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卡向来青睐由文学作品改编而成的电影佳作,今年奥斯卡最佳影片提名的9部影片中,有6部改编自畅销小说。最终,《后人》获得“最佳改编剧本奖”,该片改编自女作家凯哈特赫明斯的同名小说;马丁·斯科塞斯的力作《雨果》改编自布莱恩·瑟兹尼克所著的魔幻小说《造梦的雨果》,获得本届奥斯卡5项技术大奖;《帮助》改编自凯瑟琳·斯托基特的同名小说处女作,斩获了本届奥斯卡“最佳女配角奖”。
文学与电影的“联姻”,是否意味着电影原创剧本的匮乏?2月27日,著名文化批评家叶匡政在接受本报记者电话采访时认为,目前3D电影以及电脑特技的出现,对文学作品改编剧本有着沉重的打击。
在无数文学与电影的合作中,作家们带给导演们的灵感可谓源源不竭。回望奥斯卡80余年的征程,被它青睐的改编自文学作品的优秀影片不胜枚举,如《乱世佳人》、《杀死一只知更鸟》、《日瓦戈医生》、《铁皮鼓》、《飞跃疯人院》还有近几年的《老无所依》等。
再观国内电影,张艺谋的史诗片《金陵十三钗》改编自严歌苓的同名小说,王全安的电影《白鹿原》改编自陈忠实的同名小说,正在拍摄的冯小刚的新片《一九四二》改编自刘震云的小说。
叶匡政认为,作家同编剧还是有差别。“电影更强调视觉语言,而小说则注重语言的探索,两者对艺术的要求有着本质不同。”
叶匡政指出,由于现今的影视剧多取材于小说,使得相当一部分小说在创作时就有为电影服务的趋势,“一些作家从图书市场中获取的收益已越来越少,因此期待作品被更多地改编成影视剧,这样的话版权利润会更加丰厚。”
叶匡政认为,本届奥斯卡中获得最佳影片的《艺术家》并不是在剧情和语言上最为出色的,此片胜在“拍摄手法”。“随着电脑特技的发展,类似《阿凡达》等3D电影会源源不断地涌现,以后对于电影文学性的要求可能大大降低。这种趋势对从小说改编成的剧本有着很大的损伤。”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