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校园文学网

首页 > 新闻> 璀璨文坛

深圳拟申请“文学之城”

时间:2012-04-19 21:24:48     作者:记者何晶      浏览:9596   评论:0   

  申请已获得省和市政府同意 市民反馈消极:只要有丰厚文化土壤 有无称号不重要

  本报讯(记者鲍文娟)昨日,市文联透露,深圳正在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请文学之城,并已获得省和市政府同意。该消息一发布,一时间在网络上激起千层浪,有的表示支持,有的则认为深圳仍需积累。

  文联:拟建深圳当代文学馆

  市文联相关负责人介绍,判断一个城市文学,更应该看其市民对于文学的参与热情,看其文学创作的活力,以及对城市人的影响。

  而深圳的文学特色则在于,这里是当代中国底层民众释放出最蓬勃的创作热情、创造活力、想象力迸发的文学之地。

  而深圳申请文学之城也更看重其对于整个城市文化氛围的提升。记者了解到,深圳文学艺术中心也正在建设当中,深圳还拟建深圳当代文学馆,其功能在于除搜集、典藏、保存、研究的功能外,还通过展览、活动、推广教育等方式,使文学走近民众,让民众走进文学。

  市民:文学的意义在于口口相传

  市民对于深圳是否能成为文学之城的说法却相对消极。在网上的一项调查表明,有八成网友认为深圳名不副实。

  一位从事文化策划的资深公关人员告诉记者,而今出版业非常发达,书市上的作品也良莠不齐,多产并不完全等于文学的昌盛繁荣。文学的意义更在于口口相传,代代相传。

  而金融领域从业者李小姐其私下的写作在小圈子内流传,她告诉记者,从严格意义来说,现在有许多写手,但是真正称得上家的仍算少数。深圳最需要的就是积淀,真的有丰厚的文化土壤,文学之城有没有其实不重要

  深圳,

  凭什么?

  作品多

  来自深圳市作协的统计数据显示,深圳作家作品的高产以及获奖之多,已经稳居全国前列。根据统计,迄今为止,深圳文学作品荣获国家级及省级以上专业文学奖项100多项,稳居全国各计划单列市之首。

  近十年来,深圳作家保持了每年出版100多部文学书籍、在省级以上文学期刊发表1000多部文学作品的高产量,超过全国任何一座城市,其中不乏在全国引起反响的作品。

  作家多

  根据深圳市作协提供的资料,深圳有着庞大的写作群体,其中包括,国家级会员80人;省级会员300人。而热爱文学的人不仅仅来自体制内,业余作家、自由撰稿人、校园作家以及散落在社会各阶层的写作者均以文学表达着对这个社会的关注。

  作协的数据称,深圳坚持长期持续写作的作者不低于15000人。

  深圳市文联相关负责人表示,深圳人以年轻为主体,喜好通过文字进行精神宣泄,而深圳写作资源相对充沛。

  名家多

  文学之城自然要有大家坐镇。深圳市作协表示,近年来名家佳作不断,包括深圳拥有中国诗坛的常青树徐敬亚、王小妮夫妇;写出探讨人类灵魂深度之作《旷野无人》的李兰妮,以及擅长对中国乡土社会结构进行还原阐释的杨争光等。

  此外,在青年文学、网络文学、打工文学、青春文学等方面深圳也聚集着一批作家群。

  佳作多

  深圳的文学充满了草根和青春的气息。80后的人,难忘高中时期几乎人手相传的一部作品《花季雨季》,而其作者便来自深圳。而深圳又是打工文学的大本营,打工文学最早在深圳出现。

责任编辑:
0
欠扁
0
支持
0
很棒
0
找骂
0
搞笑
0
软文
0
不解
0
吃惊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 暂无评论