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纪念巴金先生诞辰105周年,由上海市作家协会、复旦大学、巴金研究会、冰心研究会、中共上海市杨浦区委共同主办的巴金冰心世纪友情图片文献展暨第9届巴金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4日在上海举行隆重的开幕式。
全国人大常委、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巴金研究会顾问、原中国作家协会党组书记金炳华,中国作家协会名誉副主席、原全国政协常委、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中国作家协会党组书记、副主席翟泰丰,中共上海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杨振武,中国作家协会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主席团委员杨承志,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宗明,中共上海市杨浦区委书记、人大主任陈安杰,上海市作家协会党组书记、副主席孙顒,冰心女儿、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吴青,巴金儿子、作家、《浦江纵横》主编李小棠,中国作家协会办公厅副主任、中国作家网主编胡殷红,中国作家协会创研部副主任彭学明,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秘书长、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文艺处处长郦国义,中共杨浦区委常委、区委宣传部部长邹明,杨浦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吴乾渝,上海市作家协会副主席、《萌芽》杂志主编赵长天,上海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上海文学》杂志社社长赵丽宏,上海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巴金研究会会长、复旦大学中文系主任陈思和,冰心研究会会长、冰心文学馆馆长王炳根等出席了图片展的开幕式。开幕式上,主持人宣读了作家、国务院参事、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发来的祝词:“说真话是中国知识分子的座右铭。”作家、宁夏文联名誉主席张贤亮也写来祝词。
此次图片文献展设计了“文学交往”、“人格魅力”、“文学殿堂”、“共同出访”、“真诚诉说”、“墨宝流芳”、“世纪告别”、“文坛佳话”等八个单元。以135幅图片、42页手稿手迹、23个书籍版本、43封信函、12件实物,演绎出巴金与冰心一个世纪的交往与友情,展示了他们的精神风貌与人格魅力,彰显了他们对社会的影响与民族的贡献。首次公开展出的“冰心致巴金”和“巴金致冰心”的信件手书各20函,极为珍贵,成为展览的亮点。其中,两位世纪老人最后的一次通信是1997年,冰心写道:“巴金老弟:我想念你,多保重!”巴金回信说:“冰心大姊: 我也很想念您!”令人感受到一种最后的思念与叮嘱!一种长河落日的道别!一种相知相爱的人生挥手!
会后,金炳华、翟泰丰、杨承志、宗明、孙顒,以及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秦绍德、巴金先生的弟弟、上海文史馆馆员李济生等出席了纪念巴金先生诞辰105周年暨第9届巴金国际学术研讨会开幕式,来自北京、上海、福建、江苏、浙江、四川等地的近百位巴金研究专家学者参加了开幕式。杨承志在讲话中指出,纪念一位文化巨人,最好的方式莫过于研究、薪传他的著作与思想。研究巴金、继承巴金,对于理解中国、理解中国革命、理解中国作家的家国之思和中国文学“感时忧国”的特质,具有特别的意义。此次研讨会有来自海内外的8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共收到有关论文46篇,将于11月26日闭幕。在第一天的大会上,日本一桥大学教授坂井洋史、韩国水原大学副教授朴兰英分别作了《“后启蒙”时期现代文学研究的思考》《以韩国战争时期巴金作品为中心》的演讲。
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巴金研究专家李存光在向大会提交的论文《近四年巴金研究一瞥》介绍,近年来,巴金研究工作更有规划、更有步骤、更为系统,更为多样,更加普及,更加持续。近4年来,各地出版了71种有关巴金的专书专著。如《巴金文库目录》《巴金纪念集》《巴金评传》《1951——1953,中国的文人与中国的军人——巴金与他的战友在朝鲜前线》《巴金,在历史的叙述中》《走进巴金四十年》《与巴金零距离》《巴金:这二十年》《我的四爸巴金》《革命和文学之间的无政府主义者》《巴金研究论稿》等等。在此期间,各地举办了2届大型巴金国际学术研讨会和3次巴金文学专题研讨会。2006年,上海开通了巴金文学网站。余秋雨、李致、孙郁、陈思和等20多位专家学者,先后走进“走近巴金系列讲座”。江苏省71所中小学参与了“理想之光—我与巴金一本书”的征文活动等等。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