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解放军在武器占优的情况下,正确使用战术取得了对印作战的全面军事胜利。
中国和印度是亚洲的两个最大的文明古国。中印两国从未在历史上发生过边界争端。但是近代以来,印度沦为英国的殖民地,中国则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英国殖民主义在印度次大陆的扩张,为中印两国的边境冲突埋下了伏笔。英国将印度沦为殖民地后,积极在南亚地区扩张,19世纪就发起过对尼泊尔和阿富汗的侵略战争,对富饶的中国西藏,英国自然也是虎视眈眈。
中国和印度的边界大致分为东、西、中三段。这三段边界的问题都是由于英国的殖民扩张导致的。在西段,19世纪俄国人在中国西北的蚕食令英国不安,有在中国新疆一带进行蚕食的企图。但是英国人却没有付诸大规模行动。俄国占领伊犁后,英国对昆仑山和喀喇昆仑山之间的阿克赛钦地区始终怀有觊觎之心。但是由于阿克赛钦地区一直在中国控制下,英国人只得在地图上划了一条自己心目中满意的图线,并且标上了未定国界的标记,这一标记成为日后印度对西线中印边界提出主张的依据。在中段,由于英国侵略尼泊尔并割让了尼泊尔西部领土划归英属印度,导致中印两国在西藏出现了一段中部边界。而中印两国有了这一段中部边界后,英国就开始在这一带进行蚕食,逐渐占有了一些据点。在东段,则是英国利用中国发生辛亥革命,中央政权无暇顾及西藏边境的时机,策划了没有中国代表出席的“西姆拉会议”,英国的英属印度政府外交秘书麦克马洪按分水岭原则在地图上划出一道边界,并促使西藏地方政府在西拉姆协定上签字。这一非法的“麦克马洪线”的出现,标志着中印东段边界问题的产生。
虽然英国人在地图上划了线,但是中国一直控制着西部的阿克赛钦和东部的藏南。直到20世纪40年代,英国才在藏南地区开始渗透。1947年,印度独立。独立后的印度继承了英国留在印度的一切,包括那些英国殖民者留下的边界。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印度则抓住新中国忙于朝鲜战争、西藏尚未和平解放的时期,开始对藏南进行蚕食。1951年2月,印度军队占领达旺,到1953年,印度占领了整个藏南。在占领藏南后,印度强硬地宣称印度主张的边界就是中印不可更改的边界。
西藏和平解放前后,由于西藏地方政府对新中国采取不合作的态势,直到1954年中印第一次谈判的时候中国政府才开始面对中印在西藏地区的边境问题。而此时的印度,一面在藏南加紧修筑驻军驻点,一面向藏南大举移民。到1958年,印度在藏南成立的所谓的“东北边境特区”的人口就已经超过了整个西藏。在阿克赛钦地区,由于中国修建的新藏公路通过阿克赛钦地区,引起了印度的注意,于是印度要求中国军队撤出阿克赛钦,“归还”印度领土。
中印同为第三世界国家,中国总理周恩来和印度总理尼赫鲁是共同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著名领导人,中印两国也一直用友好相称。但是到了边境问题上,印度则一改和平态度,面对中国方面的和平意图,印度却采取了强硬的态度。周恩来和尼赫鲁就藏南问题多次进行谈判,但是没有获得任何结果。印度一代总理尼赫鲁在边境问题上为了获取印度民众的支持,面对中国的各种建议和谈判,均采取了你说你的,我说我的,我坚持的死不改的方针。双方的谈判没有任何进展。随着1959年中国西藏叛乱的发生,达赖喇嘛逃到印度,中印关系更是进入了一个冰点。
1959年3月,西藏叛乱发生后,印度军队趁乱北进,越过“麦克马洪线”占领了线北的朗久、兼则马尼和塔马顿等地区,并在这些地区收容西藏叛乱分子。
印度军队已经越过了“麦克马洪线”,更加速向北蚕食。
空喀山口冲突后,印度军队除兼则马尼外,全部撤回“麦克马洪线”以南。
中印两国士兵在边界上对峙
到1962年,印度已经在边境争议地区设立了大量哨所和据点。在西线的阿克赛钦地区,印军派出小分队在解放军哨所之间派驻据点,并和解放军发生摩擦。东线印军则继续加强对藏南的军事控制。
印度军队在当时是一支极度落后的军队,使用的武器均是英军老式装备,常备军数量不多。在这样的情况下,印度制订了“前进政策”,印度政府强制命令印度陆军在争议地区设立据点。而印度军方对这样的命令则认为是军事冒险,导致了印度对军方反战力量的清洗。而中国国内刚刚经历了三年困难,印度则更肆无忌惮地进行蚕食挑衅行为。中国政府多次向印度表示强烈抗议并发出多份照会,没有任何效果。截止战争全面爆发之前,印度在西段阿克赛钦地区设立了43个哨所,将印军第七旅调到藏南地区常驻。
