。那才让人知道什么叫权力.这年头于大学校园里当上一个哪怕是部长或委员之类的小官后都能让你感觉到什么是高高在上的感觉,什么是万人共呵的感觉。每逢什么检查,这一群体就别上象征着学生会的红色袖标,双手或反扳背后,或双手怀抱一起,双眸里带着一种至高无上的尊贵与霸气环视着那些“平民百姓”,好不得意,那架势堪比小泉纯一郎。每晚自习课上,于是就能看到一所谓的学生会主席,身着一休闲裤与衬衫,脚穿一与自己实际年龄不符的皮鞋,梳了打着发胶的三七分头发,右手握一诺基亚牌手机,于一个小时内出出入入教室十多次,其间不是接听手机,就是有“高官”来叫唤,看他那神色好不得意,以为这世上就唯我独尊了。其他同学已经习惯被其领导的感觉。或许那些”宠儿“觉得如此更具安全感。可殊不知其只是一个能说会道,却没有真材实料者。我只能将他看成大学里的孔乙己。于此,我以为然。更不明白所谓的学生会是个什么性质的组织,在我看来纯粹就是一个依靠权利显示自己无能的这么一个组织,大学里本都已经是成年人,还用得着成立所谓的学生会来管理什么学生纪律,学生素质,学生口勤,那些“宠儿”还用得着他们来管理?他们自己不犯事就好了,还有脸面在大学校园里摆所谓的官腔指示任何人?本来这就是一个依官为饭碗的时代,也难怪某些人会那么在意,会为了进入所谓的学生会背后找关系,甚至送钱送礼给主席,要知道他一句话下来就能决定你今后三年大学生活乃至毕业后的命运,早前我亦听过这样的话,说是在大学里若能进入学生会,今后毕业了出来找工作,用人单位会对你另眼相看,原因是你有能力。难怪那么多“宠儿”拼命地想进入所谓的学生会,在学校里拥有一份哪怕是不大的权力,还有以后毕业后能找到一份好工作,何乐而不为?大学的腐败就出自于此。都说大学为一小社会,看来这话不假,至少让我目睹以后可以认同这一说法。在大学里,你可以看到形形色色的人性本质:或纯真,或虚假,或单纯,或满腹心计……言大学里的爱情,中学时代对于爱情很是朦胧,甚至是谈爱色变,试问在那些高层长辈的千叮万嘱与三申五令下,谁还敢无逾越这条亚当与夏娃创造出的界线,即使有那也是在搞“地下关系”,再者中学的繁重课业已让他们喘不过气,哪还有心思谈情说爱。而在大学里却是截然相反,有言:“这是一个恋爱的季节,单身是可耻的”。于是每每夜幕降临,我甚见那幽幽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杨柳下的石椅上;榕树的小亭里;平静湖边草地上;球场的边缘位子上都是成双成对的在卿卿我我的身影,校园里的假山,操场等成为情侣们的好去处,反正只为人少涉足之处都留有爱过的痕迹。如果你刚到大学,请勿见怪,这早已司空见惯。曾言某高校一长满树木的山地为某革命根据地,早年老红军们曾在此洒下了抗敌的血汗,如今大学情侣们却在以另一种温柔的方式:或彼此亲吻,或彼此拥抱来反省那段峥嵘岁月,想必如果老红军们如果九泉之下有知一定会感到非常“欣慰”:中国人民终于过上了繁荣安定的生活了……或许这是一种时尚。再对比自己,我突然感觉自己跟不上时代了。言大学里的教室,我几乎没有看到有几位大学生于教室里认真学习,只知道宿舍里的电脑为那些“宠儿”所沉浸,话说作为大学生了学习相对可以放松了,但我所见的是那些“宠儿”几乎没有拿起过桌子上的钢笔,哪怕是作一节课堂笔记,难道大学生就不用学习了?他只有每到某大考来临之际才作“突击”,只求博得一及格就草草了事,要是换成在中学里有这种学习态度,后果我不得而知。这是一个网络信息化的时代,难怪其会如此沉浸电脑,那些“宠儿”的眼睛似乎生来就是电脑的工具,可我却始终无法理解电脑究竟为他们带来了什么?难道仅仅除了娱乐就再无其他?中学生沉迷网络会被长辈们挂以无心向学,想入非非的称号,大学生沉迷电脑却被长辈们挂以“时代先锋”的雅号,只因高考将其分为两个群体,高考的成败决定着他们“未来的幸福”。这是一个大学生泛滥的时代,甚至连乞丐都可以不屑地说:大学生?满街都是,或许他们毕业后在单位工作一年的工资收入还不如我半年乞讨得来的钱。诚然除了个别突出的以外,如今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面临着就业的困难已经不是新闻。现在这个群体的素质或过高或过底,有甚者占以自己为“天之娇子”的高尚身份到处炫耀,逢人就亮出自己的底牌,只为满足其虚荣心。对此,我却感心寒。我已用了近半载人生为了“大学”这一目标在为之努力奋斗着,在我身后还有更多的为此作为永恒信念而为之奋斗的莘莘学子,这甚至成为他们生存在这个世界上的唯一动力与目的,因为除此外,我们没有第二选择。可在现状这个大学生泛滥的年代里,我不知道自己在达成愿望后又将何去何从……那些大学与大学生们又将何去何从……
春风还没有带着一点温暖,冬天的脚步还不曾离去,偶尔遗留下一丝丝的寒意。晚冬的寒冷空气中又夹杂着几分温暖。不知为什么,我有些讨厌这晚冬,也许是我太过忧郁了,这里的冬季既没有冬天的寒意逼人,亦没有银装愫裹,春季不是春天,而我对这早已没有了兴趣。提起笔,我原来的思绪想川流不息的母亲河一样断流了,想严冬的大雪一下子冻结了一座沉睡的城市没有两样。多愁善感是流水,潮起潮落,随波逐流。寂寞、忧愁的心情又有谁能够了解?悄悄话又能向谁倾诉?恐怕只有星星知我心,愿意做我最忠实的听众。青少年不知道愁的滋味的我几时又懂得了感伤?常常一个人对着漫天星烁的夜空发呆,所谓“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何为人哉?”安慰只会让人更觉悲伤,我不是一位坚强男孩,有泪不会轻弹,强忍着即将要夺眶而出的泪水,重新拾起失落的心情,让新的一年杂一漫漫岁月里逐渐冲淡忧愁的苦涩味。或许我不应该独自面对忧愁的洗礼,或倾诉,或将这个秘密告诉同窗岁友。但我却选择独自承当,只为了一个不完整的梦。忧愁上一因为缺少对生活的热爱以及体验。对着静静的夜空遐想或许是最好的解忧方式,因为天的浩瀚能让人忘却一切的尘事忧愁,给人无尽的力量与精神,那时我的心灵舞台不再是忧愁作为主角,而是成为快乐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