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城市文联专职副主席巫国明向广州市广播电视大学东方分校嫣然文学社(通联:yanranwxs@163.com,主编钟林威:13763353140)主办的《嫣然》创刊号惠赐作品《在容与忍之间》。在此,嫣然文学社特向巫国明先生致以衷心的感谢!
在容与忍之间
文/巫国明
去年的一天,我在文联看到一位新锐的书法家在拼命练写“忍”字。笔走龙蛇之下,那个“忍”字仍是不堪看。在忍字面前,他要不是把心上面的刃字写得太大,让人胆颤心惊地为大刀下小小的一颗心捏一把汗,就是把刀写得小小,把心写得大大,仿佛那把刀成了心头的宝贝,偌大一颗肥润而仁慈的心把一把刀哄在怀里,怎么也不是一件叫人放心的事,那不是孕育杀机吗?刀在那种溺爱环境中不茁壮成长才怪。我当时心里就想:何苦要“忍”,何不来个“容”字?须知百忍成仇,势成水火,终致不共戴天,你死我活,何苦来?中东战云密布,杀戮不断就是一个最可怕的恶例。而容呢,却是有容乃大,海纳百川,大小矛盾,包之容之最后化之,天下想不太平也难。
这个忍字,任你怎么艺术地折腾还不是刀压心头、利刃高悬?而你来看看这个容字,宝盖头下装了满满的谷子,多温馨富足的一个家!
于我看,同样是一种人生的处事态度,容是主动的,而忍则是被动的,故容大于忍,高于忍,也优于忍。主动的主动权就掌握在我们自己的手中,而被动的则总是受制于对象,就象堤坝总受制于河水,决堤、崩坝始终不可避免。容主动包容一切,化解不满与仇恨,像伟大的托尔斯泰,在宗教情怀下怀抱着仁慈与悲悯而倡导的非暴力主义,你若要打我的左脸,我把右脸也转过来让你打,解恨了吧?解恨你就和解吧,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吧!若非如此,那就对不起了,在你解恨的背后,留下的却是你的可悲、可怜、可耻与人格的破产。我们古代说的丞相肚里能撑船说的就是容。佛教就专门设了一尊弥勒佛,那张永远咪笑着的脸,是大肚子里容纳了天下难容之事而升华出来的欢悦。
我们从通常使用的容忍一词中,不难看出我们先人对待容与忍的态度与智慧。先人们早就在我们的母语里,在“容忍”一词中,把“容”排在了前头。容应是我们处事待人、化解矛盾的首选态度。扬容方可弃忍,能容弃忍就能避免矛盾的激化,于己可保一生平安,于心能持一世平静,而于社会,则可达至和谐。
(左:巫国明、右钟林威)
作家简介:
巫国明: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广东省作家协会理事,广州市作协理事,增城市文联专职副主席,主编《荔都》。出版有小说集《神经质时代的生活》、《露从今夜白》,诗集《如此固执地爱着》(合著)、《在母亲的土地上》,散文集《远行》等多部。博客:http://hi.baidu.com/巫溪之潭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