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流水遇知音”
-----简论个人对提高音乐修养的感悟
李伟东
(阳江学院中文系06语教4班15号,阳江 529566)
摘要:音乐是美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的内容之一。而音乐修养是学习音乐的综合素质教育,是个人表达情感活动途径和方法之一,是个人艺术精神的升华。这种表达情感的活动和艺术精神的升华有利于我们语文教育专业的学生进行各种文学活动。因此,我们要努力提高自身的音乐修养。而提高音乐修养需要一个高素质的音乐老师指导以及通过提高音乐修养来升华个人对艺术精神的领悟与审美。本文将从以下方面来论述自己对提高音乐修养的感悟。
关键词: 音乐修养 艺术精神 感悟
一、 音乐修养的提高需要一个高音乐素质的音乐老师指导
音乐修养是学习音乐的综合素质教育。我认为,要提高音乐修养不是靠一天的努力而得来的,它是靠多方面的积累、体验而来的。尤其需要一个高音乐素质的音乐老师的指导。这是因为,一个高音乐素质的音乐老师对学生音乐修养的提高起着决定作用。“一个学习音乐的人,如果没有一个高音乐素质的音乐老师的指导,那么他学习音乐修养就相当于一个机械地弹奏和歌唱的木头人,无法真正地认识音乐。”[1]通过音乐老师指导的音乐,能完整地表达情感的起伏跌宕和发展变化,通过这种情感的积累和反复渲染,特别能够动人以情,把自己的情感投入到音乐作品所表达的情感中去体验,最终体验到“高山流水遇知音”的共同感受,从而在体验的同时自身的音乐修养得到提高。
由此可见,不管是学习音乐、还是欣赏音乐,提高音乐修养提高音乐修养,一个高音乐素质的音乐老师指导是关键。
二、 提高音乐修养是个人艺术精神升华的过程
音乐,它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一种艺术来反映人类的社会生活及思想情感,它通过节奏、旋律、和声、音色完美的组合感染欣赏者。音乐可以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增强体质;优美的旋律使人精神愉快,可以调节人的生理节律;尽情歌唱和演奏乐器能协调人各生理器官的发育功能;倾听和创作音乐可以丰富人的联想力、幻想力和想象力。在促进思维发展,激发创造意识的同时,更有助于人的自制力、意志力和创造力的培养,促进个性自由和谐发展,并通过生动直观的音乐音响,将审美情感转化为理性认识,更好地表达交流和协调人的思想感情,潜移默化地确立和完善人的道德修养,从而促进对真、善、美的理想和行为的追求,促进正确的人生观的形成和音乐修养的提高。音乐陶冶人的情操、净化灵魂,这当然和音乐独有的特性以及人们的音乐修养有密切关系。人们对音乐的感知、理解与欣赏是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得以发挥的,具体表现为人的音乐修养。因此,提高音乐修养是一种个人艺术精神升华的过程。例如,大型音乐曲《黄河大合唱》,则是通过多种演唱形式,气势雄伟、磅礴,展现了中华民族的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精神,它的创造让演奏音乐的人充满火一般的爱国主义激情,带给欣赏者一种向往美好,战胜一切艰难困苦的信心和力量。[2]在雄壮、优美的旋律里,使人体会祖国山河的壮丽,人民的勤奋勇敢,唤起建设祖国、报效祖国的使命感,从而培养个人爱国的深厚感情。这样的通过高尚、雅致的音乐来给人一种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的过程,就是一种提高个人音乐修养的过程,也是对个人音乐艺术精神升华的过程。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3]音乐家对生活有所感受,激起一定的情感把它凝聚为音乐形象,用音乐语言表达出来,形成具体的音乐作品的同时,也奏响了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曲千古绝唱——《琵琶行》。这,就是提高音乐修养对我们语文教育的学生进行各种文学活动作用的典范。
综上所述:音乐修养是学习音乐的综合素质教育,有利于我们表达情感活动和艺术精神的升华。但是,我们在欣赏音乐,提升音乐修养的同时,更要重视音乐内在的性质,注重高素质音乐老师对我们的指导作用。如果做到这样,我们的音乐修养便会在“于无声处听惊雷”中得到不断的提高与完善!
参考文献
[1]贝内特.雷默(BennettReimer).走向音乐教育的改革[M],音乐教育的哲学,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2003
[2]《音乐学科教育学》(曹理著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年出版)
[3]《中国古代文学史》(郭德名著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年出版)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