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校园文学网

首页 > 新闻> 璀璨文坛

第三届深圳原创网络文学拉力赛颁奖

时间:2010-10-26 17:11:35     作者:佚名      浏览:9916   评论:0   

        1023日上午,第三届深圳原创网络文学拉力赛颁奖典礼在深圳市文艺会堂举行,28部作长篇小说类和非虚构类的作品获得了本次大赛的各个奖项。

  其中,宋唯唯的《一城歌哭》、戴斌的《深圳胎记》(原名《打工词典》)与弋铧的《琥珀》分别获得长篇小说类的金奖、银奖和铜奖,萧相风的《词典:南方工业生活》(原名《南方词典》)、秦锦屏的《水项链》与王顺健的《驻所调解员日记》分别获得非虚构文学类的金奖、银奖和铜奖。

  中国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高洪波表示,本次大赛作品整体水平很高,获奖作品都具有相当不错的实力。这样一批作品,呈现出了深圳文学的丰富性、多样性和原创性,同时带给中国文学很多新鲜的文学经验。

  为全国网络文学发展提供思路

  由深圳市文联、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文学创作工程组委会办公室等单位共同策划组织实施的深圳原创网络文学拉力赛,自2006年以来已连续成功举办三届。于2009423日正式启动的第三届深圳原创网络文学拉力赛继续秉承该赛事出精品、出人才、出导向、出机制的宗旨,为全国网络文学的健康发展与探索提供了一种积极的思路。

  深圳市文联党组书记罗烈杰介绍,本次拉力赛的设立在国内同类文学征文评奖类别中别出新意,从人与时代的关系入手,在继续征集网络长篇小说文体同时,新推网络大赛开展以来最具有开放性文体试验的一个品种——非虚构文学(宽泛意义上的大散文文体)的征集评奖,这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一次尝试,也是对网络文学运作模式的一次创新与探索。

  据了解,经过半年多的征稿,该赛事共征集参赛作品139部,其中长篇小说类76部,非虚构文学作品63部。今年5月,评奖办公室聘请网站文学编辑、深圳知名作家、评论家组成的初评委对参评作品进行广泛阅读和认真讨论,选出36(长篇小说类和非虚构文学类各18)作品进入复评。6月初,评奖办公室又聘请作家、评论家格非、邓一光、萧夏林、廖琪、温远辉等组成复评委对进入复评的作品,经过一个月的审读、讨论,投票产生进入终评的28部作品(长篇小说类和非虚构文学类各14)

  7月初,评奖办公室邀请了著名作家、评论家陈建功、苏童、阿来、李敬泽、贺绍俊、胡平、潘凯雄、阎晶明、廖红球、张燕玲、胡殷红等组成终评委,评出该赛事的获奖作品。

  展示深圳文学的潜力和实力

  在评奖期间,陈建功、苏童、阿来、格非、李敬泽等多位专家纷纷表示,本次大赛所展示的深圳作家的文学实力确实令人惊讶,进一步证实了中国作协副主席陈建功所言深圳文学整体崛起并非客套之辞。参赛作品普遍表现了对深圳现实生活的关注,能够看出作者对生活的热情,对深圳蓬蓬勃勃的民间社会生活的纵情投入,那种对社会人生的精细观察、复杂情感和体悟。

  有专家指出,本届大赛参赛作品的水准,无论长篇小说,还是非虚构文学,在全国任何一个城市,甚至一个省的文学大赛中,以及与全国著名门户网站所主办的几届网络文学大赛相比,都是毫不逊色。这不仅标志着深圳文学的逐步成熟,而且也给几个月来甚嚣尘上的深圳是否有资格成为中国的文学之城’”的讨论,提供了更有说服力的论据。

  专家认为,本次大赛参与作家多,文学态度和写作态度非常认真。参赛作品文学性普遍较强,展示了比较执着而强烈的文学信仰和追求,尤其是作品普遍具有较自觉的文体意识,技巧比较成熟。同时,作品的叙事也呈现出多样化,长篇小说作品、非虚构作品,各有特色,佳作纷呈。此外,还有一些比较鲜明的“80写作和后现代写作。非虚构文学文体形态丰富多样,文学性、思想性、艺术性都相当高,访问记、日记、叙事散文、大时论、断想随笔,写人写物写景、家族史、个人成长史,大都独立成篇,也有散文随笔集,各具散文自由文体的魅力。

  高洪波在此次颁奖典礼上表示,该赛事的连续举办并获得成功,意味着深圳文学的逐步崛起,深圳方面应该意识到这次大赛的重大价值和意义。希望深圳把握好机遇,以此为契机,把深圳文学、深圳作家推向全国,展示深圳文学崛起的潜力和实力,让全国认识到深圳文学不可或缺的地位。高洪波说。

