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校园文学网

首页 > 新闻> 璀璨文坛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中小学《语文教学法》

时间:2008-12-31 18:42:34     作者:李伟东      浏览:9596   评论:0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中小学《语文教学法》  

李伟东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带来一系列教育教学的改革,特别是在新课程标准指导下的中小学语文教学也较传统的语文教学理念、方法有了很大的更新,将走上中小学语文教学岗位的师范类学生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很快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至于还没走上讲台,就被新课程改革远远地抛在后面,我们应怎样在语文教学法的学习中做文章呢?前段时间在茂名市实验中学指导学生学习语文教学法的尝试中感受到:在遵循教法学习的一般规律的同时,还应从以下几方面围绕新课程进行调整。  

一、比较辨析——传统理论基础上建构新体系  

语文教学法理论都是在传统理论的基础上经过不断总结而发展起来的,在当时都产生一定的影响,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在教学中,不管是对教学目标、要求的认识,还是对具体教学内容方法的学习,都应尽量进行纵横比较、正反比较,从而建构适应新课程教学的教法理论体系。比如:对语文学科性质的认识,让学生分析比较其发展过程:50年代受文学、汉语分科影响,重视语言的教学;60年代重工具性,提出语文是学好各门知识和从事各种工作的基本工具;80年代、90年代基本认为语文不仅具有工具性,而且有很强的思想性。新课程标准则提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出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特点。其人文性较之思想性其内涵则广阔得多,过去的语文教学,都要归纳一个统一模式的中心思想,就是描写自然景物的,也要归纳出“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等思想,而语文课本所选素材有丰富的人文内涵,是一个由简单的思想性难以概括的,有的写了自然的神奇,有的反映了重大事件的惊心动魄,有的反映了生活哲理,学生学语文要受到方方面面的教育,这些只能归为对学生进行人文的熏陶和教育。对语文教学目标的学习,让学生将教学目标进行纵向比较,同时又与港、澳、台及其国外的教学目标进行比较,从而进一步认识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还有许多的内容都要引导学生比较分析,如:比较拼音、识字、阅读、作文教学的要求,比较现在的口语交际教学与过去听说训练的异同,比较为什么小学提习作,中学提作文等等。通过比较分析,让学生弄清语文教学法理论形成、发展的来龙去脉,从而建构新的理论体系。  

二、充实感受——贴近新课程教学找感觉  

语文教学法的学习最容易感到枯燥乏味,甚至茫然,教师的讲解成一厢情愿,就因为遵循的先理论,后实践原则,学生很少有实践感受,课堂上纸上谈兵,收获不大,而且也不可能把教学理论内化成教学经验,怎么办?可以从如下渠道充实感受:一是读中小学语文教科书既可以读过去的旧教材,也可读新教材,可以读人教版的实验教科书,还可读其他版本的教科书,在教科书中去找感受。学生通过读教科书,进入到中小学教学内容的领域,了解不同教材的特点,了解教材知识的衔接,了解拼音、识字、阅读、口语交际、写作在不同年段要求的变化,了解生字在不同年段的分布。有了读教科书的环节,在学习教学理论时,随时可以联系语文教材进行分析、评议。二是搜集教学信息。在中小学语文教学领域中有许多成功的经验,有许多名家的教学案例典范。学生可以到阅览室或上网查阅、搜集,了解名家的教学实例,了解前沿的教学策略,可以极大地丰富教学感受。三是回忆体验。回顾自己读小学、中学时,老师是怎样教学某些内容的,印象深的,可以写写学习回忆录。同学互相推荐一些精典的教学案例进行评议,利用课堂内外时间举办语文教学信息发布。四是观看教学录像充实感受。在学习期间,可以观看大量的以新课程理念教学的录像,通过观看教学录像了解教学的一些具体环节,学习一些具体的教学方法。实践感受环节落实了,语文教学法的学习再也不是空谈泛论了。比如:在探讨识字教学采取哪些方式复习巩固时,根据自己的感受总结出摘苹果、开火车、设识字超市等等办法,可以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知道阅读教学注重整体感知,注重学生自主的读悟。有了一定的实践感受,教法的学习就从单一的理论学习变为在一定实践基础上的理论探究,容易将新的教学理念内化成自己的经验,以后一走上讲台,就有轻车熟路之感。  

三、实践演练——立足新课程教学练内功  

中小学语文教学可以说是一门艺术,需要技能;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教学更需要教师像导演一样成为教学的策划者,需要有较强的综合技能,而技能必须靠训练得来,学生通过短时间的教学法学习要能走上讲台,就必须重视实践的演练。一是将实践演练贯穿到教学法学习的始终。新课程理念强调合作学习、自主学习和探究性学习。因此,教学法课的学习,就尝试实践这些学习方法,如结合新课程理念和新教材教学内容谈自己的教学观,分“教研组”开展“集体备课”活动,畅谈假如我教学这一首诗,我将怎么去指导?假如我进行某种类型的识字、阅读、作文教学,我将怎么做?在尝试教学中,也就是在训练学生如何进行教学设计。学习中,通过分组讨论、集体备课、集体会诊,体验合作学习。在课堂上动起来,讲起来,争起来,个个充当专家、学者的角色。二是抓好说课、试讲环节。利用自习时间进行说课、试讲的训练。这个环节也是教学法学习的一般环节,要特别注重互动训练、学生评议和教师点评,在相互配合中找到课堂教学的感觉,在评议中提高认识,在教师精练的点评中领悟教学的精髓。只有这样,演练才不会流于形式。三是坚持语文教学基本功训练。新课程教学要求有较强的综合技能,学习中要按照新课程理念要求训练写教案,同时练好三笔字、简笔画,训练普通话、演讲、表演等等。通过这些训练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从而更适应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教学。  

责任编辑:
0
欠扁
0
支持
0
很棒
0
找骂
0
搞笑
0
软文
0
不解
0
吃惊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