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字为柴,燃烧生命!
——在杭二中附属树兰中学的演讲
文/涂国文
生命是一蓬火,每个人都在千方百计地寻找燃料,以使它越烧越旺。生命的燃料有很多:亲情、友情、爱情;理想、事业、职业;财富、权势、美色……生活中,有这样一群人,他们选择的燃料是写作,他们以文字为柴,燃烧生命。我们都知道,这群人有一个共同的称呼——“作家”。作家是靠写文字为生的。文字是他们心血的结晶,同时又是他们的精神食粮,有时也是他们摆渡命运的渡船。文字对于作家来说,不仅是他们生命的燃料,更是他们生命的本身。
“这灯光,这灯光漂白了的四壁/这贤良的桌椅,朋友似的亲密/这古书的纸香一阵阵的袭来/要好的茶杯贞女一般的洁白/受哺的小儿接呷在母亲怀里/鼾声报道我大儿康健的消息…… //这神秘的静夜,这浑圆的和平/我喉咙里颤动着感谢的歌声/但是歌声马上又变成了诅咒/静夜!我不能,不能受你的贿赂/谁希罕你这墙内尺方的和平!/我的世界还有更辽阔的边境/这四墙既隔不断战争的喧嚣/你有什么方法禁止我的心跳?/最好是让这口里塞满了沙泥/如其他只会唱着个人的休戚/最好是让这头颅给田鼠掘洞/让这一团血肉也去喂着尸虫/如果只是为了一杯酒,一本诗/静夜里钟摆摇来的一片闲适/就听不见了你们四邻的呻吟/看不见寡妇孤儿抖颤的身影/战壕里的痉挛,疯人咬着病榻/和各种惨剧在生活的磨子下/幸福!我如今不能受你的私贿/我的世界不在这尺方的墙内/听!又是一阵炮声,死神在咆哮/静夜!你如何能禁止我的心跳?”
上面这首诗,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学者和民主战士闻一多先生的诗歌名篇——《静夜》。这首激情喷薄、沉郁悲壮的诗歌,不仅展示了作家与夜色相亲、与灯光为伴的职业特点,更展示了一位优秀作家与苦难的时代和大地一起跳动的伟大脉搏。或者说,从这首激情澎湃的诗歌中,我们看见了闻一多先生燃烧在文字之中的熊熊的生命之火!
[NextPage]
在我们青春的心灵中,有着许许多多崇拜的偶像。有同学崇拜歌星,有同学崇拜影星;有同学崇拜政治家,有同学崇拜科学家;有同学崇拜军人,有同学崇拜医生……尽管我没有作过调查,但我坚定地相信,在座的同学们,崇拜作家的也一定大有人在!——当我们在阅读鲁迅、朱自清、冯骥才、林海音、张晓风、金庸等作家的作品时,那些电光火石般的文字,那种神圣庄严的情感,没有一次不像电流一样,神奇地掠过我们纯洁的心灵,让我们心旌摇荡,心驰神往!这就是文字的魅力!
今天早晨起床,我推开窗户,发现我们小区河对面的一大片幼林上,蒙上了一层厚厚的白霜。凝视着那一片皎洁的苗圃,我惆怅了许久许久。多么厚的白霜啊,寒冷深锁着大地。然而,只要太阳一出来,用不了多久,那连片的洁白,就会消逝得无影无踪!就如同太阳一出来,那寒霜转瞬即逝而林木长青一样,生命中的一切都是易逝的,而文字长存!
[NextPage]
文字不是作家的专利。不是非得成为作家才可以爱上文字。文字只属于作家、高不可攀的时代,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文字正在成为现代人的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生活必需品和生命必需品。我认为,是不是喜欢文字、热爱文字,也应该列为衡量一个人是否是一个现代人的重要标准。——具体到中学校园,是不是喜欢和热爱文字,应该成为衡量一个中学生是否是一个现代中学生的重要标准。
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并不是每个中国人都能够喜欢文字,都有条件喜爱文字的。那段历史刚刚告别中国而去不久,距离现在时间并不是太远,在座的同学们可能对那段历史非常陌生,甚至感到难以置信,但你们回家后可以问问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他们对那段历史一定记忆犹新。我这里可以举一个真实的例子,我过去有个诗人朋友,笔名川梅,他原籍湖南(湘西),父母是土匪家属,湘西剿匪的时候,匪属们四散而逃,他父母带着他们兄妹几个稀里糊涂地就在江西丰新县境内下了车,此后他们一家就在那儿生活下来了。因为是匪属,长达30多年,他们一家连个农村户口也没有。没有户口的难处,你们不会明白,但你们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很清楚。川梅喜欢读文字,但除了一本语文书、一本数学书之外,根本没有其他课外书可读,买不起啊!川梅喜欢写文字,因为家境一贫如洗,买不起笔记本、练习簿,只好把诗歌写在妹妹的作业本的空白处。后来多亏辽宁省著名诗人、诗歌评论家、《当代诗歌》杂志主编阿红先生发现了他,把他推举了出来。江西省文联领导帮忙,不仅为他解决了工作,也为他全家解决了农村户口。我举朋友的这个例子,是想告诉同学们,能够无忧无虑地喜欢文字、热爱文字,实在是人生的一种幸运!同学们千万不要辜负命运对你们的厚爱!
