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校园文学网

首页 > 新闻> 璀璨文坛

2012北京图书订货会:民营书业成亮点

时间:2012-01-10 16:21:14     作者:佚名      浏览:9607   评论:0   

   随着2012北京图书订货会大幕在18日拉开,四海书商聚北京。作为书业的一个方向标,此次展会传递了龙年书市新动向。

  民营书业占据四分之一展位

  据来自组委会的信息显示,本届订货会已是第25届,截止到目前,展位总数为2280个,参展单位共计762家,其中出版社509家;民营批发单位122家,港台出版单位45家。相比去年百花齐放、大牌云集的热闹景象,今年订货会的氛围似乎受了雪天寒冷的传染,颇有些冷清,综观各项发布会计划表,不论在场馆展位的数量上,还是参与作家的质量上,都明显不如往年。

  今年的北京图书订货会依旧选在北京展览馆开设,但由于场地协调的原因,今年订货会所拥有的场地面积比去年整整减少了5000平方米,也就是说,展位数量比以往少了137个。因此,如中信出版社等大型出版社因为报名太晚,竟无法参展。不过,民营书业的集体亮相却是本届展会的一大亮点。在接连几年向民营书业敞开大门之后,本届订货会更是在七号馆专门设立了民营馆,有122家民营书业参展单位汇聚一起——占据了近四分之一的展位,真正实现了让民营书业浮出水面

  据订货会组委会介绍,为了减少遗憾、提高人气,本届订货会将走小而精路线,一些新鲜出炉的文学大奖获奖者被邀请参会。但是,面积的确小了,而的程度也有待考量——相比去年传统作家贾平凹、周国平、陈丹青、萨苏等人的扎堆,和郭敬明、笛安、落落、饶雪漫等新晋畅销书作家的抱团参与,今年的订货会显得星光黯淡,分外冷清。据各大出版社的订货会发布会日程显示,今年除了组委会邀请的三位张炜、刘醒龙、特朗斯特勒默夫人,和订货会的老朋友毕淑敏、王蒙二人会亲临现场。

  诺奖得主作品扎堆

  近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勒克莱齐奥、帕慕克、略萨、莱辛等人颇受中国读者关注,他们的作品被引进中国也成为出版热门,这一特点在本届图书订货会上延续。

  2011年诺贝尔文学奖新科得主特朗斯特罗姆的诗歌全集(中文版)签约仪式,于昨日在北京国际展览中心四川展区举行,这是特朗斯特罗姆1999年以后的新作第一次在中国出版,新版本的《特朗斯特罗姆全集》将于2012年年初上市。

  据该书出版方新华文轩相关负责人透露,特朗斯特罗姆年逾八旬,半身瘫痪,不便前来北京参加签约仪式,但他的夫人将会亲临现场。特朗斯特罗姆诗歌中文翻译者、著名诗人李笠,将代表特朗斯特罗姆,与新华文轩旗下的四川文艺出版社签订出版合同。旅居瑞典的中国诗人李笠翻译的新版本,将囊括特朗斯特朗姆迄今为止的全部200余篇作品及诗人小传,其中新作总计60余首,多为俳句。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加西亚·马尔克斯的新书《我不是来演讲的》是新经典文化公司在本届北京图书订货会上重点推介的书目。新经典去年5月以天价引进《百年孤独》版权,并首次出版正式授权的《百年孤独》,如今这一正版《百年孤独》中文版销量已突破100万册。《我不是来演讲的》是加西亚·马尔克斯2010年出版的最新作品,书中所收录的文章都是马尔克斯公开演讲的名篇,时间跨度基本涵盖了他的一生,与《百年孤独》不同,这部新书呈现给读者的是马尔克斯特立独行、仗义执言、激情四溢的另一面。

  此外,商务印书馆将在今年推出经济学泰斗、美国首位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保罗·萨缪尔森的《经济学》第19版的中文版,也是该书的最终版本。在中国,刚去世两年多的萨翁的该著作是影响最大的一本经济学著作,中国当代许多著名经济学家都是在读《经济学》中译本中走进经济学世界的。

  高华遗作面世参展

  上月底刚刚去世的历史学家高华留下的著作并不多,在内地出版的历史著作更寥寥可数。在本届图书订货会上,高华遗著《高华历史笔记》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及时参展图书订货会。

