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校园文学网

首页 > 新闻> 璀璨文坛

金波:让盲童的心长出读懂世界的眼睛

时间:2012-04-19 15:20:54     作者:周凡恺      浏览:9558   评论:0   

   金波是一个和蔼可亲的年近八旬的老人,然而在儿童面前,他也变成了无拘无束的孩子。他的笑声,常常会感染那些天真可爱的小天使们,当然也包括身有残疾乃至失去光明的盲童。

  要习惯与孩子平等对话

  前不久,金波的第一部幻想小说《开开的门》由新蕾出版社出版。天津出版传媒集团副总经理、新蕾出版社社长纪秀荣称,金波老师的作品,就如一条波光荡漾的小河,再冷的冬天也不会结冰。上周日,金波带着这本新书来到中国盲人图书馆,与孩子们一起阅读,帮助盲童们打开心灵之门。

  金波对记者说,关于这本书,我构思的时间比写作的时间还要长。作为一个儿童文学作家,我早已习惯了与孩子们平等地对话。正是因为有了平等的对话,才会有了“开开”这个人物。这是一个很有寓意的名字。自从他在我的脑海中诞生的那天起,我便沉醉于与他虚拟的对话之中。

  人生就是不断地跨过一道道门

  比如我问他:“开开,你知道你名字的含义吗?”开开不假思索地说:“就是‘开开的门’呗!”于是,我的脑子里便不断地浮现出“门”的意象,并无数次地想起走出门的感受。走出门就意味着走进另一个世界,这就是探寻、发现、成长、克服困难,走向新天地和新目标。人生就是这样,不断地跨过一道道门,也不断地开拓着一个个新境界。

  关于“门”,我想得最多的,还是孩子。我们应该敞开他们的门,引领着他们走向外面的世界,并教会他们摄取各种境遇中的经验,在体验与思索中成长,向美、向善。

  我记得有一个夏日的晚上,我到玉渊潭公园去散步,看到了成群的萤火虫在竹林的枝叶间闪烁,我十分惊喜。我已经多年没有看到萤火虫了。在我看来,萤火虫是我童年的光,是我童年的梦,是我童年的幻想,是我童年的象征,也是我童年的向导。此前,这一切都随着萤火虫的消失而消失了,让我好像丢失了光晶耀眼的天空,丢失了水净沙明的海岛,总之,我丢失了美。现在,我又看到了萤火虫,我一下便找到了《开开的门》第一章的切入点。对于孩子们来说,开开推开的那扇门,是去寻找童年的美,并且体验美带给他的情趣,这应该是他人生中最美丽的黎明。

  同时,我也一向认为,美是可以转化为善的。当一个人从小就有一颗寻找美、发现美、感受美的心的时候,他对生活也会变得敏锐起来。那些美的东西,哪怕是点点滴滴,都会让他感动、欣悦、甚至陶醉,并由此热爱生命、善待生命,逐步地培养起善良情怀。

  让盲童的心长出读懂世界的眼睛

  《开开的门》中,还有一个人物,也即春儿的哥哥,他是个盲童。谈到为何要设置这一人物,金波说:“在写作这部作品的时候,我有幸参加了一次有关盲童的活动。在这次活动中,我把自己写的一些童话故事,无偿地授权给慈善机构使用。我觉得应该为这些孩子做些什么。但最让我震撼的,是活动中我参观了盲人图书馆,并走入了‘黑暗体验区’。一切都成了不可知的,一切都变得那么无助。这种感受几天都挥之不去。我觉得我们真的应该更多地去拥抱那些看不见光明与色彩的孩子,更多地去理解他们的痛苦以及在困境中所铸造的坚强。因此,我把这种体验也写进去了,这绝非是为了某一情节,而是一种感悟。我们要让这些孩子的心长上眼睛,这双从心里长出的眼睛,会帮助他们把世界看得更加透彻。”

责任编辑:
0
欠扁
0
支持
0
很棒
0
找骂
0
搞笑
0
软文
0
不解
0
吃惊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