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校园文学网

首页 > 新闻> 璀璨文坛

我网贾飞畅谈文学与新闻的双重关系

时间:2010-11-20 12:32:54     作者:蔡新宇,李治仪      浏览:9854   评论:0   

达州作家贾飞作客海峡教育网,畅谈文学与新闻的双重关系

 

    贾飞,青年作家,媒体记者。1986年生,中国散文学会会员,达州市作家协会会员、广东校园文学网特约校园作家。2008年起,先后就职于《消费指南》杂志社,《教育导报》、巴中市电视台、《达州广播电视报》等单位。有长篇小说《迷惘一代》、《天上人间》及《贾飞文集》三部书出版面世。

    贾飞的百度百科简介:http://baike.baidu.com/view/4417063.htm

 

  蔡新宇(海峡教育网执行编辑):首先,先大致介绍下你自己吧。

  贾飞:我来自四川渠县一个农村家庭,那里是山,没有公路,直到现在也还是乡村小路。后来我考上了一个一般的大学,大一的时候学习不努力,很堕落。大二的时候开始上进,写文章,发表稿子,慢慢地就走上了正轨。

 

   蔡新宇:为什么在大二的时候会突然想要开始写文章吗?能不能谈下原因?

  贾飞:我大一时是迷惘的,大部分时间都在麻痹自己,上网、游戏、看电影,或者压马路、逛街、恋爱。那时我所谓的理想就是:平平淡淡读完大学,毕业之后回到家乡镇上教书,再讨一个农村的姑娘过一辈子。想想那时,我真的没什么奢望,也不敢有奢望。晃过大一,没有做任何努力和争取。大二,看到学哥学姐渐渐离开学校,看到他们离开时的泪水,和找工作的艰辛。我才开始慢慢觉醒到,自己不能再这么荒废下去了。如果再这样,或许我什么都得不到,别说面包、牛奶,就算白馍馍也吃不到。然后,我想到了拼搏,想到了奋斗。我希望能用仅剩的勇气,去战胜自己,战胜命运。

 

 关于文学创作

 

  蔡新宇:那你为什么会想到走文学这条路而不是其他方面的?

  贾飞:记得当时,我根据自身条件,定了两个方向:一是专升本,一是走特长道路。经过调查,我发现文理学院每年升本的比例仅为百分之五。也就是说,一个班的名额最多也只能有2个,有的班甚至只有一个名额。因此,这三年内,我就必须保证每学期综合成绩在班上前三名。要考到前三名,不仅学习成绩要好,量化分更要突出。要知道,量化分是与自己参加系上的文娱活动和担任系班干部挂钩的。学习成绩,可以通过努力办到,但作为一个不太爱参加娱乐活动的我来说,得量化分似乎太过艰难。又因为听到一些小道消息,升本还需要“运作”什么的,更让我失去了信心。经过衡量,我最终选择了后面的一个方向,那就是写作。靠文章改变自己。这就是为啥子我选择文学的原因。我学的是师范专业,除了教书就只有写作。

 

  蔡新宇:你最早发表的作品是在哪家报纸或者杂志的?能谈谈投稿的整个经过吗?

  贾飞:最早发表的文章是在初中二年级的时候,当时是在上历史课时写的一个小小说,文章叫《一个甲克虫的艳遇》,发表在《晨曦》刊物。写了后,就随便投了。结果等了一个月就寄来了刊物,很高兴。觉得自己的文字变成纸张,是一件非常值得高兴的事。

 

  蔡新宇:第一次拿到的稿费有多少?有没有让家人和朋友知道这件事?

  贾飞:2元。家人不知道但朋友知道,我们同桌的女孩知道后很高兴,特别崇拜我。

 

  蔡新宇:那时大概是几几年?

  贾飞:97或者98年,记不清了。

 

  蔡新宇:这么说来,您的创作历程不是从大二开始,早在初中就有了是吗?

  贾飞:是的。初中是小打小闹。高中写过小说,名叫《一只北方的狼》。

 

  蔡新宇:您现在在哪里工作?

  贾飞:我现在在四川达州广播电视报当一名记者,同时还是《飞常调查》的主笔。

 

  蔡新宇:作为一名记者,您觉得写新闻报道和写文学作品有什么区别吗?

  贾飞:有啊,新闻报道是在一个框框里写东西,文学作品是在大海里写东西。他们的范围不一样。

 

  蔡新宇(笑):这个比喻有意思。

  贾飞:嘿嘿。

 

  蔡新宇:这里的框框是指什么?

  贾飞:框框指的就是一个指定的范围,比如在一个页码里写东西,不许多,不许少。

 

  蔡新宇:令你印象最深刻的是您的哪部作品?

  贾飞:《一个农民的艳遇》

 

  蔡新宇:内容大致是什么?