  此次出版的《高华历史笔记》分为五部分,共28万字,第一部分为《革命、内战与民族主义》,收有《创建中国现代民族独立国家》等3篇文章;第二部分为《断裂与延续》,收有《如何认识毛泽东时代?》等4篇文章;第三部分为《历史叙事的技艺与观念》,收录有《近年来民间的当代史书写》、《国家主义的文字、图像的再造》等7篇文章;第四部分为《在海峡的那一边》,收录有《近距离感受台岛心态》等6篇文章;第五部分《读书有感》,收录有《读毛泽东词〈人有病,天知否?〉》等6篇文章。此外,《高华历史笔记》还收录了《答客问》、《他者眼中的高华》两部分附录。前一部分是高华回答杨锦麟等人的提问,后一部分收入了左中甫、萧叶的文章《高华先生印象记》以及徐庆全的文章《一本书的高华》。

  据悉,当高华还在病榻上时,他就已经开始整理这部28万字的书稿,24篇文章是高华这些年对现代史研究的文章、读书笔记以及在海内外的演讲实录,多数文章都未曾发表过,尤以《建国后医疗卫生工作体制的形成与卫生革命的兴起》、《创建中国现代民族独立国家》等未刊稿最为引人注目。

  广东人民出版社编辑部主任肖风华之前曾担任高华《革命年代》一书的选题策划,他同时也是这部遗稿的编辑,据他介绍,高华早在20116月就交了书稿,按照原先计划,他将为该书写一个后记,但最后永远空缺了。

  名作家新年集体转型

  图书订货会一向是各路名家密集推出新作的平台,今年值得注意的是,不少知名作家都在探索新的写作方向。如著名作家毕淑敏新书《花冠病毒》带有科幻味,茅盾文学奖得主张炜推出儿童文学作品《半岛哈里哈气》。此外,当红的青年作家也在拓展、深化自己的创作。

  以古典诗词赏析独树一帜的安意如在本届订货会上推出自己的首部当代题材长篇小说《日月》,书中描写了一个久居北京的藏地青年三十余年人世沉浮的心灵史,讲述了主人公在西藏被收养,到北京生活和学习,融入现代大都市,求学经商,经历情感挫折,渐渐迷失自我,最终重回西藏,寻根故土的完整过程。安意如表示,写作长篇小说的难度在于怎么呈现跨越三十年的故事,让故事有深重的含义,并把自己近五年来精神的突破融在其中,并且故事本身要扎实,其中表达的情绪也要使在感情和人生上有历练的人有共鸣。而在各大出版社转企改制完成后试水的一年,出版界对旧有营销模式、营销观念也进行革新的讨论,在昨天举行的中国书业营销创新论坛上,北京向尚文化传媒机构还提出了图书网络营销在这个时代的必要性和解决办法等。

  探讨实体书店走向

  生存还是毁灭?在过去的2011年,这无疑是困扰众多实体书店的一大问题。有报道称目前国内已经有近五成的民营书店因为人员工资增加、房租上涨以及网络书店的挤压等原因而被迫倒闭。尤其去年光合作用书店停业,引起业内高度关注。实体书店何去何从?本届图书订货会,将目光聚焦于此。

  在电子商务普及的今天,实体书店受到冲击已不可避免。与实体书店相比,网上书店在价格上拥有明显优势,由于网络的宣传面很广,许多网上书店又都采用买断或包销的进货方式,使得其运营成本较实体书店低很多。而现在我国整个民营实体书店行业面临的生存压力主要来自网络书店的无序价格竞争。此外,电子书阅读器日趋普及也让实体书店的生存困难不断加剧。

  实体书店是一个城市的文化名片,也是公共文化交流的重要场所,实体书店的减少无疑会阻碍城市的文化建设。本次图书订货会将举行经营创新与发展研讨讨论实体书店发展面临的问题,如何创新经营,实现社店共赢。19日,将举办独立书店生存与解决之道研讨会,邀请独立书店的老板们就独立书店生存的状况,解决办法以及国外独立书店的做法进行讨论,刘苏里、许志强、钱小华、郝振省、余晓群、薛原、胡洪侠等嘉宾将为独立书店的生存与发展献策。(陆云红 李萍)

责任编辑:
0
欠扁
0
支持
0
很棒
0
找骂
0
搞笑
0
软文
0
不解
0
吃惊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