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校园文学网

首页 > 新闻> 璀璨文坛

虎年,中国作家在行动

时间:2010-03-02 16:28:39     作者:佚名      浏览:9569   评论:0   

 

 

    当前,很多出书的作者都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专业作家,然而,专业作家的动态依然值得关注,刚进入虎年,不少名作家就已经行动起来,开始了新年的写作之旅。

  阎连科:做一个好人,写一部“坏”的小说

  阎连科今年打算写一部长篇小说,题材还会延续以前的风格,半乡村半知识分子,并想不带任何功利色彩地去写这篇小说,没有任何顾忌,不考虑出版、不考虑所谓的艺术要求。阎连科把今年当成一个自由的假期,可以为所欲为地去写一些东西,让自己的小说充满“胡扯八道”的味道。“当前的文坛仍然处于‘集体主义’的创作阶段,很少有真正的个性”,所以阎连科想“个人主义”一点,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胡写”一通,就当是“胡扯”了。

  新年第一天,阎连科就开始动笔了,已经写了两万字,自己写着挺过瘾,别人看了说:“你这写的是什么东西?”但阎连科表示没关系,“我想做一个好人,写一部‘坏’的小说”。

  莫言:题材锁定言情或战争

  莫言说自己很难预告创作计划,想法常常在变,谁知道最后会写什么呢。如果预告了,最后写出来却不是那样,岂不是失信?

  “下一部小说可能是战争题材的,也可能是言情小说,当然这种言情肯定和年轻人的不一样。其实,这两部的故事我都想好了,但还没想到恰当的形式去表现。当然,这肯定是会被那些严肃的文学批评家批判的,在他们看来,形式没那么重要,但我希望每一次新的创作都是一次全新的实验,这样才能不重复自己。”

  苏童:对产业工人有深厚感情

  去年,一部《河岸》,让苏童再度成为文坛关注焦点。今年他准备再写一部长篇,转向现实题材,具体内容还没想好,但不会局限于一时一地,会有时空的交错。苏童称,自己对产业工人有很深厚的感情,也一直想写他们,但是不一定会在这一部,“有这样的想法,但写作是很难说的,可能写到中途觉得不好又会放弃”。

  麦家:“风声”之后是“风语”

  趁着电影《风声》的热潮还没有退去,麦家将在今年出版自己的60万字长篇小说《风语》,这本书是他花了3年时间写的,目前还在修改。《风语》讲的是抗日战争中破译日军密码的一个天才破译家,由于才华出众,成为各方争夺的对象,而他选择了前往延安。记者获悉,小说《风语》将拍成电视剧,目前已经改编成剧本了。

  叶永烈:计划出《钱学森全传》

  去年刚出版了42万字的《走近钱学森》的叶永烈,在朋友的建议下,计划再出一本《钱学森全传》,《全传》将分上、下卷,80万字左右,现在已经开始写了。同时,叶永烈还在写一个系列的行走文学《我不是观光客》,与一般的旅游书籍介绍风景不一样的是,这套书是介绍叶永烈去过的国家的历史和文化,是个人的一些领悟和感想。

  张悦然:希望新小说见证成熟

  80后作家张悦然已着手创作一部新的长篇小说,这本书从2007年开始构思,到现在还没写完,尤其是2009年经历很多转折,读了很多好的小说,却发现越写越困难,几乎是推翻重写。张悦然希望,这篇小说能够代表自己这几年的改变和成熟。

  “小时候总是在试图探索边界,尝试各种不同的可能,而现在这种边界变得逐渐清晰起来,我知道最终作品是什么样子。”张悦然一直认为自己的小说是不可以类型化的,这本小说依然会延续以前的风格,成长、记忆、寻找,这些关键词依然会出现。

  虹影:给孩子写一本探险书

  虹影今年打算写一本给小孩子看的书,是写给自己女儿的。“这会是一本小说,很多人说我之前的作品色调很灰暗,但这本书不一样,是探险故事,预计大约五六万字”。虹影女儿两岁了,很喜欢听她讲故事。虹影说,这本书虽然她女儿可能还读不了,但自己会讲给她听,“现在我还在做前期准备,一旦时机成熟就动笔”。

  毕飞宇、叶兆言:不确定,不着急

  作家毕飞宇和叶兆言不约而同地表示,会继续创作,但是新作的具体内容还不太好透露。

  毕飞宇说,自己不是故意卖关子,不是想藏着掖着,而是因为,“写作是一件很自由的事情,太多的细节自己也无法确定,连我自己也说不好什么时候会创作出新的作品”。

  毕飞宇如今并不着急出新书挣钱,他说自己还很年轻,创作的可能性是无限的,就算为了创作“赔”个三五年,也赔得起。

 

责任编辑:
0
欠扁
0
支持
0
很棒
0
找骂
0
搞笑
0
软文
0
不解
0
吃惊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