  主题触及新城市里的新人生

  本次大赛的评奖标准非常严格,两种类别的金银铜奖均各仅有一个。这些获奖作品究竟有什么优胜之处?对于夺得长篇小说类金奖的宋唯唯作品《一城歌哭》,评委会认为,该小说将往城市去过程中的人物群像和命运挣扎,用一种独特的诗意及纯美的方法予以表达。作品布局轻盈精巧,主题触及新城市里的新人生,用熨帖的姿态关注了现实。在绝大部分的篇幅中保持了精准而细腻的叙事品格。

  戴斌的《深圳胎记》则被评价为一部视野开阔,姿态又极其放松的作品,它以放射状的虚实结合的结构,套住一个庞大的深圳命题。对于世态人心的描摹,使用了叙事的十八般武艺,自然、清新,尤其虚构的部分写得锐利、有力。弋铧的《琥珀》反映的是当年内地人毅然赴深圳开辟新的命运的故事。语言朴实,叙事流畅,简繁有致。

  获得非虚构类金奖的萧相风《词典:南方工业生活》,被评委会认为是具有特殊价值的作品,因为它是罕见的、以个人经验为依据对这个时代工业生活的大规模表现和思考。它是粗砺的,有时甚至是简陋的,但是,它雄辩有力地证明了,这种生活与每个人密切相关。相比之下,秦锦屏的《水项链》则具有浓郁的地域风情色彩,以及属于作者自己的独到的笔法。人物语言与叙事语言之间,既存有差异又水乳交融,体现出一种与其他作家都不相同的个人风格。而王顺健的《驻所调解员日记》则以日记体形式,通过驻所调解员的经历,既表现了工作在基层一线司法人员的工作生活及思想情感状态,也展示了深圳社会众生相。

相关阅读:

在第三届深圳网络文学拉力赛颁奖仪式上的讲话

高洪波

  朋友们:

  大家好。

  我仅代表中国作家协会向今天的会议表示祝贺,向与会的作家和获奖作家表示衷心的问候。

  由深圳市文联、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文学创作工程组委会办公室等单位共同策划主办的深圳原创网络文学拉力赛已连续成功举办了三届,都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在网络文学爱好者中产生了很好的影响。中国作协一直关注和支持这一工作的进展。

  这几届拉力赛都聘请了国内著名作家、评论家、编辑家担任评委,对作品进行精细研读。这次拉力赛坚持了前两届 出精品、出人才、出导向、出机制的宗旨,努力承担了文学工程设定的网络文学方面的职能。应该说,这三届拉力赛对中国网络文学的健康发展也一定会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这次拉力赛的新意在于,新推网络文学拉力赛开展以来,最具有开放性文体的一个新文学样式,也就是非虚构文学

  这次拉力赛的特点在于,鼓励对深圳当下社会生活的文学表达,特别征集我与深圳30我的深圳岁月我的深圳故事我看深圳等题材内容。所以受到生在深圳、籍贯深圳、在深圳工作过的文学爱好者、作家的广泛关注。我们特别注意到,长篇小说在表现深圳现实生活前提下,出现了各种形式和技巧的创新写作。非虚构文学除在传统意义上叙事、抒情散文之外,报告文学、口述历史、历史散文、人物传记、信件、对话、日记、笔记和具有时代特点的博客文章等都有较多作者参加进来。这批作品境界开阔,题材广泛,思想清正,文体解放。写得有韵味、有趣味、有风骨、有气度,生动活泼、以小见大,探索展示了更广阔的文学写作空间,打通了文体间的边界,使非虚构文学的标准逐渐明晰,质量有较大提高。

  本次拉力赛参与作家多,文学态度和写作态度认真;参赛作品文学性普遍较强,展示了执着而强烈的文学追求;有较自觉的文体意识,技巧比较成熟;作品的叙事呈现出多样化。长篇小说作品、非虚构作品,各有特色,佳作纷呈。

  很多评委对大赛所展示的深圳作家的文学实力确实令人惊讶40多部作品具有相当不错的实力。我认为,这些作品不仅标志着深圳文学的成熟,而且也给深圳网络文学原创作品提供了质量评比的擂台。同时对中国网络文学提供了新鲜的文学经验。正如建功副主席所言“‘深圳文学整体崛起并非客套之辞。

  深圳文学有他不可或缺的地位,有可持续发展的实力。拉力赛的连续举办并获得成功,意味着深圳文学的新起点,也证明了这次拉力赛的价值和意义。希望把握好机遇,以此为契机,把深圳文学、深圳作家推向全国,展示深圳文学的潜力和实力。

  衷心希望作家朋友继续努力,创作出体现时代精神,弘扬民族风骨,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思想性、艺术性俱佳,催人奋进、给人鼓舞的优秀作品。

  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
0
欠扁
0
支持
0
很棒
0
找骂
0
搞笑
0
软文
0
不解
0
吃惊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