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在北京遇到唐家三少,他说自己正在申请吉尼斯世界纪录连续80多个月每天写作并在网上更新。”4月14日在上海图书馆举行的“网络时代的创作传播力”讲座上,作家蔡骏这样说道,“我对他挺佩服的”。起点中文网白金作家“格子里的夜晚”则称,这样的写作对网络文学而言并不鲜见。他提到一组数字:熟练的网文作者一个小时能写1500-2000字,按照每天4小时的工作时间来算,一天至少8000字,而持续不断的更新对网络小说来说非常重要。
其实,在写作让自己成名的心理悬疑类型小说之前,蔡骏也是网络文学写作者。2000年,他在榕树下网站发表了一些纯文学类的中短篇小说。在蔡骏的记忆里,与当下网络文学与纯文学之间壁垒分明不同的是,那时候的网络文学与纯文学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只是发布载体有所不同,活跃在网上的也是一批“典型”的文学青年。而现在的网络小说与以前不同,网络文学形成了自己的文学形态,它的发布载体、写作方式、题材、传播方式有一套规则,由此,读者群的覆盖面也越来越大。蔡骏举例说,他在北京坐出租车时,司机突然说了颇为严肃的一段书面语,令他十分好奇,司机坦诚,自己原来并不看书,后来看了《盗墓笔记》后开始在起点中文网上看修真类的小说,并且乐此不疲。由此可见,网络文学的传播力量不可小觑。
如今已是起点中文网白金作家的“格子里的夜晚”(下称格子),在网络文学圈里已小有名气。与蔡骏先由网络发表继而转向纸质出版不同的是,格子却是逆向而行。自1999年以小说《物理班》获得首届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后,格子开始在一些报纸和杂志工作,可以说他是纯文学的圈内人,对他来说发表作品似乎不是一件难事。但他为什么会选择网络文学写作?最大的原因就在于在网络上写作没有任何的限制,而传统的期刊杂志及出版机构允许写作的篇幅、题材是有限制的。
“60万字,或许这才是一个开头”,谈起网络文学,格子看惯了几百万字一部的小说,“对于网络文学而言,这是很寻常的,但假若你跟一家纸质出版机构这样说,别人或许会觉得你疯了。”在国外,《魔戒》、《哈利波特》、《冰与火之歌》这类动辄几百万字的作品都有相应的出版机构,国内则不然。而网络恰恰给这类长篇巨制提供了平台,网络写作者们以每天几千甚至上万字的速度不断建构长篇巨制。对于格子而言,网络最重要的是在题材上给了他更为宽松的环境。他的作品属于占据了网文中重要一隅的幻想类文学,而国内传统创作体系中并没有这个分支,它正是从网络上发展起来的。提及幻想类小说,人们会想到龙骑士、魔法师……东方幻想有什么?读者通常是一片迷茫。直至《飘邈之旅》这部仙侠修真题材的小说开始,才有了真正的东方幻想类小说,这部开此类型的先河之作最初在起点中文网连载,2005年成书出版。此后的东方幻想由此成长起来,进而形成了科学册、魔法册这样更为具体的种类细分。尽管东方幻想小说似乎已经建构起它的体系,但它的写作者们仍然有种焦虑:自己的幻想小说能够写到哪一步?作品、人物该走向何方?这种类型的小说也成为了考验作者创作能力的挑战。格子说,他常常思考的是,还有什么东西是没有写过的、还有什么样的写法是没有尝试过的?可见,网络写作者们同样也面临着创作中的种种问题,不断寻求着自身的突破。但格子认为,“网络文学还有着巨大的空间可供发掘”。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