  贾飞:写的一个光棍与两个半女人的故事。这个光棍一生遇到了三个女人第一个女人是村里的一个大婶介绍的,出了几千元钱的礼钱,后来被骗了。女人跑了,这个光棍气傻了,就出去找,找的过程中在一 个工地打工结果被工地老板骗了工资,身无分文,便准备回家。后来那光棍在路上捡到了一钱,又捡到了一个乞讨的姑娘,便带回家。哪知道是一个阴阳人。后来光棍又遇到一个女人,两个人准备回家结婚,结果在火车上被小偷偷了钱,两个人没钱又分手了,光棍就疯掉了,就到了故事的结尾部分。

 

  蔡新宇:很多人都说想成为一名作家,一定要多阅读别人的作品,然后去模仿,您怎么看?

  贾飞:多读,多写,这是必须的。但最主要的是要有天赋和灵气。

 

  蔡新宇:这里的天赋是指?

  贾飞:写作的天赋和对文学的敏感。

 

  蔡新宇:那对于那些励志想要走文学道路的青年学子们来说,您有什么建议吗?

  贾飞:好好学习。虽然我们的现在比别人差,但是只要努力只要坚持就会更好,我建议他们不要气馁,文学这条路虽然不好走,但是只要坚持。即使不能百分之百成功,但至少能成功百分之八十。

 

  蔡新宇:并不是每个学生都很差,但对于一些迷茫的学生来说,您所说的是很好的建议。

  贾飞(笑):是的哈,很好的学生我就没资格建议他们了哦。

 

 关于新闻写作

 

  蔡新宇:您的文学创作也有您从事的新闻行业那里吸取到素材是吗?

  贾飞:有的啊,我的最新小说《红玫瑰》就是这么来的。《红玫瑰》中有提到妓女。这一些是我采访中认识的一些东西。

 

  蔡新宇:包括那部《一个农民的艳遇》吗?

  贾飞:《一个农民的艳遇》不是,那是我大二写的小说。

 

  蔡新宇:这有点出乎我的意料,你大二的时候是否有想过当一名记者?

  贾飞:大二的时候想过,那个时候就在向记者的路迈进。不过出来工作了,对记者就有点麻木了。

 

  蔡新宇:那您是怎么在记者的道路上迈进的?

  贾飞:大一去实习,大二写作,提高自己的文学功底和作品数量。大二下学期后,就准备去找工作了。当我大二有一定文章后,还出了书,当记者就相对比较轻松了。

 

  蔡新宇:这么说,您认为作为一个记者,笔头上的功夫是最重要的喽?

  贾飞:笔头的功夫是主要的,至少是一个重要的基础。

 

  蔡新宇:除此之外,您认为作为一名记者还有哪些方面需要掌握的?

  贾飞:采访技巧、对社会的认知程度、掌握比较全面的知识、学会为人处世。

 

  蔡新宇:还有对政治的敏感?

  贾飞:把握好政治导向这是新闻工作的前提。懂得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

 

  蔡新宇(插话):对的,这一点很重要。

  贾飞:做好党和政府的喉舌。

  蔡新宇(笑):不为人民说话了?

  贾飞:为老百姓鼓与呼,哈哈!

 

  蔡新宇(笑):在你看来,我算不算一个合格的记者?

  贾飞:算啊,你是非常敬业的记者。敬业是记者的最良好品质,你还是一个非常优秀的记者。

  蔡新宇(笑):我在笔头上的功夫还需要努力。

 

  蔡新宇:很多新闻专业的学生都害怕做现场采访,不知道从何问起,您有什么好的建议?

  贾飞:问题,平时多准备几个问题,将能涉及到的问题都自己归纳好,反正采访千变万变不离其中。只要掌握一些常规的问题技巧就能一通百通。 有时可以让被采访者自己说说到一定程度再打断,插上一个问题。我在报社主要写的是民生方面的深度调查,最开始搞调查有些心虚,怕别人打我。最后搞习惯了,掌握了一些方法了,就好很多了。

 

  蔡新宇:还有一些新闻专业的学生,不擅长挖掘新闻,你在报社做民生方面的深度调查,是如何挖掘新闻的?

  贾飞:最开始,我也找不到新闻呢。后来就是多出去走走逛逛,多看其他媒体的新闻。反正各个城市的新闻都大同小异。在其他城市能发生的在自己城市也能发生,然后就自己到自己的城市去调查,看有没有这种现象,这样就能找到新闻了;还有就是新闻有很多口子,公安,检察院比较多,消防交警部门也不错,这些都是找新闻的渠道。

 

  蔡新宇:要想从这些部门挖掘新闻线索可不容易啊,你是怎么做到的?

  贾飞:这个简单,和他们成为朋友,让他们重视你,欣赏你,觉得你这个人不错,值得交往。

 

  蔡新宇:有些大学生之所以想成为记者是因为觉得记者收的红包多,你怎么看此类现象?

  贾飞:他们这种价值观就是错误的,如果每个记者都这样,那老百姓怎么办?我觉得记者更应该有一种社会责任,君子挣钱,取之有道。

 

  蔡新宇:是的,不过国内似乎有些记者经常靠收他人红包赚取外快。

  贾飞:那是的,这种现象存在,每一个地方都有。

 

  蔡新宇:感谢您今天接受我们的采访!

  贾飞:谢谢了,辛苦了。

责任编辑:
0
欠扁
0
支持
0
很棒
0
找骂
0
搞笑
0
软文
0
不解
0
吃惊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