在印度继续蚕食东西两段争议地区的同时,印度国防部部长梅农和印军高级将领们制订了“里窝那”作战计划,他们认为中国军队在边境一直处于忍让状态,应该不会有大的举措,于是计划东部占领塔格拉山脊,西部占领整个阿克赛钦。印度陆军参谋局局长考尔中将负责整个东段的作战计划。
针对印度开始的蚕食作战,解放军边防部队开始了反蚕食作战。解放军总参谋长罗瑞卿大将命令边防部队不得开第一枪,采用增设哨所据点的方式对入侵印军进行挤压。1962年7月,印军入侵阿克赛钦天文点防区,解放军则在该地区抢占两个
印度在东段的攻势决定由全部越过“麦克马洪线”的第七旅完成。
西藏军区司令员张国华中将(图左);新疆军区副司令员何家产少将(图右)
左上、右上:第一阶段作战中被俘的印军;左下:达尔维准将被俘虏;右下:《人民日报》发表中国政府声明
在新疆军区负责的阿克赛钦地区,入侵的主要是印军第四军第114旅。印军114旅将部队一线展开,每个据点守军不超过一个连,兵力大量分散。针对这一情况,新疆军区边防部队采取逐点争夺,以优势兵力攻击敌据点的方法执行拔点作战,于21日歼灭天文点防区印军,23日肃清河尾滩防区印军,24日消灭斑公湖地区印军,28日收复巴里加斯。新疆边防部队转战千余里地,拔出印军据点37个,收复了大部分阿克赛钦。至此,第一阶段作战结束。
第一次作战结束后,中国政府发出呼吁,号召印度政府坐到谈判桌前进行谈判。印度虽然遭遇惨败,但是印度却不甘心失败,继续向边境增兵。
在东线,成立了以54军军长丁盛少将为首的指挥部,指挥西藏军区前指的八个步兵团和三个炮兵团向藏南地区其余印军发起攻击。在西山口——邦迪拉地区,丁盛亲自指挥解放军130师执行迂回穿插作战,切断印军后撤的德让宗——邦迪拉公路,将印军第四军三个旅包围歼灭,击毙印度六十二旅旅长辛格准将,印度军队伤亡5000余人,取得瓦弄大捷。到
在西线,新疆军区边防部队彻底将阿克赛钦地区印军肃清干净。此后,新疆军区部队进入中印边境传统边界的伏特山,面对山下无险可依的一马平川,这等于打开了印度的北大门,距离印度北部重镇提斯浦尔只有
此举一出,举世哗然。世界都猜不透中国要干什么。中国政府表示这是为了两国边境的和平和两国的友好,中国方面主动释放的诚意。印军战俘被全部释放,缴获的印军武器被擦拭干净送还印军。这在世界战争史上还是首次。
中国的举动赢得了世界舆论的支持。但是1963年后,印军开始在中国后撤的地区缓慢北进,再次重新占领了藏南地区。
而中国为什么突然单方面停火,其实是一种无奈。首先,军队的后勤补给无法跟上,对当时的解放军来说,藏南战场由于地理条件限制和部队后勤运输能力的限制,对深入藏南并继续前进的部队进行后勤补给的困难很大。缺少空运和陆地机械化运输力量,靠人力和畜力进行保障,实在困难。另外,三年困难时期刚过,国内环境不佳,战争不宜拖久。其次,在当时中苏恶交,中国战略重心位于三北中苏边界和东南台湾沿海,与印度的战争升级则会导致三线面临压力的危险。而最大的麻烦就是印度在藏南已经安置了数万移民,这些印度移民的清理和对该地区安排中国移民则更是棘手的问题,更何况西藏刚刚经历叛乱,还不稳定。这些问题摆在中国面前,使得中国不得不做出了单方面停火的决定。这真的是无奈的举措。
解放军在取得边境作战的胜利后主动后撤,背后也是有多种原因的。
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取得了军事上的胜利,中国军队给入侵的印度军队以彻底打击,捍卫了中国的尊严。而印度由于军事行动上的失败,尼赫鲁在不结盟运动中的声望一落千丈,印度的国际威望也大大降低。
中国在西线取得了彻底的胜利,完成了对阿克赛钦地区的绝对控制,直到今天,印度也无力夺回阿克赛钦,只是西方的地图上,阿克赛钦地区一直被注为“中国占领区”。而在东线的藏南,在1963年后又重新落入印度手中。1987年,印度宣布在该地区成立阿鲁纳恰尔邦,加大这一地区的控制和占领。中国则一直坚持不承认这一地区为印度领土。
印军在边境地区部署的
印度空军现役的苏-30MKI战机机群,印度近期开始在中印边境机场部署该战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