现在有很多同学,也包括有很多家长和老师,担心我们一旦爱上了文字,就会不幸成为一个作家。那我可以告诉大家一个数据——在中国13亿人口中,国家级作家协会会员才7000来人,连省、市、县一级作家协会会员和部分没有加入或拒绝加入作家协会的作家一起算上,整个中国作家的数量也就二三十万人,13亿比二三十万,是个什么概念?可见想当作家并不像到菜场买菜那么方便——因此这个担心毫无必要。同学们也用不着担心自己的文字会成为垃圾,从而加剧我国的生态污染,只要我们的文字是从心灵中流出来的,无论优劣,都是一瓢能够用来浇灌花丛的清泉!
文字关乎心灵!关乎生命!我们未必要成为作家,但我们需要以文字作燃料,为我们的生命助燃!
[NextPage]
文字可以记录生命的历程。人类走过的足迹被用文字记录了下来,于是便有了历史——有了《旧约》,有了《史记》,有了《罗摩衍那》,有了《资治通鉴》,有了《格萨尔王传》……我们现在都在为地球上到底存在不存在恐龙争论不休,我想,要是那个时候恐龙会使用文字该有多好啊,我们现在就不用花这么大的力气去考古了!同学们现在都长到了十三四岁、十五六岁,不知道你们的爸爸妈妈有没有为你们记成长日记,从你们出生的那一天起,天天给你们记日记——记了的请举手!不出我所料,果然绝大多数爸爸妈妈都没有做这项工作,个别爸爸妈妈曾经记过一段时间,但最后没有坚持下来。这多亏啊!我们的生命年轮划出了十几个圈圈,除了几本影集、几张奖状之外,竟找不到其他任何生活过的痕迹!但这也不能怪爸爸妈妈,他们都很忙,实在没有时间和精力来做你们的成长记录员!——不过同学们也有一个补救的措施,那就是从现在起,我们自己拿起笔来,为我们自己的成长“刻盘”!而写“生活随笔”,就是一种记录我们心灵成长史和生命成长史的最好方法!学会写生活随笔,养成写生活随笔的良好习惯,用生活随笔把我们成长的足迹及时而真实地记录下来,这样,当我们回望青春的时候,我们就有了一片可供留恋忘返的生命的林带;我们的回忆,就能找到一块栖身之所;我们就能清楚地看出岁月风景游动的身影,清楚地看出我们生命成长的轨迹!
让我们以文字为柴,燃烧生命!让我们拿起笔来,记录生命!
[NextPage]
文字可以温暖孤寂、照亮黑暗。“寂寞是一条长蛇,冰冷地没有言语”,这是现代著名诗人冯至先生的诗句。生命是一条寂寞的河流。从本质上说,人生其实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孤独的、寂寞的。特别是正在步入“多雨的青春期”的我们同学,沉重的课业负担、激烈的升学竞争,加上青春期特有的苦闷和彷徨,孤独、寂寞一定时不时地像毒蛇一样噬啮着我们稚嫩的心灵。我们用什么来斩杀寂寞这条毒蛇?文字,只有文字,才是抵抗孤独的最犀利的长矛!在座的同学们中不知有没有人知道“张爱玲”这个名字?不知有没有人读过这位现代著名女作家的小说?不知有没有人了解她奇诡而悲苦的身世?张爱玲的一生,虽然有过刹那芳华,但更多的时候,她是在孤独、寂寞和凄凉中熬过的,甚至最后,她死在公寓里一个多星期之后才被人发现。这样一位性格冷傲、清高、绝世的女作家,她是怎样熬过她那说长不长、说短不短的整整75年的孤寂人生的?文字,正是文字,成了张爱玲温暖和照亮自己生命的火把!被称为“俄罗斯诗歌月亮”的女诗人阿赫玛托娃,大半生生活在斯大林严酷的政治冬天里,1924年因诗歌《耶稣纪元》惹怒当局后,在长达40余年的时间里,她几乎完全被剥夺了发表作品的权利,她本人也被禁止出入公众场合。在大清洗年代,她的第一任丈夫被捕枪决,她唯一的儿子三次被捕在狱中共关押了二十余年,她的第三任丈夫也在集中营被折磨致死。那是一种怎样孤独、寂寞而寒冷的人生啊!文字,同样是文字,不仅温暖和照亮了阿赫玛托娃寒冷彻骨、黑暗无边的生命,而且使她最终成为20世纪俄罗斯文学的杰出代表!
