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东省作协联合羊城晚报社、广东省出版集团以及网易、盛大文学、榕树下、中文在线等网站举办了“广东网络文学十年精品回顾”系列活动。连续4场主题座谈,引起了各方关注,也吸引了众多喜爱网络文学的网友和市民的目光。
主题座谈包括“网络文学和传统文学的对接”、“网络文学的产业空间”、“网络写作现象和发展趋势”、“网络文学的全版权运营时代”、“网络自由与文学担当”、“文学商业化与网编功效”等话题。座谈嘉宾和现场观众的互动,把网络文学创作者和阅读者带入了深广的思维空间和视野。
学者邵燕君详细阐述了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界定,重点分析其现状,并以生动的比喻道出,精英文学是“痛”的文学,网络文学是“快”的文学。前者能戳出社会痛处,后者只能让读者发泄暗“爽”。
在作家王十月看来,早期的网络文学生态很健康,近年因商业网站的强势介入,网络文学面临着被商业规则改写的危机。也有一些网络作者提出异议,不认为网络文学被商业“招安”了,而是网络文学被市场所“承认”。
学者李凤亮提出网络文学之所以能形成产业空间的基础条件,面对广东网络文学产业相对滞后的现状,他认为广东已经拥有足够的创作群和消费群,文化产业潜力巨大,问题在于缺少强势的网络产业平台。他为本土网络文学产业提出一些建议,包括找准自身定位和切入口;树立发展战略,与大型门户网络合作双赢;充分利用广东资源优势,整合民间资本,开拓多元化的发展渠道;强化商业化运行模式;开展有影响力的评奖、推广活动;开拓港澳台的网络文学领域等。他希望广东网络文学产业在未来能够形成产业链联动发展的态势,出现一个各方合作互动的大格局。
评论家马季说,日本的动漫文化和韩国的游戏文化各有优势,而中国的网络文学作为传统文学发展的延伸,拥有庞大的写作群和阅读群。如果能够把具有创造力的东西完整地表现出来,网络文学可能成为当代中国文学新的成长点。
榕树下副总编辑杨阿里介绍道,全版权概念是指文学网站在得到作家完全版权授权之后,在版权运营中将作品版权细分为电子版权、简体字出版版权、海外版权、影视版权、无线版权等众多项目,此举将可以为作者争取到最大的利益。网络作者红娘子回应说,网络作家只要有读者的认同,有市场的认同就有底气,不在乎身份如何被定义,而全版权运营绝对是网络文学最值得关注的课题。
学者欧阳友权提出,网络文学应有让读者愉悦、时代创新精神和社会使命感这几种担当。
据悉,广东省作协将建立专门机构,以推动网络文学评论向纵深发展,实现网络文学与市场的对接、与传统文学对接等为主要任务。近期还将举行“广东网络文学十年精品回顾”峰会,邀请一批在艺术上达到较高水平、在社会上有广泛影响的网络作家,以及一批有影响的文学网站负责人、网络文学评论家、传媒出版家、网站版主编辑等共同进行深入探讨。(梁健辉)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