随着年龄的增长,同学们今后将会越来越深刻地感知人生的孤寂和现实的黑暗。如果你不打算随波逐流的话,那你们的寒冷和孤寂将会百倍、千倍于常人!对此同学们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在寒冷的年代,我们靠什么取暖?在孤寂的时候,我们靠什么支撑自己的人生信念?答案只有一个——自己给自己取暖!自己给自己支撑!而文字,便是一种取暖的最好木柴!便是一种支撑信念大厦的最好木料!
[NextPage]
文字可以摆渡命运、救赎灵魂。网名为“沧海蝴蝶”的脑瘫女孩安意如,在厄运的深渊里,点燃文字为自己取暖和照明。她在用自己作原型写下青春小说《要定你,言承旭》、出版《看张·爱玲画语》之后,一发而不可收拾,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连续推出《人生若只如初见》、《当时只道是寻常》、《思无邪》、《陌上花开缓缓归》和《惜春纪》,成为以古典诗词研读见长的著名的“80后”作家。美国著名作家卡波特自幼父母离异,寄人篱下,后母亲自杀,“他的孤独无可救药,只能以写作来拯救。”成就和栽培卡波特的正是对文字的热爱。西班牙天才作家塞万提斯,年轻时当过兵,但是在战争中受了伤,后来他想到以写作谋生,最终使自己名垂千古,一部《堂·吉诃德》,就为他奠定了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张中晓,这位20世纪五十年代胡风案件的蒙冤者之一,只因为与胡风通过几封信,就遭遇被捕、开除公职、谴回绍兴原籍的终身悲剧,从此饥饿、贫困、病魔和无边的孤寂便与他如影相随。在浩瀚的苦难中,外表羸弱的张中晓靠着对文字的热爱,最终超越了灵与肉的双重苦难,为我们留下了三大卷宝贵的精神财富——《无梦楼随笔》。其他如张海迪、史铁生等作家的人生故事,我们都耳熟能详,我就不再一一列举了。
[NextPage]
文字具有净化灵魂和强化意志的功能。在我们的人生旅途中,也许不会遭遇上述这些名人们所遭遇过的这般大苦大难、大起大落,但受到孤独与寂寞的包抄和围困,陷入迷茫和困惑的泥泞和沼泽,面临崇高或卑劣的考验和选择,经受误会或流言的打击和摧折,却也是人生的一种常态。如果我们有幸与文字结缘,那么,当孤独与寂寞的高山横亘在我们面前时,我们便比别人多了一双攀越的登山鞋;当迷茫和困惑的泥沼裹住我们的步履时,我们便比别人多了一串成功的垫脚石;当崇高或卑劣需要我们作出抉择时,我们便比别人多了一盏指路的北斗星;当误会或流言销蚀我们的意志时,我们便比别人多了一瓶心灵的防腐剂。——纵使前面这些磨难在我们今后的人生中都不会与之相逢,我们的人生波平浪静、一帆风顺,如果我们拥有了文字的花籽,把文字播撒在我们青春的生命中,也可以让我们的人生之路鲜花开遍、芳香四溢!
爱上文字,我们便可以诗意地栖居在这片土地上。不管今后我们的人生是富贵还是贫贱,不管今后我们的生活是忙碌还是悠闲,如果我们有幸与文字结缘,热爱阅读那些高尚的文字,喜欢抒写自己性灵深处的文字,就可以为我们的人生,涂抹上一层浓郁的诗意!喜欢文字是一种高尚的生活方式。因为文字,富贵者将变得儒雅,贫贱者将变得高贵;因为文字,忙碌者将变得恬淡,悠闲者将变得充实。十三四岁、十五六岁的年龄正是青春的年龄,而青春本来就是充满诗意的!如何使我们的青春永远“保鲜”?如何让我们的人生永远诗意盎然?与文字结缘,便是一种“独家秘诀”!
[NextPage]
文字神圣而不神秘。我知道在座的大部分同学不是自己不喜欢文字,而是对文字存有畏惧之心。因为畏惧,所以不敢写;因为不敢写,最后导致写不好。文字是神圣的,但文字并不神秘!要写好文字,我们同学们首先就要在自己的思想中,破除对文字的神秘感。文字是心灵泉水的自然流露,用锄头把那堵在口子上的泥块或石块挖开,文字就流出来了。所以说文字并不神秘。——重要的是我们同学们首先要在思想上树立起“文字并不神秘”这样一种强烈的意识!1800年前,统治过罗马帝国的马尔卡斯·艾吕流士在他的《沉思录》中说:“我们的生活就是由我们的思想造成的。”同样,我们的作文也是由我们的思想造成的。你不畏惧作文,你就能走近作文;你在情感上亲近作文,作文也就会亲近你!
这里我要向同学们介绍一种著名的生活理论,也可以说是一种作文理论——“假想”理论。“假想”理论是现代美国著名教授汉斯·维辛吉先生提出来的。他指出——要“假想”自己很快乐,如果做到了这一点,我们也就会真的变得很快乐。同样的道理,我们要“假想”自己很喜欢作文,如果做到了这一点,我们也就会真的很喜欢写作文;我们要“假想”自己的作文写得像作家一样好,如果做到了这一点,我们的作文也就会真的写得像作家一样好。这不是迷信,这是一种有效的心理暗示法。心理暗示常常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很多作家就是这样走向成功的!我希望从明天开始,在座的同学们每天给自己打打气,暗示暗示自己,时间长了,你厌烦的作文将一定会变成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而一旦大家都觉得作文是一件有趣的事情,我们的作文水平还怕得不到提高吗?
[NextPage]
以文字为生的人是幸福的。印度著名诗人、作家、艺术家、哲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泰戈尔,一生活了80岁。他从13岁开始创作,毕生与文字为伴,先后创作了《吉檀迦利》、《飞鸟集》等50多部诗集、100多篇短篇小说、20多部剧本、1500多幅画和2000多首歌曲。1913年,泰戈尔以诗歌集《吉檀迦利》荣获诺贝尔文学奖。在长达67年的文学创作生涯中,泰戈尔用他玉质冰清的文字,构筑了一座灿烂辉煌的“信仰、童心、母爱”的文学大厦和思想大厦。在大海一样深邃博大的人类之爱和大海一样波澜壮阔的文字中,泰戈尔获得了莫大的人生幸福。1924年,泰戈尔应孙中山先生之邀访华,中国掀起了一股“泰戈尔热”。他对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大批最有才华的诗人和作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其中郭沫若和冰心受到的熏陶最深。说句毫不夸张的话,泰戈尔完全可以称得上是人类爱的标本、文学的标本和人生幸福的标本。泰戈尔为什么能成为人类的“标本”?就是因为他把自己融化在了文字中!
[NextPage]
文字,特别是文学,是决定我们的生活品位、影响我们的生命质量的人生“微量元素”。接下来我想请同学们听一听著名学者、杭州师范大学中文系主任黄岳杰先生写给学生的临别赠言:
“愿你们亲近文学,无论什么时候,在哪里,都不要去糟蹋文学。消费主义的时代人们越来越相信物质的力量,相信一切实在的东西。而文学恰好是虚幻的,因此难免遭到冷遇。文学的确只是‘青山映在水中的倒影’,但虚幻的东西自有它的价值。一个完整的世界应该包括青山和它的倒影,两者相互辉映,相互依存。我们于实在的青山中砍柴打猎,于虚幻的倒影中释放情感。倒影使我们拉开与青山的心理距离,使我们更便于领悟青山的真谛。只见青山不见倒影是对世界的一种大误会,由此而下的判断也必然片面。你们将来会很忙,但再忙也别忘了经常在大师们中间穿行,让自己的精神常与那些伟大的灵魂发生沟通和交融,让自己也让世界多一些温情,少一些冷漠,多一些生动,少一些枯燥,多一些宽容,少一些狭隘,多一些纯正,少一些卑劣……
愿你们保持写作的习惯。写作能让我们学会过一种心灵的生活,这是一个知识者最值得拥有的生活。写作也许是我们进入内心世界的最便捷的途径。只要一张纸,一支笔,独坐在灯下,你就可以静下心来,你就能从你所生活的世界中抽身出来,回到你自己的世界里去。你成了你自己世界的主宰,你一个人就能创造一个世界,你能体验到自由是那么真实,创造的冲动是那么的强烈。如果你从来没有拥有过那样的体验,你身上就不会‘文学气质’,你对这个世界也只会盲目投入而不会超然地静观。人与世界之间是需要一个桥梁的。写作就是这个桥梁,它能使我们方便地穿梭于心灵与现实之间,使心灵逸出诗意和激情,使我们在内心形成一种坚守自我的力量。一个认真生活的人总会有所思考,有所感悟。那就写吧,用文字把这些记录下来,并且通过各种途径传播出去,影响更多人来认真生活……”
有一句广告语说:“汽车要加油,我要喝红牛!”我们不妨把它改做“人生要加油,我要写文字!”
——让我们都爱上文字!让文字成为我们人生的宗教!让我们以文字为柴,燃烧生命!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